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下贵州野生大豆种子萌发微结构观察
1
作者 徐熙 何兵 +5 位作者 谭春燕 朱星陶 陈佳琴 杨春杰 娄利娇 龚锡震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7,共8页
为了解干旱胁迫下贵州野生大豆种子萌发形态结构,本研究通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以贵州野生大豆gyys1、gyys2、gyys3为材料,与贵州栽培大豆qd10进行对比,采用种子发芽试验、测定生理指标和扫描电镜对贵州野生大豆抗旱特征进行研... 为了解干旱胁迫下贵州野生大豆种子萌发形态结构,本研究通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以贵州野生大豆gyys1、gyys2、gyys3为材料,与贵州栽培大豆qd10进行对比,采用种子发芽试验、测定生理指标和扫描电镜对贵州野生大豆抗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PEG-6000溶液处理下,野生大豆发芽势、发芽率显著高于栽培大豆,在种子萌发吸水阶段,干旱胁迫下贵州野生大豆的种脐变化程度较小,而栽培大豆种脐在干旱胁迫下明显变小。贵州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皮及种脐结构相同,但野生大豆种皮明显薄于栽培大豆,且野生大豆种皮厚度和结构在干旱胁迫处理下变化不大,栽培大豆在干旱胁迫下种皮明显变薄,推测干旱胁迫影响了柱状细胞和薄壁细胞的吸水膨胀,种脐受到干旱胁迫影响,吸胀作用减弱,导致水分进入种子内部速率变低,种子发芽率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方大豆种质资源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组分含量分析
2
作者 娄利娇 陈佳琴 +5 位作者 杨春杰 谭春燕 徐熙 龚锡震 何兵 朱星陶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2,共11页
为明确贵州地方大豆种质资源的贮藏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分含量情况,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107份大豆种质资源的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组分、11S/7S比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不同地方大豆种质资源间蛋白组分及其... 为明确贵州地方大豆种质资源的贮藏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分含量情况,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107份大豆种质资源的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组分、11S/7S比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不同地方大豆种质资源间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7S和11S球蛋白的平均值分别为17.35%和44.27%,变异系数分别为28.13%和15.14%,11S/7S比值范围为1.47~6.48,平均值为2.74,变异系数为29.48%;7S与11S球蛋白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7S和11S球蛋白与蛋白质、油脂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筛选出了11S/7S比值大于3的材料27份,11S/7S比值大于3且亚基组成完整的材料4份;蛋白亚基组分优异的材料6份,其中α亚基缺失材料3份,α′、α亚基缺失材料1份,α′、α、A_(3)和A_(4)亚基缺失材料1份,A_(3)亚基缺失材料1份,这些优异资源材料可为加工专用或特殊用途大豆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遗传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大豆 贮藏蛋白 亚基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紫苏田间杂草调查分析
3
作者 李慧琳 奉斌 +1 位作者 向依 范高领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7-215,共9页
为探明贵州省紫苏田间杂草发生情况,采用实地踏查的方法,对当地3个样点内杂草种类、区系组成和多样性特点展开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并进行归类。结果表明:(1)该地紫苏田间杂草共有38科96属126种。优势科为菊科(21种)、蓼科(8种)、唇形科(... 为探明贵州省紫苏田间杂草发生情况,采用实地踏查的方法,对当地3个样点内杂草种类、区系组成和多样性特点展开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并进行归类。结果表明:(1)该地紫苏田间杂草共有38科96属126种。优势科为菊科(21种)、蓼科(8种)、唇形科(7种)、藜科(7种)、大戟科(7种)、苋科(6种)、禾本科(6种);属的组成中,多种属(≥5种)有2属(藜属和大戟属),是优势属,寡种属(2~4种)有16属38种,单种属有78属78种。(2)该区域杂草以二年生和多年生杂草为主,有77种,占总种数的61.11%。(3)该区域杂草以草本杂草为主,有115种,占总种数的91.27%。(4)杂草的主要繁殖方式为种子,其次为根、茎、芽和孢子。研究结果为该地区杂草的精准防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杂草 种类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296份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饶庆琳 姜敏 +5 位作者 刘选轶 吕建伟 胡廷会 成良强 王金花 王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85,共13页
