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滴聚集促进三阴性乳腺癌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1
作者 周静 亢世景 +2 位作者 胡祖权 张启芳 曾柱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54-454,共1页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亚型,其远处转移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重编程是TNBC远处定植的重要能量来源,本文拟探索脂质代谢重编程在TNBC进展中的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TCG...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亚型,其远处转移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重编程是TNBC远处定植的重要能量来源,本文拟探索脂质代谢重编程在TNBC进展中的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TCGA数据库结合临床样本和细胞模型分析SDC1在TNBC中蛋白表达;构建沉默和过表SDC1、NAT1的TNBC稳转细胞株,通过Transwell、油红O染色、原子力显微镜和ATP分别检测细胞远处转移、脂滴聚集、弹性模量和细胞能量改变,WB检测SDC1、NAT1、TIP47、FABP5表达;免疫共沉淀、回复实验和R语言分子互作分析SDC1-NAT1互作关系。构建沉默SDC1小鼠模型,分析成瘤大小、远处转移和脂滴聚集。结果SDC1在TNB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沉默SDC1显著降低NAT1表达;同时沉默SDC1、NAT1显著减低脂滴形成、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ATP降低,但增加了细胞的弹性模量,并伴随TI P47、FABP5蛋白表达降低;过表达SDC1和NAT1结果相反。Co IP、回复实验和R语言分析揭示SDC1-NAT1互作介导脂滴聚集促进TNBC远处转移机制。沉默SDC1抑制小鼠瘤体的体积、远处转移和脂滴聚集。结论SDC1通过NAT1/FABP5信号轴介导脂滴聚集是促进TNBC远处转移的重要机制,以SDC1为靶点的策略有望促进TNBC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油红O染色 恶性程度 R语言 脂滴 脂质代谢 重编程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诱导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2
作者 陈吉丽 李雷蕾 +3 位作者 陈源佳 赵艳 谢渊 周建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目的从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 MT)角度研究幽门螺杆菌(Hp)诱导胃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用Hp感染C57BL6/J小鼠、人胃癌细胞AGS和SGC-7901,提取细胞线粒体蛋白,Western blot检测UPR MT的相关指标:激活转录因子5(ATF5),热休克蛋白60(mt... 目的从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 MT)角度研究幽门螺杆菌(Hp)诱导胃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用Hp感染C57BL6/J小鼠、人胃癌细胞AGS和SGC-7901,提取细胞线粒体蛋白,Western blot检测UPR MT的相关指标:激活转录因子5(ATF5),热休克蛋白60(mtHSP60)、热休克蛋白70(mtHSP70)及线粒体蛋白酶(ClpP)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4个蛋白质在小鼠胃组织中的表达部位。用Hp感染AGS和SGC-7901细胞,RTCA和CCK-8检测细胞增殖。最后,利用UALCAN数据库中TCGA样本分析4个指标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p感染能显著促进C57BL6/J小鼠胃上皮细胞、人胃癌细胞AGS和SGC-7901线粒体中ATF5、mtHSP60、mtHSP70、ClpP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与TCGA样本中人正常胃组织比较,ATF5、mtHSP60、mtHSP70、ClpP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Hp感染能够诱导胃上皮细胞及胃癌细胞发生UPR MT,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细胞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细胞增殖 线粒体蛋白 激活转录因子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居民乙肝相关健康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兰 汪俊华 +3 位作者 黄文湧 杨敬源 蒋芝月 官志忠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了解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居民乙肝相关知信行现状,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对乙肝相关健康行为的作用效应,为制定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应用自行设计的乙肝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在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随机... 目的:了解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居民乙肝相关知信行现状,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对乙肝相关健康行为的作用效应,为制定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应用自行设计的乙肝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在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随机抽取两个县共2414人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和AMOS22.0进行因子分析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当地居民的乙肝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22.56%,总积极态度率为36.27%,总正确行为率为46.35%,有11.18%的人做过乙肝相关检查,而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仅10.15%。健康重视行为对乙肝相关健康行为的影响最大(总效应为0.43),其次为乙肝基本知识(0.33)、传播途径知识(0.19)和乙肝歧视态度(0.14)。结论: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居民乙肝相关知信行水平偏低,影响居民乙肝相关健康行为总效应最大的是健康重视行为,应针对居民的行为习惯进行干预并做好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乙肝 结构方程模型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产生的细胞外囊泡对黄曲霉感染的治疗评价
