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在《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龙毅 罗国勇 +8 位作者 徐剑 徐文芬 丁晶鑫 陈彪 刘杰 刘耀 陈滕 李倩 杨武德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药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实践是药学本科生综合能力检验的重要机会,既是验证学习成果的过程,又是全链条实验操作能力的机会。对该课程的... 《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药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实践是药学本科生综合能力检验的重要机会,既是验证学习成果的过程,又是全链条实验操作能力的机会。对该课程的内容设计既要结合实际又要具备可执行性,同时要结合考虑思政性和学校办学特色。基于上述要点和前期的调研,授课组决定以双氢青蒿素片的生产及质量检验为课程的核心,设计了包含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制剂实验和药物分析实验的综合实验。该课程进行了2个周期的运行,实验难度适中,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可操作性强,学生接受度高,学生适应性好,学习效果较好。但是,该课程仍然存在部分实验产率不高、终结性考核试题区分度一般以及课程最终成绩不能完全体现过程性评价的意义等问题。授课组计划从优化实验步骤、提升终结性考核难度以及改进过程性评价方法这3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专业综合实验 中医药 双氢青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药学相关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中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会 张波 +4 位作者 管静 杨武德 李亚楠 林冰 雷传文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39,共11页
作为中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有机化学课程中涉及的基本理论及方法是学生学好药学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对学生基于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中药活性官能团结构改造与修饰等关键能力的获得至关重要,但实际教学效果... 作为中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有机化学课程中涉及的基本理论及方法是学生学好药学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对学生基于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中药活性官能团结构改造与修饰等关键能力的获得至关重要,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在对我校有机化学课程学生学习现状调研分析基础上,以化合物“结构特点-反应机理-拓展应用”为主线,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BOPPPS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模式有效融合,立足引导学生利用有机化学知识解决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设计合成及结构优化等实践问题,构建目标驱动、“药”味引领和评价多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基础知识-核心内容-拓展应用”渐进式人才培养体系,为具有中医药情怀、专业技能扎实的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培育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基础知识 核心内容 拓展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黄精和多花黄精45S rDNA位点的分析
3
作者 程靖雯 丁龙雨 +8 位作者 李沛铌 余珺 赵丹 张密密 王顺林 王文斌 王娟 武海燕 李鹏飞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4-501,共8页
本研究利用常规压片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和多花黄精(P.cyrtonema Hua)的染色体核型及其45S rDNA的物理定位。结果显示:(1)黄精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m+8sm+14st(2SAT),核型属于3B型,具有2对45S ... 本研究利用常规压片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和多花黄精(P.cyrtonema Hua)的染色体核型及其45S rDNA的物理定位。结果显示:(1)黄精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m+8sm+14st(2SAT),核型属于3B型,具有2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3号染色体长臂和6号染色体短臂上。(2)多花黄精核型公式为2n=2x=22=6m+12sm(2SAT)+4st(2SAT),核型属于3B型,具有3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1、5、10号染色体长臂上。本研究为黄精、多花黄精染色体核型和45S rDNA位点的数目、分布位置提供了新信息,有利于黄精属物种的遗传进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多花黄精 染色体核型 荧光原位杂交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茶用植物研究
4
作者 梁彦涛 徐丹丹 +2 位作者 丁宁 何沛龙 吴之坤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4期58-62,83,共6页
通过文献检索、市场调查和图书查阅的方式对贵州茶用植物的现有资源进行调查,并对所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总结。文献检索鉴定了336种产于贵州的茶用植物资源,市场调查确定了另外47种,总共383种(包括亚种),隶属114个科,... 通过文献检索、市场调查和图书查阅的方式对贵州茶用植物的现有资源进行调查,并对所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总结。文献检索鉴定了336种产于贵州的茶用植物资源,市场调查确定了另外47种,总共383种(包括亚种),隶属114个科,主要有草本、灌木、木本、藤本和真菌五种形态,使用部位有全草、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果实/种子、花、茎、木髓、叶、皮9种分类。由此可知,贵州茶用植物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足,销售市场广阔,产业风险小,利润高,有待成为未来新兴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用植物 特色茶饮 保健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及其周边地区朱砂根、红凉伞质量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胡优琼 姜金香 +3 位作者 黄安玲 任志琴 魏升华 王志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3-390,共8页
