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在《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龙毅 罗国勇 +8 位作者 徐剑 徐文芬 丁晶鑫 陈彪 刘杰 刘耀 陈滕 李倩 杨武德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药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实践是药学本科生综合能力检验的重要机会,既是验证学习成果的过程,又是全链条实验操作能力的机会。对该课程的... 《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药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实践是药学本科生综合能力检验的重要机会,既是验证学习成果的过程,又是全链条实验操作能力的机会。对该课程的内容设计既要结合实际又要具备可执行性,同时要结合考虑思政性和学校办学特色。基于上述要点和前期的调研,授课组决定以双氢青蒿素片的生产及质量检验为课程的核心,设计了包含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制剂实验和药物分析实验的综合实验。该课程进行了2个周期的运行,实验难度适中,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可操作性强,学生接受度高,学生适应性好,学习效果较好。但是,该课程仍然存在部分实验产率不高、终结性考核试题区分度一般以及课程最终成绩不能完全体现过程性评价的意义等问题。授课组计划从优化实验步骤、提升终结性考核难度以及改进过程性评价方法这3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专业综合实验 中医药 双氢青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贵州苗家米酒功能成分对调节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王佳佳 杨玉玲 +2 位作者 李术钗 和春菊 彭怡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2,共6页
该研究首先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结合Swiss ADME从贵州苗家米酒中筛选得到主要的挥发性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Prediction预测其作用靶点,并结合OMIM、Drugbank、Dis GeNET等数据库收集高脂血症疾病靶点,进一步获得活性成... 该研究首先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结合Swiss ADME从贵州苗家米酒中筛选得到主要的挥发性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Prediction预测其作用靶点,并结合OMIM、Drugbank、Dis GeNET等数据库收集高脂血症疾病靶点,进一步获得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高脂血症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然后利用STRING、Cytoscape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并利用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结合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苗家米酒-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探索苗家米酒发挥调节高脂血症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贵州苗家米酒可能以3,4-二羟基苯基二醇、辛酸乙酯、正己酸乙酯、反-2-十二烯醛等为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癌症通路、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通路上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白细胞介素-6(IL-6)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等关键靶点发挥调节高脂血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家米酒 高脂血症 气相色谱-质谱 网络药理学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豆蔻果挥发油代谢组及抑菌活性时空特异性分析
3
作者 田琴 胡璇 +6 位作者 王丹 黄英 江芊 陈振夏 王清隆 陈晓鹭 于福来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200,共10页
研究不同成熟期(花后29、47、73 d)果皮(P1~P3)和种子(S1~S3)挥发油的得率、代谢组与抑菌活性。采样时种子颜色分别为绿色、浅褐色、黑褐色。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研究不同成熟期(花后29、47、73 d)果皮(P1~P3)和种子(S1~S3)挥发油的得率、代谢组与抑菌活性。采样时种子颜色分别为绿色、浅褐色、黑褐色。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再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同时测定抑菌活性,最后通过谱效关联分析筛选抑菌活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结果表明,种子含油率极显著高于果皮。代谢组学共鉴定到代谢物125个,果皮和种子代谢物种类相似,均以萜类为主,但含量差异显著,果皮中含氧二萜烯类代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种子。层次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果皮和种子显著分离,且随着成熟分离扩大。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到组间差异代谢物(differentially accumulated metabolites,DAM)124个。在花后29、47、73 d,果皮与种子间DAM分别有91、94、96个,均以含氧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含氧倍半萜烯类为主。对DAM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发现,差异通路多与抗逆性有关,可能影响抑菌活性。抑菌实验结果显示,果皮对枯草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显著高于种子。谱效关联分析筛选到果皮抑菌活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30个,以含氧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含氧倍半萜烯类为主。综上,草豆蔻果挥发油代谢组和抑菌活性具有显著时空特异性,突出了果皮作为中药废弃物具有潜在利用价值,并为草豆蔻在食品、药品的研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豆蔻 果皮 种子 挥发油 代谢组 抑菌活性 农业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仿野生天麻品质及抗氧化和神经保护活性
