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蔬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检测方法及尿素循环障碍患者食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新玉 李子樱 +8 位作者 唐淑军 孙丽萍 赵云霞 肖伟敏 顾亚萍 匡慧颖 陈欣 杨国武 黄雅丽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21,共10页
本研究基于酶解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开发了一种测定蔬菜和水果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利用灰色链霉菌蛋白酶酶解样品,并... 本研究基于酶解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开发了一种测定蔬菜和水果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利用灰色链霉菌蛋白酶酶解样品,并加入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苯甲醚,再取上清液进行UPLC-MS/MS分析;以甲醇-0.02%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分离,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扫描和多反应检测模式进行检测,并通过内标法定量。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在10~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方法检出限为1.5 mg/100 g,定量限为5.0 mg/100 g,回收率在80.0%~112.8%,相对标准偏差为1.2%~9.1%。对市场常见的49种蔬菜和50种水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蔬菜中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的总含量均值从高到低排序为豆类、薯芋类、葱蒜类、菌类、瓜类、茄果类、白菜类、绿叶菜类,其中豆类的天冬酰胺、谷氨酰胺总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绿叶菜类(P<0.01);在水果中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的总含量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核果类、西甜瓜类、聚复果类、浆果类、柑果类、香蕉类、壳果类,核果类的天冬酰胺、谷氨酰胺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壳果类(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尿素循环障碍患者在日常膳食中可以更多地摄入绿叶菜类、壳果类等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少的果蔬,特别是支链氨基酸与(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含量比值较高的小白菜、木耳、大葱、椰汁、桂圆、柚子等果蔬。另外,应减少对土豆、南瓜、长豆角、香瓜、红李、黄桃等比值较低果蔬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酰胺 谷氨酰胺 蔬菜 水果 尿素循环障碍 日常膳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2对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促进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影响
2
作者 杨元 彭睿 +9 位作者 刘泽莹 邹雪 李霞 元辉雄 龙合花 王腾 岑明杰 郭兵 朱丽英 刘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49,共11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在巨噬细胞转化促进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1)C57BL/6J小鼠给予55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正...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在巨噬细胞转化促进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1)C57BL/6J小鼠给予55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n=5)、糖尿病20周组(n=5)、糖尿病28周组(n=5)和糖尿病36周组(n=5)。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糖(blood glucose,BG)、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形态学及纤维化改变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MYD2、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istone H3 lysine 4 trimethylation,H3K4me3)、精氨酸酶1(arginase-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 I)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F4/80、α-SMA、SMYD2、CD86、CD206和CD163蛋白的定位及表达情况。(2)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为正常糖(normal glucose,NG)+敲减对照(negative control siRNA,siNC)组、高糖(high glucose,HG)+siNC组、NG+SMYD2敲减(SMYD2 siRNA,siSMYD2)组和HG+siSMYD2组。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与NC组相比,糖尿病28周和糖尿病36周组的BG、SCr和BUN均增高(P<0.05),肾组织可见肾小管萎缩、扩张及胶原纤维沉积,H3K4me3、arginase-1、MMP9、Col I和α-SMA蛋白表达上调(P<0.05)。CD86、CD206、CD163和F4/80主要表达在肾小管间质巨噬细胞,α-SMA主要表达在肾间质,SMYD2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间质。(2)与NG+siNC组相比,HG+siNC组SMYD2、H3K4me3、arginase-1、CD163、Col I、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p-Smad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敲减SMYD2后上述指标水平降低(P<0.05)。结论:SMYD2可通过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促进DKD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 SMYD2蛋白 糖尿病肾病 肾纤维化 巨噬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基于铜死亡相关基因预后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康忠敏 李历程 +3 位作者 黄玉莹 王季石 李梦醒 李琴山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22-1535,共1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中潜在的铜死亡相关基因(cuproptosisrelated genes,CRGs),并建立一个改善MM患者预后和揭示MM免疫微环境特征的预后模型。方法①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G...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中潜在的铜死亡相关基因(cuproptosisrelated genes,CRGs),并建立一个改善MM患者预后和揭示MM免疫微环境特征的预后模型。