4
作者 周建鸿 汪莉 +2 位作者 姚朗宣 张春林 江银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97-1704,共8页
目的探讨黄曲霉细胞外囊泡(EVs)对黄曲霉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超速离心法提取黄曲霉的EVs,通过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检测和鉴定EVs;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黄曲霉EVs对骨髓源巨噬细胞(BMDMs)极化的影响和几种细胞因子的... 目的探讨黄曲霉细胞外囊泡(EVs)对黄曲霉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超速离心法提取黄曲霉的EVs,通过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检测和鉴定EVs;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黄曲霉EVs对骨髓源巨噬细胞(BMDMs)极化的影响和几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构建大蜡螟感染模型,设置黄曲霉EVs的3个浓度组(0.2、2、20μg/条幼虫)作为实验组,PBS作为感染模型对照组,同时设置3种形式的阴性对照组,包括PBS组、穿刺组、空白对照组,通过大蜡螟感染模型的存活率评价黄曲霉EVs对黄曲霉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黄曲霉EVs粒径在20~550 nm之间;黄曲霉EVs能够使BMDMs向M1表型和M2表型极化,并产生细胞因子,包括TNF-α、IFN-γ、IL-6和IL-10;大蜡螟感染模型结果显示黄曲霉EVs可提高黄曲霉感染后大蜡螟的存活率。结论黄曲霉产生的EVs可促进BMDMs的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表达,促进BMDMs向M1表型和M2表型极化,同时增加大蜡螟感染黄曲霉后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 细胞外囊泡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极化 大蜡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苗药方“四大血”对CIA大鼠滑膜血管增生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5
作者 袁桃花 黄宇键 +3 位作者 李佳豪 曹恒 吴昌学 吴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4-829,F0003,共7页
目的研究贵州苗药方“四大血”(SX)对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滑膜血管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四大血”高、中、低剂量组(SX 40g/kg组、SX 20g/kg组、SX 10g/kg组),雷公藤多苷片对照组(GTW)、空白对照组(Nor)... 目的研究贵州苗药方“四大血”(SX)对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滑膜血管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四大血”高、中、低剂量组(SX 40g/kg组、SX 20g/kg组、SX 10g/kg组),雷公藤多苷片对照组(GTW)、空白对照组(Nor)、模型组(Mod),每组7只。构建牛Ⅱ型CIA大鼠模型。测量大鼠后肢足跖的肿胀程度并进行关节炎指数(AI)评分,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滑膜组织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GTW组及SX各治疗组关节炎指数(AI)评分和足肿度都小于Mod组(P<0.01)。在光镜下观察大鼠足趾病理组织切片,Mod组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各层组织结构混乱。与Mod组相比,SX组和GTW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下降,纤维组织增生水肿减轻,炎性细胞数减少(P<0.01);血清中VEGF含量降低(P<0.01);GTW和SX40g/kg、10g/kg剂量组滑膜组织中VEGF、VEGFR-2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1);GTW组、SX组关节滑膜组织中PTEN的表达上升(P<0.05,P<0.01);SX组和GTW组AKT、PI3K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 SX能上调负调控蛋白PTEN,进而减缓PI3K/AKT通路的活化程度,下调VEGF、VEGFR-2的表达。本研究为RA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药验方“四大血” 类风湿性关节炎 PTEN/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Abgy202162的分离、鉴定及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田询 谭文才 +4 位作者 杨碧 刘翔 禹文峰 齐晓岚 江银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2-1751,共10页
目的从地下污水中分离出一株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并对其进行研究,为噬菌体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GY-6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噬菌体,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治疗效果评价及遗传信息分析。结... 目的从地下污水中分离出一株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并对其进行研究,为噬菌体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GY-6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噬菌体,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治疗效果评价及遗传信息分析。结果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Abgy202162。透射电镜(TEM)分析显示,Abgy202162的形态呈二十面体结构。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其最佳感染复数为1,潜伏期为5 min,暴发量大小约为每个细胞520 PFU。此外,Abgy202162在不同浓度的三氯甲烷以及不同pH水平和温度下保持稳定。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其含有10种蛋白质,分子量为15~100 ku。Abgy202162的双链DNA基因组由40889 bp组成,G+C含量为38.85%,包含47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26个ORFs具有特异性功能,未发现毒力相关基因或抗生素耐药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Abgy202162是自转录噬菌体科,拜耶林克噬菌体亚科,弗留纳病毒属的一个新的噬菌体。Abgy202162在大蜡螟幼虫体内模型中表现出了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能力。结论噬菌体Abgy202162对环境耐受性强、安全性高,提示其有望成为抗生素的代替治疗剂用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基因组分析 治疗效果评价 大蜡螟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氧糖剥夺再复氧后PC12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高霄 王正薇 +5 位作者 蔡娜 唐智 吴昌学 齐晓岚 官志忠 肖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7-837,共11页
