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元素对烟草质量的影响及管理对策
1
作者 陈涛 廖睿 +8 位作者 吕大树 韩严竟 吴彦霖 徐宸 李瑜 范业晨 卿龙豪 王智 杨大庆 《植物医学》 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
烟草的生长和品质形成过程中,微量元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烟株长期缺乏或者过量摄入微量元素均可对烟叶的外观、化学成分比例、燃烧性和口感等产生显著影响。当前烟叶生产过程中仍存在过度依赖氮、磷、钾肥的现象,忽视微肥补充,同时... 烟草的生长和品质形成过程中,微量元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烟株长期缺乏或者过量摄入微量元素均可对烟叶的外观、化学成分比例、燃烧性和口感等产生显著影响。当前烟叶生产过程中仍存在过度依赖氮、磷、钾肥的现象,忽视微肥补充,同时与土壤酸化、耕作粗放等问题叠加,加剧了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比例失衡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微量元素管理对策不仅有助于烟草生长,还能显著改善其燃烧、烟气质量以及感官特性。文章根据前人研究综述了各类微量元素对烟草质量的具体影响,并针对各微量元素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以期为烟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烟草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加工中打叶复烤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洋 杨雨波 +6 位作者 吴昊 杨松 欧明毅 吴有祥 许洪庆 吕大树 刘素参 《农业工程》 2018年第8期83-85,共3页
为了满足中式细支卷烟需要和提高遵义复烤厂新线打叶复烤加工质量,对遵义复烤厂打叶复烤工艺参数和片烟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选定了3个关键参数,采用了多指标权重分析和正交试验对遵义复烤新线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润... 为了满足中式细支卷烟需要和提高遵义复烤厂新线打叶复烤加工质量,对遵义复烤厂打叶复烤工艺参数和片烟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选定了3个关键参数,采用了多指标权重分析和正交试验对遵义复烤新线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润后端加水开启80°、二打电机34 Hz和回潮区混合水30%的工艺参数能明显提高打叶复烤片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标权重分析 正交设计 打叶复烤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切加工方式对打叶复烤烟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洋 杨雨波 +5 位作者 欧明毅 王建民 许洪庆 吴有祥 潘俊闽 李瑞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147-150,共4页
为提高生产上打叶复烤的烟叶质量提供依据,以2017年福建三明翠碧一号X2F、C3F和B2F烟叶为材料,设"两段式"去叶基加工(T_1)、"两段式"全叶加工(T_2)和"三段式"全叶加工(T_3)3种分切加工方式,研究烤后片烟... 为提高生产上打叶复烤的烟叶质量提供依据,以2017年福建三明翠碧一号X2F、C3F和B2F烟叶为材料,设"两段式"去叶基加工(T_1)、"两段式"全叶加工(T_2)和"三段式"全叶加工(T_3)3种分切加工方式,研究烤后片烟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感官评吸质量和片烟结构变化。结果表明:T_1烤后片烟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较T_2和T_3小幅提高,T_2与T_3间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不显著;X2F和B2F等级烤后片烟感官评吸质量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C3F等级烤后片烟的感官评吸质量T_1与T_2、T_3间差异显著,T_2与T_3间差异不显著;各等级烟叶打叶复烤烤后片烟的得率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T_2的X2F等级烤后片烟的叶片结构较优,T_1的C3F等级烤后片烟的叶片结构较优,T_3的B2F等级烤后片烟的叶片结构较优。下部叶采用"两段式"全叶加工、中部叶采用"两段式"去叶基加工、上部叶采用"三段式"全叶加工可明显提高打叶复烤烟叶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切加工 加工方式 打叶复烤 复烤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烟区翠碧一号烟叶表面颜色特征量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飞 王改丽 +4 位作者 卢志伟 黄本荣 范兆烽 林文贵 林建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2期193-195,231,共4页
为探析三明烟区翠碧一号烟叶不同部位、色组烟叶表面颜色特征,以2018年审定的基准样品为原料,采用L^*a^*b^*颜色空间表征方法对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三明烟区翠碧一号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明度(L^*)以下部... 为探析三明烟区翠碧一号烟叶不同部位、色组烟叶表面颜色特征,以2018年审定的基准样品为原料,采用L^*a^*b^*颜色空间表征方法对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三明烟区翠碧一号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明度(L^*)以下部柠檬黄最高,上部橘黄最低;红度(a^*)以上部橘黄最高,下部柠檬黄最低;黄度(b^*)以中部橘黄最高,上部橘黄最低;饱和度(C^*)以中部橘黄较高,上部橘黄较低。各等级表面颜色特征参数均较集中,变异系数均较小,为0.11%~4.51%,其中柠檬黄色组的变异程度大于橘黄色组。除饱和度(C^*)外,三明烟区翠碧一号相同部位、不同色组烟叶表面颜色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部位橘黄色组均具有较高的红度(a^*)、较低的明度(L^*)。三明烟区翠碧一号橘黄色组不同部位间表面颜色指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烤烟部位的上升,红度(a^*)逐渐升高,明度(L^*)、黄度(b^*)和饱和度(C^*)均先升再降。柠檬黄色组不同部位间表面颜色指标除了颜色饱和度(C^*)外,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烤烟部位的上升,红度(a^*)逐渐升高,明度(L^*)和黄度(b^*)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翠碧一号 颜色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切丝模式对烟丝结构及卷烟掉火头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訾莹莹 云雪 +2 位作者 杨钫 谭科军 陈向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112-114,共3页