目的 评价贵州、云南、重庆、广西朱砂根、红凉伞质量。方法 以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岩白菜素、总黄酮、总酚、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采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度法构建综合质量评价模型,并比较2种野生药材基原之间、贵州及其... 目的 评价贵州、云南、重庆、广西朱砂根、红凉伞质量。方法 以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岩白菜素、总黄酮、总酚、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采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度法构建综合质量评价模型,并比较2种野生药材基原之间、贵州及其周边地区之间的差异。结果 5个2020年版《中国药典》指标(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岩白菜素含量)权重值靠前,部分样品中岩白菜素含量低于药典规定。2种野生药材相对关联度、8个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49批样品相对关联度范围较宽(0.16~0.76),其中Y6、Y7、Y4、C11、G46较大,可作为优质种源筛选首选;云南相对关联度最大,以东南部(Y6~Y8)、西部(Y1~Y4)更明显,可作为优质野生药材产区来源。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朱砂根、红凉伞质量评价。不同产地各批次样品中岩白菜素含量不稳定,需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根 红凉伞 贵州 周边地区 质量评价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贵州苗家米酒功能成分对调节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王佳佳 杨玉玲 +2 位作者 李术钗 和春菊 彭怡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2,共6页
该研究首先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结合Swiss ADME从贵州苗家米酒中筛选得到主要的挥发性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Prediction预测其作用靶点,并结合OMIM、Drugbank、Dis GeNET等数据库收集高脂血症疾病靶点,进一步获得活性成... 该研究首先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结合Swiss ADME从贵州苗家米酒中筛选得到主要的挥发性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Prediction预测其作用靶点,并结合OMIM、Drugbank、Dis GeNET等数据库收集高脂血症疾病靶点,进一步获得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高脂血症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然后利用STRING、Cytoscape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并利用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结合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苗家米酒-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探索苗家米酒发挥调节高脂血症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贵州苗家米酒可能以3,4-二羟基苯基二醇、辛酸乙酯、正己酸乙酯、反-2-十二烯醛等为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癌症通路、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通路上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白细胞介素-6(IL-6)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等关键靶点发挥调节高脂血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家米酒 高脂血症 气相色谱-质谱 网络药理学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败毒方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7
作者 韩忠耀 张德庆 +4 位作者 魏啸宇 谢星腾 赵昌涵 唐文双 杨政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3-447,共5页
按照处方量制备宣肺败毒方,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60 min,纱布过滤,文火浓缩煎煮至400 m L,滤纸过滤,再用0.45μm水系滤膜过滤,在Agela Promosil C_(18)色谱柱上进行分离,在柱温30℃条件下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磷酸溶液-甲醇混合... 按照处方量制备宣肺败毒方,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60 min,纱布过滤,文火浓缩煎煮至400 m L,滤纸过滤,再用0.45μm水系滤膜过滤,在Agela Promosil C_(18)色谱柱上进行分离,在柱温30℃条件下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磷酸溶液-甲醇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220 nm处检测,记录色谱图。根据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建立了宣肺败毒方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果显示,11批宣肺败毒方指纹图谱中有24个共有峰,与大黄素对照品比对,确认24号峰对应大黄素,11批宣肺败毒方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88~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败毒方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向日葵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周菲 谢鹏远 +5 位作者 王静 佟博通 狄成乾 刘岩 梁春波 王文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49-54,共6页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耐旱型向日葵‘R5’和干旱敏感型向日葵‘0989102’幼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15%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向日葵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耐旱型向日葵‘R5’和干旱敏感型向日葵‘0989102’幼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15%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向日葵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H_(2)O_(2)含量、超氧阴离子(OFR)产生速率以及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持续升高,其中MDA、Pro、SP、SS、H_(2)O_(2)含量、OFR产生速率均表现为‘0989102’增幅高于‘R5’,干旱胁迫处理后,SOD、POD、CAT 3种抗氧化酶活性‘R5’均高于‘0989102’。