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蝇与黑水虻对酒糟利用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郝倩倩 吴书东 +5 位作者 张昌容 国果 彭建 谭书萍 尚小丽 李博岩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2-428,共7页
【目的】探明家蝇和黑水虻对酒糟类有机废弃物饲料的适生性及降解特性,为今后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和利用家蝇和黑水虻进行酒糟类有机废弃物生物降解,进而为有效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家蝇和黑水虻为生物... 【目的】探明家蝇和黑水虻对酒糟类有机废弃物饲料的适生性及降解特性,为今后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和利用家蝇和黑水虻进行酒糟类有机废弃物生物降解,进而为有效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家蝇和黑水虻为生物转化器,分别研究不同配比酒糟饲料[T_(0)(CK):纯麦麸;T_(1):25%酒糟;T_(2):50%酒糟;T_(3):75%酒糟;T_(4):纯酒糟]对家蝇和黑水虻的生物学特征等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研究酒糟空白组(CK_(2))、自然发酵组(ZF)、家蝇幼虫取食组(MD)和黑水虻幼虫取食组(HI)4种处理条件下各组酒糟一般营养成分和木质纤维素的含量变化,综合分析筛选较优的酒糟降解利用方法。【结果】随酒糟含量增加,家蝇和黑水虻2种昆虫的虫态体重、体长、化蛹率、羽化率和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T_(4)较T_(0)均差异显著,其中,T_(3)和T_(4)家蝇的存活率分别为79.26%和30.92%,黑水虻则分别为78.99%和65.06%;HI的酒糟总糖含量(13.2%)和粗蛋白质含量(13.1%)较MD更低(总糖和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1.2%和16.2%)。MD、HI与ZF和CK_(2)相比,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MD整体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为24.01%,HI木质纤维素降解率可达34.34%。【结论】家蝇和黑水虻能够通过有效降解酒糟中的木质纤维素和利用一般营养成分进行较好生长发育,整体而言,黑水虻较家蝇更易在酒糟中进行饲养,且对酒糟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效果更优,该研究结果为今后更好地利用资源昆虫产业化降解酒糟类农业有机废弃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黑水虻 农业资源昆虫 酒糟类有机废弃物 生物降解 木质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2 ORF7a通过靶向IKKβ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炎症因子释放
2
作者 牟露敏 龙启舟 +3 位作者 邓东青 程金芝 聂映 吴家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4-719,共6页
目的:探究SARS-CoV-2辅助蛋白ORF7a介导NF-κB激活,进而诱导炎症因子产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ORF7a对NF-κB激活的影响,qRT-PCR检测ORF7a对细胞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核质分离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目的:探究SARS-CoV-2辅助蛋白ORF7a介导NF-κB激活,进而诱导炎症因子产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ORF7a对NF-κB激活的影响,qRT-PCR检测ORF7a对细胞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核质分离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ORF7a蛋白对p65磷酸化及入核的影响,免疫共沉淀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ORF7a的作用靶标蛋白。结果:报告基因试验表明ORF7a显著激活NF-κB启动子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P<0.001),而对AP-1报告基因的激活无明显影响。ORF7a显著上调细胞因子TNF-α、IL-β及IL-8 mRNA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RF7a显著增强p65蛋白磷酸化(P<0.05)及p65的入核(P<0.01)。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ORF7a与NF-κB信号通路分子IKKβ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实验也证实ORF7a与IKKβ具有共定位。结论:SARS-CoV-2 ORF7a通过靶向IKKβ激活NF-κB信号通路,进而促进细胞中炎症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ORF7a 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家蝇幼虫体内的富集与代谢及对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阳 罗坤 +2 位作者 江超 吴建伟 朱贵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8-585,共8页
【目的】阐明家蝇 Musca domestica 幼虫对食物中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能力以及代谢转化情况,并探究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家蝇幼虫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3%, 6%和12%)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 【目的】阐明家蝇 Musca domestica 幼虫对食物中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能力以及代谢转化情况,并探究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家蝇幼虫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3%, 6%和12%)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饲养经过脱脂传代培养的家蝇幼虫;提取家蝇幼虫的总脂肪酸,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和分析;测定统计幼虫体重,以分析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家蝇幼虫生长的影响。【结果】亚油酸、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家蝇幼虫体内均能被富集,且它们的富集程度随着食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添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亚油酸、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幼虫体内富集的最高含量(占体内总脂肪酸的比例)分别为21.93%, 16.13%和9.68%,而二十二碳六烯酸不能在家蝇幼虫体内富集,提示家蝇幼虫食物中添加的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经过代谢后并没有在其体内产生新的脂肪酸,而食物中添加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在家蝇幼虫体内被分解代谢后消除。饲喂α-亚麻酸及花生四烯酸后家蝇幼虫体重增长较为明显,其中6%α-亚麻酸添加组的幼虫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取食脱脂饲料)和3%和12%α-亚麻酸添加组,3%和6%花生四烯酸添加组的幼虫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2%花生四烯酸添加组。【结论】家蝇幼虫体内能够从食物中富集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碳链越长其富集程度越低直至不能富集,富集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家蝇幼虫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多不饱和脂肪酸 气相色谱 富集 代谢转化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清颗粒联合环磷酰胺对三阴性乳腺癌荷瘤小鼠移植瘤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邱剑飞 张知音 +5 位作者 赵鹏 李珂 吴小森 李静 杨珏 李艳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04-3211,共8页
