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在防治乳腺癌中作用及与中医药治疗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海洋 秦忠 +4 位作者 柴艺汇 高洁 李文 管连城 陈云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80,共4页
维生素D是人体重要的脂溶性类固醇激素之一,与人体多个系统密切相关,其不仅能改善骨骼类疾病,还对乳腺癌的发展存在一定调控作用。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中医理论中,因乳腺癌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故扶正固本补肾... 维生素D是人体重要的脂溶性类固醇激素之一,与人体多个系统密切相关,其不仅能改善骨骼类疾病,还对乳腺癌的发展存在一定调控作用。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中医理论中,因乳腺癌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故扶正固本补肾疗法常应用于防治乳腺癌,且扶正固本补肾药也与维生素D的作用靶点存在密切的联系。故推测,中医的扶正固本补肾疗法通过调节维生素D防治乳腺癌。维生素D可能是扶正固本补肾药物防治乳腺癌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中医药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咳嗽中医诊疗指南 被引量:12
2
作者 明溪 吴力群 +32 位作者 王紫薇 王博 郑佳琳 霍婧伟 韩梅 冯晓纯 张葆青 赵霞 王孟清 薛征 常克 王有鹏 秦艳虹 袁斌 陈华 王力宁 任献青 许华 孙丽平 吴振起 赵鋆 李新民 李敏 陈健 王俊宏 姜永红 闫永彬 高恒妙 付红敏 黄永坤 杨景晖 陈竹 熊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2-732,共11页
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按照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小儿慢性咳嗽的特点以及需要形成共识的问题,基于德尔菲法和专家论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步骤制定《儿童慢性咳嗽中医诊疗指南》,内容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及定... 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按照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小儿慢性咳嗽的特点以及需要形成共识的问题,基于德尔菲法和专家论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步骤制定《儿童慢性咳嗽中医诊疗指南》,内容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及定义、病因与诊断、辅助检查、治疗、预防与调护等内容。旨在厘清中医药在诊治儿童慢性咳嗽的最佳治疗方案,为提高儿童慢性咳嗽中医药临床诊疗水平给予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儿童 慢性咳嗽 诊疗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蝴蝶疮与阴阳毒、痹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差异表达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倪媛媛 崔丽丽 +3 位作者 侯雷 姚血明 马武开 杨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563,共8页
目的“红蝴蝶疮”“阴阳毒”和“痹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不同中医诊断,目前尚不清楚这3种类型的中医诊断在生物学上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从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角度比较SLE患者的不同中医... 目的“红蝴蝶疮”“阴阳毒”和“痹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不同中医诊断,目前尚不清楚这3种类型的中医诊断在生物学上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从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角度比较SLE患者的不同中医诊断。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经我院确诊SLE的患者,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组之间T细胞亚群、NK细胞、B淋巴细胞及其Th1类、Th2类、Th17类细胞因子差异,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差异,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分析这些指标对不同类型的SLE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收集2021年6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经我院确诊SLE的首次住院患者291例,纳入符合本研究纳排标准的病例104例,其中红蝴蝶疮31例、阴阳毒30例、痹病43例。三组SLE不同中医诊断患者组间CD8^(+)T细胞绝对数量和百分比、白介素-10(IL-10)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相比有所差异,并且红蝴蝶疮组CD8^(+)T细胞绝对数量显著高于阴阳毒组(P=0.039)与痹病组(P=0.008),红蝴蝶疮组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阴阳毒组(P=0.014)与痹病组(P=0.004),红蝴蝶疮组IL-10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痹病组(P=0.015,P=0.036),且ROC曲线分析显示,CD8^(+)T细胞绝对数量和百分比能有效区别红蝴蝶疮与阴阳毒(AUC=0.65,AUC=0.61,P<0.05),CD8^(+)T细胞绝对数量和百分比、IL-10,TNF-α能有效区别红蝴蝶疮与痹病(AUC=0.68,AUC=0.66,P<0.01;AUC=0.67,AUC=0.64,P<0.05)。结论免疫淋巴细胞亚型,细胞因子,特别是CD8^(+)T细胞绝对数量和百分比、IL-10及TNF-α可能在鉴定SLE不同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诊断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CD8^(+)T细胞 白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宁方对复发性流产大鼠蜕膜组织PI3K、Akt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尧小云 周意园 +3 位作者 张泰魏 华诏召 宋鸿碧 陈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2,I0002,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胎宁方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8周龄SPF级CBA/J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胎宁方低剂量组、胎宁方中剂量组、胎宁方高剂量组,采用合笼交配发情的DBA/2雄鼠和CBA/J雌鼠(1∶2)... 目的旨在探讨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胎宁方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8周龄SPF级CBA/J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胎宁方低剂量组、胎宁方中剂量组、胎宁方高剂量组,采用合笼交配发情的DBA/2雄鼠和CBA/J雌鼠(1∶2),制备复发性流产模型;合笼交配发情的BALB/c雄性大鼠和CBA/J雌鼠(1∶2),制备正常的妊娠模型。造模成功后胎宁方各处理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胎宁方灌胃14 d,检测大鼠子宫脏器指数、胚胎丢失率、流产率及蜕膜组织中相关指标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CG、t-PA、APC、AT-Ⅲ水平,Western blot法及qPCR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子宫脏器指数、胚胎丢失率及流产率均较高(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子宫脏器指数、胚胎丢失率及流产率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鼠蜕膜组织细胞血管丰富,界限分明,排列有规律;模型组大鼠蜕膜组织细胞血管及间质血管数量减少,间质水肿,存在炎性细胞,部分蜕膜细胞坏死,排列紊乱,子宫内膜蜕膜样变;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蜕膜组织细胞血管数量增多,间质水肿减少,细胞排列规律,呈对照组变化,且蜕膜组织细胞形态改变情况与剂量呈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CG、t-PA、APC、AT-Ⅲ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HCG、t-PA、APC、AT-Ⅲ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I3K、p-Akt蛋白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PI3K、p-Akt蛋白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I3K、p-AktmRNA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PI3K、p-Akt mRNA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宁方能够提高HCG、t-PA、APC、AT-Ⅲ水平,并且调控PI3K、Akt指标表达,有利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信号通路 胎宁方 复发性流产 子宫脏器指数 胚胎丢失率 流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柳叶菜药材质量
