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安芹彧 王艺颖 +5 位作者 张小丹 张畑霖 詹清清 张福艳 刘涛 吴延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017-2024,共8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目前尚不清楚社会经济地位(SES)和健康生活方式(HL)对CVD发病是否有影响。目的了解SES、HL与CVD的关系,为人群CVD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抽取9280名...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目前尚不清楚社会经济地位(SES)和健康生活方式(HL)对CVD发病是否有影响。目的了解SES、HL与CVD的关系,为人群CVD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抽取9280名贵州省12个县/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基线调查,于2016—2020年对该队列所有人群进行随访,由经过统一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包括基本情况、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蔬菜水果摄入等)、既往史等,根据调查对象是否发病分为CVD组(123名)和非CVD组(4025名);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SES、HL对CVD发病的影响,采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分析不同SES、HL对CVD发病时间的影响。结果排除基线CVD患者、失访者及信息缺失者后,最终纳入分析的有效样本量为4148名,CVD发病123名,发病密度为4.13/1000人年。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SES低分组人群相比,SES高分组人群CVD发病风险下降40.60%(HR=0.594,95%CI=0.402~0.878)。与≤6种HL人群相比,拥有8种、≥9种HL人群CVD发病风险分别下降44.40%(HR=0.556,95%CI=0.320~0.968)、49.20%(HR=0.508,95%CI=0.284~0.912)。与SES低分组且HL≤6种的人群相比,SES低分组且HL为7、8、≥9种的人群CVD发病风险无统计学意义(P>0.05);SES高分组且HL为8种和≥9种人群CVD发病风险将分别下降61.80%(HR=0.382,95%CI=0.163~0.894)、70.20%(HR=0.298,95%CI=0.119~0.748),CVD发病风险呈下降趋势(P_(趋势)<0.001)。加速失效时间模型结果显示,与SES低分组且HL≤6种的人群相比,SES高分组且拥有8种和≥9种HL人群CVD发病时间分别推迟1.148年(95%CI=0.049~2.247)、1.407年(95%CI=0.227~2.588)。结论不同SES、HL与CVD发病呈负相关;在高SES人群中,随着HL种类的增加CVD发病时间随之延长。低SES人群是贵州省CVD防控的重点人群,应采取措施提高其健康素养,同时针对性地开展CVD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生活方式 COX回归分析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城市内河水体、沉积物及鱼类中有机磷阻燃剂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2
作者 厉钟文 李敏 +4 位作者 罗伟铿 黄振魁 许榕发 王俊丽 郑晶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8,共18页
本研究采集了华南地区城市内河上下游不同点位水体、沉积物及配对的21份鱼体样本,分析了14种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OPFRs)在环境和生物样本中的污染特征,并探讨了鱼体中OPFRs的潜在来源及贡献,进一步评估了... 本研究采集了华南地区城市内河上下游不同点位水体、沉积物及配对的21份鱼体样本,分析了14种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OPFRs)在环境和生物样本中的污染特征,并探讨了鱼体中OPFRs的潜在来源及贡献,进一步评估了水体及鱼体中OPFRs的人体暴露健康风险。结果显示OPFRs在水、沉积物及鱼体中的总浓度分别为0.92~356.76 ng·L^(-1)、1023.18~33491.16 ng·g^(-1)(以干质量计)和14.34~723.71 ng·g^(-1)(以干质量计),中值浓度分别为52.60 ng·L^(-1)、11195.67 ng·g^(-1)(以干质量计)、49.38 ng·g^(-1)(以干质量计)。其中水、沉积物和鱼的检出率为100%的化合物分别是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磷酸三乙酯(TEP)和磷酸三(2-丁氧乙基)酯(TBOEP),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TDCIPP)、磷酸三丁酯(TNBP)和磷酸三(2-丁氧乙基)酯(TBOEP),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磷酸三苯酯(TPHP)、磷酸三丙酯(TIPRP)、磷酸三乙酯(TEP)、磷酸三丁酯(TNBP)和磷酸三(2-丁氧乙基)酯(TBOEP)。在靠近人口密集的HH点位,罗非鱼和鲮鱼体内污染物的浓度有着显著性差异,另外,HH点位和人口稀疏的LTYC点位的同种鱼类(罗非鱼)相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definit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模型对鱼中的OPFRs进行来源解析,建筑材料、塑料制品以及电子产品在生产、消费或处置过程的污染排放对鱼OPFRs的贡献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城市内河周边人类活动及相关产业分布密切相关。鱼体中OPFRs的生物富集潜力较低。水体和鱼中OPFRs的致癌及非致癌风险远低于安全阈值,表明该地区居民对摄入水和鱼的健康风险较小,但长期摄入导致的累积暴露所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阻燃剂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暴露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环境污染物致斑马鱼机体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子毓 徐玉艳 +2 位作者 代恒美 王敏 潘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6,共14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氧化应激是机体促氧化物产生和清除之间出现失衡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影响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水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氧化应激是机体促氧化物产生和清除之间出现失衡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影响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水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产生毒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重金属、农药和新兴污染物等常见环境污染物对斑马鱼所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污染物损伤生物体的监控预警及疾病预防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物 斑马鱼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垃圾拆解地区家庭室内外灰尘中液晶单体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姚丽丽 唐斌 +6 位作者 蔡凤珊 杨娟娟 黄璐璐 姚丽君 厉钟文 王俊丽 郑晶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7-581,共15页
