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媒体课件的生成与再编辑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爱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7-80,共4页
探讨了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以及CERNET2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实践等问题,提出高带宽、高速率、高可靠性的网络包含视、音频等大颗粒信息对象的多媒体课件,将为远程教育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创造更多的机遇,并提升整个远程教育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远程教育 编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卡和RBF神经网络的短时公交客流量预测 被引量:9
2
作者 陆百川 邓捷 +2 位作者 马庆禄 刘权富 张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110,共5页
在公交客流量特性分析基础上,通过IC卡获取了实时公交客流量数据;结合GPS数据,利用OD反推法分析了实时客流分布;进而建立了基于IC卡和RBF神经网络的短时公交客流量预测模型并介绍了具体预测过程。对重庆市841公交线路进行了实例分析,得... 在公交客流量特性分析基础上,通过IC卡获取了实时公交客流量数据;结合GPS数据,利用OD反推法分析了实时客流分布;进而建立了基于IC卡和RBF神经网络的短时公交客流量预测模型并介绍了具体预测过程。对重庆市841公交线路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上下车客流真实值与预测值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均小于1.5%,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获取实时客流数据,预测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IC卡信息 GPS数据 RBF神经网络 短时公交客流 客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采样痕迹的图像伪造检测 被引量:5
3
作者 左菊仙 邓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10期328-333,共6页
检测重采样痕迹是数字取证中判断图像是否被篡改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现有重采样检测方法大多只考虑单次重采样情况,对再次经历重采样的伪造图像不能有效区分定位篡改区域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重采样痕迹的图像伪造检测算法。首先定义... 检测重采样痕迹是数字取证中判断图像是否被篡改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现有重采样检测方法大多只考虑单次重采样情况,对再次经历重采样的伪造图像不能有效区分定位篡改区域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重采样痕迹的图像伪造检测算法。首先定义出能够描述并区分不同重采样痕迹的两个特征量,将待测图像重叠分块,计算每块的特征量,然后利用特征量的不一致性检测定位篡改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区分旋转与缩放的操作历史痕迹,进行篡改伪造图像的自动判断与篡改区域定位;并且当伪造图像再次经历重采样操作后,仍能区分出图像中的不同插值区域,即对再次重采样操作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造检测 篡改图像 重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卡和密码保护的WSN远程用户安全认证方案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丽萍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7-102,共6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用户远程安全认证问题,分析现有方案的不足,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智能卡的WSN远程用户认证方案。通过用户、网关节点和传感器节点之间的相互认证来验证用户和节点的合法性,并结合动态身份标识来抵抗假冒攻击、智...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用户远程安全认证问题,分析现有方案的不足,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智能卡的WSN远程用户认证方案。通过用户、网关节点和传感器节点之间的相互认证来验证用户和节点的合法性,并结合动态身份标识来抵抗假冒攻击、智能卡被盗攻击、服务拒绝攻击、字典攻击和重放攻击。同时对用户信息进行匿名保护,且用户能够任意修改密码。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且具有较小的计算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安全认证 智能卡 相互认证 密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