5
作者 郭延红 吴敏 +2 位作者 凌云智 赵海 陈致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9-1288,共10页
建立柳叶菜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方法,联合化学计量学、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柳叶菜质量。以COSMOSIL AR-ⅡC18柱为色谱柱,流... 建立柳叶菜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方法,联合化学计量学、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柳叶菜质量。以COSMOSIL AR-ⅡC18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80、360和210 nm,以原儿茶酸、山柰酚和齐墩果酸为内参物,采用一测多评法计算各成分含量;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检测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对检测数据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并建立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方法学验证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良好,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接近。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16批柳叶菜聚为3类,槲皮素、山楂酸、没食子酸、山柰酚、金丝桃苷和原儿茶酸是影响柳叶菜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16批样品的相对贴近度在0.3703~0.6178之间。研究建立的HPLC多指标定量方法操作便捷,可普及推广;化学计量学联合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为评价不同产地柳叶菜的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菜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加权TOPSIS 灰色关联度分析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牛雨田 柏晓玲 +3 位作者 楼婷 余娜 杨曾桢 黄婧靓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5,29,共5页
目的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贵阳市某社区内的182名失能老人家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等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单因素分析和... 目的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贵阳市某社区内的182名失能老人家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等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单因素分析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索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分为3个潜在类别:高水平积极感受组(35.71%),高自我肯定-低生活展望组(23.63%)和低水平积极感受组(40.66%)。照顾者的性别、与失能老人的关系和照顾者的应对方式是积极感受潜在类别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具有明显的群体差异性。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者应根据不同潜在类别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特征,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人 家庭照顾者 积极感受 潜在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升肺降”理论探讨肝硬化的治疗
7
作者 罗梅 李开楊 +4 位作者 杨梅 谢龙 汪倩 李梅 赵琦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2,共3页
肝硬化的发病是以肝郁为基础,郁、湿、热、瘀、虚等为其致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气机升降失常是导致肝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肝升肺降是其发病关键。肝肺通过五行、阴阳、经络相互联系,在生理病理等方面互相影响,共同参与调节气血津液... 肝硬化的发病是以肝郁为基础,郁、湿、热、瘀、虚等为其致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气机升降失常是导致肝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肝升肺降是其发病关键。肝肺通过五行、阴阳、经络相互联系,在生理病理等方面互相影响,共同参与调节气血津液的运行。若肝肺气机升降失常,气血津液运行异常,日久气滞、瘀血、水湿等病理产物相互影响而形成肝硬化。因此,肝硬化应以疏肝理肺,调畅气机为治疗核心,同时注重配伍行气利水、活血化瘀、扶正补虚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升肺降 五行 经络 阴阳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经穴位埋线与常规针刺治疗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彭华容 王茜 +2 位作者 廖波 张兴荣 韩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8-182,共5页
目的针对不同治疗方案应用于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及指标差异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收治的61例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此次研究的选例地点设置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目的针对不同治疗方案应用于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及指标差异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收治的61例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此次研究的选例地点设置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此次研究的选例时间设置为2021年5月—2023年8月,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与穴位埋线组(31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穴位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所有纳入患者均需接受为期4个疗程的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案的所有指标数据。结果治疗2个月后相较于常规治疗组的指标,穴位埋线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处于更高的水平;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各项观察指标[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的趋势均为升高,穴位埋线组的变化更为明显;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各项观察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肥胖度、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脂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较治疗前的趋势均为降低,穴位埋线组的变化更为明显;体质量对生活冲击量表-简明版(impact weight quality of lite,IWQOL-Lite)评分较治疗前的趋势均为降低,穴位埋线组(身体功能、自尊、公众压力、工作方面)的变化更为明显,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单纯性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治疗方案的选取中,相比常规针刺,穴位埋线更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胰岛功能,降低肥胖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高脂血症 针刺 穴位埋线 胰岛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脉常通”理论解析冠心病“气脉和治”的诊疗思路