通过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分析和综合评分等5种方法对296份花生种质资源13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3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0.526~0.909,10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0.834~2.007... 通过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分析和综合评分等5种方法对296份花生种质资源13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3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0.526~0.909,10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0.834~2.007,变异系数范围在3.268%~68.198%,表明296份参试花生种质资源拥有丰富的遗传信息。相关性分析表明,出苗整齐度、生育天数、叶形、单株生产力与产量关系紧密。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336%,代表了大部分的农艺性状。聚类分析将296份花生种质资源分为2个大类,4个小组,可以分别作为高产、小粒、早熟、大粒种质备选材料。根据模糊隶属函数基于6个主成分贡献率权重构建综合评分:F=0.323F_(1)+0.257F_(2)+0.122F_(3)+0.108F_(4)+0.010F_(5)+0.091F_(6),筛选到4份综合性状较好的花生种质资源,分别是松桃城兰花生、2013521230、H15093、辐16-24-1-1,可作为今后花生育种的候选材料。本研究可为今后花生亲本选择及特异种质资源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肥药模式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
作者 凡迪 魏全全 +5 位作者 肖华贵 饶勇 杨斌 冯泽蔚 冯文豪 曾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202,共9页
为优化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肥药模式,于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在贵州省11个冬油菜主产县(市、区)连续2 a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肥药模式(T1:传统肥药模式、T2:优化肥药模式、T3:优化肥药模式下不施用化肥和T4:优化肥药模式下... 为优化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肥药模式,于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在贵州省11个冬油菜主产县(市、区)连续2 a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肥药模式(T1:传统肥药模式、T2:优化肥药模式、T3:优化肥药模式下不施用化肥和T4:优化肥药模式下不喷施农药)对直播冬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适合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生产的高产高效肥药技术。结果显示,与T1相比,T2总养分投入量减少19.9%,农药投入量减少69.5%。T2模式(直播冬油菜)株高、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长度、角果密度、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低于T1处理,2018—2019年T2处理的株高、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长度和角果密度分别比T1处理低9.8%、26.4%、10.9%、10.2%和24.2%,2019—2020年分别低9.5%、28.3%、12.8%、10.9%、23.9%;但T2处理有群体优势,2 a收获密度较T1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99.0%、194.2%。2 a T2冬油菜产量分别为2224.4和2103.3 kg/hm^(2),较T1分别增加10.1%和3.7%。T2化肥利用效率和农药防治效率2 a分别为2.20、2.14和141.82、106.23 kg/kg,显著高于T1。T2冬油菜2 a产值和净收益分别为11121.8、10516.4和5286.8、4681.4元/hm^(2),较T1分别增加1020.0、371.6和2625.0、1976.6元/hm^(2),实现节本增收。结果表明,当前优化肥药模式(T2)能够满足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生长,能有效提高冬油菜产量、肥料和农药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此优化肥药模式可作为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生产的主推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冬油菜 肥药模式 喀斯特山区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MI模型在贵州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谭春燕 李振动 +4 位作者 朱星陶 陈佳琴 杨春杰 娄利娇 徐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10-13,共4页
为干旱地区小麦合理施氮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商麦5226和小偃15为材料,设置低氮、中氮和高氮3个氮素水平,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严重干旱、中度干旱及正常水分3个水平),测定不同水氮耦合处理下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质膜氧化程度和渗透... 为干旱地区小麦合理施氮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商麦5226和小偃15为材料,设置低氮、中氮和高氮3个氮素水平,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严重干旱、中度干旱及正常水分3个水平),测定不同水氮耦合处理下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质膜氧化程度和渗透调节物质变化。