液晶单体(LCMs)是一类具有潜在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然而,目前关于LCMs的环境污染特征仍缺乏深入认识.本研究以清远市电子垃圾拆解工人家庭为研究对象,采集室内(n=24)和庭院(n=7)灰尘... 液晶单体(LCMs)是一类具有潜在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然而,目前关于LCMs的环境污染特征仍缺乏深入认识.本研究以清远市电子垃圾拆解工人家庭为研究对象,采集室内(n=24)和庭院(n=7)灰尘,分析了57种CMs的污染特征(包括9种联苯及其类似物(BAs)、8种氰基联苯及其类似物(CBAs)和40种氟化联苯及其类似物(FBAs)).结果显示,大多数LCMs在室内和庭院灰尘均有广泛检出,其浓度范围分别为ND—1750 ng·g^(-1)和388—3310 ng·g^(-1);室内和庭院灰尘中LCMs组成无明显差别,说明室内外灰尘中LCMs具有相似的来源.所有灰尘样品中,BAs和FBAs的含量均远高于CBAs,应重视BAs和FBAs的潜在健康风险.在室内和庭院中,成人和儿童通过灰尘暴露的LCMs日平均暴露量分别为8.22、65.1、3.75、10.2 ng·kg^(-1)·d^(−1),儿童暴露量远高于成人.10种LCMs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成人和儿童经灰尘暴露LCMs的非癌症风险熵(HQ)<1,表明通过灰尘暴露的LCMs健康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单体 电子垃圾拆解 家庭灰尘 人体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普通人群头发中多种有机污染物暴露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璐璐 唐斌 +5 位作者 廖其龙 张释义 杨娟娟 秦瑞欣 王俊丽 郑晶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5-1253,共19页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种类众多、物化性质差异大,持续暴露于多种有机污染物可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头发作为非侵入性生物监测材料,具有采样过程无创伤、运输和保存方便、能反映人体长期暴露水平、提供更全面的污染物人体暴露信息等优点....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种类众多、物化性质差异大,持续暴露于多种有机污染物可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头发作为非侵入性生物监测材料,具有采样过程无创伤、运输和保存方便、能反映人体长期暴露水平、提供更全面的污染物人体暴露信息等优点.然而,目前针对头发中多种有机污染物暴露评估、解析头发中有机污染物来源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广州普通居民为研究对象,采集30份人群头发样品,分析64种有机污染物的暴露特征,包括10种有机磷阻燃剂(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PFRs)、13种双酚类化合物(bisphenols,BPs)、18种全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14种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和9种替代型塑化剂(alternative plasticizers,APs),初步探讨各污染物间的相关性,并解析普通人群头发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来源及贡献率.结果显示,普通人群头发中各污染物均广泛检出,表明其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可能对人群造成暴露风险.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对普通人群头发中多种有机污染物进行源解析,两者相互印证,结果显示建筑材料、塑料制品及个人护理产品的使用对普通人群头发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贡献相对较高,提示应重视日常生活中有机污染物的暴露风险.此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头发中污染物浓度存在显著差异,普遍呈现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的趋势,可能与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化合物的疏水亲脂性、吸附能力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头发 暴露特征 暴露评估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3年贵州省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6
作者 李福栋 马晓雪 +7 位作者 周建 王大福 张玥颖 龚婷婷 饶文 洪峰 李世军 李进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目的:分析2018—2023年贵州省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流行特征及治疗情况数据,为贵州省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获得贵州省2018—2023年利福平敏感MTB... 目的:分析2018—2023年贵州省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流行特征及治疗情况数据,为贵州省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获得贵州省2018—2023年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登记信息,对其流行特征与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3年贵州省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纳入分析共2021例,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与MTB/HIV双重感染有关,40~59岁占50.32%(1017/2021),男性占79.76%(1612/2021),汉族占69.12%(1397/2021),农民占77.29%(1562/2021);成功治疗1663例,成功治疗率为82.29%(1663/2021);2021—2023年成功治疗率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7.232,P=0.007),治愈所占比例从2021年的48.79%(161/330)增加到2023年的53.20%(183/344),非结核死亡所占比例从2021年的10.61%(35/330)增加到2023年的17.44%(60/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新患者相比,初治失败(OR=5.386,95%CI:1.656~17.516)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高;与首次治疗2H-R-Z-E/10H-R-E方案相比,首次治疗2H-R-Z-E/4H-R方案(OR=0.433,95%CI:0.309~0.606)和首次治疗2H-R-Z-E/7~10H-R-E方案(OR=0.497,95%CI:0.302~0.818)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均低。结论:2018—2023年贵州省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以40~59岁、男性、汉族、农民为主,治疗期间要注意对机会感染的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提高治疗过程依从性及按疗程规律治疗,以提高患者成功治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HIV感染 流行病学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贵州省在读中学生烟草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廖龙 陈慧娟 +5 位作者 王芸 胡以非 喻浩 郭晓艳 王娅娟 熊涑钫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3-339,共7页