目的研究一清颗粒联合环磷酰胺对三阴性乳腺癌荷瘤小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和联合组,每组8只。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30 mg·kg^(-1)·d^(-1)环磷酰胺,实验组灌... 目的研究一清颗粒联合环磷酰胺对三阴性乳腺癌荷瘤小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和联合组,每组8只。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30 mg·kg^(-1)·d^(-1)环磷酰胺,实验组灌胃20 g·kg^(-1)·d^(-1)一清颗粒,联用组腹腔注射30 mg·kg^(-1)·d^(-1)环磷酰胺+灌胃20 g·kg^(-1)·d^(-1)一清颗粒。阴性对照组灌胃等体积0.9%NaCl+腹腔注射等体积0.9%NaCl,每天1次,连续干预17天。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检测各组小鼠抑瘤率、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检测各组中性粒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例;检测肿瘤组织中CD4^(+)T和CD8^(+)T细胞比例;检测肿瘤组织中IL-6和TNF-αmRNA表达水平;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增加率。结果联合组移植瘤生长速度最慢;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和联合组抑瘤率分别为60.34%,24.71%和76.46%;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和联合组的胸腺指数分别为(0.50±0.28)、(0.06±0.04)、(0.54±0.39)和(0.23±0.04);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和联合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33.77±2.29)%、(16.20±4.52)%、(31.33±10.01)%和(21.07±4.37)%;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和联合组的CD4^(+)T细胞比例分别为(36.43±2.67)%、(33.57±1.69)%、(45.96±3.54)%和(62.8±3.63)%;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和联合组的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30.02±1.97)%、(25.79±2.32)%、(34.95±1.93)%和(42.16±2.57)%;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和联合组的IL-6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4、0.67±0.02、0.61±0.04和0.49±0.05;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和联合组的TNF-α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3、0.73±0.01、0.69±0.02和0.66±0.03。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和联合组的体质量增加率分别为(12.50±1.84)%,(5.00±1.63)%,(8.30±0.54)%和(8.10±0.4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抑瘤率、胸腺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以及体质量增加率都显著增加,而IL-6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一清颗粒联合环磷酰胺可显著抑制乳腺癌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一清颗粒可以减少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功能减退的毒性反应,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清颗粒 环磷酰胺 乳腺癌 免疫功能 抑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幼虫对两种秸秆的消化及利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兰英 胡红元 +5 位作者 池骋 宋儒胜 陈霞 张昌容 尚小丽 吴建伟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6-444,共9页
本文旨在探明家蝇Musca domestic幼虫对高粱秸秆和小麦秸秆营养成分利用和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情况,以及不同配比秸秆饲料对家蝇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为今后产业化利用家蝇来生物降解秸秆类有机废弃物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70%高粱秸秆粉、... 本文旨在探明家蝇Musca domestic幼虫对高粱秸秆和小麦秸秆营养成分利用和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情况,以及不同配比秸秆饲料对家蝇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为今后产业化利用家蝇来生物降解秸秆类有机废弃物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70%高粱秸秆粉、70%麦秸秆粉和纯麦麸作为饲料,每种饲料各设置对照组、发酵组和家蝇幼虫取食组3种处理,检测并分析3种饲料各处理组中一般营养成分和木质纤维素的含量及变化;同时采用7种配比饲料喂养家蝇,观察各组家蝇不同发育阶段的体长、体重、存活率和发育历期等。结果表明:(1)3种饲料的各处理组中,一般营养成分和木质纤维素的含量均呈现:对照组>发酵组>家蝇取食组的趋势,此外除高粱秸秆组粗蛋白外,其余各组成份均差异显著(P<0.05);(2)小麦秸秆的木质纤维素含量>高粱秸秆>麦麸,且各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3)在相同秸秆配比条件下,高粱秸秆饲喂的家蝇其各虫态体长、体重、总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均要优于麦秸秆喂养,且总存活率和发育历期与麦麸喂养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纯高粱秸秆喂养下家蝇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而在90%小麦秸秆喂养下,家蝇则无法存活。综上所述,家蝇适合作为生物转化器用于秸秆、尤其是高粱秸秆的降解,且降解效果优于单纯的微生物发酵降解,研究结果为今后规模化利用家蝇降解秸秆类有机废弃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秸秆 生物降解 木质纤维素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15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的体外活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敏 池骋 +5 位作者 张涛 黄兰英 杨慧 国果 吴建伟 尚小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9-709,共11页