4
作者 杨修 严艳芳 +8 位作者 李齐激 杨礼寿 潘雄 李立郎 胡薛豪 陈瑞 罗夫来 高明 杨小生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6-235,共10页
建立仿野生天麻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合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 建立仿野生天麻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合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探究不同产地仿野生天麻的品质差异。通过比较分析贵州省主产区15批天麻样品的HPLC标志成分指纹图谱,共标定出14个共有峰,指认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 6个标志成分。主成分分析表明,天麻中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3.373%,天麻素和巴利森苷A是影响天麻类别的主要成分;OPLS-DA明确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B和巴利森苷A是影响天麻质量的成分。天麻标志成分总含量为12.957~36.738 mg/g,巴利森苷A的含量占比最大。在同等限定条件下,仿野生和袋栽天麻的标志成分差异明显,利用试剂盒和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天麻的抗氧化能力和神经细胞保护活性,结果显示仿野生天麻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PC12细胞和HT-22神经细胞的保护活性方面均优于袋栽天麻。本研究可为仿野生天麻的质量标准建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指纹图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抗氧化 神经细胞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花菁类反应型Cu^(2+)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5
作者 吴露芳 刘永浪 +3 位作者 王倩 张文锦 左晓玲 吴翀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以半花菁染料为荧光团,2-吡啶甲酸酯为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种反应型荧光探针BITPP,并通过NMR、IR及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对探针BITPP检测Cu^(2+)的溶剂介质进行了优化,确立了EtOH/HEPES(V/V,1/1,pH=7.0)混合溶剂作为本研究的最佳测试... 以半花菁染料为荧光团,2-吡啶甲酸酯为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种反应型荧光探针BITPP,并通过NMR、IR及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对探针BITPP检测Cu^(2+)的溶剂介质进行了优化,确立了EtOH/HEPES(V/V,1/1,pH=7.0)混合溶剂作为本研究的最佳测试溶剂,并在该条件下对探针BITPP识别检测Cu^(2+)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探针BITPP对Cu^(2+)具有高选择性且不受其他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探针的荧光强度与Cu^(2+)浓度在0.0995~2.5μ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15),最低检测限为99.5 nmol·L^(-1)。机理研究证实,Cu^(2+)可诱导探针BITPP吡啶甲酸酯部分发生水解反应,导致探针分子中电荷转移(ICT)荧光恢复,从而实现对Cu^(2+)的定性定量检测。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探针BITPP可用于实际水样中Cu^(2+)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半花菁染料 铜离子 反应型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和气体微环境对贵州乌天麻片贮藏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李莹 彭桂英 +2 位作者 朱龙友 李永康 王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2-291,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气体微环境对贵州乌天麻片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贵州乌天麻片干品为原材料,考察不同贮藏温度(10、25和40℃)和气体微环境(空气、脱氧剂、N_(2)和CO_(2))下乌天麻片干品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在120 d的贮藏期内,随着...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气体微环境对贵州乌天麻片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贵州乌天麻片干品为原材料,考察不同贮藏温度(10、25和40℃)和气体微环境(空气、脱氧剂、N_(2)和CO_(2))下乌天麻片干品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在120 d的贮藏期内,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乌天麻片的褐变指数、剪切力、总黄酮和对羟基苯甲醛含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多糖、蛋白质、总酚、天麻素含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对羟基苯甲醇、腺苷和巴利森苷A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与25℃和40℃相比,10℃贮藏条件下乌天麻片感官和有效成分含量指标更接近于0 d;与空气组和脱氧组相比,CO_(2)充气条件下干品品质最优,其次为N_(2)。结论结合经济成本,10℃低温结合CO_(2)或N_(2)充气可作为乌天麻片推荐贮藏技术。本研究可为乌天麻片的合理贮藏、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天麻片 气体微环境 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果参茎叶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7