方法①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GSE4581数据集和癌症基因组图谱-多发性骨髓瘤研究基金会(the cancer genome atlas-multiple myeloma research foundation,TCGA-MMRF)数据库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及临床资料,TCGA-MMRF患者(n=859)为训练集,GEO数据库中GSE4581数据集MM患者(n=414)为验证集。采用LASSO-Cox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并计算风险评分,根据风险评分中位数,将所有患者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队列。采用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及准确性,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免疫微环境相关性分析探究高低风险队列的差异。②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预后模型基因在MM细胞和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实验验证UBE2D1在MM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①LASSO-Cox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该模型由CDKN2A[HR=1.60(95%CI:1.24~2.05),P=2.5e-4]、PDE3B[HR=1.33(95%CI:1.09~1.62),P=4.2e-3]、UBE2D1[HR=1.65(95%CI:1.20~2.26),P=2.1e-3]和COA6[HR=1.35(95%CI:1.07~1.71),P=0.01]4个基因构成。在训练集中,时间依赖性ROC曲线预测1、3、5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3、0.71、0.78,在验证集中,时间依赖性ROC曲线预测1、3、5年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656、0.657、0.797,通过校准曲线显示在预测1、3、5年预后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在训练集中,Kaplan-Meier曲线显示高风险队列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短于低风险队列[HR=2.18(95%CI:1.58~3.02),P<0.001],在验证集中,Kaplan-Meier曲线仍显示高风险队列患者比低风险队列的OS更短[HR=2.45(95%CI:1.49~4.05),P<0.001]。免疫相关性分析发现免疫细胞如浆细胞、CD4+T细胞在高风险队列中显著下调(P<0.05),风险评分与免疫检查点CTLA-4、肿瘤靶向治疗免疫抑制因子TNFSF4、ENTPD1及微环境趋化因子CXCL16、CCL8、CCL16呈显著正相关(P<0.05)。②与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相比,4个预后模型基因在MM细胞中均有表达差异(P<0.05),且敲低UBE2D1可显著抑制MM细胞增殖(P<0.05)。结论基于CDKN2A、PDE3B、UBE2D1和COA6基因成功构成的预后模型可预测MM患者预后,其风险评分与肿瘤微环境免疫浸润显著相关,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新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铜死亡 预后模型 肿瘤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毒力因子差异表达研究
4
作者 瞿玉洁 李婷婷 +4 位作者 李茂媛 胡方芳 金婷婷 杨斌 罗振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目的比较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毒力相关因子天冬氨酸蛋白酶和生物膜形成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基因测序及微卫星分型方法,对临床真菌感染患者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进行鉴定,检测各菌株产生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及生物膜形成的能... 目的比较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毒力相关因子天冬氨酸蛋白酶和生物膜形成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基因测序及微卫星分型方法,对临床真菌感染患者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进行鉴定,检测各菌株产生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及生物膜形成的能力,比较各菌株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BCR1、EFG1、HWP1及天冬氨酸蛋白酶毒力基因SAPP1、SAPP2、SAPP3表达的差异。结果共收集8株临床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经基因鉴定均为基因Ⅰ型。微卫星分型结果显示,8株临床菌株分为4个微卫星型别,G1、G2、G3菌株为不同型别,分别分离自甲患者的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血;J1、J2、J3、J4、J5菌株为同一型别,分离自乙患者不同时期血标本。8株临床菌株均能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形成能力均高于近平滑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 22019,其中G1、G3和J5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强,J1、J2、J3、J4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中等,G2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弱。8株临床分离菌株均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酶体外表达水平均高于近平滑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 22019,G3、G1、G2菌株分别为低表达、中表达、高表达,酶体外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J1、J5菌株为中表达,J2、J3、J4菌株为高表达,中表达菌株与高表达菌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患者分离的各菌株生物膜形成基因BCR1、EFG1、HWP1表达水平均增加,其中甲患者G1菌株EFG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G2菌株(P<0.05),乙患者分离的菌株BCR1、EFG1、HWP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乙患者分离的各菌株天冬氨酸蛋白基因SAPP1、SAPP2、SAPP3表达水平均增加,其中G1菌株的SAPP1和SAPP2表达水平高于G2、G3(均P<0.05),乙患者SAPP1、SAPP2、SAPP3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膜形成和天冬氨酸蛋白酶产生能力均高于标准菌株,分离自不同标本的菌株毒力因子表达具有差异性,不同时期分离的菌株毒力因子表达差异不明显。患者可能存在同一时期多部位感染不同MT型别近平滑念珠菌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平滑念珠菌 毒力因子 生物膜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ystem Xc-/GSH/GPX4铁死亡通路的表达及其对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灿 马武开 +3 位作者 陈昌明 安阳 蒋总 黄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胱氨酸/谷氨酸逆转运体(System Xc-)/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死亡通路中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及其对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纳入RA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30例...