目的分析贵州省在读中学生不同类型烟草制品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在读中学生的控烟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年9—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分析贵州省在读中学生不同类型烟草制品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在读中学生的控烟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年9—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在读中学生吸烟的主要因素。结果2021年贵州省在读中学生卷烟使用率和电子烟使用率分别为7.99%、4.94%。认为卷烟肯定很难戒断的在读中学生占34.02%,具有卷烟使用意愿的在读中学生占9.16%;认为使用电子烟肯定会成瘾的在读中学生占25.48%,具有电子烟使用意愿的在读中学生占1.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卷烟使用方面,男性在读中学生卷烟使用率高于女性在读中学生,OR值为3.253(95%CI:2.619~4.040);父母、朋友中至少有1人吸烟的在读中学生卷烟使用率高于父母、朋友均不吸烟的在读中学生,OR值分别为1.263(95%CI:1.015~1.573)、15.101(95%CI:9.767~23.347)。电子烟使用方面,男性在读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高于女性,OR值为1.733(95%CI:1.375~2.183);城市的在读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高于农村的在读中学生,OR值为1.314(95%CI:1.054~1.638);朋友中至少有1人吸烟的在读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高于朋友均不吸烟的在读中学生,OR值为9.148(95%CI:6.275~13.336)。结论对烟草危害认知较低、周围有吸烟环境是影响贵州省在读中学生使用卷烟和电子烟的主要因素,故未来应积极开展控烟健康教育、推进无烟校园建设,营造和维护无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读中学生 卷烟 电子烟 现况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3年贵州省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及不良结局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王大福 马晓雪 +5 位作者 王芸 李福栋 饶文 龚婷婷 李世军 李进岚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9,共9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PTB-DM)患者就诊延迟及不良结局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共病患者的管理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贵州省2016—2023年... 目的:了解贵州省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PTB-DM)患者就诊延迟及不良结局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共病患者的管理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贵州省2016—2023年登记确诊的8123例PTB-DM患者病案信息,采用Joinpoint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结核就诊延迟率和患者不良结局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6—2023年,PTB-DM患者肺结核就诊延迟率为65.74%(5340/8123),就诊延迟中位时间为27(10,65) d;其中,不同年份延迟率[65.92%(265/402)~71.52%(457/63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PC=-1.314,95%CI:-3.489~0.911,P=0.245),但不同地区延迟率[55.89%(318/569)~70.44%(808/114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24,P<0.001),尤其是安顺市[40.00%(4/10)~79.46%(89/112)]呈逐年上升趋势(AAPC=6.302,95%CI:1.216~11.643,P=0.015)。不良结局发生率[10.56%(858/8123)]较高,但不同年份的发生率[8.53%(185/2169)~14.68%(59/402)]呈下降趋势(AAPC=-6.904,95%CI:-9.716~-4.004,P=0.001),同时也存在不同地区发生率[6.97%(80/1147)~13.14%(147/1119)]的差异(χ^(2)=35.262,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来源于追踪、有合并症、病原学阳性、复治和合并其他系统结核病均是发生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160(1.013~1.327)、1.380(1.193~1.596)、1.183(1.065~1.316)、1.327(1.126~1.563)、1.303(1.133~1.497)],而患者来源于健康体检、主动筛查等途径是就诊延迟的保护因素[OR(95%CI)=0.606(0.448~0.820)];36~64岁、≥65岁、有合并症、复治和病原学阳性均是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724(1.088~2.734)、2.903(1.816~4.641)、1.324(1.090~1.609)、1.439(1.161~1.784)、1.386(1.159~1.657)],而学生、餐饮业、服务业等其他职业是发生不良结局的保护因素[OR(95%CI)=0.480(0.292~0.788)]。结论:2016—2023年,贵州省PTB-DM患者肺结核总就诊延迟率无明显变化,且与本地区全人群肺结核患者接近,但应关注安顺市的增长情况;而不良结局率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本地区全人群肺结核患者。因此,应强化对共病患者的防治管理,尤其是对有合并症、病原学阳性、复治、合并其他系统结核病及年龄≥36岁的患者,以进一步减少就诊延迟和不良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糖尿病 就诊延迟 治疗结果 因素分析 统计学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宫颈癌疾病负担趋势分析及2022—2035年预测研究
9
作者 尚忠华 蒋芝月 +3 位作者 黄朝晖 杨星 刘海燕 张丽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3314-3320,共7页
背景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是当前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宫颈癌疾病负担的趋势,并预测2022—2035年宫颈癌疾病负担情况,为制订和调整... 背景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是当前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宫颈癌疾病负担的趋势,并预测2022—2035年宫颈癌疾病负担情况,为制订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对1990—2021年中国宫颈癌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及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并与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比较。基于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BAPC),对2022—2035年中国宫颈癌疾病负担进行预测。结果中国宫颈癌标化发病率由1990年的11.80/10万增至2021年的13.37/10万(EAPC=0.88,95%CI=0.70~1.07);标化死亡率由1990年的6.98/10万降至2021年的4.64/10万(EAPC=-1.05,95%CI=-1.20~-0.89);标化DALYs率由1990年的228.2/10万降至2021年的149.8/10万(EAPC=-1.07,95%CI=-1.22~-0.92)。35岁及以上女性宫颈癌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比例从1990年的86.41%升至2021年的92.12%,DALYs数占总DALYs数的比例从1990年的88.48%升至2021年的95.07%;40岁及以上女性宫颈癌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比例从1990年的86.42%升至2021年的95.54%。