作者 代道蝶 刘梦鸽 +3 位作者 孙庆文 徐文芬 陈亮 陈春伶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52-56,共5页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红果参茎叶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手段评价其品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红果参茎叶指纹图谱,并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以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31批红果参茎叶指...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红果参茎叶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手段评价其品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红果参茎叶指纹图谱,并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以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31批红果参茎叶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了红果参茎叶指纹图谱,标定11个共有峰,并指认其中3个共有峰,分别为党参炔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31批样品相似度在0.271~0.917,CA、PCA结果相近,且OPLS-DA筛选出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为红果参茎叶的标志性成分。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可为红果参茎叶的药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参 高效液相色谱法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益智仁提取物药液灌胃对肾阳虚多尿大鼠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
8
作者 韩敏 吴珊珊 +2 位作者 何席呈 雷艳 王若男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48-52,58,共6页
目的探讨盐益智仁提取物药液灌胃对肾阳虚多尿大鼠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备盐益智仁及其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鉴定提取物成分。选择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6只;模型组、干预组... 目的探讨盐益智仁提取物药液灌胃对肾阳虚多尿大鼠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备盐益智仁及其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鉴定提取物成分。选择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6只;模型组、干预组均予醋酸泼尼松溶液15 mg/kg和氢氯噻嗪溶液25 mg/kg灌胃制备肾阳虚多尿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干预组予盐益智仁提取物药液1.04 g/kg灌胃,模型组、对照组予等量0.6%吐温-80灌胃,连续灌胃1周。观察大鼠日常饮食、饮水、排泄、活动量、精神状态等,记录其24h排尿量。末次灌胃6h,收集尿液,用GC-MS技术分析尿液中氨基酸差异代谢物,用紫外-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尿液尿素(UREA);腹主动脉取血,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用GC-MS技术分析血液中氨基酸差异代谢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CREA)、AST、ALT。用MetaboAnalyst6.0在线网站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筛选与氨基酸代谢密切相关的代谢通路;用Pearson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氨基酸差异代谢物与药效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盐益智仁提取物中共鉴定出6种主要化学成分,分别为(-)-α-蒎烯、β-芹子烯、马兜铃烯、巴伦西亚橘烯、α-Copaen-15-ol、圆柚酮。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饮水量多,饮食量少,精神萎靡,活动量少,24 h排尿量多;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饮水量少,饮食量恢复,活动量增加、24 h尿量少、精神状态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尿液UREA水平高(P<0.05),血清AST水平低(P<0.05),血清ALT、CREA水平高(P均<0.05),WBC计数低(P<0.05),尿液和血清中氨基酸代谢物水平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尿液UREA水平低(P<0.05),血清AST水平高(P<0.05),血清ALT、CREA水平低(P均<0.05),WBC计数高(P<0.05),尿液和血清中氨基酸代谢物水平高(P均<0.05)。在三组尿液和血清中共发现17种氨基酸差异代谢物。在17种氨基酸差异代谢物中共筛选出5条代谢通路: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17种氨基酸差异代谢物与24 h排尿量和血清ALT、CREA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与WBC计数、尿液UREA水平和血清AST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盐益智仁能够改善肾阳虚多尿大鼠氨基酸代谢和肝肾功能,并且其尿液和血清中氨基酸差异代谢物与药效指标关系密切;盐益智仁的作用机制可能主要通过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等5条代谢通路调节氨基酸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尿 肾阳虚 盐益智仁 氨基酸代谢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叶碳点荧光探针用于饮料中日落黄快速检测
