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凋亡途径探究红禾麻对CIA大鼠模型滑膜组织凋亡的作用
1
作者 王梦娜 戴兴洋 +4 位作者 舒思逸 谢举章 吴宁 孙见飞 吴遵秋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0,共6页
目的基于线粒体凋亡途径探究红禾麻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滑膜组织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红禾麻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细胞凋亡的潜在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40 mg/kg)和... 目的基于线粒体凋亡途径探究红禾麻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滑膜组织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红禾麻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细胞凋亡的潜在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40 mg/kg)和红禾麻高、中、低剂量组(10.5、7.0、3.5 mg/kg),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灌胃给药21 d。观察大鼠足趾外观,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测定足肿胀度,HE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RT-qPCR法检测CIA大鼠滑膜组织中活化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红禾麻治疗RA关键靶点为STAT3、Bcl-2、Caspase3,滑膜组织凋亡、STAT3信号通路途径与RA炎症发展相关。与模型组比较,红禾麻高剂量组大鼠足肿胀度、AI评分、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降低(P<0.05,P<0.01);滑膜组织细胞增生减少,血管翳形成不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滑膜组织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STAT3、Bcl-2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红禾麻治疗RA作用可能与其调控STAT3/Bcl-2/Caspase3表达诱导滑膜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禾麻 类风湿性关节炎 线粒体 凋亡 STAT3 Bcl-2 CASPASE3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通过调控TAK1介导的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症状
2
作者 徐买元 李妮 +7 位作者 李嘉懿 张涛 马俐文 林涛 余浩楠 吴宁 吴遵秋 黄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31-2239,共9页
目的以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为靶标探讨葛根素(Pur)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Nor)、模型组(Mod)、雷公藤多苷片阳性对照组(GTW,10 mg/kg)和葛根素低、中、高剂量... 目的以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为靶标探讨葛根素(Pur)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Nor)、模型组(Mod)、雷公藤多苷片阳性对照组(GTW,10 mg/kg)和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Pur 10、30、100 mg/kg),10只/组。经皮下注射牛型Ⅱ胶原建立CIA大鼠模型,并通过每日经口灌胃的方式给予治疗,持续3周。采用关节炎指数(AI)评分法,分别于造模前1周,灌胃前1周及灌胃后第1、2、3周观察大鼠后足关节病变情况。计算大鼠肝脏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滑膜组织TAK1、TLR4、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oltting检测滑膜组织TAK1、p-TAK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相较于Mod组,GTW组和Pur高剂量组大鼠肝脏指数下降(P<0.05)。GTW组和Pur低、中、高剂量组足跖肿胀度及关节炎指数评分均小于Mod组(P<0.05)。光镜下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病理组织切片,Mod组可见滑膜细胞增生,滑膜水肿,滑膜结缔组织排列疏松、不规则,伴有少量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而GTW组和Pur低、中、高剂量组中,滑膜炎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Pur剂量增高,治疗效果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与Mod组比较,GTW组和Pur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TAK1、TLR4、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可抑制CIA大鼠关节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为下调TAK1的表达,从而抑制TLR4/NF-κB信号转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组织 TAK1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登革病毒感染诱导的人静脉内皮细胞的自噬 被引量:7
3
作者 程瑶 王远迎 +3 位作者 姚飞扬 胡盼 陈铭勰 吴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2-1283,共12页
目的探究2型登革病毒(DENV-2)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对细胞自噬的影响及黄芩苷(BA)抗DENV-2感染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HUVECs体外培养,设置对照组:HUVECs正常培养;DENV-2感染组:HUVECs+DENV-2;黄芩苷组:HUVECs+DENV-2+BA。用DENV-... 目的探究2型登革病毒(DENV-2)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对细胞自噬的影响及黄芩苷(BA)抗DENV-2感染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HUVECs体外培养,设置对照组:HUVECs正常培养;DENV-2感染组:HUVECs+DENV-2;黄芩苷组:HUVECs+DENV-2+BA。用DENV-2感染HUVECs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自噬;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P62的表达,采用溶酶体红色荧光探针染色法观察DENV-2感染后HUVECs内溶酶体的pH变化;蛋白质组学筛查DENV-2感染HUVECs后差异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CCK-8法测定黄芩苷对HUVECs活性的影响;RT-qPCR检测细胞内病毒RNA的复制情况;检测病毒NS1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采用Lyso-Tracker Red染色法观察黄芩苷对DENV-2感染后HUVECs内溶酶体酸化的影响;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ATG5、Beclin-1、LC3、P62的表达,自噬小体和溶酶体融合的关键蛋白STX17、SNAP29、VAMP8表达情况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DENV-2感染可诱导细胞自噬小体的形成;DENV-2感染后LC3Ⅱ/LC3 I表达逐渐增高,48 h达到峰值(P<0.05);p62表达水平在感染前中期无明显变化,48 h后降低(P<0.05);Lysotracker red染色结果显示DENV-2感染组红色亮点较多,且染色明亮。CCK-8结果显示50μg/mL被视为黄芩苷对HUVECs细胞的最大无毒剂量。