25~54岁组宫颈癌标化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其中,45~49岁年龄组上升幅度最大(EAPC=1.49,95%CI=1.20~1.78);45~49岁组宫颈癌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在<60岁人群中下降幅度最小。预测2035年,中国宫颈癌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以及标化DALYs率将分别降至11.8/10万、3.4/10万和112.8/10万。结论1990—2021年,中国宫颈癌标化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而标化死亡率与标化DALYs率则呈缓慢下降趋势。预测至2035年,中国宫颈癌的发病、死亡及DALYs负担将呈下降态势。35岁以上人群构成了宫颈癌疾病负担的主体,是防控策略的核心目标人群。基于现有防控经验,建议加速推进9~14岁女童HPV疫苗全国接种的全覆盖策略;精准提升35~44岁人群的宫颈癌筛查覆盖率。通过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防控体系,以期有效降低中国宫颈癌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疾病负担 发病率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6~36月龄儿童铁缺乏现状及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邵晓颖 邵洁 +5 位作者 朱焱 邵金玲 尚灵 吴振莲 赵钰 张加才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3368-3374,共7页
背景目前,儿童铁缺乏症(ID)及缺铁性贫血(IDA)患病率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但西部地区及城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贵州省作为一个多民族、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西南省份,饮食结构也较为不同,因此,探讨其儿童铁缺乏现状及IDA影响... 背景目前,儿童铁缺乏症(ID)及缺铁性贫血(IDA)患病率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但西部地区及城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贵州省作为一个多民族、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西南省份,饮食结构也较为不同,因此,探讨其儿童铁缺乏现状及IDA影响因素对于居民形成正确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并防控该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贵州省6~36月龄儿童铁缺乏现状,并分析6~36月龄儿童IDA的影响因素,为预防ID及IDA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2年6—10月在贵州省抽取902名6~36月龄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统计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膳食频率等信息。膳食模式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IDA的影响因素。结果贵州省902例儿童中ID、IDA分别为134、43例,患病率分别为14.86%、4.77%。贵州省各地区儿童ID、IDA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城乡、家庭年收入、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出生时间、出生体质量、子女个数、妊娠期贫血、近2周患腹泻或发烧儿童IDA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种膳食模式(传统型和动物蛋白型)较为有意义,2种膳食模式的方差贡献率为61.4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OR=5.235,95%CI=2.045~13.402)、剖宫产(OR=3.815,95%CI=1.895~7.680)、早产(OR=4.471,95%CI=1.709~11.696)、子女个数3个及以上(OR=5.493,95%CI=2.236~13.494)是儿童IDA的危险因素(P<0.05),动物蛋白型膳食模式(OR=0.624,95%CI=0.426~0.916)是儿童IDA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贵州省6~36月龄儿童IDA患病率城乡差距仍然明显,农村、早产、剖宫产、子女个数3个及以上是儿童IDA的危险因素,动物蛋白型膳食模式是儿童IDA的保护因素。建议在农村地区着重普及看护人对于儿童ID的正确认识,强调动物性食物、奶类、鱼虾等食物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指导其合理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缺乏症 贫血 缺铁性 儿童 膳食模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指数对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认知功能关联的影响:一项贵州农村老年人群的现况研究
11
作者 刘美霞 尹金念 +3 位作者 吴玫 杨星 周全湘 杨敬源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806-2812,共7页
背景研究证据提示了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yG)、BMI与认知功能均存在关联,但既往研究TyG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时,较少考虑BMI在两者关系中的潜在影响,三者的关系仍不清楚,探究BMI对TyG与认知功能关联的影响对预防老年认知功能下降的精准... 背景研究证据提示了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yG)、BMI与认知功能均存在关联,但既往研究TyG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时,较少考虑BMI在两者关系中的潜在影响,三者的关系仍不清楚,探究BMI对TyG与认知功能关联的影响对预防老年认知功能下降的精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老年人BMI对TyG与认知功能关联的影响,为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7—8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贵州省2个县(区)12个村的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认知功能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利用实验室指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计算TyG。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老年人TyG与认知功能的关联以及TyG与BMI分组的交互作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TyG与BMI对认知功能影响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在未纳入混杂因素的模型1中,TyG与低BMI的交互项对老年人的MMSE评分存在影响(β=-0.515,95%CI=-0.809~-0.222,P<0.001);在调整了相关协变量后的模型2中,TyG与低BMI的交互项对老年人MMSE评分仍存在影响(β=-0.351,95%CI=-0.601~-0.102,P<0.05)。进一步将BMI分层后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低体重组中,TyG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r_(s)=-0.330,P<0.001),较高的TyG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β=-0.251,95%CI=-0.421~-0.081,P<0.05),以TyG的最低四分位数Q1组为参照,Q3、Q4组发生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升高(Q3:β=-0.453,95%CI=-0.862~-0.043,P<0.05;Q4:β=-0.503,95%CI=-0.957~-0.050,P<0.05)。在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没有发现TyG与MMSE的关联。结论TyG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受BMI的影响,在低体重老年人群中发现了高TyG与认知功能下降存在关联,加强对低体重人群中胰岛素抵抗的监测和控制,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延缓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体重指数 老年人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特色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基于西南区域少数民族聚集地世居自然人群队列研究
