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牛雨田 柏晓玲 +3 位作者 楼婷 余娜 杨曾桢 黄婧靓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5,29,共5页
目的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贵阳市某社区内的182名失能老人家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等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单因素分析和... 目的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贵阳市某社区内的182名失能老人家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等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单因素分析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索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分为3个潜在类别:高水平积极感受组(35.71%),高自我肯定-低生活展望组(23.63%)和低水平积极感受组(40.66%)。照顾者的性别、与失能老人的关系和照顾者的应对方式是积极感受潜在类别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具有明显的群体差异性。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者应根据不同潜在类别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特征,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人 家庭照顾者 积极感受 潜在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痴呆恐惧评估工具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冰雪 柏晓玲 +3 位作者 李慧 余娜 陈雨潞 黄婧靓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人痴呆恐惧评估工具的测量学属性和研究方法学质量,为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老年人痴呆恐惧评估工具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23日...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人痴呆恐惧评估工具的测量学属性和研究方法学质量,为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老年人痴呆恐惧评估工具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23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评价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及测量属性,汇总评估工具测量属性结果、判定其证据等级,形成最终推荐意见。结果共纳入了15项研究,涉及7种老年人痴呆恐惧评估工具,其中,6个量表均没有“任何等级证据证明内容效度充分,且内部一致性充分(至少为低质量证据)”,为B级推荐;有1个量表由于有高质量的证据证明其内部一致性的不充分,为C级推荐。结论痴呆恐惧量表(the fear of dementia scale for older adults,FODS)测量属性评价较为全面,临床应用可行性较高,且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暂时被推荐,但其它测量特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恐惧 量表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唐冰雪 柏晓玲 +3 位作者 姜会 江雪 余娜 牛雨田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85,共4页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约有1139万人,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复发率高^([1]);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约有1139万人,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复发率高^([1]);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血运重建的主要治疗方式^([2]),但术后血管仍有再次堵塞的风险,从而导致患者再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再入院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18岁抗疫一线人员对吸入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娜 柏晓玲 +4 位作者 逄锦 牛雨田 胡庆 王远芳 杨容泽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4575-4580,共6页
背景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以下简称吸入用新冠疫苗)是我国批准的首个吸入用新冠疫苗,具有免疫原性好、无痛、可及性高的优势,已被列入WHO紧急使用清单和我国的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疫苗清单。由于民众对其了解甚... 背景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以下简称吸入用新冠疫苗)是我国批准的首个吸入用新冠疫苗,具有免疫原性好、无痛、可及性高的优势,已被列入WHO紧急使用清单和我国的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疫苗清单。由于民众对其了解甚少,因此该疫苗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研究值得关注。目的深入了解贵阳市≥18岁抗疫一线人员接种吸入用新冠疫苗的真实感受,为该型疫苗的推广接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根据加强免疫接种原则选取2022年10月在贵阳市某接种点完成紧急接种吸入用新冠疫苗的受种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量的确定以访谈到没有新的信息出现,即访谈资料饱和为止,本研究共访谈了17位受种者。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首先采用面对面访谈了解当时的接种体验,并约定接种后5~7 d进行电话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归纳提炼出5个主题:接种便捷、接种体验好、心理负担轻、疫苗犹豫程度低以及保护效果不确定。接种便捷包括接种流程简便省时、接种速度快、接种成本低以及不影响核酸检测;接种体验好包括接种感觉舒适、留观氛围和谐、不良反应少以及不影响日常生活;心理负担轻包括减轻了接种疫苗的紧张、焦虑情绪,更好的保持心理健康以及无创接种,消除了注射恐惧;疫苗犹豫程度低包括接种可及性高、提升疫苗的接受程度以及疫情暴发提高了民众的疫情风险感知;保护效果不确定包括不知道注射与吸入哪种接种方式的保护效果更好以及不确定吸入用新冠疫苗对变异毒株是否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结论吸入用新冠疫苗接种便捷且不良反应少,贵阳市≥18岁抗疫一线人员对其接受程度高,接种体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腺病毒疫苗 COVID-19疫苗 免疫接种 加强 吸入剂 质性研究 贵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