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季戊四胺席夫碱的Ni(Ⅱ)和Cu(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奇龙 王焕宇 +3 位作者 江峰 冯广卫 徐红 黄亚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4-468,共5页
以4-甲氧基水杨醛和季戊四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席夫碱化合物H_4L,然后将配体H_4L分别与Ni(Cl O_4)_2·6H_2O、Cu(Cl O_4)_2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席夫碱配合物[Ni_2(L)]·DMF(1)和[Cu_4(L)_2(DMSO)_3]·2DMSO(2)... 以4-甲氧基水杨醛和季戊四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席夫碱化合物H_4L,然后将配体H_4L分别与Ni(Cl O_4)_2·6H_2O、Cu(Cl O_4)_2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席夫碱配合物[Ni_2(L)]·DMF(1)和[Cu_4(L)_2(DMSO)_3]·2DMSO(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都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和2都为双核配合物。初步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及其配合物1和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Ni(Ⅱ)配合物 Cu(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腙类Schiff碱汞(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4
2
作者 黄超 张文龙 +2 位作者 陈冬梅 张奇龙 朱必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79-1584,共6页
合成了Schiff碱配体3-乙酰吡啶缩邻氨基苯甲酰腙(L1)及4-乙酰吡啶缩邻氨基苯甲酰腙(L2),并分别与Hg Cl2进行了配位反应,得到2个配位聚合物{[Hg(L1)Cl2]·CH3OH}n(1)和[Hg(L2)Cl2]n(2),采用1H NMR、FT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化合物进... 合成了Schiff碱配体3-乙酰吡啶缩邻氨基苯甲酰腙(L1)及4-乙酰吡啶缩邻氨基苯甲酰腙(L2),并分别与Hg Cl2进行了配位反应,得到2个配位聚合物{[Hg(L1)Cl2]·CH3OH}n(1)和[Hg(L2)Cl2]n(2),采用1H NMR、FT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通过X射线单晶体衍射技术测定了2个配合物的单晶结构,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汞(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β-二酮席夫碱配体构筑的银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奇龙 徐红 +1 位作者 冯广卫 黄亚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21-1426,共6页
在常温的条件下,分别将2个双β-二酮席夫碱配体与银盐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银配合物,{[Ag(L1)](Sb F6)}n(1)和[Ag2(L2)2](BF4)2(2)(L1=1,3-bis(4-methylamino-pentan-2-one)phenyl,L2=1,3-bis(3-methylamino-1-phenyl-butan-1-one)pheny... 在常温的条件下,分别将2个双β-二酮席夫碱配体与银盐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银配合物,{[Ag(L1)](Sb F6)}n(1)和[Ag2(L2)2](BF4)2(2)(L1=1,3-bis(4-methylamino-pentan-2-one)phenyl,L2=1,3-bis(3-methylamino-1-phenyl-butan-1-one)phenyl),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中,银离子与配体L1中的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一维链状结构,而配合物2中银离子与L2配体中的2个氧原子和2个碳原子配位,最终得到双核二聚体结构。化合物1和2都通过阴离子与结构单元之间的C-H…F作用,最终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化合物1、2以及配体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氢键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甲基吡唑与锌(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谱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兴城 黄超 +1 位作者 张奇龙 朱必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1-1046,共6页
采用3,5-二甲基吡唑(HL)与锌(Ⅱ)进行配位作用得到双核配合物[Zn_2(HL)_2(L)_2Cl_2](1)和四核配合物[Zn_4(HL)_4(L)_4(OH)_2](BF4)_2(2)。通过元素分析、UV-Vis、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热分析等技术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 采用3,5-二甲基吡唑(HL)与锌(Ⅱ)进行配位作用得到双核配合物[Zn_2(HL)_2(L)_2Cl_2](1)和四核配合物[Zn_4(HL)_4(L)_4(OH)_2](BF4)_2(2)。通过元素分析、UV-Vis、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热分析等技术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和2都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两个配合物结构中,每个中心金属锌(Ⅱ)均具有扭曲的四面体配位构型。双核配合物1中2个金属锌(Ⅱ)由2个双齿配体(L)桥连,以双核配合物1作为次级配位单元,类似的2个次级配位单元中的金属锌(Ⅱ)进一步通过μ-O配位桥连形成四核配合物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甲基吡唑 晶体结构 荧光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咯啉取代苷脲的Co(Ⅱ)、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奇龙 陈明华 +1 位作者 冉霞 胡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87-1392,共6页