12
作者 王媛 肖斐 +4 位作者 张宇馨 周恩慧 钟建琴 胡宇欣 洪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8-696,共9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引起死亡及致残的主要慢病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鲜见少数民族特色饮食对CVD影响的研究。目的分析贵州省少数民族CVD的流行现状,探讨民族特色饮食与CVD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西南...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引起死亡及致残的主要慢病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鲜见少数民族特色饮食对CVD影响的研究。目的分析贵州省少数民族CVD的流行现状,探讨民族特色饮食与CVD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西南区域少数民族聚集地世居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2018年7月—2019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18790名30~79岁世居三代的侗族、苗族、布依族居民进行基线调查,最终共有17085人纳入分析,根据调查对象是否患有CVD将其分为两组:CVD组(530名)和非CVD组(16555名)。由专业调查员使用该项目组开发的专用电子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包括基本情况、生活习惯、疾病史、饮食情况等调查。根据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研究可知,要求调查对象回忆过去1年中吃腌制蔬菜、糯米及其制品、腌制鱼/肉类、腊/熏肉、白酸汤、红酸汤、牛/羊瘪菜、紫血肉、鱼腥草、蕨菜、油茶这11种食物的频次(次/月)。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民族特色饮食与CVD的关系。结果贵州省少数民族CVD总患病率为3.20%(530/17085),各民族CVD患病率为侗族3.14%(207/6599)、苗族3.13%(158/5043)、布依族3.03%(165/5443),男性患病率(3.68%)高于女性(2.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3次/月(OR=0.720,95%CI=0.553~0.937,P=0.015)是CVD的保护因素。在侗族人群中,蕨菜≤1次/月(OR=2.172,95%CI=1.162~4.059,P=0.015)是CVD的危险因素;在苗族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次/月(OR=0.563,95%CI=0.340~0.933,P=0.026)、油茶>1次/月(OR=0.442,95%CI=0.202~0.967,P=0.041)是CVD的保护因素;在布依族人群中,牛/羊瘪菜≤1次/月(OR=1.935,95%CI=1.046~3.579,P=0.035)是CVD的危险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男性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3次/月(OR=0.639,95%CI=0.427~0.957,P=0.030)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60岁的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3次/月(OR=0.656,95%CI=0.443~0.971,P=0.035)、鱼腥草<1次/月(OR=0.642,95%CI=0.418~0.986,P=0.043)均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而蕨菜>1次/月(OR=1.655,95%CI=1.011~2.709,P=0.045)可增加CVD的患病风险;在体质量正常的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次/月(OR=0.584,95%CI=0.393~0.868,P=0.008)、1~3次/月(OR=0.666,95%CI=0.452~0.981,P=0.039)均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超重人群中,紫血肉≤1次/月(OR=0.658,95%CI=0.453~0.955,P=0.027)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肥胖人群中,红酸汤1~3次/月(OR=0.592,95%CI=0.360~0.973,P=0.039)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不吸烟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次/月(OR=0.716,95%CI=0.532~0.965,P=0.028)、1~3次/月(OR=0.711,95%CI=0.530~0.955,P=0.023)均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已戒烟人群中,蕨菜>1次/月(OR=7.507,95%CI=1.324~42.556,P=0.023)可增加CVD的患病风险,而油茶>1次/月(OR=0.319,95%CI=0.103~0.990,P=0.048)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在不饮酒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3次/月(OR=0.710,95%CI=0.531~0.948,P=0.020)、红酸汤1~3次/月(OR=0.775,95%CI=0.613~0.980,P=0.033)均可降低CVD的患病风险,而腊/熏肉1~3次/月(OR=1.400,95%CI=1.040~1.884,P=0.027)可增加CVD的患病风险。糯米及其制品、腌制鱼/肉类和紫血肉与CVD的患病风险均存在非线性量效关系(P<0.05,P_(非线性)<0.05)。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CVD的患病率较低。糯米及其制品、油茶、鱼腥草、紫血肉、红酸汤、牛/羊瘪菜、腊/熏肉的食用频次可能会影响CVD的患病风险。应对少数民族特色饮食的摄入频率知识进行宣传,从饮食方面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CVD进行防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少数民族 特色饮食 贵州 LOGISTIC模型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小型河流中微塑料的环境分布规律及来源解析
13
