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农科基础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和尝试
1
作者 宋小义 《农业与技术》 1998年第2期42-44,共3页
本文介绍了笔者对农科基础物理教学改革所提出的一些想法和所做的一些尝试,包括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方法论的讲授、教学内容的精选和处理、“小窗口”和讲座的开设、教学方法的改革、考试手段的改革。
关键词 农科 物理教学 改革 想法 尝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的基础作用
2
作者 黄康健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62-65,共4页
利用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推导一系列统计规律的新方法,揭示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在非决定论的统计规律中的基础作用,从而体现本文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的价值。
关键词 麦克斯韦速率 分布函数 统计规律
全文增补中
大蒜脱臭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谭书明 张万萍 +1 位作者 陈小容 吕利宾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51-54,共4页
根据大蒜中臭味物质──蒜素的理化特性,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对比脱臭试验,发现生物脱臭方法效果最佳。它不但能够完全消除大蒜汁液的臭味,而且还显著强化了大蒜汁液中氨基酸等营养素的含量。
关键词 大蒜 担子菌 脱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油水体系液膜振荡及其与无机酸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73-275,共3页
十二烷基硫酸钠油水体系液膜振荡及其与无机酸的影响吴英(贵州农学院基础部贵阳550025)关键词十二烷基硫酸钠,液膜,电势振荡,无机酸本文研究了蔗糖(aq)/1.10邻菲啉十硝基乙烷/十二烷基硫酸钠(aq)十乙醇液膜振... 十二烷基硫酸钠油水体系液膜振荡及其与无机酸的影响吴英(贵州农学院基础部贵阳550025)关键词十二烷基硫酸钠,液膜,电势振荡,无机酸本文研究了蔗糖(aq)/1.10邻菲啉十硝基乙烷/十二烷基硫酸钠(aq)十乙醇液膜振荡体系,获得有规律的界面电势振荡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电热振荡 无机酸 液膜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土壤中铁、钛、铝的EDTA连续滴定分析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雷基祥 李俐 杨柳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62-64,共3页
土壤全量常规分析中,脱硅后的待测液可用EDTA滴定法进行铁、钛、铝等元素的连续滴定。实验表明,只要控制测定中各元素所需酸度,利用各元素与EDTA形成配合物稳性性不同,就能使土壤农化分析测定铁、钛、铝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关键词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优467增产因素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元虎 罗文俊 《耕作与栽培》 1997年第3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威优467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制备SnO_2-Ag-SnO_2热屏蔽膜及膜性能研究
7
作者 祝黔江 陶朱 +1 位作者 刘敏 雷元礼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66-69,共4页
采用化学镀膜法在玻璃截体上制备了SnO2-Ag-SnO2复合膜,对膜的制备条件及膜性能进行了考察。电镜证明,该复合膜具有多层结构特征。当各膜层厚度比为185/93/185nm时,复合膜对波长为310~740nm的可见... 采用化学镀膜法在玻璃截体上制备了SnO2-Ag-SnO2复合膜,对膜的制备条件及膜性能进行了考察。电镜证明,该复合膜具有多层结构特征。当各膜层厚度比为185/93/185nm时,复合膜对波长为310~740nm的可见光透过率为75%,对2500~5000nm的红外光透过率仅为20%。该膜具有较好的红外热屏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屏蔽 化学镀膜 二氧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神经元的一个统计模型初探
8
作者 王伟 唐延林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66-69,共4页
从对兔的实验结果和生物神经元反应的一般特征出发,模拟建立一个表征生物神经元反应特征的统计模型,对该模型的定性和计算机数值解分析表明:该模型在一定范围内与现有模型及实验相吻合。
关键词 生物神经元 统计模型 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物理实验中观测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研析
9
作者 宋小义 《农业与技术》 1997年第6期40-42,共3页
阐述了观测能力、思维能力在物理实验中的地位,观测能力的特点,以及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观测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 物理实验 观测能力 思维能力 训练 农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HZSM—5表面酸度测定
10
作者 祝黔江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67-70,共4页
利用高氯酸—冰乙酸标准溶液,以甲基紫氯代苯为指标剂,在非水条件下回滴溶液中与固体HZSAf—5表面达吸附平衡后过剩的正丁胺量,测定了HZSM—5表面总酸度,考察了滴定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及HZSM—5在不同交换时间下的酸度。
关键词 表面酸度 非水滴定 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二氯异丁酸基与几种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雯霞 高忆慈 +1 位作者 沈凤嘉 董登祥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58-61,共4页
将2,3──二氯异丁酸基与Cu(Ⅱ)、Zn(Ⅱ)、Ni(Ⅱ)、Fe(Ⅲ)、Co(Ⅱ)、Cr(Ⅲ)反应,制得相应的几种配位化合物,并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二氯异丁酸钠 金属离子 二元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不定方程ax^2+by^2=cz^2的整数解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文俊 晏才全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98-99,共2页
本文研究了不定方程ax^2+by^2=cz^2的正整数解。对于这个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探讨的问题,华罗庚《数论导引》P.317习题8,指出此方程有解的充要条件,并利用P.304~313的方法,可求出特解。表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若知道了ax^2+by^2=cz^2的... 本文研究了不定方程ax^2+by^2=cz^2的正整数解。对于这个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探讨的问题,华罗庚《数论导引》P.317习题8,指出此方程有解的充要条件,并利用P.304~313的方法,可求出特解。表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若知道了ax^2+by^2=cz^2的一特解,则可写出它的一系列解,而且还可以直接得出x^2+y^2=z^2等不定方程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定方程 数论 整数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烯烃和炔烃沸点与碳原子数间的经验公式
13
作者 周培根 王长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86年第1期70-73,共4页
本文提出直链烯烃和炔烃的沸点T_b与其碳原子数Ⅳ之间的新的经验公式如下: 直链烯烃:T_b=323.221nN-210.46ln^2N-121.62 直链炔烃:T_b=312.96lnN-211.74ln^2N-92.83将公式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在20~40碳原子数范围内,直链烯烃沸点... 本文提出直链烯烃和炔烃的沸点T_b与其碳原子数Ⅳ之间的新的经验公式如下: 直链烯烃:T_b=323.221nN-210.46ln^2N-121.62 直链炔烃:T_b=312.96lnN-211.74ln^2N-92.83将公式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在20~40碳原子数范围内,直链烯烃沸点计算值的平均误差为0.67%,直链炔烃沸点计算值的平均误差为0.74%。对于直链烯烃和炔烃特别是高碳原子直链烯烃和炔烃的沸点,此公式能够有效而简便地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烯烃 沸点 炔烃 脂肪族不饱和烃 碳原子数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山松无性系高生长的数学模式
14
作者 伍贤孝 李大敏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89年第2期79-83,共5页
采用Logistic曲线方程、线性回归分析和灰色系统理论来研究华山松无性系生长规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均能客观地反映林木的生长规律。
关键词 华山松 无性系 生长量 相关分析(教学) 数学模型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化学中混合离子配位选择滴定判别式的改进
15
作者 周培根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71-74,共4页
本文对目前分析化学教科书中混合离子配位选择滴定判别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个包括酸效应和共存离子效应的综合的判别式。
关键词 配位选择滴定 综合判别式 混合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佛罗比扭丝(Forbenius)数的一种寻找方法
16
作者 罗文俊 晏才全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86-92,共7页
根据初等数论中完全剩余系原理,寻找到一种求佛罗比扭丝数的方法。目前,研究到M_2,M_3及M_4的部分以及M_n的局部。本文介绍的方法,可以求出Mn。
关键词 佛罗比扭丝数 完全剩余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