为探明家蝇重组Serpin15蛋白的体外活性和酶稳定性,本文对家蝇Serpin15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克隆表达,并对纯化后的家蝇重组Serpin15蛋白进行了酶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家蝇Serpin15基因ORF框全长为1353 bp,编码450个氨基酸,理论... 为探明家蝇重组Serpin15蛋白的体外活性和酶稳定性,本文对家蝇Serpin15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克隆表达,并对纯化后的家蝇重组Serpin15蛋白进行了酶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家蝇Serpin15基因ORF框全长为1353 bp,编码45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51076.63 Da,有信号肽和一个标志抑制活性的功能结构域RCL反应环;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erpin15,经诱导表达和纯化获得家蝇重组Serpin15蛋白;重组蛋白酶特性研究发现,家蝇重组Serpin15蛋白对胰蛋白酶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将重组Serpin15蛋白经20~60℃热处理15 min,或经pH 6~10过夜处理,或经50℃和pH 8处理后室温存放15~90 min,重组蛋白的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均仍大于70%。研究结果为家蝇Serpin15蛋白的免疫功能研究奠定了重要实验基础,也为有害昆虫杀虫剂的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Serpin15基因 原核表达 抑制活性 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纹伊蚊唾液rAlb-34k2蛋白可黏附大肠杆菌并抑制其生长
7
作者 田炎珅 徐倩 +5 位作者 金芮 朱亚妮 商正玲(指导) 王政艳 程金芝 吴家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84-788,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的白纹伊蚊唾液特异性34k2蛋白(rAlb-34k2)黏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的可能,及其对大肠杆菌OD600值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菌结合实验,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Alb-34k2蛋白与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乙型... 目的:探讨重组的白纹伊蚊唾液特异性34k2蛋白(rAlb-34k2)黏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的可能,及其对大肠杆菌OD600值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菌结合实验,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Alb-34k2蛋白与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效应,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不同浓度的rAlb-34k2蛋白对24 h内大肠杆菌OD600值的影响。结果:可在7%SDS处理后的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上清液、菌体沉淀和7%SDS处理的铜绿假单胞菌上清液中检测到rAlb-34k2蛋白,而在处理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上清液及其菌体沉淀中未检测到相应的蛋白条带。不同浓度的rAlb-34k2蛋白(16~137 ng/μl)处理后大肠杆菌在12 h的OD600显著低于细菌对照组(P<0.05),其中以高浓度(137 ng/μl、112 ng/μl)的蛋白处理组细菌OD600值下降最为显著,且该现象与Ca^2+无关。此外,同源的rAalb-CTL2蛋白(重组白纹伊蚊唾液CTL2蛋白)在Ca^2+依赖下具有诱导大肠杆菌OD600增高的现象。结论:白纹伊蚊雌蚊唾液特异性rAlb-34k2蛋白可与多种细菌黏附,且可能具有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rAlb-34k2蛋白 细菌结合试验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漆酶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性与表达分析
8
作者 吴书东 黄兰英 +4 位作者 彭建 国果 修江帆 吴建伟 尚小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98-105,共8页
【目的】探明家蝇漆酶2(Lac-2)基因序列特性及表达,为深入研究家蝇漆酶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家蝇Lac-2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其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特征;以GAPDH为内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探明家蝇漆酶2(Lac-2)基因序列特性及表达,为深入研究家蝇漆酶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家蝇Lac-2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其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特征;以GAPDH为内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Lac-2基因在家蝇不同发育时期及家蝇3龄幼虫脂肪体、唾液腺、前肠、中肠及后肠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成功克隆家蝇Lac-2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885 bp,编码269个氨基酸,成熟肽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25 kDa,等电点为7.19。时空表达模式分析显示,Lac-2基因在家蝇3龄幼虫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家蝇3龄幼虫的各主要组织中以脂肪体为参照,Lac-2基因在中肠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唾液腺及后肠。【结论】克隆得到家蝇木质素酶Lac-2基因,其功能可能与家蝇的生长发育及食物消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木质素酶 漆酶 克隆 序列特性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i的家蝇β-葡萄糖苷酶功能分析
9
作者 吴书东 彭建 +2 位作者 国果 修江帆 尚小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51-58,共8页
【目的】探明家蝇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BG)在家蝇体内的功能,为深入研究家蝇BG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针对家蝇BG基因的功能结构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用于dsRNA的体外合成,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dsRNA导入家... 【目的】探明家蝇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BG)在家蝇体内的功能,为深入研究家蝇BG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针对家蝇BG基因的功能结构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用于dsRNA的体外合成,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dsRNA导入家蝇2龄幼虫,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抑制效率,分别以滤纸、水杨苷、微晶纤维素及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底物检测BG基因的干扰对家蝇消化道粗酶液滤纸酶活性、BG、CBH(Cellobiohydrolase)及EG(Endoglucanase)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注射dsRNA后18 h家蝇幼虫消化道中BG基因的表达量下降62%且此时为最佳干扰时间点,在BG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后家蝇消化道的滤纸酶、BG酶活性显著降低,且时间变化趋势与上述干扰条件下BG基因表达量变化一致,均在干扰后18 h酶活性达最低,但CBH及EG酶活性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RNA干扰技术能够有效抑制家蝇BG基因的表达,推测家蝇BG具有滤纸酶和BG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Β-葡萄糖苷酶 RNA干扰 纤维素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