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职校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
作者 张超金 《花卉》 2016年第11X期47-48,共2页
新时期职业院校建设步入现代化趋势,以“生态、和谐、人文”为主导思想的设计理念得到推广。园林景观是校园环境设计重点,对校园生态环境和人文精神场所的打造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职校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提出切... 新时期职业院校建设步入现代化趋势,以“生态、和谐、人文”为主导思想的设计理念得到推广。园林景观是校园环境设计重点,对校园生态环境和人文精神场所的打造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职校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校 景观规划 设计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峻边坡峡谷单塔悬索桥隧道锚设计研究
2
作者 马坤 杨健 +1 位作者 刘建军 黄金钗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1,共7页
绿汁江大桥为主跨780 m的单塔地锚式钢箱梁悬索桥,楚雄岸边坡陡峻无法设置桥塔,中跨主缆经滚轴式复合索鞍转向后直接锚固于山体隧道锚中。为实现陡峻边坡零开挖的建设目标,楚雄岸隧道锚采用由缆洞、横向联络通道和隧道锚洞室构成的“一... 绿汁江大桥为主跨780 m的单塔地锚式钢箱梁悬索桥,楚雄岸边坡陡峻无法设置桥塔,中跨主缆经滚轴式复合索鞍转向后直接锚固于山体隧道锚中。为实现陡峻边坡零开挖的建设目标,楚雄岸隧道锚采用由缆洞、横向联络通道和隧道锚洞室构成的“一通转四洞”结构设计方案。结合建设条件,楚雄岸隧道锚轴线长度为70 m,其中锚塞体长度为37 m,轴线倾角为18.7°,锚塞体前锚面外轮廓尺寸为9.8 m×11.4 m,后锚面外轮廓尺寸为18 m×23 m。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楚雄岸隧道锚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对楚雄岸隧道锚抗拔稳定性和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基于此设计、制作缩尺比为1∶100的隧道锚模型开展模型试验,分析在工程荷载作用下的锚塞体位移。结果表明:工程荷载作用下,楚雄岸隧道锚抗拔稳定性满足要求,围岩可保持稳定;锚岩系统极限承载能力为13倍设计缆力,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锚式悬索桥 隧道锚 复合索鞍 稳定性 极限承载力 结构设计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韩超 《花卉》 2024年第12期94-96,共3页
为解决现代城市交通问题,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景观设计策略为研究对象,探讨慢行交通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创新的设计策略和解决措施。通过理论分析,旨在为城市规划者、设计师以及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促... 为解决现代城市交通问题,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景观设计策略为研究对象,探讨慢行交通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创新的设计策略和解决措施。通过理论分析,旨在为城市规划者、设计师以及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促使更加人性化、可持续、社会融合的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行交通系统 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观光农业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4
作者 李林霞 《花卉》 2019年第2期77-78,共2页
近年来,我国很多区域大力发展了观光农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休憩空间不足的问题,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人们已经不在局限于在田园中进行采摘和品尝等活动,对其环境和功能有了更深的追求,这也对观光农业园林的规划设计提出... 近年来,我国很多区域大力发展了观光农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休憩空间不足的问题,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人们已经不在局限于在田园中进行采摘和品尝等活动,对其环境和功能有了更深的追求,这也对观光农业园林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单阐述观光农业园林规划设计的现状及问题,并结合贵州特色,提出了贵州省观光农业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农业 景观 园林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穿越小倾角高压瓦突煤层瓦斯抽排技术研究
5
作者 杨洪 曾仲毅 +1 位作者 吴铭芳 田娇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2-991,共10页
