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蛋白脱除刺梨果汁中单宁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治年 吴豫平 +3 位作者 王欣颖 田弋夫 林剑 余德顺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2-1059,共8页
为有效脱除刺梨果汁(Rosa roxburghii juice)中的单宁,降低其涩味改善口感,该研究以刺梨果汁为对象,采用化学沉淀法,以姜蛋白为单宁脱除剂,并以单宁脱除率和维生素C(VC)保留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姜蛋白脱除单宁工... 为有效脱除刺梨果汁(Rosa roxburghii juice)中的单宁,降低其涩味改善口感,该研究以刺梨果汁为对象,采用化学沉淀法,以姜蛋白为单宁脱除剂,并以单宁脱除率和维生素C(VC)保留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姜蛋白脱除单宁工艺确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1)姜蛋白脱除刺梨果汁单宁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0∶1.2(mL∶g),刺梨果汁pH 3.0,搅拌温度5℃,搅拌时间30 min。(2)由正交试验分析可知,各因素对刺梨果汁脱除单宁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液固比>搅拌温度>刺梨果汁pH>搅拌时间。(3)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单宁脱除率为(47.451±0.608)%,VC保留率为(75.904±1.244)%。(4)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果汁透光率从(8.44±0.662)%提高到(92.47±0.397)%,涩味明显改善,同时丰富了刺梨果汁风味。该研究结果为解决刺梨果汁深加工行业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新工艺技术路线基础,也为拓展生姜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了一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果汁 姜蛋白 单宁 化学沉淀法 维生素C(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分析四种刺梨发酵酒中挥发性成分差异
2
作者 张厅 王欣颖 +3 位作者 李黔艳 高昂泽 杨俊兰 汪应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2-248,共7页
该研究以刺梨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预处理方式获得其果浆、清汁、原汁、浓缩汁,以酵母为发酵菌种,分别制备刺梨果浆发酵酒(GF)、刺梨清汁发酵酒(QF)、刺梨原汁发酵酒(YF)、刺梨浓缩汁发酵酒(SF)。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结... 该研究以刺梨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预处理方式获得其果浆、清汁、原汁、浓缩汁,以酵母为发酵菌种,分别制备刺梨果浆发酵酒(GF)、刺梨清汁发酵酒(QF)、刺梨原汁发酵酒(YF)、刺梨浓缩汁发酵酒(SF)。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及层次聚类分析(HCA)对4种刺梨发酵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差异化分析。结果表明,4种刺梨发酵酒共检测出51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酯类20种,醇类10种,酮类8种,醛类6种、烯萜类5种,其他类2种。GC-IMS指纹图谱和OPLS-DA结果表明,4种刺梨发酵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筛选出12种特征风味物质标志物(VIP值>1),YF样品中主要的特征风味物质为乙酸乙酯,QF样品中主要的特征风味物质为2-戊酮,SF样品中主要的特征风味物质为顺-3-己烯醇,GF样品中主要的特征风味物质为异戊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发酵酒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与热杀菌对刺梨汁贮藏期品质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靖 王嘉祥 +4 位作者 陈欢 周春旭 王欣颖 李明元 毕秀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01-108,共8页
本实验对比了超高压(500 MPa、10 min)和传统热杀菌(90℃、15 min)对刺梨汁处理前后及4℃、30 d贮藏期内微生物、理化指标、色泽、活性成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处理使刺梨汁菌落总数均小于1.0(lg(CFU/mL)),贮藏结束时,超高压与热处... 本实验对比了超高压(500 MPa、10 min)和传统热杀菌(90℃、15 min)对刺梨汁处理前后及4℃、30 d贮藏期内微生物、理化指标、色泽、活性成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处理使刺梨汁菌落总数均小于1.0(lg(CFU/mL)),贮藏结束时,超高压与热处理组菌落总数分别为1.83(lg(CFU/mL))和2.60(lg(CFU/mL));两种处理均使刺梨汁L*值显著上升(P<0.05),热处理刺梨汁褐变度显著高于超高压处理(P<0.05),表明超高压能更好地保持刺梨汁原有的色度;贮藏期间b*值呈现下降趋势;与热处理相比,超高压处理能更好地保持刺梨汁中的总酚、VC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贮藏结束时,超高压组总酚、VC质量浓度、SOD活力及抗氧化活性的保留率分别为93.32%、52.80%、64.49%、93.96%,热处理组总酚、VC、SOD活力与抗氧化活性的保留率分别为81.68%、28.35%、41.65%、93.30%。综上,超高压处理相较于传统热处理在保持刺梨汁品质特性与抗氧化物质方面有显著优势,可作为一种新型刺梨汁饮料加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汁 超高压杀菌 热杀菌 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淀粉型刺梨凝胶软糖配方工艺 被引量:13
