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病证结合”建立的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大鼠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蔷 刘顶鼎 +5 位作者 刘冬 曾贵荣 王静茹 杨菁 郭建生 吴雪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64-3271,共8页
目的利用附子汤灌胃与电刺激三叉神经节构建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大鼠模型,探讨该模型的特征。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天丸组(1.6 g·kg^(-1)),每组10只。模型组、正天丸组大鼠灌胃附子汤(2.00 g·kg^(-1)),每... 目的利用附子汤灌胃与电刺激三叉神经节构建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大鼠模型,探讨该模型的特征。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天丸组(1.6 g·kg^(-1)),每组10只。模型组、正天丸组大鼠灌胃附子汤(2.00 g·kg^(-1)),每天1次,连续28天,建立肝阳上亢证;附子汤灌胃第15天,正天丸组大鼠同时给予正天丸药液,每天1次,共14天;第29天时,电刺激大鼠三叉神经节建立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模型。末次给药30 min后,观察大鼠宏观体征和行为表现,血液粘度仪检测血液流变学;免疫组化、RT-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TCC)中P物质(SP)阳性表达、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具有双目红赤,易怒,同笼打斗,舌质暗或有瘀点等宏观体征;出现有规律地摆头、频繁理毛等行为变化;中央区路程增加(P<0.05);全血高切相对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变型指数明显降低(P<0.05);TCC中SP阳性表达、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正天丸组大鼠宏观体征及行为变化明显改善;中央区路程明显减少(P<0.05);全血高切相对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型指数明显升高(P<0.05);TCC中SP阳性表达、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SD大鼠附子汤灌胃4周结合电刺激三叉神经节可构建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的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肝阳上亢证 瘀血证 电刺激 三叉神经节 附子汤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