为解决小倾角高压瓦突煤层底部瓦斯抽排困难,改善瓦斯抽排效果,依托贵州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桃子垭隧道,对穿越小倾角高压瓦突煤层段瓦斯抽排进行研究。基于隧道开挖过程中开挖断面与煤层空间位置关系的变化特点,提出分步、分区的煤层瓦... 为解决小倾角高压瓦突煤层底部瓦斯抽排困难,改善瓦斯抽排效果,依托贵州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桃子垭隧道,对穿越小倾角高压瓦突煤层段瓦斯抽排进行研究。基于隧道开挖过程中开挖断面与煤层空间位置关系的变化特点,提出分步、分区的煤层瓦斯抽排方案;并利用热传导理论与瓦斯流动理论的相似性,采用热力学有限差分计算软件模拟分析隧道小倾角煤层的瓦斯防突抽排过程和实施效果。研究表明:1)分步、分区的煤层瓦斯抽排方案可避免底部煤层超长抽排钻孔打设,较整体一次性抽排方案,钻孔长度减少31%,且施工更便捷、消突更可靠;2)煤层断面抽排钻孔均匀布设时,中间钻孔抽排区域提早达到消突目标,而边缘区域滞后,采用边缘密、中间疏的抽排钻孔布设方式更合理;3)对比沿煤层倾向打设的抽排钻孔和以斜交打设穿透煤层面的抽排钻孔模拟效果,前者抽排效率较后者提高约1/3,且瓦斯压力消散更均匀;4)瓦斯抽排工期可根据抽排模拟计算进行预估,其值大致介于抽排区域平均瓦斯压力和最大瓦斯压力降至瓦斯突出临界压力的时长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突出隧道 小倾角煤层 揭煤防突 瓦斯抽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降雨条件诱发覆盖型岩溶塌陷成因机理与临界判据研究
6
作者 潘宗源 舒睿 +5 位作者 戴建玲 蒙彦 雷明堂 贾龙 马骁 白冰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7-597,共11页
近年来,极端降雨条件诱发岩溶塌陷的问题日益凸显,故亟需开展极端降雨条件下岩溶塌陷形成机理的研究。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降雨条件下覆盖层孔隙水压力、土压力与位移量变化规律,探究了极端降雨条件下岩溶塌陷的形成演化过... 近年来,极端降雨条件诱发岩溶塌陷的问题日益凸显,故亟需开展极端降雨条件下岩溶塌陷形成机理的研究。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降雨条件下覆盖层孔隙水压力、土压力与位移量变化规律,探究了极端降雨条件下岩溶塌陷的形成演化过程、塌陷类型与致塌因素。结果表明:(1)降雨过程覆盖层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和位移量具较好的协同变化规律,且与岩溶塌陷形成演化具较好的相关性。随着降雨强度和循环次数的增加,孔压与土压亦随之增大;位移量的变化表征着岩溶塌陷的形成过程;(2)极端降雨条件下岩溶塌陷类型可分为蠕变破坏型和压剪断裂型两种类型,前者孔隙水压力与土压力为峰丛起伏形态,波动曲线基底不断升高,深层位移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浅层和中层位移量则随降雨持续而逐次递增;后者孔压、土压和位移量呈孤峰型,先是在短期内急剧增大然后再迅速降低;(3)蠕变破坏型岩溶塌陷是软化、饱水增荷与损伤等效应循环与累积的结果,压剪断裂型则是以饱水增荷与损伤为主要致塌动力的塌陷类型;(4)覆盖层厚度与岩溶塌陷临界判据条件呈正相关性,厚度越大覆盖层抗塌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雨 岩溶塌陷 模型试验 成因机理 临界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复杂堆积体稳定性分析及其治理研究——以贵州都匀—安顺高速公路摆拢大桥堆积体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源华 贺太红 +3 位作者 谢配红 龙维 邬忠虎 刘品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21,共10页
对于受三维空间分布的不利构造影响、多种地层错综分布的复杂堆积体,难以将其简化为简单结构的模型进行理论计算。为解决复杂堆积体的稳定性计算问题,利用FLAC^(3D)软件构建三维地质模型,根据贵州都匀—安顺高速公路摆拢大桥堆积体工程... 对于受三维空间分布的不利构造影响、多种地层错综分布的复杂堆积体,难以将其简化为简单结构的模型进行理论计算。为解决复杂堆积体的稳定性计算问题,利用FLAC^(3D)软件构建三维地质模型,根据贵州都匀—安顺高速公路摆拢大桥堆积体工程特性对其进行分区赋值、联合计算,对复杂堆积体的变形破坏机理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方案。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直观地模拟堆积体的变形破坏特点,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堆积体滑坡位移较大的区域分布在2区、3区,堆积体滑坡从2区向后牵引1区,形成整体滑移;提出的“路线局部绕避+工程支挡”的路线比选方案更加合理、有效、经济。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堆积体的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堆积体 稳定性分析 治理方案 FLAC^(3D)软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岩溶勘察模式浅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法滨 郭云 +2 位作者 王祥 龙斌 曾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126,共6页