外泌体可以改善由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但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astrocyte-derived exosomes,As-exo)与线粒体功能、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l associated ER membrane,MAM)的功能及线粒体自噬是否相关目前尚未明确... 外泌体可以改善由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但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astrocyte-derived exosomes,As-exo)与线粒体功能、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l associated ER membrane,MAM)的功能及线粒体自噬是否相关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后PC12细胞线粒体功能、MAM以及线粒体自噬的调控作用。超速离心法提取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上清中的外泌体并对其进行鉴定。利用活细胞工作站观察到荧光标记后的外泌体在24 h时即在PC12细胞内出现明显的富集现象,同时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外泌体与线粒体出现共定位现象;采用Seahorse细胞能量代谢分仪检测线粒体压力变化:与Control组相比,OGD/R组的基础呼吸、质子漏、最大呼吸和ATP相关呼吸都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OGD/R+exo组与OGD/R组相比4项指标都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线粒体和内质网共定位结果表明,MAM受到氧糖剥夺再复氧伤害时,结构出现距离减小的聚合现象,而As-exo处理后MAM聚合现象减弱;流式结果表明,As-exo,一定程度恢复由氧糖剥夺损伤带来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和ROS升高;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s-exo能显著抑制由OGD/R引起的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假定激酶1(PTEN induced kinase 1,PINK1)和Parkin蛋白(parkin RBR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Parkin)升高,加入As-exo可降低LC3Ⅱ/LC3Ⅰ蛋白表达量,升高P6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OGD/R引起的线粒体自噬水平。由此可见,OGD/R处理能引起PC12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紊乱、MAM结构改变及线粒体自噬增加,As-exo处理后能改善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减弱MAM的形成和降低线粒体自噬,从而具有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星形胶质细胞 氧糖剥夺再灌注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在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柏华 杨波 +1 位作者 余德军 张启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对痴呆发病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0月,用RT-PCR方法检测16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22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和20名年龄相似的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LRP3 m RN...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对痴呆发病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0月,用RT-PCR方法检测16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22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和20名年龄相似的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LRP3 m RNA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蛋白水平;收集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血清总钙浓度等临床检测资料;将NLRP3 m RNA水平分别与IL-1β、IL-18、WBC和钙浓度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NLRP3 m RNA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AD组〉VD组〉健康组(q〉11.48,P〈0.05);IL-1β水平AD组高于健康组(q=16.74,P〈0.05),AD组与VD组、VD组与健康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IL-18水平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D组中,NLRP3 m RNA水平与IL-1β水平(r=0.64)、血清钙水平(r=0.58)呈正相关,与IL-18、WBC无相关性(P〉0.05)。结论 NLRP3炎症小体中相关蛋白或基因表达与AD的发病可能有较大关系,与VD的发病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炎症 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H1受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控及其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定宇 何小凤 +6 位作者 程薇 全欣莹 张瑜 赵艳 王琴容 周建奖 谢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2-417,共6页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对E-钙黏蛋白(CDH1)表达的影响及CDH1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索CDH1在Hp引起胃癌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Hp灌胃蒙古沙鼠,3、12、24个月后分别取其胃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H1的表达;H...