以配体菲咯啉取代苷脲(L),分别与Co Cl2·6H2O、Cu Cl2·2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配合物{[Co(L)(H2O)3]Cl2·2H2O}n(1)和[Cu2(L)2Cl4]·3C2H5OH(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 以配体菲咯啉取代苷脲(L),分别与Co Cl2·6H2O、Cu Cl2·2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配合物{[Co(L)(H2O)3]Cl2·2H2O}n(1)和[Cu2(L)2Cl4]·3C2H5OH(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每个Co(Ⅱ)的配位环境为扭曲的八面体,分别与1个配体上菲咯啉单元的2个氮原子、另外1个配体的羰基氧原子和3个水分子配位,配合物中每个配体L表现为三齿配体分别与2个Co(Ⅱ)离子配位桥联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Cu(Ⅱ)的配位环境为扭曲的四方锥形,分别与配体上菲咯啉单元的2个氮原子和3个氯原子配位,3个氯原子中有2个氯原子同时和2个Cu(Ⅱ)离子配位,从而使配合物2形成双核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咯啉取代苷脲 Co(Ⅱ)配合物 Cu(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邻菲咯啉取代苷脲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先炯 张奇龙 陈明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97-1601,共5页
将配体(L=4b,5,7,7a-四氢-4b,7a-环亚胺甲烷亚氨基-6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6,13-二酮)与ZnCl_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Zn(L)(H2O)2ZnCl_4]n。并用FT-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 将配体(L=4b,5,7,7a-四氢-4b,7a-环亚胺甲烷亚氨基-6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6,13-二酮)与ZnCl_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Zn(L)(H2O)2ZnCl_4]n。并用FT-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每个Zn(Ⅱ)离子为扭曲八面体的配位构型,分别与来自一个配体上菲咯啉的两个氮原子、另一配体上的羰基氧原子、两个水分子和一个ZnCl_4的氯原子配位,每个配体L用一个羰基氧原子和菲咯啉的两个氮原子分别与两个Zn(Ⅱ)离子配位桥联形成一维螺旋链状结构。同时,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菲咯啉取代苷脲 Zn(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调控的含反式-双(苯甲酰丙酮)-1,4-环己二胺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荧光性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奇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13-2220,共8页
将配体反式-双(苯甲酰丙酮)-1,4-环己二胺(L)与Ag X(X=NO3-,BF4-,Sb F6-,Cl O4-)进行反应得到4个配合物{[Ag(L)]NO3}n(1),{[Ag(L)(H2O)]BF4}n(2),{[Ag2(L)3](Sb F6)2}n(3),{[Ag(L)]Cl O4}n(4),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 将配体反式-双(苯甲酰丙酮)-1,4-环己二胺(L)与Ag X(X=NO3-,BF4-,Sb F6-,Cl O4-)进行反应得到4个配合物{[Ag(L)]NO3}n(1),{[Ag(L)(H2O)]BF4}n(2),{[Ag2(L)3](Sb F6)2}n(3),{[Ag(L)]Cl O4}n(4),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4个配合物的结构。在固体状态下,配合物1和2都形成2D网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都有2个不同配位类型的配体,不同的是,配合物1中桥连配体的1,4-环己二胺1,4位的C-N键在直立键上,而配合物2中桥连配体的1,4-环己二胺中1,4位的C-N键在平伏键上;配合物3也有2种不同配位类型的配体,但是与配合物1和2不同,配合物3形成1D配位聚合物;配合物4中的配体只有一种配位类型,配合物4形成2D网状结构。4个配合物中,配合物2,3的阴离子未参与Ag(Ⅰ)配位,配合物1和4的阴离子与Ag(Ⅰ)配位。同时,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在室温下的固态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调控 Ag(I)配位聚合物 荧光性质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先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1-12,57,共3页
[目的]对不同稻米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及活性进行测定、分析。[方法]采用沉淀法从不同种类稻米中提取SOD,然后用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SOD活性分析,比较不同稻米中SOD含量及活性的差异。[结果]糯米中的SOD含量高于粳米,但... [目的]对不同稻米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及活性进行测定、分析。[方法]采用沉淀法从不同种类稻米中提取SOD,然后用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SOD活性分析,比较不同稻米中SOD含量及活性的差异。[结果]糯米中的SOD含量高于粳米,但两者活性差异不大。高纬度地区所产稻米的SOD含量及活性均高于低纬度地区所产稻米。胚芽保留程度高的鲜糙米SOD含量及活性最高。[结论]沉淀法可以有效地从稻米中提取SOD。不同种类、产区和加工工艺稻米中SOD含量及活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超氧化物歧化酶 含量 活性 邻苯三酚自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β-二酮席夫碱Ag(Ⅰ)配合物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9