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胱氨酸/谷氨酸逆转运体(System Xc-)/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死亡通路中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及其对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纳入RA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30例,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将细胞分为健康对照、RA、铁死亡抑制剂、铁死亡诱导剂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FerroOrange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Fe 2+相对荧光强度、DHE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阳性细胞比例,蛋白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GPX4蛋白与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A组PBMC内Fe 2+浓度和ROS水平升高,Nrf2、SLC7A11、GPX4蛋白和mRNA的表达降低,PBMC上清液中TNF-α、IL-1、IL-6的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RA组比较,铁死亡抑制剂组PBMC内Fe 2+浓度和ROS水平降低,SLC7A11、GPX4蛋白和mRNA的表达升高,Nrf2蛋白的表达升高,PBMC上清液中IL-6的含量降低、TNF-α的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RA组比较,铁死亡诱导剂组PBMC内ROS水平升高,SLC7A11蛋白和mRNA的表达降低,Nrf2蛋白的表达降低、GPX4蛋白的表达升高,PBMC上清液中TNF-α、IL-1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铁死亡诱导剂组比较,RA患者PBMC细胞活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RA患者PBMC中存在铁死亡,抑制或诱导RA患者PBMC铁死亡,将抑制或促进炎性因子分泌。抑制RA患者PBMC铁死亡可能有助于治疗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铁死亡 System Xc-/GSH/GPX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结合蛋白S100A4抑制剂Niclosamide调节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科 莫诗卉 +3 位作者 晏世荣 李静 吴通前 余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62-2266,2272,共6页
目的:研究钙结合蛋白S100A4抑制剂Niclosamide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潜在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给予LPS刺激或Niclosamide预处理,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表达,荧光探针检测细... 目的:研究钙结合蛋白S100A4抑制剂Niclosamide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潜在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给予LPS刺激或Niclosamide预处理,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表达,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LPS刺激和Niclosamide预处理导致细胞ROS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S100A4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相关信号通路分子TLR4/STAT3、MAPK1/3/SIRT1、NF-κB/IKKβ/p65 mRNA表达升高(P<0.05),炎症因子IL-1β和IL-6、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 mRNA表达升高(P<0.05)。S100A4抑制剂Niclosamide预处理后,以上基因表达较LPS组呈不同程度下降(P<0.05),但TLR4/MAPK1、NF-κB/IKKβ/p65无明显变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S组S100A4、STAT3、MAPK3/SIRT1、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Occludin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Niclosamide预处理后S100A4、STAT3、MAPK3/SIRT1、IL-1β和TNF-α表达较LPS组降低(P<0.05),而Occludin表达较LPS组升高(P<0.05)。结论:钙结合蛋白S100A4抑制剂Niclosamide可抑制支气管上皮细胞S100A4表达并抑制其炎症反应,可能与STAT3、MAPK3/SIRT1信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上皮细胞 LPS S100A4 NICLOSAMIDE ROS 紧密连接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焦亡与免疫相关基因构建及验证肝细胞癌预后风险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彬 任婷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991,共11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并验证细胞焦亡与免疫相关基因的肝细胞癌预后风险模型,根据其风险评分探索免疫相关性特征,以指导个性化免疫治疗。方法:从TCGA、GEO官网分别下载TCGA-LIHC和GSE14520基因表达谱,从INNATEDB和IMMPORT官网下...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并验证细胞焦亡与免疫相关基因的肝细胞癌预后风险模型,根据其风险评分探索免疫相关性特征,以指导个性化免疫治疗。方法:从TCGA、GEO官网分别下载TCGA-LIHC和GSE14520基因表达谱,从INNATEDB和IMMPORT官网下载免疫相关基因。以TCGA为训练组,GEO为测试组,对训练组细胞焦亡基因表达谱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基因进行共识聚类分组,提取分组间差异基因与免疫相关基因的交集基因,对交集基因应用单因素Cox和Lasso回归分析,得到预后相关风险评分模型。根据训练组风险中位值划分高低风险组,利用测试组验证模型可行性,最后探索训练组富集分析(GO、KEGG、GSEA)、免疫相关性分析及模型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共筛选出9个可靠的风险模型基因(ICAM1、S100P、FABP3、CCL20、HRG、IGHM、SPP1、C4BPA、C6)。GO富集分析显示风险差异基因主要参与各种代谢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风险差异基因主要参与补体和凝血级联信号通路。GSEA富集分析显示高风险组与致癌途径的激活密切相关。在免疫浸润、免疫相关通路及免疫检查点中发现高低风险组具有显著差异。HPA数据库证明ICAM1、S100P、SPP1模型基因免疫组化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9个基因组成的风险模型可能成为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为优化肝细胞癌的诊治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焦亡 免疫相关基因 预后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疑似暴发调查与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平平 袁军 +1 位作者 高佳 沈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1-1278,共8页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感染暴发原因,查找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为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23年7月28日-8月2日神经外科ICU 3例CRKP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按...