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对E-钙黏蛋白(CDH1)表达的影响及CDH1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索CDH1在Hp引起胃癌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Hp灌胃蒙古沙鼠,3、12、24个月后分别取其胃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H1的表达;Hp感染胃上皮细胞AGS,24 h后收集样本,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DH1的表达。通过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比较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H1的表达差异及CDH1与胃癌的预后分析;通过R语言对CDH1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另收集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各10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H1的表达。结果Hp灌胃蒙古沙鼠胃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Hp感染3、12、24个月胃组织CDH1阳性率分别为13.70%、13.20%、22.90%,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0.04%、4.50%、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p感染AGS细胞组CDH1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GA胃癌数据库中共收集449例具有临床病理参数的病例及其对应的CDH1 mRNA表达量,癌旁组织中CDH1 mRNA表达水平(76.36±0.48)显著低于胃癌组织中CDH1 mRNA的表达水平(147.59±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表明胃癌CDH1高表达时,生存率降低(P<0.05);KEGG富集显示CDH1表达与胃癌、甲状腺癌、膀胱癌、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等肿瘤相关,功能显著富集到细菌侵袭上皮细胞和黏附连接,通路显著富集到Apelin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和Rap1信号通路等;CDH1阳性率在人胃癌组织为76.27%,高于癌旁组织4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引起CDH1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Hp引起胃癌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钙黏蛋白 幽门螺杆菌 TCGA Kaplan-Meier Plotter KEGG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KK1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骆梅 周建奖 +5 位作者 王琴容 杨丽萍 陈学书 龙妮娅 谢渊 赵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24-1330,共7页
目的:探讨沉默厚体1(DKK1)基因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DickkopfsiRNA(DKK1-siRNA)稳定转染细胞株,提取稳定转染细胞的RNA及总蛋白,qPCR和WB实验分别检测DKK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实验分为空白对... 目的:探讨沉默厚体1(DKK1)基因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DickkopfsiRNA(DKK1-siRNA)稳定转染细胞株,提取稳定转染细胞的RNA及总蛋白,qPCR和WB实验分别检测DKK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实验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阴性对照(shNC)组及沉默DKK1(DKK1-shRNA)组,CCK-8实验检测各组培养0、24、48、72、96、120、144 h后AGS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水平。检索HPA数据库,分析DKK1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沉默DKK1基因的胃癌细胞株AGS,证实DKK1-shRNA组细胞中DKK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比Control组和shNC组降低到72%和47%(均P<0.05)。细胞增殖曲线显示,与Control和shNC组比较,DKK1-shRNA组细胞培养72h后其增殖显著降低(P<0.05)。与shNC组比较,DKK1-shRNA组S期细胞从32.06%降低到25.87%,G2/M期细胞由8.49%上升到21.26%,细胞凋亡率从10.34%上升到2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A数据库的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DKK1 mRNA水平显著高于胃正常组织,DKK1 mRNA的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沉默DKK1基因可抑制胃癌AGS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于G2/M期并促进细胞凋亡;DKK1在胃癌中发挥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体1基因 胃癌 AGS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正常成纤维细胞之间转录组学研究及验证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学书 袁航 +5 位作者 龙妮娅 李雅洁 张晓怡 赵艳 谢渊 周建奖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7-433,共7页