作者 杨先炯 张奇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181-185,共5页
合成了两个席夫碱配体L^1(N,N'-双(苯甲酰丙酮)-1,2-乙二胺)和L^2(N,N'-双(乙酰丙酮)-1,2-丙二胺),然后将配体L^1和L^2分别与Ag NO_3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Ag_2(L^1)(NO_3)_2]_n(1)和[Ag_2(L^2)_2(NO_3)_2]_n(2),采用红外光... 合成了两个席夫碱配体L^1(N,N'-双(苯甲酰丙酮)-1,2-乙二胺)和L^2(N,N'-双(乙酰丙酮)-1,2-丙二胺),然后将配体L^1和L^2分别与Ag NO_3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Ag_2(L^1)(NO_3)_2]_n(1)和[Ag_2(L^2)_2(NO_3)_2]_n(2),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粉末衍射和X-射线晶体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系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2系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在配合物1中,每个Ag(Ⅰ)离子都为扭曲三角双锥的配位模式,分别与配体L^1的O原子,另外一个配体L^1的γ-C原子,一个NO_3^-的两个O原子,另外一个NO_3^-的一个O原子配位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在配合物2中,每个Ag(Ⅰ)离子也均为扭曲三角双锥的配位模式,分别与同一配体L^2的两个γ-C原子,另外一个配体L^2的O原子以及NO_3^-的两个O原子配位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酰丙酮 乙酰丙酮 席夫碱 银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生长因子对大鼠炎症肌腱细胞的影响
10
作者 杨先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28-31,43,共5页
力生长因子(mechano-growth factor,MGF)是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选择剪接产生的一种变异体,在治疗肌肉缺损、预防心肌损伤、修复受损神经、加速血管生成和促进骨修复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MG... 力生长因子(mechano-growth factor,MGF)是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选择剪接产生的一种变异体,在治疗肌肉缺损、预防心肌损伤、修复受损神经、加速血管生成和促进骨修复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MGF在损伤肌腱修复中的作用还知之甚少。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构建大鼠肌腱细胞损伤炎症模型,利用qRT-PCR检测MGF-C25E(一种合成MGF E肽)对肌腱炎症指标因子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肌腱细胞炎症环境中,MGF-C25E可明显降低炎性因子COX-2和PGE2mRNA表达。结果表明,MGF对炎性肌腱细胞具有抗炎作用,提示其可能作为一种抗炎药物在损伤肌腱的修复与再生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生长因子 肌腱细胞 炎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环氧化酶-2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胃膜素制备方法比较
11
作者 杨先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7期142-143,146,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制备胃膜素的2种方法,优化制备方法,为工业化规模生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猪胃黏膜为材料,采用单产工艺和联产工艺提取胃膜素,比较分析2种制备方法所得胃膜素的性状、得率、总氮含量和还原性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2... [目的]比较分析制备胃膜素的2种方法,优化制备方法,为工业化规模生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猪胃黏膜为材料,采用单产工艺和联产工艺提取胃膜素,比较分析2种制备方法所得胃膜素的性状、得率、总氮含量和还原性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2种方法提取的胃膜素在黏度、酸度、干燥失重和炽灼残渣等方面差异不大,总氮含量和还原性物质含量也无明显差异,均符合国家标准。单产工艺胃膜素得率较高,平均达3.5%,联产工艺得率偏低,仅有1.7%,但联产工艺可以得到副产品胃蛋白酶。[结论]单产工艺的得率高于联产工艺,联产工艺可以同时得到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膜素 制备方法 单产工艺 联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吡啶脲类Cd(Ⅱ)、Zn(Ⅱ)、Hg(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翊天 凃波 +4 位作者 徐红 黄亚励 张奇龙 胡宗超 朱必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1-658,共8页
间苯二胺和3-吡啶异氰酸酯在甲苯中加热回流得到双吡啶脲类配体L,然后将配体分别与CdSO_4·8H_2O,ZnI_2,HgI_2,HgCl_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4个配合物{[Cd(L)(SO_4)(H_2O)_3]·H_2O}n(1),{[Zn(L)I_2]·2C_2H_5OH}n(2),{[Hg(L)I_... 间苯二胺和3-吡啶异氰酸酯在甲苯中加热回流得到双吡啶脲类配体L,然后将配体分别与CdSO_4·8H_2O,ZnI_2,HgI_2,HgCl_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4个配合物{[Cd(L)(SO_4)(H_2O)_3]·H_2O}n(1),{[Zn(L)I_2]·2C_2H_5OH}n(2),{[Hg(L)I_2]·C_2H_5OH}n(3),[Hg(L)Cl_2]·H_2O(4),并用元素分析、FT-IR、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形成一维螺旋链结构,配合物2和3形成一维"之"字链结构,配合物4形成32元环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吡啶脲类配体 Cd(Ⅱ)配合物 Zn(Ⅱ)配合物 Hg(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