各项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MDA、Pro、SP、SS、H_(2)O_(2)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OFR与MDA、H_(2)O_(2)和CAT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Pro、SP、SS和SOD呈显著正相关性;CAT与SOD、POD呈极显著相关,SOD与POD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耐旱型和干旱敏感型向日葵在幼苗期对干旱胁迫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干旱 PEG-6000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豆蔻果挥发油代谢组及抑菌活性时空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田琴 胡璇 +6 位作者 王丹 黄英 江芊 陈振夏 王清隆 陈晓鹭 于福来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200,共10页
研究不同成熟期(花后29、47、73 d)果皮(P1~P3)和种子(S1~S3)挥发油的得率、代谢组与抑菌活性。采样时种子颜色分别为绿色、浅褐色、黑褐色。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研究不同成熟期(花后29、47、73 d)果皮(P1~P3)和种子(S1~S3)挥发油的得率、代谢组与抑菌活性。采样时种子颜色分别为绿色、浅褐色、黑褐色。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再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同时测定抑菌活性,最后通过谱效关联分析筛选抑菌活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结果表明,种子含油率极显著高于果皮。代谢组学共鉴定到代谢物125个,果皮和种子代谢物种类相似,均以萜类为主,但含量差异显著,果皮中含氧二萜烯类代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种子。层次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果皮和种子显著分离,且随着成熟分离扩大。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到组间差异代谢物(differentially accumulated metabolites,DAM)124个。在花后29、47、73 d,果皮与种子间DAM分别有91、94、96个,均以含氧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含氧倍半萜烯类为主。对DAM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发现,差异通路多与抗逆性有关,可能影响抑菌活性。抑菌实验结果显示,果皮对枯草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显著高于种子。谱效关联分析筛选到果皮抑菌活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30个,以含氧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含氧倍半萜烯类为主。综上,草豆蔻果挥发油代谢组和抑菌活性具有显著时空特异性,突出了果皮作为中药废弃物具有潜在利用价值,并为草豆蔻在食品、药品的研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豆蔻 果皮 种子 挥发油 代谢组 抑菌活性 农业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槁根际土壤促生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10
作者 陈敬忠 彭靓 +2 位作者 廖小锋 刘济明 童炳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6,共13页
【目的】从米槁根际土壤筛选出具有较好促生作用的根际促生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fungi,PGPF)以及最佳的菌株复配方案,为缓解米槁资源短缺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米槁根际土壤中的真菌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进行分离纯... 【目的】从米槁根际土壤筛选出具有较好促生作用的根际促生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fungi,PGPF)以及最佳的菌株复配方案,为缓解米槁资源短缺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米槁根际土壤中的真菌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功能性培养基筛选出具有溶磷、解钾、产吲哚-3-乙酸(IAA)、产嗜铁素促生能力的真菌,采用平板培养法对同一促生功能及不同促生功能菌株进行对峙培养,观察菌株在对峙培养期间的形态和群落变化,并测定对峙培养菌株的脲酶、β-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FDA水解酶活性。【结果】从米槁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真菌109种,其中具有较强促生能力的真菌14种,Nectria pseudocinnabarina、爪哇虫草菌(Cordyceps javanica)、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Gonytrichum macrocladum具有溶磷能力,Sordariomycetes sp.、Hypocrea lixii、嗜粪青霉(Penicillium coprophilum)具有解钾能力,Cordana terrestris、Kiflimonium curvulum、Hypocrea lixii、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绿僵菌(Metarhizium carneum)、波氏假性阿利什霉(Pseudallescheria boydii)具有产嗜铁素能力,且所有菌株具有产IAA能力。Sordariomycetes sp.、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Kiflimonium curvulum三者在对峙培养时,脲酶、β-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和FDA水解酶活性均显著升高,且无明显拮抗现象。【结论】Sordariomycetes sp.、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和Kiflimonium curvulum 3种菌株复配效果较为理想,可成为未来米槁根际促生菌肥开发试验的候选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槁 根际促生菌 拮抗作用 对峙培养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槁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的促生及拮抗作用研究