胃癌组织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胃癌微环境的重要成分,主要来源于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的活化,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两者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并不完全清楚。本研... 胃癌组织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胃癌微环境的重要成分,主要来源于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的活化,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两者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并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选取从人胃癌组织中分离获得的CAFs及NFs各3组,进行转录组学研究,筛选出3组细胞中交集且差异倍数较大的基因12个,用Omicsbean在线工具对差异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调控网络;最后用RT-qPCR验证CAFs和NFs中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筛选出的12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NF-κB信号、炎症、细胞黏附、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因子等功能,上述功能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T-qPCR检测发现,与NFs相比,CAFs中BCL2A1、NKX3-2、CXCL12、TNFAIP3、FOS、CDH4及CLDN1表达上调;ATF3、CYFIP2、CCL11、KLF2及GDF15基因表达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胃癌CAFs与NFs中存在肿瘤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基因可能在胃癌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转录组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circRNA的m^(6)A修饰及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安小琼 谢鹏 +2 位作者 朱晓西 龙婷婷 禹文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03-1417,共15页
本研究通过甲基化RNA免疫沉淀测序(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MeRIP-seq)、转录物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 本研究通过甲基化RNA免疫沉淀测序(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MeRIP-seq)、转录物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中环状RNA (circular RNA,circRNA)差异表达谱和m^(6)A修饰差异表达谱,为揭示circRNA表观遗传修饰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关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Longa生物学评分评价小鼠神经功能缺损,TTC染色法计算小鼠脑梗死体积,Dot印迹检测m^(6)A整体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MCAO/R组与sham组相比出现严重神经损伤,Longa生物学评分为(2.75±0.25)分,MCAO/R组的梗死体积显著高于sham组,所占百分比为(27.63%±4.24%),MCAO/R组m^(6)A整体修饰水平增加。与sham组相比,MCAO/R组有1 787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s(|log_(2)FC|> 0.58,P<0.05)。其中,852个circRNA表达显著上调,935个circRNAs表达显著下调。基因本体(gene ontgology,GO)功能分析显示,差异表达circRNAs靶基因主要参与翻译、蛋白质糖基化、激素应答、IL-6介导的信号通路、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生物学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靶基因主要与N-聚糖生物合成、Wnt信号通路、胃酸分泌、谷氨酸能突触、磷脂酶D信号通路、味觉传导、非洲锥虫病、甲状腺激素合成、胰岛素分泌等代谢途径和信号通路有关。与sham组比,MCAO/R组有22个circRNAs发生m^(6)A甲基化修饰差异(|log_(2)FC|> 0.58,P<0.05)。其中,14个circRNA显著上调,8个circRNA显著下调。GO和KEGG分析显示,差异甲基化circRNA主要与胞嘧啶代谢过程、骨骼肌收缩、髓样细胞分化、O-连接蛋白质糖基化等生物学过程有关,主要富集到范科尼贫血途径通路。最后,联合表达差异和m^(6)A修饰差异进行分析,共筛选到7个共表达差异(既有m^(6)A修饰差异,又有表达差异)的circRNA,经RT-qPCR验证,这些共表达差异circRNA表达趋势与测序一致。本研究通过对sham组和MCAO/R组测序分析,筛选有差异表达的circRNA和有m^(6)A修饰差异的circRNA,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小鼠circRNA表达谱及m^(6)A修饰谱改变,差异表达的circRNA和差异甲基化circRNA靶基因涉及多种通路,为从表观遗传水平揭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为后续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潜在的靶向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 m^(6)A甲基化 高通量测序 环状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药验方四大血对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和焦亡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吴宁 袁桃花 +6 位作者 姬进忠 程瑶 李明义 梁玺 孙见飞 刘华 吴昌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73-1483,共11页
目的探讨苗药验方四大血(SX)对人类风湿性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凋亡和焦亡的影响。方法数据库检索RA及凋亡、焦亡相关靶蛋白;韦恩软件分析获得与RA相关凋亡及焦亡蛋白;RA-凋亡-焦亡靶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以获取RA中凋亡... 目的探讨苗药验方四大血(SX)对人类风湿性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凋亡和焦亡的影响。方法数据库检索RA及凋亡、焦亡相关靶蛋白;韦恩软件分析获得与RA相关凋亡及焦亡蛋白;RA-凋亡-焦亡靶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以获取RA中凋亡和焦亡重要靶蛋白;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SX主要活性成分与凋亡和焦亡相关蛋白的结合能力,并通过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人源第2代RA-FLSs MH7A细胞检测SX对MH7A细胞抑制率后分为空白对照组、雷公藤多甘片阳性对照组(TGT组,5 mg/L)及5、10、20、40 mg/L SX组,采用Wound-healing实验、Transwell法、ELISA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MH7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凋亡和焦亡相关蛋白。