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感染暴发原因,查找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为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23年7月28日-8月2日神经外科ICU 3例CRKP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按照环境卫生监测方法采集标本,查找病房环境中的CRKP,分析CRKP菌株耐药性及携带的耐药基因,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IC)及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分析患者与环境监测分离CRKP菌株的同源性。结果共有3例CRKP医院感染,罹患率为3.85%(3/78),与2022年同期及2023年5-6月罹患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境卫生学监测显示,1床呼吸机接口、治疗台和9床被服检出CRKP,检出率为4.84%(3/62);15份医务人员手标本和3份神经外科ICU空气监测标本均未检出CRKP;环境卫生监测检出3株CRKP;其耐药性、耐药基因及同源性与患者临床标本分离的CRKP一致。在采取集中隔离,严格进行病房环境清洁和消毒,严格执行侵入性器械消毒和管理,加强医护人员分组诊疗,工作服消毒,以及手卫生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后,此次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此次事件可判定为一起疑似CRKP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推测侵入性器械消毒管理不到位、患者住院环境消毒不彻底、医护人员未分组诊疗及手卫生不到位是本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早期识别感染暴发,调查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以及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控制感染暴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S6蛋白激酶4基因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江林 许远红 廖德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78-1784,共7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RSK4)的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亚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卵巢癌细胞ID8、乳腺癌细胞4T1和168FARN、结肠癌细... 目的探讨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RSK4)的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亚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卵巢癌细胞ID8、乳腺癌细胞4T1和168FARN、结肠癌细胞mc38和CT26、胃癌细胞MFC和肺癌细胞LLC1的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RSK4的表达及其剪接异构体,生物信息学分析RSK4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结果RT-PCR结果显示在GL261、4T1、mc38、CT26、MFC和LLC1中均表达RSK4,且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表达了多个剪接异构体,开放阅读框分析RSK4可能至少编码11个蛋白亚型;二级结构分析显示,这些剪接异构体编码的蛋白亚型均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且保守结构域均相同;蛋白互作网络富集分析显示,RSK4主要通过mTOR信号通路和突触持续增强等信号通路在核质和胞浆中发挥激酶的活性。结论RSK4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存在不同的表达谱,可能产生多种氮端不同的蛋白异构体,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不同的生物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S6蛋白激酶4 转录本 可变剪接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miR-571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娟 李燚 +4 位作者 翟丽琼 刘邵雯 申涌 丛硕 刘咏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3-657,共5页
目的 通过检测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miR-571的表达,探讨miR-571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诊断为肝纤维化的患者40例(肝纤维化组)、肝炎患者40例(肝炎组)和健康对照者4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 通过检测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miR-571的表达,探讨miR-571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诊断为肝纤维化的患者40例(肝纤维化组)、肝炎患者40例(肝炎组)和健康对照者4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miR-571的表达水平,分析各组中miR-571的相对表达量。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miR-571与临床常见指标的相关性。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多变量诊断模型,并绘制ROC曲线评价miR-571和多变量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能力。结果 肝纤维化组中miR-57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571的表达水平与ALT、APRI评分和FIB-4指数呈正相关(r=0.23、0.30、0.22,P <0.05),与PLT呈负相关(r=-0.19,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miR-571和FIB-4指数是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miR-571诊断纤维化的AUC为0.91(95%CI:0.85~0.96),miR-571联合FIB-4指数诊断肝纤维化的AUC为0.94(95%CI:0.90~0.98)。结论 肝纤维化患者的外周血中miR-571表达显著升高,联合FIB-4指数对肝纤维化具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miR-571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4在肥大细胞的表达及血清S100A4含量的检测对过敏性哮喘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莫诗卉 陶甜 +4 位作者 王晨予 晏世荣 李静 吴通前 余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6-833,共8页