RT-qPCR结果显示随着黄芩苷浓度增加药物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增强。黄芩苷可降低DENV-2 NS1蛋白的表达(P<0.001)。与DENV-2组相比,经过黄芩苷(50μg/mL)处理后,自噬减少,加入黄芩苷后抑制溶酶体酸化。黄芩苷组48 h LC3 II/LC3 I比值降低(P<0.05),48 h时p62表达增加(P<0.05)。经过黄芩苷处理后DENV-2诱导的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 5、STX17、SNAP29和VAMP8的表达下调(P<0.01)。蛋白组学结果显示PI3K-AKT通路在DENV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后,DENV-2的RNA表达水平降低,各组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用黄芩苷处理后,DENV-2感染组PI3K、AKT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mTOR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DENV-2感染组上调的p-PI3K、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而p-mTOR表达无明显变化。DENV-2诱导的LC3、P62蛋白表达降低(P<0.05);在黄芩苷治疗组中也抑制了病毒诱导的自噬。结论DENV-2感染可促进HUVECs细胞自噬的发生,黄芩苷可抑制DENV-2的RNA和NS1蛋白的表达,可能通过抑制自噬发生及自噬体和溶酶体融合,降低DENV-2诱导的自噬,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黄芩苷 自噬 PI3K/AKT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药四大血减轻大鼠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基于下调基质金属蛋白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云飞 杨婧怡 +6 位作者 张颖 张财霞 韦宇翔 王怡颖 吴宁 孙见飞 吴遵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9-747,共9页
目的探究贵州苗医验方“四大血”(SX)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关节骨、软骨破坏及滑膜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SD大鼠均分为空白组(Nor)、模型组(Mod)、雷公藤多苷片阳性对照组(GTW,40 g/kg)和SX高、中、低剂量组(SX40、20、... 目的探究贵州苗医验方“四大血”(SX)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关节骨、软骨破坏及滑膜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SD大鼠均分为空白组(Nor)、模型组(Mod)、雷公藤多苷片阳性对照组(GTW,40 g/kg)和SX高、中、低剂量组(SX40、20、10g/kg),7只/组。通过皮下注射牛型II胶原来建立CIA大鼠模型,并且通过每天经口灌胃的方式给予治疗,持续3周。采用AI评分分别于造模前,灌胃前1周,灌胃后1周,灌胃2周,灌胃3周观察大鼠后足关节病变情况。HE染色法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TNF-α、IL-1β,Real-timePCR检测滑膜组织中NF-κBp65、MMP1、MMP2、MMP9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滑膜组织中NF-κBp65、基质金属蛋白1(MMP1)、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网络药理学获取SX外用途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重要靶蛋白,经拓扑分析后筛选出核心靶蛋白。结果GTW组和SX高、中、低剂量组足跖肿胀度及关节炎指数评分均小于Mod组(P<0.05)。光镜下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病理组织切片,Mod组可见较多软骨细胞坏死,软骨下层骨组织受侵蚀,并有新生毛细血管形成;而GTW组和SX高、中、低剂量组中,软骨及骨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新生血管数量减少,随SX剂量增高,治疗效果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与Mod组相比,GTW组和SX高、中、低剂量组滑膜组织TNF-α、IL-1β、NF-κBp65、MMP1、MMP2、MMP9mRNA和蛋白表达量有不同程度地降低(P<0.05)。经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外用SX治疗RA中的核心靶蛋白—MMPs。结论SX可以改善CIA大鼠关节骨和软骨的破坏、减缓滑膜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为调节MMP基因表达的TNF-α/IL-1β/NF-κB-MMP1、2、9信号转导途径,下调MMPs表达水平,此外可初步推断MMPs在除口服治疗途径以外仍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医药方“四大血” 类风湿性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 网络药理学 关节骨和软骨的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MGCR及PPARα信号通路探究雪莲果浸膏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龚顺航 杨杰 +7 位作者 张金涛 吴兴林 江山 张誉麟 龚广斌 吴宁 孙见飞 吴遵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77-1983,共7页
目的探究雪莲果(Yacon)浸膏对高脂血症(HLP)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和改善血脂异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数表法取10只SD大鼠作为空白组(Normal),正常饮食;另取50只大鼠给予高脂饮食8周建立HLP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od)、非诺贝特阳性对照组(... 目的探究雪莲果(Yacon)浸膏对高脂血症(HLP)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和改善血脂异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数表法取10只SD大鼠作为空白组(Normal),正常饮食;另取50只大鼠给予高脂饮食8周建立HLP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od)、非诺贝特阳性对照组(FEN,27 mg/kg),Yacon浸膏高、中、低剂量组(5、2.5、1.25 g/kg),10只/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Normal组、Mod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8周。观察并记录大鼠体质量变化,采集肝脏、血清标本,计算肝脏系数;ELISA法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FEN组和Yacon 5 g/kg组体质量增量、肝脏系数均低于Mod组(P<0.05);FEN组和Yacon 5 g/kg组血清TG、TC、LDL-C水平均低于Mod组(P<0.05),HDL-C水平高于Mod组(P<0.05);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切片,Mod组可见脂肪样变性和空泡样改变等病理变化,药物各治疗组病理程度明显减轻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与Mod组相比,FEN组和Yacon 5 g/kg组大鼠肝组织中HMGC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PPARα、CYP7A1、CP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结论Yacon浸膏可以降低HLP大鼠血清TG、TC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HMGCR的表达和激活PPARα/CYP7A1/CPT-1信号通路,促进脂肪酸β氧化、胆汁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果浸膏 高脂血症 脂质代谢 HMGCR PPAR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