作者 黄振魁 李博闻 +6 位作者 卢琦园 刘瑞涓 陈思帆 付宏煜 厉钟文 王俊丽 郑晶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74,共15页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城市是微塑料污染产生的核心区域,而城市小型河流是微塑料主要的汇与源。为探究城市小型河流中微塑料污染的现状,应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和环境暴露评...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城市是微塑料污染产生的核心区域,而城市小型河流是微塑料主要的汇与源。为探究城市小型河流中微塑料污染的现状,应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和环境暴露评估等技术手段,揭示微塑料在城市小型河流枯水季的赋存特征及环境暴露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水微塑料总体丰度为1.40~14.27 n·L^(-1),平均丰度为(4.93±3.53)n·L^(-1)。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为0.07~3.12 n·g^(-1)(以干质量计),平均丰度为(0.69±0.86)n·g^(-1)(以干质量计)。微塑料在城市小型河流中的分布广泛且不均匀,来源主要有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养殖业,尤其以工业区和养殖业密集区域的浓度最高。表层水和沉积物中检测到的微塑料主要成分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小粒径(0.1~<1 mm)、白色的碎片和纤维是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主要特征。通过结合微塑料的丰度和聚合物类型,综合评估城市小型河流微塑料的环境暴露风险,污染负荷指数(PLI)和聚合物指数(H)在表层水中分别为8.37~26.71和3~1238.22,在沉积物中分别为7.30~21.10和3.52~1316.48。大多数采样点位的风险等级为Ⅱ级或Ⅲ级,少数采样点位的风险等级达到Ⅳ级。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城市水体中微塑料污染特征,可为微塑料环境暴露风险管理和科学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 污染特征 城市小型河流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江中下游水源地双酚类化合物和溴代阻燃剂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14
作者 周依湘 唐斌 +4 位作者 付成忠 许榕钦 周东静 王俊丽 郑晶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7-1019,共13页
为探究北江中下游地区典型饮用水源地水体和沉积物中双酚类化合物(BPs)和溴代阻燃剂[BFRs;包括多溴联苯醚(PBDEs)和新型BFRs(NBFRs)]的污染状况和风险水平,测定了14个饮用水源地水体和沉积物中BPs和BFRs的含量,分析其沉积物-水分配系数... 为探究北江中下游地区典型饮用水源地水体和沉积物中双酚类化合物(BPs)和溴代阻燃剂[BFRs;包括多溴联苯醚(PBDEs)和新型BFRs(NBFRs)]的污染状况和风险水平,测定了14个饮用水源地水体和沉积物中BPs和BFRs的含量,分析其沉积物-水分配系数,并评价其生态风险与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在丰水期,北江中下游水源水中BPs、PBDEs和NBFRs的总质量浓度分别为13.0-360 ng·L^(-1)、-1、-1;枯水期相应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1、-1;沉积物中BPs、PBDEs和NBFRs的总质量分数分别为-1、0.734-12.5 ng·g^(-1)和-1。其中,水源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双酚A(BPA)、2,4,4′-三溴联苯醚(BDE28)和六氯二溴辛烷(HCDBCO),沉积物中为双酚B(BPB)、十溴联苯醚(BDE209)和HCDBCO;PBDEs在丰水期水体中的含量高于枯水期,且在河流型水源地水体中的含量高于湖库型水源地。BPs和PBDEs的沉积物-水分配系数(lg Kd)与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lg Koc)显著相关,表明总有机碳对其分配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水源水中BPs和BFRs的生态风险、非致癌风险及致癌风险值均小于相应的安全阈值,表明北江中下游水源水中BPs和BFRs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较低。研究结果可为饮用水源中BPs和BFRs的健康风险管控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 北江流域 双酚类化合物 溴代阻燃剂 污染特征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暴露人群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灰尘中阻燃剂的赋存特征及暴露风险评估
15
作者 杨娟娟 廖其龙 +5 位作者 张释义 黄璐璐 蔡凤珊 秦瑞欣 谢春 郑晶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2-1309,共18页
家庭作坊式的电子垃圾拆解方式使工人同时面临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中阻燃剂(flame retardants,FRs)的双重暴露风险,然而,对于此类拆解工人长期暴露于FRs及其健康风险的研究仍鲜有报道.本研究招募了从事电子垃圾拆解活动超过2年的志愿者,... 家庭作坊式的电子垃圾拆解方式使工人同时面临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中阻燃剂(flame retardants,FRs)的双重暴露风险,然而,对于此类拆解工人长期暴露于FRs及其健康风险的研究仍鲜有报道.本研究招募了从事电子垃圾拆解活动超过2年的志愿者,在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期间,每隔3个月采集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的灰尘,分析了灰尘中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OPFRs)、新型磷系阻燃剂(emerging PFRs,ePFRs)和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ethers,PBDEs)的污染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考虑灰尘摄入和皮肤接触这2种暴露途径,评价了灰尘中FRs对成人和幼儿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Σ_(10)OPFRs、Σ_(3)ePFRs和Σ_(8)PBDEs在居住环境灰尘中的总浓度分别为64.3—20800 ng·g^(-1)(中值3210 ng·g^(-1))、330—230000 ng·g^(-1)(中值14000 ng·g^(-1))和ND—14700 ng·g^(-1)(中值761 ng·g^(-1)),在工作场所灰尘中的总浓度分别为2414—159000 ng·g^(-1)(中值7210 ng·g^(-1))、47.2—187000 ng·g^(-1)(中值27900 ng·g^(-1))和ND—84100 ng·g^(-1)(中值2410 ng·g^(-1)).TPHP、BDP和BDE209均是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的灰尘中含量最高的FRs.居住环境灰尘中Σ21FRs的总浓度在2022年5月—2023年6月期间总体波动较为稳定,工作场所灰尘中Σ21FRs的总浓度则呈现1—3月(初春)较高,9—12月(秋季-初冬)、6—8月(盛夏)和4—6月(暮春初夏)期间较低的季节变化.成人和幼儿通过居住环境的灰尘摄入和皮肤接触的FRs总日均暴露量分别为188 ng·kg^(-1)·d^(-1)、1560 ng·kg^(-1)·d^(-1),成人通过工作场所的灰尘摄入和皮肤接触的FRs总日均暴露量为210 ng·kg^(-1)·d^(-1),FRs对幼儿和成人的健康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本研究凸显了电子垃圾拆解对FRs的潜在健康风险的影响,并强调在这种环境中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保护工人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居住环境灰尘 工作场所灰尘 季节变化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S和双酚F对雄性生殖系统损伤信号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实验验证
16