目的初步研究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是否参与肥大细胞脂质代谢以及对过敏性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集(GEO)数据库中下载过敏性哮喘相关的单细胞RNA(scRNA)表达矩阵GSE213085,使用R包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通过体外培养C5... 目的初步研究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是否参与肥大细胞脂质代谢以及对过敏性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集(GEO)数据库中下载过敏性哮喘相关的单细胞RNA(scRNA)表达矩阵GSE213085,使用R包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通过体外培养C57肥大细胞,慢病毒感染肥大细胞建立S100A4低表达的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S100A4的mRNA和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质代谢相关基因ATP柠檬酸合成酶(ACLY)、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CD36、溶质载体家族27a成员6(SCL27a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mRNA水平。采集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ELISA检测血清S100A4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100A4对疾病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用scRNA数据集GSE213085鉴定出26225个细胞,提取出肥大细胞进行后续分析,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肥大细胞特征基因集中于脂质代谢相关的途径。肥大细胞低表达S100A4时,其脂质代谢相关基因ACLY、ACC1、CD36、SCL27a6、PPARα表达下调。ELISA检测显示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S100A4较健康对照人群升高,ROC曲线发现,血清S100A4含量对过敏性哮喘具有一定诊断效能(AUC=0.746)。结论S100A4可能参与肥大细胞脂质代谢调节,血清S100A4检测对过敏性哮喘诊断可能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肥大细胞 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 生物信息学分析 受试者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结合蛋白S100A4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细胞增殖、存活及迁移功能
12
作者 张丁山 陶甜 +3 位作者 莫诗卉 吴通前 何菁菁 余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0-917,共8页
目的:探索外源性钙结合蛋白S100A4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存活及迁移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UCSC数据库下载泛癌数据集,进行S100A4在泛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从CGGA数据库中下载胶质瘤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利用R软件进行分析S10... 目的:探索外源性钙结合蛋白S100A4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存活及迁移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UCSC数据库下载泛癌数据集,进行S100A4在泛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从CGGA数据库中下载胶质瘤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利用R软件进行分析S100A4表达在胶质瘤患者中的预后与进展;利用在线分析工具GEPIA与STRING进行胶质瘤患者的S100A4蛋白质网络互作分析。体外培养人胶质瘤细胞系(U87与U251),实验分为3组:PBS组、S100A4组、S100A4+TAK242组[瑞沙托维(TAK242)为Toll-样受体4(TLR4)特异性抑制剂]。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U87与U251细胞的迁移及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TLR4蛋白、NF-κB相关信号分子蛋白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S100A4在多种肿瘤中显著上调(P<0.05),包括:胶质母细胞瘤(GBM)、低级胶质瘤(LGG)、胃癌(STAD)、肝细胞肝癌(LIHC)等,其中在GBM和LGG中预后较差。与低表达S1004的胶质瘤患者相比,高表达S100A4的胶质瘤患者生存期更短,WHO分级程度更高。此外,胶质瘤患者S100A4蛋白可能与膜联蛋白A2(ANXA2)、TLR4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特异性受体(AGER)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细胞实验中,与PBS组相比,外源性S100A4处理后,胶质瘤U87和U251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增强,TLR4、p-ERK1/2、p-p38、p-p65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S100A4组相比,S100A4+TAK242组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减弱,TLR4、p-ERK1/2、p-p38、p-p65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S100A4可能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及存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S100A4 增殖 迁移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T、CRP、WBC和N%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评估 被引量:81
13
作者 刘洋 江威 +3 位作者 韩伦英 安仕刚 刘燕青 王飞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1-644,652,共5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2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感染诊断标准,且经实验室检查和微生物培养确诊。结果细菌...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2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感染诊断标准,且经实验室检查和微生物培养确诊。结果细菌感染总灵敏度为PCT>CRP>N%>WBC,特异度为PCT>CRP>WBC>N%。不同细菌感染后,PCT灵敏度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CRP灵敏度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WBC灵敏度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N%灵敏度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细菌感染后,PCT水平显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CRP水平显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WBC水平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N%水平显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结论 PCT、CRP、WBC和N%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灵敏度为PCT>CRP>N%>W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环磷酰胺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郑丹 沙启明 +5 位作者 王剑青 刘正美 万秀方 王国川 张亚莉 杨国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6-831,共6页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大鼠骨髓造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CTX腹腔注射法复制白细胞减少症模型,以NCTD干预模型大鼠,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数量,骨髓组织作切片HE染色观...