结果表明:1)小麦叶片P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在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下均表现为高氮>中氮>低氮;2)在中度干旱下,小麦叶片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高氮>中氮>低氮,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表现为低氮>中氮>高氮;3)在重度干旱下,小麦叶片SOD活性表现为中氮>高氮>低氮,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因品种而异。干旱胁迫环境下适度氮素营养可提高小麦叶片的保护酶活性、降低质膜氧化程度、增加渗透调节物质,从而增强小麦的苗期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幼苗 干旱胁迫 氮素水平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AP和ISSR标记的花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7
作者 李晋华 汪志燚 +4 位作者 王少铭 冷家归 侯颖辉 罗莉斯 李德文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30,共10页
为探究国内花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本研究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8份花椒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筛选的6对SRAP、7条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43条、56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分别为87... 为探究国内花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本研究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8份花椒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筛选的6对SRAP、7条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43条、56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分别为87.73%、88.89%;48份花椒种质材料的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372,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6217。根据不同来源地,对8个花椒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多样性排序表现为贵州省遵义市群体>陕西省群体>四川省群体>贵州省黔西南州群体>江西省群体>贵州省铜仁市群体>贵州省黔东南州群体>贵州省贵阳市群体;分子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在花椒种质资源总遗传变异中,92%的变异发生在种源内,只有8%的变异发生在种源间;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和UPGMA聚类结果表明,种源间存在中等程度的基因交流现象。利用SRAP和ISSR标记可以对花椒种质资源进行较高效的多态性检出,花椒种质资源的种间遗传分化明显,而同一种类不同来源地资源的遗传分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SRAP分子标记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芥菜型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静 陶贵祥 杨晓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4期33-35,共3页
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分析了贵州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单位面积的油菜籽产量与7个主要经济性状间的关联度。其关联序为:单株重(r1=0.9256)>株高(r2=0.9213)>每角粒数(r6=0.9132)>千粒重(r7=... 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分析了贵州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单位面积的油菜籽产量与7个主要经济性状间的关联度。其关联序为:单株重(r1=0.9256)>株高(r2=0.9213)>每角粒数(r6=0.9132)>千粒重(r7=0.8106)>分枝高度(r3=0.7294)>分枝数(r4=0.6274)>单株有效角果数(r5=0.3832)。同一品种不同性状与产量的关联系数不同,同一性状在不同品种中与产量的关联系数也有差异。因此,在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鉴选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性状,注重选择单株生产力高,株高适度,角粒数、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较多且稳定,千粒重较大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 油菜 产量 农艺性状 关联度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不同地区品种间留兰香薄荷精油成分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少铭 侯颖辉 +2 位作者 刘济明 冷家归 李德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5,共5页