作者 石雨 李景芝 +5 位作者 陈洪强 周诗梦 王娜 曹佳 尹俐 刘文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0-470,共11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验验证,探讨新型双酚类污染物双酚S(BPS)和双酚F(BPF)诱导男性生殖系统损伤的信号通路。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筛选出与BPF和BPS相关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基因,并通过基因本体论(...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验验证,探讨新型双酚类污染物双酚S(BPS)和双酚F(BPF)诱导男性生殖系统损伤的信号通路。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筛选出与BPF和BPS相关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基因,并通过基因本体论(GO)的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可能的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10^(-3)、1×10^(-2)、1×10^(-1)、1×10^(0)、1×10^(1)和1×10^(2)μmol·L^(-1))BPS和BPF作用下各组细胞活力;将TM3细胞分为对照组(0.1%DMSO)、不同剂量BPS和不同剂量BPF组,采用20、40和80μmol·L^(-1)BPS及BPF分别处理细胞72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关键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CTD筛选出的分别与BPS及BPF相关的男性系统疾病基因数为507及447个。GO富集分析,筛选出的基因主要富集于生殖系统发育和生殖结构发育等生物过程(BP)。KEGG通路分析,这些基因主要富集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缺氧诱导因子1(HIF-1)和细胞衰老等信号通路(P<0.001)中。实验验证,与对照组比较,1×10^(2)μmol·L^(-1)BPF和BPS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1×10^(-3)~1×10^(1)μmol·L^(-1)BPF和BPS组细胞活力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S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BPS组细胞中PI3K、AKT、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CREB结合蛋白(CBP)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I3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丝氨酸蛋白酶肽酶抑制因子B支成员10(SERPINB10)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中和高剂量BPS组细胞中Bax及细胞纤毛内转运同源蛋白80(IFT80)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低和高剂量BPS组细胞中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低和中剂量BPS组细胞中附加性梳基因2(ASXL2)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BPF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BPF组细胞中Bcl-2、HIF-1α及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质1B(SMC1B)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IFT8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低和高剂量BPF组细胞中PI3K、AKT及环指蛋白130(RNF130)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中剂量组BPF细胞中CBP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RNF13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高剂量BPF组细胞中PI3K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BPF和BPS可通过PI3K/AKT以及HIF-1信号通路产生生殖细胞毒性,损害男性生殖健康,RNF130和SMC1B可能是其诱导生殖毒性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S 双酚F 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 男性生殖损伤 睾丸间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贵州省食品及病人来源单增李斯特菌的抗生素敏感性及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倩 郑联 +5 位作者 向婧姝 黄靖宇 朱姝 张德著 罗信旭 周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3-619,共7页
目的了解2022年贵州省29株食品及病人来源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的血清型、基因型、耐药及毒力基因等遗传特征。方法对贵州省2022年食品微生物及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的29株单增李斯特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 目的了解2022年贵州省29株食品及病人来源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的血清型、基因型、耐药及毒力基因等遗传特征。方法对贵州省2022年食品微生物及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的29株单增李斯特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并哌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谱系、血清群、序列分析(ST型)、克隆群(CC型)、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等。结果29株单增李斯特菌对8种抗生素均不耐药;对耐药基因分析发现在29株菌中检出6种耐药基因,全部菌株均携带fosX、mprE、lin、norB;29株菌分属于2个谱系(Ⅰ、Ⅱ),17株菌属于谱系Ⅱ,12株菌属于谱系Ⅰ;分为13种ST型,其中ST8为优势型别,占31.03%(9/29株),其次为ST619、ST121型别各3株;分为4个血清群,血清群1/2a、3a有15株,血清群1/2b、3b、7有11株,血清群1/2c、3c有2株,血清群4b、4d、4e有1株;分为12个CC型,以及1个未分CC型的ST2348,其中CC8为优势CC型,有9株菌占27.59%(8/29株),分属于23种cgMLST型,每型包括1~3株菌。共发现25种毒力基因,29株菌均携带毒力岛LIPI-1,其中3株菌未携带actA基因,缺失率10.34%;有7株菌均携带毒力岛LIPI-3的8个基因,其余22株菌未携带;所有菌株携带多种内化素毒力基因。结论贵州省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耐药水平低,携带较多的毒力基因,血清群与分子型别表现出遗传多样性,应加强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全基因组测序 贵州省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全氟化合物污染现状及环境基准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杰玉 徐婵 +5 位作者 李进 王荣 张龙 杨鸿波 蒋勋 陶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9-229,共11页