结果获得RA相关凋亡靶蛋白9个、焦亡靶蛋白15个、RA-凋亡-焦亡重叠靶蛋白4个,SX主要活性成分与TNF-α、Fas、Bax等靶蛋白均具有较高亲和力;与空白组相比,给药处理24、48、72 h,随着SX浓度增加,对MH7A细胞抑制率增加(P<0.05),药物作用6、12、24 h,同一时间点内MH7A细胞划痕修复率随SX浓度增加而减少(P<0.05);药物作用24 h,20、40 mg/L SX组MH7A细胞侵袭个数减少(P<0.05);20、40 mg/L SX组和TGT组TNF-α、IL-1β、IL-18的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20、40 mg/L SX组Bax/Bcl-2比值均增加(P<0.05);5、40 mg/L SX组Caspase-1表达量均减少(P<0.05);20、40 mg/L SX组Fas和FasL表达量均增加(P<0.05)。结论SX可诱导MH7A细胞凋亡、抑制其焦亡,减缓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1β、IL-18细胞因子水平,上调Bax、Fas、FasL,抑制Bcl-2和Caspase 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药方四大血 类风湿性关节炎 细胞凋亡 细胞焦亡 数据挖掘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皮素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体外模型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罗娟 楼迪栋 +3 位作者 肖巧巧 李晓洁 李毅 周谊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橙皮提取物橙皮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体外模型中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CCK-8法筛选油酸(OA)及橙皮素(HES)的药物浓度。通过OA作用于LO2细胞建立体外NAFLD模型,设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组(L-HES)、... 目的探讨橙皮提取物橙皮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体外模型中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CCK-8法筛选油酸(OA)及橙皮素(HES)的药物浓度。通过OA作用于LO2细胞建立体外NAFLD模型,设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组(L-HES)、中剂量组(M-HES)、高剂量组(H-HES组)。低中高剂量组用HES干预24 h,行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ROS、MDA、SOD、CAT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LO2细胞内Nrf2、HO-1、NQO1、GCLC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Model组细胞内脂滴大量形成(P<0.05);ROS、MDA表达增加,SOD、CAT表达减少(P<0.05);Nrf2、HO-1、NQO1、GCLC表达均下调(P<0.05);与Model组相比,HES低中高组脂滴逐渐减少(P<0.05);ROS、MDA生成减少,SOD、CAT含量增加(P<0.05);Nrf2、HO-1、NQO1、GCLC蛋白的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HES通过抗氧化应激对NAFLD体外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LD 橙皮素 氧化应激 NRF2 HO-1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H_(2)S对氧糖剥夺再灌注后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昌学 董艳军 +5 位作者 黄赟 肖子宇 李毅 齐晓岚 官志忠 肖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9-665,共7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_(2)S)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后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SH-SY5Y细胞OGD/R模型,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OGD/R模型组、OGD/R+不同浓度NaHS(H_(2)S供体)处理组;OGD/R制备:用不含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_(2)S)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后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SH-SY5Y细胞OGD/R模型,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OGD/R模型组、OGD/R+不同浓度NaHS(H_(2)S供体)处理组;OGD/R制备:用不含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在37℃、930 mL/L N_(2)、20 mL/L O_(2)的低氧条件下培养各组细胞12 h,然后用完全培养液复氧培养24 h。采用CCK-8检测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蛋白印迹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及NF-κBP65、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GD/R模型组SH-SY5Y细胞活性较对照组降低(P<0.05)。0~0.5 mmol/L浓度的NaHS处理组细胞活性随着给予NaHS浓度的增加较OGD/R模型组逐渐升高(P<0.05),超过这个浓度范围,细胞活性较OGD/R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细胞的早期凋亡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0.4 mmol/L NaHS处理组细胞的早期凋亡水平较OGD/R模型组显著降低、4 mmol/L NaHS处理组细胞的早期凋亡水平较OGD/R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OGD/R模型组细胞的GRP78、CHOP、NF-κBp65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OGD/R模型组比较,0.2、0.4、4 mmol/L浓度NaHS处理组细胞的GRP78、CHOP、NF-κBp65及COX-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各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HS可以提高经OGD/R损伤后细胞的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NF-κBp65、COX-2蛋白的激活从而减少细胞凋亡水平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硫化氢 核转录因子-ΚB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外周血中激肽原和激肽释放酶-6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俐杰 丁彬彬 +5 位作者 邓飞飞 周少军 张启芳 徐坚 余德军 柏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血液中高分子量激肽原重链蛋白(heavy chain of high molecular-weight kininogen,hc-HK)和激肽释放酶-6(kallikrein-6,KLK-6)的比较分析,从神... 