该研究主要对贵州地区(花溪区、兴义市、毕节威宁、黔西南州和遵义市)的留兰香精油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不同品种间——野生薄荷、留兰香、小叶留兰香和圆叶留兰香进行比较。水蒸气提取法对不同样品进行精油提取,再利用GC/MS技术分析其... 该研究主要对贵州地区(花溪区、兴义市、毕节威宁、黔西南州和遵义市)的留兰香精油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不同品种间——野生薄荷、留兰香、小叶留兰香和圆叶留兰香进行比较。水蒸气提取法对不同样品进行精油提取,再利用GC/MS技术分析其精油含量及组分。结论:留兰香品种在不同地区间精油含量比较:遵义道真>花溪区>黔西南州>毕节威宁>兴义市;不同品种间含量比较:野生薄荷>留兰香>小叶留兰香>圆叶留兰香。8种精油样品经分析共得到85种物质;黔西南和遵义地区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花溪区、兴义市、毕节威宁地区该品种精油组分的相似度很高,均以香芹酮为主,含量分别高达66.28%,53.29%,53.49%;黔西南州和遵义市则以香芹醇和薄荷脑为主,含量分别为55.56%,60.89%;小叶留兰香和圆叶留兰香与花溪等地区相似,主要成分也是香芹酮,含量分别为76.67%,3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留兰香 精油 GC-MS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生姜组培脱毒快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少铭 罗莉斯 +2 位作者 侯颖辉 冷家归 李德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建立贵州生姜组培脱毒快繁体系,为贵州生姜种业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贵州生姜主产区生姜地方品种提纯复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贞丰小黄姜和湄潭大白姜为材料,采用高温钝化+茎尖脱毒技术进行组织培养。【结果】... 【目的】建立贵州生姜组培脱毒快繁体系,为贵州生姜种业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贵州生姜主产区生姜地方品种提纯复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贞丰小黄姜和湄潭大白姜为材料,采用高温钝化+茎尖脱毒技术进行组织培养。【结果】采用高温钝化及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能够有效脱毒,诱导2种生姜产生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3 mg/L+NAA 0.1 mg/L,增殖快繁最适培养基为MS+6-BA 5mg/L+NAA 0.1 mg/L+0.2%活性炭,增殖倍数可达6.9~7.3倍;筛选出适合脱毒苗移栽的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5∶1,穴盘规格为128孔,移栽成活率可在96%以上;田间定植时适当遮阴可显著提高脱毒苗的成活率。【结论】在贵州生姜组培脱毒快繁体系下,可促进生姜幼芽的分化和增殖及姜苗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组织培养 茎尖脱毒 组培快繁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贵州油菜分类的讨论 被引量:6
11
作者 陶贵祥 杨晓 陈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3期47-50,共4页
利用形态分类法,讨论了贵州油菜的分类问题。初步分类结果,全省油菜分2个属(即芸苔属Brassica和萝卜属Raphanus)7个种:南方油白菜(B.chinensisL.)、贵州小油菜(B.campestrisL.)... 利用形态分类法,讨论了贵州油菜的分类问题。初步分类结果,全省油菜分2个属(即芸苔属Brassica和萝卜属Raphanus)7个种:南方油白菜(B.chinensisL.)、贵州小油菜(B.campestrisL.)、细叶芥油菜(B.junceavar.gracilisTsen.&Lee.)、大叶芥油菜(B.junceaCzen.&Coss.)、欧洲油菜(B.napusL.)、日本油菜(B,napella)和油萝卜(R.sativusL.)等,表明我省油菜种类繁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分类 贵州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渍性的生理机制
12
作者 周果曦 周香玉 +3 位作者 李超 谢伶俐 许本波 张学昆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4-723,共10页
油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尤其是苗期易遭受渍害胁迫。为深入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渍害的缓解机制,测定了强耐渍品系YZ12、中等耐渍品系YZ45、不耐渍品系YZ59的生理耐受性。试验设置CK(正常供水)、T1(淹水模拟渍害+喷水)、T2(淹水模拟渍害+... 油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尤其是苗期易遭受渍害胁迫。为深入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渍害的缓解机制,测定了强耐渍品系YZ12、中等耐渍品系YZ45、不耐渍品系YZ59的生理耐受性。试验设置CK(正常供水)、T1(淹水模拟渍害+喷水)、T2(淹水模拟渍害+喷施GA抑制剂烯效唑Uniconazole)、T3(淹水模拟渍害+喷施ABA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4个处理,检测渍害胁迫过程中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渗透调节物质(MDA、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内源激素(GA、ABA)含量和光合生理的变化。结果表明,T1处理下SOD、POD和CAT活性,MDA、可溶性蛋白、脯氨酸、GA、ABA含量升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表明渍害降低油菜光合作用,但油菜可通过生理响应减缓渍害。T2处理可有效缓解渍害对幼苗生长的胁迫作用,但T3处理效果不明显,且不同耐渍性甘蓝型油菜对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存在差异。T2处理通过抑制内源GA合成,使油菜幼苗GA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渗透调节物质(MDA、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胞间CO_(2)浓度显著低于T1,但不同耐渍性品系之间存在差异。