[目的]在贵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中,岩溶是具有普遍性的不良地质,是地质上面临的首要问题。当今岩溶问题的勘察模式同贵阳城市轨道建设的需求是不相匹配的,故必须探索一种适用于岩溶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岩溶勘察模式。[方法]从岩... [目的]在贵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中,岩溶是具有普遍性的不良地质,是地质上面临的首要问题。当今岩溶问题的勘察模式同贵阳城市轨道建设的需求是不相匹配的,故必须探索一种适用于岩溶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岩溶勘察模式。[方法]从岩溶危害出发,总结分析岩溶勘察的技术手段、规范约束和贵阳市的实际经验共三个方面的内容后,明确指出现阶段采用的“工程地质调绘先行,工程钻探为主,工程物探为辅”的岩溶勘察模式是历史所形成的,并论述了当前轨道交通山地岩溶勘察的主要矛盾是对岩溶勘察的高分辨率要求与勘察方法的低分辨率水平之间的矛盾。[结果及结论]从现阶段岩溶勘察的主要矛盾出发,根据岩溶勘察技术手段的发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经研究提出:“工程地质调绘先行,工程钻探为主,工程物探为辅”的岩溶勘察模式必将走向“从工程需要出发,以地质思维为指导,地质调绘先行,地面物探普查,钻探和钻孔物探为补充和验证,多方法综合”的新勘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岩溶 勘察技术 勘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诱发国道G326顺层滑坡破坏与运动过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仕洪 宋琨 +2 位作者 郭磊 曹俊 姜波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贵州省国道G326松桃县甘龙镇石板村田堡组顺层滑坡是2020年强降雨诱发的滑坡灾害.在对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强降雨诱发滑坡滑动破坏的成因.采用物质点法(materialpointmethod,MPM)进行了滑坡运动过程的模拟,揭示了滑坡... 贵州省国道G326松桃县甘龙镇石板村田堡组顺层滑坡是2020年强降雨诱发的滑坡灾害.在对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强降雨诱发滑坡滑动破坏的成因.采用物质点法(materialpointmethod,MPM)进行了滑坡运动过程的模拟,揭示了滑坡运动的速度和冲击荷载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国道G326滑坡是受2020年7月8日的强降雨诱发的中型顺层岩质滑坡,在8日4时的小时降雨量为96.2mm后约3h发生整体滑移破坏;物质点法能够较真实地模拟滑坡的运动、堆积过程,模拟的堆积体形态与滑坡破坏调查情况基本一致;滑坡岩土体的最大滑动速度为27m/s,最大滑动动能为1.8×109J(15s左右),最大冲击力为37.98×106kN,位于距滑坡后缘约230m处.该研究对国道G326沿线类似滑坡灾害的风险防控具有参考价值和工程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滑坡 顺层滑动 运动过程模拟 物质点法 冲击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10
作者 罗杰 李维维 +5 位作者 任瑞 黄宗辉 熊添祥 杨华山 李源嘉 甘政权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8,共5页
为推动喷射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和高耐久性发展,进行了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基准喷射混凝土相比,各类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均有所降低。但PVA玻璃纤维喷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增幅最... 为推动喷射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和高耐久性发展,进行了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基准喷射混凝土相比,各类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均有所降低。但PVA玻璃纤维喷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增幅最大,相比AR玻璃纤维喷射混凝土,PVA纤维喷射混凝土表现出更优异的抗拉性能。纤维素喷射混凝土的微观孔结构性能改善最优。综合考虑,PVA喷射混凝土更适合应用于实际的喷射混凝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体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河景观设计研究
11