9
作者 李嘉欣 蒋鸿俊 +2 位作者 冯向欣 莫芯慧 陈亮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3期182-189,共8页
以荷叶为碳源,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水溶性好、选择性强的荷叶碳点(FN-CDs)。通过性质表征探究FN-CDs的粒径、形貌特征、官能团种类、元素组成及光学性质。结果表明FN-CDs呈球形,粒径为2.45nm,晶格尺寸为0.18nm;由C(64.86%)、O(12.26%)和N(2... 以荷叶为碳源,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水溶性好、选择性强的荷叶碳点(FN-CDs)。通过性质表征探究FN-CDs的粒径、形貌特征、官能团种类、元素组成及光学性质。结果表明FN-CDs呈球形,粒径为2.45nm,晶格尺寸为0.18nm;由C(64.86%)、O(12.26%)和N(22.88%)三种元素组成;表面含有羟基(-COOH)、羧基(-OH)和亚胺基(-NH-)等亲水性基团;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72和447 nm。基于日落黄对FN-CDs荧光的猝灭现象,构建荧光碳点检测日落黄的方法。日落黄浓度为0.3~100μg/m L时,与FN-CDs的荧光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0.42μg/m L。检测健力宝和佳得乐两种饮料的日落黄含量,其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4.30%~97.07%、91%~94.17%。该检测方法具备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好、准确度较高等特点,可用于食品中日落黄的快速检测。因此,荷叶碳点在食品添加剂检测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碳点 荧光探针 日落黄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2种菊科植物新分布记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泽欢 江维克 顾玮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1期1781-1783,共3页
在野外考察和整理贵州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菊科标本时,发现2种该科的新分布植物:尖羽千里光Senecio acutipinnus Hand.-Mazz.和紫背黄鹌菜Youngia purpimea Y.L.Peng,W.B.Ju,X.F.Gao et Y.D.Gao。其中,尖羽千里光是云南... 在野外考察和整理贵州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菊科标本时,发现2种该科的新分布植物:尖羽千里光Senecio acutipinnus Hand.-Mazz.和紫背黄鹌菜Youngia purpimea Y.L.Peng,W.B.Ju,X.F.Gao et Y.D.Gao。其中,尖羽千里光是云南特有种,紫背黄鹌菜是2015年发表的四川特有的黄鹌菜属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羽千里光 紫背黄鹌菜 狭域种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2种菊科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波 万晓霞 +2 位作者 王健 孙庆文 王泽欢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89-91,共3页
在2015年和2020年对贵州省望谟县和盘县的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菊科Asteraceae的田基黄Grangea maderaspatana(L.)Poir.和巧家橐吾Ligularia qiaojiaensis Y.S.Chen&H.J.Dong 2个贵州省地理分布新记录种,其中田基黄属Grang... 在2015年和2020年对贵州省望谟县和盘县的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菊科Asteraceae的田基黄Grangea maderaspatana(L.)Poir.和巧家橐吾Ligularia qiaojiaensis Y.S.Chen&H.J.Dong 2个贵州省地理分布新记录种,其中田基黄属Grangea Adans.系贵州省分布新记录属,而巧家橐吾则是2010年发表的仅分布于云南的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田基黄 巧家橐吾 新记录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被子植物三种新记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波 万晓霞 +1 位作者 王健 孙庆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1期41-43,共3页