11
作者 陈敬忠 彭靓 +2 位作者 廖小锋 刘济明 童炳丽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0,共11页
为提高珍稀药用植物米槁人工栽培成功率,本研究对从米槁根际分离得到109种真菌的溶磷、解钾、产IAA(吲哚-3-乙酸)、产嗜铁素等潜在促生能力进行筛选评价,寻找高效的米槁幼苗促生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对真菌溶磷、解钾、产IAA及产嗜铁素... 为提高珍稀药用植物米槁人工栽培成功率,本研究对从米槁根际分离得到109种真菌的溶磷、解钾、产IAA(吲哚-3-乙酸)、产嗜铁素等潜在促生能力进行筛选评价,寻找高效的米槁幼苗促生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对真菌溶磷、解钾、产IAA及产嗜铁素能力进行评估,对筛选得到同时具有4种促生作用的菌株进行两两对峙,并评估其拮抗作用及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仅有44种真菌具有溶磷、解钾、产IAA、产嗜铁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促生能力,其中Neiria polythalama、Thanatephorus cucumeris、Brunneochlamydosporium cucumeris、Scedosporium boydii以及Gongronella butleri 5种真菌同时具有4种促生能力。5种真菌两两对峙结果显示,仅B.cibotii LD19与S.boydii XL1的对峙没有出现明显拮抗带以及色素带,二者对峙时酶活性有明显的提高;B.ciboti LD19与S.boydii XL1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且具有较好的促生能力,可成为理想的促生菌株复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槁 根际土壤 真菌 促生作用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仿野生天麻品质及抗氧化和神经保护活性
12
作者 杨修 严艳芳 +8 位作者 李齐激 杨礼寿 潘雄 李立郎 胡薛豪 陈瑞 罗夫来 高明 杨小生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6-235,共10页
建立仿野生天麻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合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 建立仿野生天麻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合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探究不同产地仿野生天麻的品质差异。通过比较分析贵州省主产区15批天麻样品的HPLC标志成分指纹图谱,共标定出14个共有峰,指认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 6个标志成分。主成分分析表明,天麻中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3.373%,天麻素和巴利森苷A是影响天麻类别的主要成分;OPLS-DA明确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B和巴利森苷A是影响天麻质量的成分。天麻标志成分总含量为12.957~36.738 mg/g,巴利森苷A的含量占比最大。在同等限定条件下,仿野生和袋栽天麻的标志成分差异明显,利用试剂盒和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天麻的抗氧化能力和神经细胞保护活性,结果显示仿野生天麻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PC12细胞和HT-22神经细胞的保护活性方面均优于袋栽天麻。本研究可为仿野生天麻的质量标准建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指纹图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抗氧化 神经细胞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花菁类反应型Cu^(2+)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露芳 刘永浪 +3 位作者 王倩 张文锦 左晓玲 吴翀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以半花菁染料为荧光团,2-吡啶甲酸酯为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种反应型荧光探针BITPP,并通过NMR、IR及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对探针BITPP检测Cu^(2+)的溶剂介质进行了优化,确立了EtOH/HEPES(V/V,1/1,pH=7.0)混合溶剂作为本研究的最佳测试... 以半花菁染料为荧光团,2-吡啶甲酸酯为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种反应型荧光探针BITPP,并通过NMR、IR及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对探针BITPP检测Cu^(2+)的溶剂介质进行了优化,确立了EtOH/HEPES(V/V,1/1,pH=7.0)混合溶剂作为本研究的最佳测试溶剂,并在该条件下对探针BITPP识别检测Cu^(2+)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探针BITPP对Cu^(2+)具有高选择性且不受其他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探针的荧光强度与Cu^(2+)浓度在0.0995~2.5μ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15),最低检测限为99.5 nmol·L^(-1)。机理研究证实,Cu^(2+)可诱导探针BITPP吡啶甲酸酯部分发生水解反应,导致探针分子中电荷转移(ICT)荧光恢复,从而实现对Cu^(2+)的定性定量检测。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探针BITPP可用于实际水样中Cu^(2+)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半花菁染料 铜离子 反应型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效关联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建锋 侯长周 +2 位作者 侯晓杰 安海 张石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09,I0043,共6页