目的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血液中高分子量激肽原重链蛋白(heavy chain of high molecular-weight kininogen,hc-HK)和激肽释放酶-6(kallikrein-6,KLK-6)的比较分析,从神经性炎症反应信号通路角度探索AD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AD组、VD组和对照组各15例的外周血标本,分别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中hc-HK蛋白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中Aβ42和KLK-6蛋白的含量;并对Aβ42与KLK-6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D患者外周血中hc-HK含量较VD组或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均P<0.01)。AD组患者血液中的KLK-6水平为(4.80±0.78)ng/mL,VD组KLK-6为(3.72±0.87)ng/mL,AD组较VD组明显增加(t=3.57,P<0.01)。AD组患者血浆中Aβ42蛋白浓度为(0.261±0.024)μg/L,与VD组或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均P<0.01)。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在AD组患者血液中KLK-6与Aβ42的增加呈正相关(r=0.65,P<0.01)。结论AD患者外周血液中hc-HK和KLK-6蛋白比VD患者及非痴呆对照有明显增加,提示AD发病中有血凝接触系统的激活;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的异常激活有可能参与了AD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激肽原 激肽释放酶-6 Β淀粉样蛋白 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药验方四大血可减少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的坏死性凋亡和血管新生:基于抑制RIPK1/RIPK3/MLKL通路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远迎 戴兴月 +7 位作者 陈春彦 程培钧 陈松江 黎欣悦 毕炫 程瑶 吴昌学 吴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74-1782,共9页
目的探究贵州苗医验方“四大血”(SX)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坏死性凋亡和滑膜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SD大鼠均分为空白组(Nor)、模型组(Mod)、雷公藤多苷片阳性对照组(GTW,40 g/kg)和SX高、中、低剂量组(SX 40 g... 目的探究贵州苗医验方“四大血”(SX)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坏死性凋亡和滑膜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SD大鼠均分为空白组(Nor)、模型组(Mod)、雷公藤多苷片阳性对照组(GTW,40 g/kg)和SX高、中、低剂量组(SX 40 g/kg、SX 20 g/kg、SX 10 g/kg),7只/组。构建CIA大鼠模型。建模后测量大鼠双后肢足跖肿胀程度并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和IL-17变化,HE染色法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检测滑膜组织中VEGF、MMP-9、Ang-1、RIPK1、RIPK3、Caspase-8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中VEGF、MMP9、Ang-1、STAT-3、RIPK1、RIPK3、MLKL、p-MLKL、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TW组和SX高、中、低剂量组足跖肿胀度及关节炎指数评分均小于Mod组(P<0.05)。在光镜下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病理组织切片,Mod组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各层组织结构混乱;而药物治疗组中,炎性细胞浸润、滑膜血管新生和滑膜增生程度均降低。且随SX剂量增高,治疗效果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与Mod组相比,GTW组和SX 40 g/kg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17含量,滑膜组织中RIPK1、RIPK3、VEGF、Ang-1、MMP9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Caspase-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5)并下调Stat-3蛋白表达和MLKL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SX可以改善CIA大鼠滑膜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IP1/RIP3/MLKL信号通路激活,并下调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Ang-1、MMP9、STAT-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医药方“四大血” 类风湿性关节炎 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 炎症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及MPST过表达对SH-SY5Y细胞GRP78/CHOP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成 楼迪栋 +3 位作者 齐晓岚 范海琼 朱卫 潘际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是否参与亚砷酸钠(NaAsO2)神经毒性损伤,明确3-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3-mercaptopyruvate sulfurtransferase,MPST)过表达是否调节砷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方法通过构建MPST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来获得稳定表达外源MPST基因...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是否参与亚砷酸钠(NaAsO2)神经毒性损伤,明确3-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3-mercaptopyruvate sulfurtransferase,MPST)过表达是否调节砷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方法通过构建MPST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来获得稳定表达外源MPST基因的SH-SY5Y细胞株作为SH-MPST过表达组,另设空载体转染细胞为SH-PEB组,染砷组(NaAsO2组),内质网应激阻断剂TUDCA组,TUDCA预处理染砷组。