报道贵州3种地理分布新记录种,分别为百合科(Liliaceae)南投万寿竹Disporumnantouense S.S.Ying、金佛山万寿竹D.jinfoshanense X.Z.Li,D.M.Zhang&D.Y.Hong和水玉簪科(Burmanniaceae)宽翅水玉簪Burmannianepalensis(Miers)Hook.f.,... 报道贵州3种地理分布新记录种,分别为百合科(Liliaceae)南投万寿竹Disporumnantouense S.S.Ying、金佛山万寿竹D.jinfoshanense X.Z.Li,D.M.Zhang&D.Y.Hong和水玉簪科(Burmanniaceae)宽翅水玉簪Burmannianepalensis(Miers)Hook.f.,以期为贵州省植物多样性研究及中药新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新记录 南投万寿竹 金佛山万寿竹 宽翅水玉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视角下贵州省高校精准资助模式构建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文 宋桃伟 何静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81-85,共5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数量庞大、繁杂的资助工作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总结分析贵州省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大数据技术在资助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基于大数据视角,从资助工作外部条件(制度保障、人员保障、技术...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数量庞大、繁杂的资助工作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总结分析贵州省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大数据技术在资助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基于大数据视角,从资助工作外部条件(制度保障、人员保障、技术保障及相关部门联动配合)和资助工作实质内容(政策宣传、贫困生认定、动态管理)两个维度上设计全新的资助框架模式,以优化当前贵州省高校资助模式,构建实用的高校精准资助体系,提高高校资助工作效率,以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精准资助 精准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洪娜 檀龙颜 秦睿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5期75-76,共2页
山豆根为临床常用中药,其质量对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概述了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的生药学研究进展,以期为山豆根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豆根 混伪品 生药 质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菊科一新记录种——四川天名精
15
作者 梁春波 王波 +1 位作者 王泽欢 李伟忠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8期1437-1438,共2页
2020—2021年,在贵州省金沙县进行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暨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过程中,于金沙县绿竹村发现了菊科(Compositae)天名精属(Carpesium)植物四川天名精Carpesium szechuanense F. H. Chen&C. M. Hu,查证资料后确认为贵州... 2020—2021年,在贵州省金沙县进行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暨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过程中,于金沙县绿竹村发现了菊科(Compositae)天名精属(Carpesium)植物四川天名精Carpesium szechuanense F. H. Chen&C. M. Hu,查证资料后确认为贵州省菊科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菊科 新记录 四川天名精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条儿菜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抗炎活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菁 刘顶鼎 +3 位作者 陈滕 刘静 麻秀萍 汪祖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200,共9页
为优化粉条儿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究抗氧化、抗炎活性。本研究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粉条儿菜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以DPPH自由基、A... 为优化粉条儿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究抗氧化、抗炎活性。本研究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粉条儿菜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粉条儿菜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炎症模型以评价粉条儿菜总黄酮抗炎活性。结果表明,粉条儿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125 g/mL、提取时间30 min,得到粉条儿菜总黄酮平均得率为1.34%;粉条儿菜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IC50值分别为5.46、 21.69和56.01μg/mL;粉条儿菜总黄酮在12.5~100μg/mL范围内能明显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NO的分泌,其IC50为6.95μg/mL。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粉条儿菜总黄酮的提取,且粉条儿菜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条儿菜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姜黄素碳点光热治疗肺癌细胞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向欣 李嘉欣 +2 位作者 蒋鸿俊 汪祖华 俸婷婷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50-59,共10页