全氟化合物(PFCs)作为一类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分布广泛且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掌握PFCs在特定区域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对制定适应中国的标准限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江流域是中国长江经济带的... 全氟化合物(PFCs)作为一类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分布广泛且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掌握PFCs在特定区域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对制定适应中国的标准限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江流域是中国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对长江流域的绿色发展至关重要。该文聚焦PFCs在长江流域环境中的赋存情况,总结其在上、中、下游水环境、沉积物中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在分析长江流域PFCs污染现状与环境基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对制定PFCs环境基准的研究需求,对今后中国环境中的PFCs环境基准的系统研究提出建议,为PFCs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控制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全氟化合物 环境基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与伤害发生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平 何琳 +1 位作者 张人华 王惠群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21-1124,1129,共5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与伤害发生之间的关联,为贵州省开展伤害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9—11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面对面问卷调查贵州省10563名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与伤害发生情况。结果贵州省15~69岁居民... 目的了解贵州省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与伤害发生之间的关联,为贵州省开展伤害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9—11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面对面问卷调查贵州省10563名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与伤害发生情况。结果贵州省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2.17%,不同性别、城乡、年龄、家庭年均收入、文化程度、职业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男性(13.73%)高于女性(10.42%),城市(14.31%)高于农村(10.52%),年龄组以25~34岁最高为24.33%,65~69岁最低为2.97%,随着家庭年均收入增加,健康素养具备率由1万元以下(3.42%)上升到10万元以上(32.00%);随着文化程度增加,健康素养具备率由不识字/少识字(0.62%)上升到大专及以上(52.37%),各职业中以农民最低为5.47%,医务人员最高为66.40%。贵州省15~69岁居民伤害发生率为11.35%,不同性别、年龄、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职业居民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男性(12.02%)高于女性(10.60%),年龄组除15~24岁外,随着年龄的上升,伤害发生率由25~34岁(8.48%)上升到65~69岁(15.24%),随着家庭年均收入的增加,伤害发生率由1万元以下(14.40%)下降到10万元以上(8.83%),随着文化程度增加,伤害发生率由不识字/少识字(14.13%)下降到大专及以上(4.84%),各职业中以农民、学生较高分别为12.80%、12.05%,医务人员、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人员较低分别为4.80%、5.41%。具备健康素养的居民伤害发生率低于不具备健康素养的居民(χ^(2)=18.518,P<0.001),且随着伤害发生次数增加,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下降,健康素养具备率呈现0次>1次>2次的趋势(χ^(2)_(趋势)=18.664,P<0.001)。结论贵州省居民伤害的发生危险与健康素养有关,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健康素养 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40~60岁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春艳 邓映岚 +11 位作者 赵平 胡仕秀 吴小燕 朱焱 黎香彦 谢正州 王蓉 高艳 杨秀英 许海娜 卢然 冉利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2-1260,共9页
背景尿失禁好发于40~60岁女性,其对女性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可造成严重影响。目的了解贵州省40~60岁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尿失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6月—2023年1月,选取贵州省7个地区10家医院行健康体检的40... 背景尿失禁好发于40~60岁女性,其对女性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可造成严重影响。目的了解贵州省40~60岁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尿失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6月—2023年1月,选取贵州省7个地区10家医院行健康体检的40~60岁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分别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女性下尿路症状问卷量表(ICIQ-FLUTS)和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测定研究对象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水平,根据国际尿控协会(ICS)制定的诊断标准,判断尿失禁类型,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尿失禁的影响因素,并探究不同尿失禁类型和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6份,有效回收率为98.9%。2966名研究对象中,尿失禁的患病率为33.4%(991/2966),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为20.1%(596/2966),急迫性尿失禁患病率为2.0%(58/2966),混合性尿失禁患病率为11.4%(337/29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育锻炼、月经情况、产次、盆腔器官脱垂史、会阴裂伤、会阴侧切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P<0.05);盆腔手术史、流产次数、新生儿体质量是急迫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P<0.05);腰围、慢性盆腔疼痛史、盆腔器官脱垂史、会阴裂伤是混合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P<0.05)。混合性尿失禁患者I-QoL总分、行为限制得分、心理影响得分、社会活动障碍得分均低于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P<0.05);重度尿失禁患者I-QoL总分、行为限制得分、心理影响得分、社会活动障碍得分均低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结论贵州省40~60岁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较高,为33.41%,不同类型尿失禁的影响因素不同,混合性尿失禁和重度尿失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为该人群的预防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尿失禁 压力性 尿失禁 急迫性 混合性尿失禁 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