作者 韩超 《花卉》 2024年第14期127-129,共3页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许多城市的滨河地区面临着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受损和城市洪水风险增加等问题。因此,基于水体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河景观设计成为迫切需要的解决方案。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采用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重新塑造滨河景观,实现...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许多城市的滨河地区面临着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受损和城市洪水风险增加等问题。因此,基于水体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河景观设计成为迫切需要的解决方案。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采用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重新塑造滨河景观,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同时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滨河景观设计原则、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的综合分析,本研究为创造可持续、宜居的城市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河景观设计 水体生态修复 系统恢复 城市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沿德高速公路龙家岩滑坡治理工程实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云 唐军 +1 位作者 李明智 刘平军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34-137,142,共5页
以贵州省沿德高速公路龙家岩滑坡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其滑坡体特征、滑坡影响因素、滑动变形破坏机制进行分析,结合滑坡深层位移监测及施工开挖揭露地质信息对滑坡治理的动态设计全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滑坡是边坡坡体受多... 以贵州省沿德高速公路龙家岩滑坡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其滑坡体特征、滑坡影响因素、滑动变形破坏机制进行分析,结合滑坡深层位移监测及施工开挖揭露地质信息对滑坡治理的动态设计全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滑坡是边坡坡体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渐进、动态破坏的过程;开挖切脚是滑坡形成的关键性因素,结合牵引式滑坡特点对滑坡前缘进行强支挡措施,确保了滑坡的稳定;采用动态设计法对滑坡治理全过程进行控制并对设计进行纠偏改进,实现了滑坡最优化的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变形破坏机理 深层位移监测 稳定性分析 动态设计 支挡措施 贵州 沿德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玄武岩残积土崩解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唐军 余沛 +1 位作者 魏厚振 孟庆山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8-783,共6页
完成了2种不同风化程度的玄武岩残积土的崩解特性试验,通过对原状、烘干1h、风干48h 3种情况下试块的浸水崩解曲线的分析后发现:棕红色残积土的崩解速度较快;由于含水率的不同,原状土完成崩解的时间最长,烘干1h的次之,风干48h的最短。... 完成了2种不同风化程度的玄武岩残积土的崩解特性试验,通过对原状、烘干1h、风干48h 3种情况下试块的浸水崩解曲线的分析后发现:棕红色残积土的崩解速度较快;由于含水率的不同,原状土完成崩解的时间最长,烘干1h的次之,风干48h的最短。不同条件下试块的崩解破坏形式是不同的,烘干、风干试样由于经历了干湿循环的作用而崩解速度加快,其中大量裂隙的出现是玄武岩残积土发生崩解加快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玄武岩残积土层的边坡加固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残积土 崩解性 崩解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动和探地雷达的城市轨道交通岩溶探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龙斌 张军 李宏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46,共7页
贵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受城市地形条件和电磁干扰,导致深层的岩溶区域探测手段受限,使轨道交通建设面临透水等严重风险。针对贵阳地铁3号线面临的复杂岩溶环境的问题,提出了微动与探地雷达(GPR)相结合的岩溶综合物探方法。在道路表... 贵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受城市地形条件和电磁干扰,导致深层的岩溶区域探测手段受限,使轨道交通建设面临透水等严重风险。针对贵阳地铁3号线面临的复杂岩溶环境的问题,提出了微动与探地雷达(GPR)相结合的岩溶综合物探方法。在道路表面采用微动法实现40 m以内的大探深检测,通过改变台阵形式、调整检波器间距、避开管线位置等方法避开地表面管线干扰,实现岩溶状态的大范围判断。在隧道开挖掌子面采用100 MHz屏蔽GPR天线进行复核探测,实现岩溶区域的精确定位。在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开展了微动与GPR融合的岩溶排查实验,并通过超前水平钻探对判断的岩溶区域进行了取芯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岩溶区域与围岩密实区域波速差异较大,微动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大探深范围内的岩溶探测,适合城市道路内部岩溶区大探深判断;电磁波在岩溶区域存在强反射、低频特征,在GPR图谱中特征明显,微动与GPR联合可实现岩溶区域的精确定位。