T3处理抑制ABA合成,对油菜受到的渍害胁迫缓解程度较小,分析发现抑制ABA合成,强耐渍品系中GA含量显著降低,并且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对耐渍性无显著影响。由此认为,烯效唑可通过降低油菜幼苗GA水平,抑制渍害胁迫过程中幼苗生长,提高依赖ABA途径的油菜抗氧化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进而影响光合和通气状况以提高油菜幼苗耐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渍害胁迫 植物长调节剂 烯效唑 光合特性 抗氧化酶活性 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建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5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贵州 产业化发展 油菜生产 资源优势 发展前景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油菜品种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静 陶贵祥 +2 位作者 饶勇 肖华贵 李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B09期64-65,68,共3页
贵州油菜品种资源研究,先是从1951年到1994年在全省共进行了大小25次搜集,整理鉴定出地方品种资源715份,引进品种120份。同时进行了地方品种资源的分类、生态类型、植物学特性、品质特点、品质相关、抗病性鉴定、无融合生殖现象观察和... 贵州油菜品种资源研究,先是从1951年到1994年在全省共进行了大小25次搜集,整理鉴定出地方品种资源715份,引进品种120份。同时进行了地方品种资源的分类、生态类型、植物学特性、品质特点、品质相关、抗病性鉴定、无融合生殖现象观察和裂果性变异及遗传等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利用情况。目前正在进行油菜地方品种的DNA图谱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油菜 品种资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油菜品种改良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饶勇 陈静 +1 位作者 肖华贵 李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B09期24-27,共4页
在百年院庆之际,回顾贵州省油菜研究机构的变化,介绍贵州油菜区划,隐性核不育材料117A、S455、隐性核不育三系材料、显性核不育黔油2AB的遗传规律研究和应用,以及品种选育和生物技术的应用等成就。在中国油菜品种改良及生产发展的三个... 在百年院庆之际,回顾贵州省油菜研究机构的变化,介绍贵州油菜区划,隐性核不育材料117A、S455、隐性核不育三系材料、显性核不育黔油2AB的遗传规律研究和应用,以及品种选育和生物技术的应用等成就。在中国油菜品种改良及生产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中,贵州均有代表性品种在全国属首批育成并广泛引种应用。通过总结,找出差距,激励来者,再创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油菜品种 改良历程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耐贮藏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16
作者 胡廷会 吕建伟 +4 位作者 成良强 饶庆琳 姜敏 王金花 王军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6,共7页
通过探究不同花生的耐贮藏性,建立耐贮藏评价模型,确定耐贮藏鉴定关键指标,旨在为花生耐贮藏种质筛选和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选取了24个不同基因型花生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常温下进行贮藏90 d后,进行蛋白质、含油量、油酸、亚油... 通过探究不同花生的耐贮藏性,建立耐贮藏评价模型,确定耐贮藏鉴定关键指标,旨在为花生耐贮藏种质筛选和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选取了24个不同基因型花生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常温下进行贮藏90 d后,进行蛋白质、含油量、油酸、亚油酸、总糖、蔗糖、果糖和完整籽仁率8个指标的测定。利用各指标的耐贮藏系数、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花生耐贮藏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各个品种(系)间除完整籽仁率的耐贮藏系数相较于贮藏前均有所下降外,其他指标储藏前后差异不同。通过聚类分析,将花生种子的耐贮藏性划分为强、中、弱三类,其中有5个品种具有强耐贮藏性,9个品种为中等耐贮藏,不耐贮藏品种10个。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模型,确定亚油酸、果糖含量和完整籽仁率为评价花生种子耐贮藏性的关键指标,利用回归方程计算其综合评价D值可预测花生耐贮藏性。因此,本研究为优化花生种子管理、延长贮存时间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耐贮藏性 品种筛选 鉴定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观赏向日葵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创新利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忠芬 奉斌 +3 位作者 李慧琳 于二汝 杨胜先 杨航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1-4,I0001,共5页