为卷烟制丝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以纯叶丝品牌配方烟叶为原料,采用工厂实际生产加工方法研究不同切丝模式对烟丝结构和卷烟掉火头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切丝模式对各工序烟丝结构的影响显著,30mm和40mm错刃定长刀片切丝模式的烟丝长丝率... 为卷烟制丝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以纯叶丝品牌配方烟叶为原料,采用工厂实际生产加工方法研究不同切丝模式对烟丝结构和卷烟掉火头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切丝模式对各工序烟丝结构的影响显著,30mm和40mm错刃定长刀片切丝模式的烟丝长丝率下降,中短丝率升高,长烟丝与中短烟丝的均匀性得到改善。2)在3种定长刀片切丝模式中,30 mm和40 mm错刃定长刀片切丝的掉火头率分别为34.86%和17.67%,比平刀切丝的掉火头率(98.25%)下降63.39百分点和80.58百分点,卷烟的掉火头现象得到明显改善。3)切丝、烘丝、贮丝和过烟枪的烟丝结构与烟支掉火头率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工序长丝率与烟支的掉火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946、0.956和0.922,中丝率、短丝率和烟末率与烟支的掉火头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并以烟末率与烟支掉火头率的相关系数最小,分别为-0.482、-0.701、-0.681和-0.680。降低长丝率和提高中短丝率可有效改善卷烟的掉火头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长切丝 烟丝结构 掉火头 切丝模式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市不同植烟区的烟叶综合质量差异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洋 杨雨波 +5 位作者 许洪庆 张兴国 夏志林 余大春 吴有祥 欧明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35-40,共6页
为遵义市植烟区烟叶生产及其在卷烟工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以2017年遵义市11个植烟区烤烟的中部上等烟叶(C3F)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与样品烟叶化学指标检测相结合方法,对抽样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质量和安全性等综合... 为遵义市植烟区烟叶生产及其在卷烟工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以2017年遵义市11个植烟区烤烟的中部上等烟叶(C3F)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与样品烟叶化学指标检测相结合方法,对抽样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质量和安全性等综合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遵义市11个植烟区烤烟中部上等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值评价的平均总得分分别为85.01分、97.48分和83.45分;烟叶安全性整体较好,但凤岗县、余庆县和湄潭县植烟区的多菌灵类农药残留含量超标,桐梓县植烟区的甲基嘧啶啉类农药残留含量超标,该植烟区应注意控制超标类农药的施用量;各植烟区烟叶的综合质量为务川县>播州区>湄潭县>仁怀市>余庆县>凤岗县>正安县>绥阳县>桐梓县>道真县>汇川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质量 综合评价 植烟区 遵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叶复烤一润加水方式对片烟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龚霜 任明超 +4 位作者 王代蔚 刘知一 陈筑枫 穆安勇 杨洋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9期39-42,共4页
为探究打叶复烤一润加水方式对片烟水分的影响,在一润加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一润进口与出口加水比例,对其片烟水分和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①在一润工段总加水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进口加水占比增加,烟叶在二润出口含水率由16.... 为探究打叶复烤一润加水方式对片烟水分的影响,在一润加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一润进口与出口加水比例,对其片烟水分和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①在一润工段总加水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进口加水占比增加,烟叶在二润出口含水率由16.62%升高到了17.07%,且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2)=0.889)。②烟叶水分散失率由4.05%减小到了1.05%,与进口加水占比呈显著负相关(R^(2)=0.831)。③一、二润出口含水率RSD随一润进口加水占比增加,分别减小了35.88%和34.09%,且两者均与一润进口加水占比呈显著负相关(R_(一润)^(2)=0.864,R_(二润)^(2)=0.896)。④在试验范围内,一润进出口加水比例采用6∶4较佳,烟叶在二润出口的含水率最高、水分散失率最低、水分均匀性最好,同时未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色素含量产生影响。通过优化一润加水方式,能为后续打叶工段提供水分均匀性更好的片烟,进而提高打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叶 烟叶水分 打叶复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打叶复烤企业评价
8
作者 杨雨波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对10家打叶复烤企业2015——2017年的打叶复烤质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打叶复烤企业分为四类,归纳出每一类打叶复烤企业的特点,并基于当前打叶复烤需求,对各类打叶复烤企业今后提高打叶复烤质量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 聚类分析 打叶复烤 企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