超前水平钻探开挖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避免城市轨道的透水事故。微动和GPR联合的探测方法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探深病害探测提供了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保证市政施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大探深 微动勘探 探地雷达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诱导的公路隧道入口区域交通安全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施正宝 何福成 +2 位作者 王首硕 黄婷 杜志刚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36-146,共11页
为达到驾驶人早发现隧道洞门、早适应环境变化、早决策驾驶行为的目的,通过分析隧道入口区域行车环境下的视距视区与交通安全问题,借鉴常见的线条形视线诱导设施(如反光环、反光条、弹性交通柱等),构建隧道线性诱导系统,并提出基于线性... 为达到驾驶人早发现隧道洞门、早适应环境变化、早决策驾驶行为的目的,通过分析隧道入口区域行车环境下的视距视区与交通安全问题,借鉴常见的线条形视线诱导设施(如反光环、反光条、弹性交通柱等),构建隧道线性诱导系统,并提出基于线性诱导的隧道入口区域改善方法。另外,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集白天与夜间环境下注视点的位置数据;将注视区域分为5类,并分析注视点在各区域的视觉转移特性,评价隧道入口区域改善前后的效果。结果表明:1)隧道线性诱导系统具备形式多样、较大尺寸、可以勾勒轮廓、发光分散等特点,同时可以以低成本提升隧道光环境的安全性。2)隧道入口区域改善前,驾驶人的注视点以较大概率出现在前方近处。3)改善后,驾驶人的注视点以较大的概率出现在前方远处,表明改善方案使得驾驶人的视距充足;改善后注视点在主要分布区域的注视概率变动比改善前更为缓和,表明驾驶人的视区变化得到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入口 线性诱导系统 视距视区 视觉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石漠化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广西恭城县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涂纯 罗为群 +5 位作者 蒋忠诚 刘绍华 胡兆鑫 汤庆佳 吴泽燕 张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石漠化集中分布的地区,但有关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石漠化的内在演化机制研究还较少涉及。以广西恭城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石漠化集中分布的地区,但有关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石漠化的内在演化机制研究还较少涉及。以广西恭城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1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法进行石漠化信息提取,定量分析了恭城县石漠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成因机制。结果显示,恭城县石漠化主要经历了2000-2005加速恶化、2005-2015年快速改善和2015-2021年缓慢恶化三个阶段,石漠化总面积在88.96~229.55 km^(2);2000-2005年,恭城县石漠化表现为无石漠化向轻度和中度石漠化转移,2005-2021年呈逆向改善。西岭镇、莲花镇、平安镇是石漠化发生的主要地区,占全县石漠化总面积的55.47%~61.31%。灰岩区发生的石漠化面积为104.03 k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72.91%;园地内发生的石漠化面积为56.26 km^(2),占比为38.12%。结果表明:灰岩区强烈的岩溶作用,以及长期种植的单一经济果林遭大面积砍伐,是导致近年恭城县石漠化加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恭城县 石漠化 时空演变格局 不同岩性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绿化设计中花卉植物的色彩应用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林霞 《花卉》 2018年第20期173-174,共2页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上升,对生活层次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国民的审美能力也攀上一个新的高度, 促使我国美学艺术设计不断发展.园林的绿化设计就是体现国民审美的一个方面, 它是一种综合艺术的设计成果,具备了...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上升,对生活层次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国民的审美能力也攀上一个新的高度, 促使我国美学艺术设计不断发展.