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大鼠骨髓造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CTX腹腔注射法复制白细胞减少症模型,以NCTD干预模型大鼠,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数量,骨髓组织作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髓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NCTD干预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后,外周血WBC显著升高;模型大鼠骨髓骨髓组织结构破坏,造血细胞明显减少,NCTD干预后促进骨髓组织细胞结构显著恢复;NCTD可促使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大鼠骨髓细胞增殖及周期的转化,显著抑制CTX所诱导的骨髓细胞凋亡与坏死,上调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论:NCTD可刺激CTX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大鼠骨髓造血,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NCTD调控骨髓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凋亡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环磷酰胺 白细胞减少症 造血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何首乌3种成分在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中的测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左雅敏 伍庆 +3 位作者 李兴 潘美秀 刘国旗 潘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测定制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Praeparata 3种成分在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中的含有量。方法大鼠灌胃制何首乌CMC-Na溶液后,采集血浆。HPLC分析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3%磷酸,梯... 目的测定制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Praeparata 3种成分在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中的含有量。方法大鼠灌胃制何首乌CMC-Na溶液后,采集血浆。HPLC分析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3%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9 m 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DAS2.0软件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分别在61.25~6 125μg/L(r=0.999 8)、12.6~3 150μg/L(r=0.999 3)、24.1~6 030μg/L(r=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99.5%~105.8%,RSD 1.3%~3.3%;提取回收率87.2%~96.3%,RSD 3.2%~5.9%。3种成分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二室模型,但其在血浆中的含有量远低于在药材中。结论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在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中生物利用率较低,可能与灌胃制何首乌后成分的肠道吸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何首乌 二苯乙烯苷 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 药动学行为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 血浆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结构及生长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书琴 周少法 +5 位作者 罗昭逊 张姝 莫非 何芸 江明礼 李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国际标准测序株ATCC700392、H.pylori驯化株SS2000及临床常见耐药株均存在较好的抗菌活性。文中观察头花蓼对H.pylori ATCC700392形态结构、生长代谢相关基因hop E、fur、gyr A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国际标准测序株ATCC700392、H.pylori驯化株SS2000及临床常见耐药株均存在较好的抗菌活性。文中观察头花蓼对H.pylori ATCC700392形态结构、生长代谢相关基因hop E、fur、gyr A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头花蓼对H.pylori的抗菌机制。方法将实验所用H.pylori分为对照组(不含头花蓼培养基培养的H.pylori ATCC700392)和实验组(含2 g/L头花蓼培养基中培养的H.pylori ATCC700392)。分别运用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头花蓼处理前后H.pylori形态结构的改变,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头花蓼作用前后H.pylori生长代谢相关基因hop E、fur、gyr A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结果头花蓼作用后,H.pylori球变能力减弱,菌体表面出现凹陷、打孔、断裂甚至崩解现象,细胞质分布不均匀,细胞内出现高密度物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pylori hop E mRNA及Hop E蛋白均明显升高[(1.000±0.000)vs(4.330±0.450),(1.000±0.000)vs(2.260±0.033),P<0.05],fur、gyr A mRNA表达及Fur、Gyr A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头花蓼可通过减弱H.pylori的球变能力、破坏H.pylori的正常形态结构以及影响H.pylori生长代谢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发挥其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蛋白质类 基因表达 头花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GHET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夏英 严芝强 +2 位作者 毕瑩 赵娟娟 黄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8-1421,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GHET1(lnc RNA gastric carcinoma high expressed transcript 1,lnc RNA GHET1)在胃癌组织和不同分化程度人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索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培养...