4
作者 许粟 姚绍炉 +8 位作者 刘宇泽 费强 马风伟 陈海江 李勇 许洁舲 肖娟 王欣颖 陈光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40-247,共8页
此项研究以刺梨汁、藕粉、白砂糖为主要原料,以产品的口感、香味、色泽、组织形态作为感官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淀粉型刺梨凝胶软糖的最佳工艺配方。单因素实验表明:刺梨汁、藕粉、白砂糖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44%... 此项研究以刺梨汁、藕粉、白砂糖为主要原料,以产品的口感、香味、色泽、组织形态作为感官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淀粉型刺梨凝胶软糖的最佳工艺配方。单因素实验表明:刺梨汁、藕粉、白砂糖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44%、26%、20%,淀粉型刺梨凝胶软糖制备的最适加热时间为20 min。响应面优化试验表明:淀粉型刺梨凝胶软糖的最适配方为刺梨汁添加量为39%,藕粉的添加量为22%,白砂糖的添加量为19.36%,最适加热时间为19.93 min,制得的淀粉型刺梨凝胶软糖酸甜度适中,具备独特的刺梨和藕粉风味,弹性好,不粘牙,且感官评价得分达到91.3分,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糖果(GB 17399-2016)和糖果凝胶糖果国内贸易行业标准(SB/T 10021-2017)进行比较,产品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干燥失重、还原糖含量)及微生物指标(细菌菌落总数、大肠杆菌、致病菌)均符合上述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藕粉 淀粉型凝胶软糖 配方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刺梨曲奇饼干配方 被引量:7
5
作者 许粟 史大娟 +3 位作者 刘宇泽 李凯 费强 王欣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00-208,共9页
以低筋面粉、刺梨汁、黄油、糖粉、鸡蛋为主要原料,以产品的色泽、风味、质构为感官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刺梨曲奇饼干的配方。结果表明,优化后低筋面粉质量100%,刺梨汁添加量为29.86%,黄油的添加量为56.74%,糖粉的添... 以低筋面粉、刺梨汁、黄油、糖粉、鸡蛋为主要原料,以产品的色泽、风味、质构为感官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刺梨曲奇饼干的配方。结果表明,优化后低筋面粉质量100%,刺梨汁添加量为29.86%,黄油的添加量为56.74%,糖粉的添加量为40.68%,蛋液的添加量为14.72%,制得的刺梨曲奇饼干色泽均匀,具有特殊的刺梨酸味,甜度适中,且感官评价得分达到89.31分。产品的干燥失重为3.09%,蛋白质含量为11.7 g/100 g,脂肪含量为26.2 g/100 g,过氧化值为0.14 g/100 g,酸价为1.4 mg/g,以上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饼干质量通则(GB/T 20980-2021)要求。与市售的三款饼干相比,本研究所制备的刺梨曲奇饼干硬度和酸度均显著高于(P<0.05)其余三款饼干,刺梨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其目标消费群体对饼干硬度和酸度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市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曲奇饼干 配方优化 响应面法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山桐子油微胶囊喷雾干燥工艺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凯 马立志 +4 位作者 常云鹤 冯红霞 邹康 尚祖飞 陈大龙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149,共6页
以山桐子油为芯材,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为壁材,单硬脂酸甘油酯为乳化剂,使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得山桐子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研究山桐子油喷雾干燥制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响应面优化试验表明:在壁材与芯材质量比为... 以山桐子油为芯材,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为壁材,单硬脂酸甘油酯为乳化剂,使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得山桐子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研究山桐子油喷雾干燥制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响应面优化试验表明:在壁材与芯材质量比为4.8∶1,麦芽糊精与大豆分离蛋白的壁材复配质量比为2.6∶1,水与壁材体积质量比为6.8∶1的条件下,山桐子油微胶囊包埋率可达到84.22%。在运用氧化稳定性指数法(OSI)氧化稳定性测试中,山桐子微胶囊在常温条件下,保持30 d后,油脂的OSI值与初始值无显著变化,验证了山桐子微胶囊的稳定性;通过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微胶囊具有较规则球形微观结构,囊壁比较完整,具有良好的包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油脂 微胶囊 山桐子油 包埋率 OSI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