园林的绿化设计就是体现国民审美的一个方面, 它是一种综合艺术的设计成果,具备了多层次的美学价值,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色彩设计, 它不同于一般的园林森木, 它不只是绿色的体现, 而是加入了花卉植物来丰富园林的色调, 利用花卉植物的缤纷色彩可以打造出一个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利用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不同的视觉享受,从而使得心里感受有所不同.本文基于花卉植物色彩的应用这一中心议题, 影响花卉植物的色彩的因素以及色彩的搭配技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设计 花卉植物 色彩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岩隧道开挖损伤区特征研究:以桐梓隧道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柏明武 陈世万 +3 位作者 左双英 魏元龙 田娇 田云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3,共13页
【目的】隧道损伤区范围及其损伤特征的精确表征对隧道工程岩体质量评价和围岩支护优化十分重要。【方法】以贵州桐梓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围岩钻孔岩芯精细编录、钻孔波速测试和钻孔电视摄影,获得围岩内开挖诱发裂隙分布及岩体波速劣化... 【目的】隧道损伤区范围及其损伤特征的精确表征对隧道工程岩体质量评价和围岩支护优化十分重要。【方法】以贵州桐梓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围岩钻孔岩芯精细编录、钻孔波速测试和钻孔电视摄影,获得围岩内开挖诱发裂隙分布及岩体波速劣化特征;并对不同钻进深度的岩芯开展核磁共振测试,认识损伤区岩芯细微观结构改变特征。【结果】结果显示,岩芯获得率在1.25倍洞径范围内降低,新生裂隙在1.25倍洞径范围内出现,岩体波速在0.4~0.6倍等效洞径范围内降低明显;孔隙率在0~3 m内急剧下降,该范围内大孔孔隙增大明显。【结论】对比多种理论强度计算的开挖损伤区范围结果发现,Hoek-Brown准则、统一强度理论和数值模拟计算获得的损伤区范围与实测结果一致,适用于灰岩体损伤强度理论计算。损伤范围判定的经验公式,获得了判定损伤区的指标,对定量判定灰岩隧道开挖损伤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开挖损伤区 灰岩 新生裂隙 波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雨—库水作用下的某库岸堆积体滑带土力学性能及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龙 马白虎 +2 位作者 方坤 曾耀 王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60,共5页
库水及降雨往复作用下滑带土的力学性能演化是库岸滑坡形成发展及破坏的内在控制因素。基于宏微观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手段,研究了干湿循环作用下滑带土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力学损伤特性,并建立了基于宏观强度的微观损伤演化模型。结果表明... 库水及降雨往复作用下滑带土的力学性能演化是库岸滑坡形成发展及破坏的内在控制因素。基于宏微观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手段,研究了干湿循环作用下滑带土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力学损伤特性,并建立了基于宏观强度的微观损伤演化模型。结果表明,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滑带土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均出现降低趋势,剪切强度劣化率随干湿循环扰动程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亲水矿物及干湿循环下的水动力影响效应,使得土样微观结构由致密向疏松多孔转变,颗粒间微裂纹及原生孔隙迅速增加。基于损伤力学和室内试验提出的宏微观损伤模型可有效表征干湿循环作用下滑带土的劣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区岸坡 干湿循环 强度劣化率 劣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及其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简婧 李科霞 《花卉》 2016年第07X期17-18,共2页
当前,城市绿化已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发现与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准,受到了市民与市政部门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园林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原则,... 当前,城市绿化已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发现与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准,受到了市民与市政部门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园林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原则,其次对建设生态规划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 生态规划 设计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