为贵州观赏向日葵的遗传研究及应用提供丰富的资源种质材料,以贵州向日葵地方种质资源为基础材料筛选适宜观赏的多花向日葵新品系,通过物理辐射诱变和不同来源特异花色材料杂交,挖掘及创新观赏向日葵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从贵州地方... 为贵州观赏向日葵的遗传研究及应用提供丰富的资源种质材料,以贵州向日葵地方种质资源为基础材料筛选适宜观赏的多花向日葵新品系,通过物理辐射诱变和不同来源特异花色材料杂交,挖掘及创新观赏向日葵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从贵州地方向日葵种质资源中筛选出性状稳定的花形奇特、观赏价值高的多花向日葵品系材料8份;利用60Co-γ物理辐射诱变创制具有早熟、矮秆及多花的观赏向日葵新种质材料6份;通过不同来源特异花色向日葵材料间杂交,在杂交后代分离群体中获得花瓣颜色和花瓣形状更加丰富的后代材料29份。不同来源和不同花色向日葵亲本材料杂交是观赏向日葵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向日葵 种质资源 挖掘 创新利用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油菜基因库的创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贵祥 陈静 杨晓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5期44-47,共4页
从1954~1994 年,先后开展了20 多次油菜品种资源的搜集,征得油菜品种资源800多份,其中省内700 多份,省外和国外100 多份。20 多年来,已将所搜集的油菜品种进行了整理分类、目录编写、繁种入库、种子更新和评价鉴定,初步建成贵州油菜基... 从1954~1994 年,先后开展了20 多次油菜品种资源的搜集,征得油菜品种资源800多份,其中省内700 多份,省外和国外100 多份。20 多年来,已将所搜集的油菜品种进行了整理分类、目录编写、繁种入库、种子更新和评价鉴定,初步建成贵州油菜基因库。从而为油菜种质利用提供物质保障和丰富的基因信息。同时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油菜基因库建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基因 贵州 育种 遗传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芥菜型油菜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璐璐 张超 +1 位作者 黄莎 唐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6-529,共4页
【目的】研究贵州芥菜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为贵州芥菜型油菜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269份贵州地方芥菜型油菜为材料,通过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研究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贵州芥菜型油菜的... 【目的】研究贵州芥菜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为贵州芥菜型油菜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269份贵州地方芥菜型油菜为材料,通过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研究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贵州芥菜型油菜的全株有效角果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每角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显著相关,说明全株有效角果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每角粒数及千粒重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各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全株有效角果数(x8)>千粒重(x10)>株高(x1)>二次有效分枝数(x5)>主花序角果数(x7)>每角粒数(x9)>分枝角度(x6)>有效分枝高度(x2)>一次有效分枝数(x4)>主花序长(x3)。【结论】贵州芥菜型油菜的全株有效角果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千粒重是影响小区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二次有效分枝数对全株角果数贡献率较大,且通过全株有效角果数产生了极大的正效应。在芥菜型油菜高产育种工作中除了要注重全株角果数的选择外,还应该加强对二次有效分枝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铜仁珍珠花生品质综合评价
20
作者 李晓松 王姣 +3 位作者 任菲宏 邓川 张玉清 王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6-195,共10页
为建立铜仁珍珠豆型花生资源的综合评价方法,加快地方资源开发利用,以167份铜仁珍珠花生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供试材料的20个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品质性状中豆蔻酸变异系数最大,为19.76%,脂肪变... 为建立铜仁珍珠豆型花生资源的综合评价方法,加快地方资源开发利用,以167份铜仁珍珠花生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供试材料的20个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品质性状中豆蔻酸变异系数最大,为19.76%,脂肪变异系数最小,为2.37%;相关性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棕榈酸、亚油酸、山嵛酸、十七烷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油酸、果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确定了6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2.867%;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当遗传距离为30时,167份材料可被分为五大类群;167份资源的综合得分范围在-2.920~4.330之间,筛选出综合品质较好的SN19、YH15、YP09、YJ04、SQ07作为花生新品选育的备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质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