以姜黄素、柠檬酸和分支聚乙烯亚胺为前驱物,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具有高光热效应的氮掺杂姜黄素碳点(Cur-CD),用于光热杀灭肺癌细胞。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电子能谱、Raman光谱研究Cur-CD的形态和组成... 以姜黄素、柠檬酸和分支聚乙烯亚胺为前驱物,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具有高光热效应的氮掺杂姜黄素碳点(Cur-CD),用于光热杀灭肺癌细胞。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电子能谱、Raman光谱研究Cur-CD的形态和组成;利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探究Cur-CD的光学性能;通过波长808 nm近红外激光照射探究Cur-CD的光热性能;通过细胞实验探究Cur-CD的细胞毒性、摄取和成像以及细胞光热治疗能力。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荧光性能和光热转换效率的氮掺杂Cur-CD,制备的Cur-CD在较低质量浓度就能在肿瘤细胞中累积并产生荧光,对癌细胞有毒性并且能将近红外光能转换成热能,从而有效杀灭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CD) 氮掺杂 细胞毒性 荧光成像 光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物→疾病”逆向分析策略运用生物标签研究模式分析杜仲叶治疗血液疾病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帅男 魏明星 +1 位作者 唐文雅 李煦照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24-430,共7页
目的基于“药物→疾病”逆向分析策略运用生物标签研究模式分析杜仲叶治疗血液疾病的潜能、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方法运用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探索杜仲叶干预血清样本的生物标签,再运用生物信息学拓扑分析其治疗血液疾病的潜能、作用... 目的基于“药物→疾病”逆向分析策略运用生物标签研究模式分析杜仲叶治疗血液疾病的潜能、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方法运用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探索杜仲叶干预血清样本的生物标签,再运用生物信息学拓扑分析其治疗血液疾病的潜能、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结果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和6个差异表达代谢物参与了3个显著调节通路,这些内源性靶点可以作为潜在生物标签。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的分析,杜仲叶的治疗潜能可能涉及白细胞障碍、血小板病、白血病和贫血。杜仲叶的65个化学成分可能成为其治疗血液疾病的物质基础。结论生物标签研究模式揭示了杜仲叶治疗血液疾病的潜能、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可为后续将杜仲叶开发成保健食品,甚至成为药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签研究模式 杜仲叶 血液疾病 作用机制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和气体微环境对遵义干辣椒贮藏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李莹 张娇 +3 位作者 杨树辉 朱月 陈滕 汪祖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1期80-88,共9页
以遵义干辣椒为原料,考察不同贮藏温度(10、25、40℃)和气体微环境(空气、脱氧剂、N_(2)和CO_(2))下干辣椒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90 d贮藏期内,干辣椒含水率在6.25%~9.82%,色差值呈上升趋势,剪切力、辣椒红色素、V_(C)、可溶性糖... 以遵义干辣椒为原料,考察不同贮藏温度(10、25、40℃)和气体微环境(空气、脱氧剂、N_(2)和CO_(2))下干辣椒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90 d贮藏期内,干辣椒含水率在6.25%~9.82%,色差值呈上升趋势,剪切力、辣椒红色素、V_(C)、可溶性糖、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含量呈下降趋势。与25、40℃相比,10℃贮藏条件下干辣椒感官和有效成分含量指标更接近于0 d;与空气组和脱氧组相比,CO_(2)充气条件下品质最优,其次为N_(2)。综上,10℃低温结合CO_(2)或N_(2)充气可作为干辣椒推荐贮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辣椒 气体微环境 温度 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拼接抗肿瘤活性分子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肺癌活性研究
20
作者 杨俊 梁玉清 +4 位作者 黄蕊 梁光平 姚震 刘雄伟 刘雄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67,共11页
研究熊果酸拼接抗肿瘤活性分子衍生物的抗肺癌活性及其机制。以熊果酸为原料,琥珀酰基作为linker,分别与鬼臼毒素、吲哚、奎宁、喜树碱、双氢青蒿素进行拼接,得到5个目标化合物。采用CCK-8法评价其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人肺... 研究熊果酸拼接抗肿瘤活性分子衍生物的抗肺癌活性及其机制。以熊果酸为原料,琥珀酰基作为linker,分别与鬼臼毒素、吲哚、奎宁、喜树碱、双氢青蒿素进行拼接,得到5个目标化合物。采用CCK-8法评价其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的抗增殖活性;不同浓度的化合物3d作用于A549/DDP后,AO/EB双荧光染色法检测,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化合物3d对A549/DDP的体外抗增殖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物(顺铂、依托泊苷),且表现较好的选择性,初步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3d作用于A549/DDP之后,呈正常形态的活细胞不断减少,呈核染色质固缩状等形态的细胞不断增加,显著地阻滞A549/DDP细胞G_(2)/M期,干扰细胞分裂过程诱导其发生凋亡,同时抑制其细胞迁徙能力,且与化合物3d的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奎宁 喜树碱 吲哚 青蒿素 人肺癌耐顺铂株A549/D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