对国内外有关谱效关联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在谱效关联技术中主要运用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制剂、中药饮片的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方面进行谱效关联研究,通过离体细胞、细菌及在... 对国内外有关谱效关联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在谱效关联技术中主要运用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制剂、中药饮片的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方面进行谱效关联研究,通过离体细胞、细菌及在体动物等生物活性评价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灰色关联度法、相似性分析法、层次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双变量分析法等方法,探究了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谱效关联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指纹图谱色谱峰中各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报道较少;二是针对同种疾病,各单个或综合的数据处理方法之间缺乏差异性比较,不同的分析方法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谱效关联结果出现偏颇。如果能在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相应活性成分作靶点和通路研究,将能更加全面、系统地对中药药效机理进行剖析,助力中药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控制 谱效关联 指纹图谱 生物活性模型 谱效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梨薄荷SDR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15
作者 吴娅 姚润 +4 位作者 杨含婷 刘微 杨帅 宋驰 陈士林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185,共11页
【目的】短链脱氢酶/还原酶(SDR)属于NADPH依赖性氧化还原酶超家族,是植物代谢研究中重要的基因家族。对凤梨薄荷(Mentha suaveolens‘Variegata’)中SDR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为解析SDR基因功能与薄荷醇生物合成研究提供理... 【目的】短链脱氢酶/还原酶(SDR)属于NADPH依赖性氧化还原酶超家族,是植物代谢研究中重要的基因家族。对凤梨薄荷(Mentha suaveolens‘Variegata’)中SDR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为解析SDR基因功能与薄荷醇生物合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凤梨薄荷单倍型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凤梨薄荷SDR基因家族,并进行理化特性、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等分析,结合转录联合代谢组数据将SDR基因与薄荷醇合成途径上重要基因及化合物进行共表达分析,以及RT-qPCR分析与单萜类化合物强烈正相关的MsSDR基因表达模式。【结果】共鉴定出142个MsSDRs基因不均匀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编码232-765个氨基酸。系统发育分析将MsSDRs蛋白分为5种类型:经典型(C)、延伸型(E)、非经典型(A)、发散型(D)以及未知型(U)。此外,MsSDRs的启动子序列分析识别出与光响应和胁迫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基因表达图谱显示超过一半MsSDRs至少在一个组织中表达。共表达分析发现32个SDR基因与单萜类化合物呈现较强相关性,RT-qPCR结果与RNA-Seq数据趋势基本一致。【结论】对凤梨薄荷SDR基因家族的全面分析发现142个MsSDRs基因参与了凤梨薄荷生长发育的多个阶段,多个MsSDRs基因与薄荷醇生物合成途径上的单萜类化合物相关,推测其可能参与薄荷醇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梨薄荷 SDR基因家族 功能分析 表达谱 薄荷醇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柳叶菜药材质量
16
作者 郭延红 吴敏 +2 位作者 凌云智 赵海 陈致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9-1288,共10页
建立柳叶菜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方法,联合化学计量学、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柳叶菜质量。以COSMOSIL AR-ⅡC18柱为色谱柱,流... 建立柳叶菜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方法,联合化学计量学、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柳叶菜质量。以COSMOSIL AR-ⅡC18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80、360和210 nm,以原儿茶酸、山柰酚和齐墩果酸为内参物,采用一测多评法计算各成分含量;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检测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对检测数据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并建立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方法学验证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良好,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接近。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16批柳叶菜聚为3类,槲皮素、山楂酸、没食子酸、山柰酚、金丝桃苷和原儿茶酸是影响柳叶菜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16批样品的相对贴近度在0.3703~0.6178之间。研究建立的HPLC多指标定量方法操作便捷,可普及推广;化学计量学联合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为评价不同产地柳叶菜的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菜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加权TOPSIS 灰色关联度分析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复方人参水提物的抗疲劳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武青 麻秀萍 +2 位作者 郭江涛 白志文 罗仕西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5,共6页