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GHET1(lnc RNA gastric carcinoma high expressed transcript 1,lnc RNA GHET1)在胃癌组织和不同分化程度人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索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培养5株分化程度不同胃癌细胞系和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检测组织和细胞中GHET1的表达量,结合临床资料分析GHET1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GHET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且与胃癌的侵袭和TNM分期相关(P<0.01);在分化程度不同的胃癌细胞中GHET1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P<0.05),但GHET1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不相关(P>0.05)。结论:GHET1的在胃癌中表达上调,且与侵袭和TNM分期有关,可能成为辅助胃癌诊断和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GHET1 Q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组织中恶臭假单胞菌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印琳 刘芳 +8 位作者 郭长城 王琼 杨杰 潘科 潘晨 熊妍 陈颖婷 方文 陈峥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2-1107,1113,共7页
目的探索恶臭假单胞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肠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集14 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病变胃黏膜354例,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尿素酶试验及幽门螺杆菌特异性16SrRNA基因片段的PCR进行幽门螺杆菌的鉴... 目的探索恶臭假单胞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肠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集14 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病变胃黏膜354例,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尿素酶试验及幽门螺杆菌特异性16SrRNA基因片段的PCR进行幽门螺杆菌的鉴定,同时提取胃黏膜组织DNA,通过幽门螺杆菌特异性PCR进行快速诊断。将非幽门螺杆菌转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酶阳性的非幽门螺杆菌染色体DNA利用细菌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比对。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经测序比对为恶臭假单胞菌的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354例样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尿素酶阳性的恶臭假单胞菌10株,经16SrRNA基因测序和序列比对,与GenBank中恶臭假单胞菌的相似性≥98%。10株恶臭假单胞菌的胃黏膜标本中,6例标本幽门螺杆菌特异性PCR为阳性,4例为阴性。传代存活的7株恶臭假单胞菌的K-B法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对左氧氟沙星均敏感,1株对四环素敏感,5株对阿莫西林耐药,6株对克拉霉素耐药,7株对甲硝唑、氨苄青霉素均耐药。7株菌经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结果均为恶臭假单胞菌。结论病变胃黏膜中分离出尿素酶阳性且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多种抗生素耐药;可能造成临床上14 C-尿素呼气试验假阳性,并继发感染影响胃肠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假单胞菌 培养 尿素酶 16SrRNA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消结安胶囊中4种成分 被引量:2
19
作者 包刚 左雅敏 +4 位作者 黄建军 周恬 潘卫 伍庆 李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6-539,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消结安胶囊(连翘、益母草、鸡血藤等)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三氯甲烷提取液的分析采用Diamond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A)-0.05 mol/L磷酸二氢钠(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消结安胶囊(连翘、益母草、鸡血藤等)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三氯甲烷提取液的分析采用Diamond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A)-0.05 mol/L磷酸二氢钠(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78 nm;柱温30℃。结果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连翘苷、芦丁分别在0.033 7~0.337 2μg(r=0.999 1)、0.054 8~0.548 3μg(r=0.999 0)、0.025 9~0.258 8μg(r=0.999 2)、0.008 4~0.084 2μg(r=0.999 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RSD=1.3%)、99.8%(RSD=0.7%)、98.8%(RSD=1.3%)、96.8%(RSD=1.0%)。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消结安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结安胶囊 盐酸小檗碱 盐酸巴马汀 连翘苷 芦丁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卡那霉素-固绿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红 徐红 +3 位作者 黄亚励 江峰 李杨洲 蔡雪语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0-723,共4页
提出了共振瑞利散射法(RRS)测定硫酸卡那霉素(KANA)的方法。在p H为4.56~6.09的B-R缓冲溶液中,固绿与KANA结合生成离子缔合物,使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增强,其最大散射峰位于709 nm,另在463 nm、370 nm有两个较弱的散射峰。KANA的浓度在... 提出了共振瑞利散射法(RRS)测定硫酸卡那霉素(KANA)的方法。在p H为4.56~6.09的B-R缓冲溶液中,固绿与KANA结合生成离子缔合物,使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增强,其最大散射峰位于709 nm,另在463 nm、370 nm有两个较弱的散射峰。KANA的浓度在0.08~1.6 mg·L^(-1)范围内,与RRS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KANA的检出限(3σ)达0.024 mg·L^(-1)。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表明该方法灵敏、稳定。用于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的测定,回收率为96.5%~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固绿(FG) 硫酸卡那霉素(KA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