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沿空留巷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1
作者 田维霖 罗畅 《矿业装备》 2025年第2期10-12,共3页
沿空留巷是无煤柱开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沿空留巷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首先梳理了我国沿空留巷技术的主要类型、巷旁与巷内支护形式、围岩控制原理及围岩结构力学模型。然后总结了目前国内沿空留巷技术面临的主... 沿空留巷是无煤柱开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沿空留巷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首先梳理了我国沿空留巷技术的主要类型、巷旁与巷内支护形式、围岩控制原理及围岩结构力学模型。然后总结了目前国内沿空留巷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大采高条件下围岩控制问题、技术受限、工艺复杂、机械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智能化采煤升级、研究不等强充填体、提高切顶式沿空留巷普适性等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围岩控制 巷旁支护 力学模型 智能化 不等强填充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旁高水充填材料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田维霖 罗畅 苏恒瑜 《煤》 2024年第9期4-10,共7页
巷旁充填体的承载特性对上覆岩层的结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充填材料要求较高。文章通过对改性后的高水材料开展了不同水灰质量比与不同外加剂掺量下力学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改性前后巷旁高水材料充填体试件的稳定... 巷旁充填体的承载特性对上覆岩层的结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充填材料要求较高。文章通过对改性后的高水材料开展了不同水灰质量比与不同外加剂掺量下力学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改性前后巷旁高水材料充填体试件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组水灰质量比为1.50∶1.00,发泡剂掺量为0.06%,纤维掺量为0.2%.优化组试件在28 d期龄时,抗压强度达到8.84 MPa.并对优化组与对照组试件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纤维的加入,使充填体试件内部结构被大量细小的纤维“牵扯”,起到了类似“加筋”的效果,同时,纤维细观作用机制表现为阻碍裂隙的初始扩展和影响侧向膨胀的速率。最后,两组试件的微观形态中都有大量的钙矾石生成,表明纤维及发泡剂的加入对钙矾石的生成量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下的安全高效采煤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材料 改性试验 数值模拟 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