[目的]探究药食同源中药人参、黄精、玉竹及陈皮复合水提物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方法]该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大株红景天胶囊,0.70 g/kg)和复方人参水提物低、中、高(1.56,3.30,6.60 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0 d。通... [目的]探究药食同源中药人参、黄精、玉竹及陈皮复合水提物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方法]该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大株红景天胶囊,0.70 g/kg)和复方人参水提物低、中、高(1.56,3.30,6.60 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0 d。通过小鼠负重力竭游泳试验及肝糖原、血乳酸、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评价复方人参水提物的抗疲劳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复方人参水提物对小鼠正常生长及精神状态无显著影响(P>0.05)。中、高剂量组显著延长小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P<0.05),高剂量组显著提高肝糖原水平(P<0.05),降低血乳酸、血尿素氮及丙二醛水平(P<0.05)。[结论]复方人参水提物有助于缓解小鼠运动疲劳,具有较强的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人参 抗疲劳 药食同源 负重力竭游泳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维管植物新记录7种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小琪 张雨曲 +3 位作者 张久磊 王明川 江维克 王文银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100,共3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查阅,确定了贵州省维管植物新记录7种,隶属于7科7属,分别为大叶骨碎补(Davallia divaricata Dutch et Tutch.)、木论关木通[Isotrema mulunense(Y.S.Huang et Yan Liu)X.X.Zhu,S.Liao et J.S.Ma]、广西海桐(Pittospor...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查阅,确定了贵州省维管植物新记录7种,隶属于7科7属,分别为大叶骨碎补(Davallia divaricata Dutch et Tutch.)、木论关木通[Isotrema mulunense(Y.S.Huang et Yan Liu)X.X.Zhu,S.Liao et J.S.Ma]、广西海桐(Pittosporum kwangsiense H.T.Chang et S.Z.Yan)、薄叶景天(Sedum leptophyllum Fr9d.)、盾翅藤(Aspidopterys glabriuscula A.Juss.)、大叶金牛(Polygala latouchei Franch.)、棒凤仙花(Impatiens clavigera J.D.Hook.)。骨碎补属(Davallia Sm.)为贵州省新记录属。凭证标本保存在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标本室(GY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新记录 形态特征 喀斯特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槁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动态变化
19
作者 唐子燕 刘济明 +6 位作者 黄小龙 陈敬忠 王灯 李丽霞 刘欢 梁格林 代丽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6,共12页
【目的】分析萌发过程中米槁种子种胚形态结构和生理动态变化规律,为探明米槁天然更新障碍机制以及其种子萌发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自然萌发状态下的米槁种子为材料,通过比较干种(GZ)、吸水(XS)、裂口(LK)和萌发(MF)4个不同萌... 【目的】分析萌发过程中米槁种子种胚形态结构和生理动态变化规律,为探明米槁天然更新障碍机制以及其种子萌发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自然萌发状态下的米槁种子为材料,通过比较干种(GZ)、吸水(XS)、裂口(LK)和萌发(MF)4个不同萌发阶段中,种胚形态结构变化、子叶细胞显微结构变化以及种子内源激素、贮藏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变化,探讨米槁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形态及生理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干种阶段米槁种子的子叶细胞中存在丰富的油体,吸水阶段油体开始被消耗,萌发阶段油量明显减少,随之油体结构消失。随着萌发进程,淀粉和脂肪含量显著减少,吸水阶段和干种阶段淀粉含量相比差异并不显著,到萌发后2个阶段显著降低,而脂肪含量在种子吸水阶段后迅速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在吸水阶段最高,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MDA含量、SOD活性均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在裂口阶段达到了峰值,而CAT活性在吸水阶段急剧升高后一直保持稳定状态;萌发过程中ABA、JA含量呈下降趋势,IAA、GA_(3)、CTK、BR含量呈上升趋势,同时,ABA/GA_(3)和ABA/IAA的比值显著降低,而ETH和SA含量在裂口阶段显著上升。从干种阶段到完成萌发,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A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ABA含量与GA_(3)、IAA、CTK、BR含量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与ETH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但与J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淀粉和脂肪为米槁种子萌发过程中提供物质能量的重要贮藏物质。CAT、SOD对平衡MDA含量起关键性作用,POD对米槁种子萌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胚根、胚轴及胚芽的生长主要受到内源激素ETH和SA的影响,GA_(3)浓度的升高和ABA浓度的降低是促进米槁种子萌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萌发 贮藏物质 内源激素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提取 化学成分及其在医疗和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庆荟 裴佳丽 +4 位作者 高桃霞 沈广艳 阮菁 熊瑞 吴珊珊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3期95-100,104,共7页
薰衣草精油具有催眠、抗菌等多种功效及活性,药用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了多维度了解薰衣草精油的研究动态,对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化学成分及其功效应用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其在医疗、农业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薰衣草精油具有催眠、抗菌等多种功效及活性,药用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了多维度了解薰衣草精油的研究动态,对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化学成分及其功效应用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其在医疗、农业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提取 化学成分 功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