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过表达MPST、染砷及TUDCA预处理后细胞内GRP78和CHO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单纯MPST过表达不影响SH-SY5Y细胞内GRP78、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经NaAsO2处理后,SH-PEB细胞内GRP78、CHOP蛋白明显上调(P<0.01),而被内质网应激阻断剂TUDCA所拮抗;MPST过表达则抑制砷对GRP78、CHOP蛋白的上调(P<0.01);然而,TUDCA预处理则明显逆转MPST过表达对GRP78、CHOP蛋白的影响(P<0.01)。结论GRP78/CHOP内质网应激通路参与了砷诱导的神经毒性损伤;MPST过表达可降低砷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内质网应激 3-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 硫化氢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 SH-SY5Y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V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明 石鹏 +2 位作者 夏明燕 龙婷婷 禹文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包含88A的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GIV是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神经炎症应答反应有影响。方法构建C57BL/6小鼠的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MACO/R)及BV2小胶质细胞的氧糖剥夺/复氧模型(OGD 6 h+R 24 h),TTC染色检测小鼠的脑... 目的探讨包含88A的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GIV是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神经炎症应答反应有影响。方法构建C57BL/6小鼠的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MACO/R)及BV2小胶质细胞的氧糖剥夺/复氧模型(OGD 6 h+R 24 h),TTC染色检测小鼠的脑梗死面积;Longa神经生物学评分评价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及细胞培养物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释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梗死灶周围皮质区组织中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GIV)、TREM2及TLR4的蛋白表达;不同浓度(1、5、10μg/ml)的脂多糖(LPS),刺激BV2细胞24 h建立神经炎症模型,qRT-PCR检测IL-6、TNF-α、IL-1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IV的表达;运用siRNA干扰技术敲低GIV基因的表达后进行OGD/R培养处理;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IL-6和TNF-α的释放浓度;Western blot检测GIV的敲低效率。结果成功构建的MCAO/R及OGD/R模型均激活了神经炎症应答反应,诱导了GIV的蛋白表达降低;MCAO/R诱导了小鼠外周血中IL-6和TNF-α的释放浓度增加,促进了TREM2及TLR4的蛋白表达;LPS激活了BV2细胞IL-6、IL-1β和TNF-α表达,但不影响GIV的表达;siRNA干扰GIV基因的表达后进一步增加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结论GIV基因可能特异性地参与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神经炎症应答反应,其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V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多糖 氧糖剥夺/复氧 BV2细胞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与氧糖剥夺再复氧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miRNA测序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龙培艳 张文萍 +4 位作者 郑菊 付燕林 高霄 王正薇 肖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6-364,共9页
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正常培养和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差异微小RNA(microRNA,miRNA)。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正常组和OGD/R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上... 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正常培养和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差异微小RNA(microRNA,miRNA)。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正常组和OGD/R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上清的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到提取的外泌体呈典型囊泡状,包膜完整,含有低电子密度的物质;纳米颗粒追踪技术(NTA)检测到星形胶质细胞外泌体大小为100.5±31.1 nm,占比为96.8%;免疫印迹检测显示,提取物中有外泌体标志性蛋白肿瘤易感蛋白(tumour-susceptibility protein,TSG101)、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s 60,Hsp60)、ALG-2相互作用蛋白X(ALG-2-interacting protein X,ALIX)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OGD/R组共有41个miRNA发生显著改变,其中20个miRNA显著升高,21个miRNA显著降低(P<0.05)。基因本体功能(GO)分析显示,差异靶基因主要参与蛋白质糖基化、脂质代谢过程、磷酸化作用、高尔基体、内质网、内吞体、细胞质囊泡和细胞突起等生物学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靶基因主要与丁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脂肪酸降解、线粒体自噬和P53信号通路等代谢途径和信号通路有关。通过对正常组和OGD/R组的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NA测序并进一步施行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为后续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外泌体对氧糖剥夺再灌注神经元发挥的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夺再灌注 星形胶质细胞 外泌体 高通量测序技术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