9
作者 郑玉华 刘兴德 +7 位作者 许滔 彭立 雷雨 熊晓满 向怡 吴闵 彭明红 张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8-651,658,共5页
为构建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新思路,基于《黄帝内经》延伸提出“气脉常通”理论,旨在阐明气、血、脉三者通畅稳定,心-血-脉循环正常有序,对诊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考虑冠心病在不同阶段的治疗差异性,根据“气脉常通”理论进一步总结... 为构建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新思路,基于《黄帝内经》延伸提出“气脉常通”理论,旨在阐明气、血、脉三者通畅稳定,心-血-脉循环正常有序,对诊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考虑冠心病在不同阶段的治疗差异性,根据“气脉常通”理论进一步总结出“气脉和治”的诊疗方法:冠心病前期重在调养,气血脉共养;冠心病早期重在调和,气血脉共防;急性期重在调治,气血脉合治;后期重在调平,气血脉同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脉常通 气脉和治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mad信号通路调控Th17/Treg免疫平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机制及作用
10
作者 汪倩 李开楊 +4 位作者 杨梅 张航 朱胜金 赵琦 黄敬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2-947,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为病理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肝脂肪变性进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免疫稳态失衡与NASH的病理进程密切相关。其中,转化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为病理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肝脂肪变性进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免疫稳态失衡与NASH的病理进程密切相关。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为调控Th17/Treg分化与增殖的关键细胞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结合激活Smad信号通路,进而调控Th17/Treg免疫平衡,调节炎症因子表达,参与肝脏炎症修复过程。本文系统综述TGF-β1/Smad信号通路通过调控Th17/Treg免疫平衡影响NASH的分子机制,旨在为NASH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蛋白质类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葛根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高月 唐芳 +3 位作者 马武开 兰维娅 蒋总 金泽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1,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葛根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葛根素靶点,使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RA的疾病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葛根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葛根素靶点,使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RA的疾病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建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Ⅱ型胶原乳剂复制RA大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将4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on)组,CIA模型(CIA)组,低、中、高剂量葛根素(L-、M-、H-puerarin)组,甲氨蝶呤(MTX)组,雷公藤多苷片(TGT)组。除Con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成CIA大鼠模型后连续灌胃28 d。观察各组大鼠后肢关节红肿情况及踝关节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qPCR检测滑膜GSK-3β、β-catenin、c-Myc mRNA表达。结果获得134个葛根素作用靶点,RA疾病相关靶点基因5821个,葛根素与RA交集靶点基因102个,涉及JAK-STAT、NF-κB、Wnt等184条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表明,M-puerarin和MTX干预后大鼠后足红肿症状改善并且关节滑膜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软骨及骨组织破坏程度减轻。与CIA组相比,M-puerarin干预后的大鼠滑膜组织中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和GSK-3β、β-catenin、c-Myc mRNA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葛根素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协同治疗RA,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缓解CIA大鼠滑膜增生,减轻关节软骨侵蚀及骨破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类风湿关节炎 CIA大鼠 网络药理学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滑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肾降肺平喘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黄新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纳肾降肺平喘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12月7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联用纳肾降肺平喘汤治疗... 目的:探讨纳肾降肺平喘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12月7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联用纳肾降肺平喘汤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更高,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更短,撤机失败率、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血气指标更优(P<0.05)。结论:纳肾降肺平喘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并降低撤机失败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气指标,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肾降肺平喘汤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联合m6A筛选类风湿关节炎基因及化合物Q-1的干预
13
作者 杨欣 姚血明 黄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9734-9739,共6页
基于转录组学联合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筛选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基因及化合物Q-1的干预进行研究。复制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T... 基于转录组学联合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筛选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基因及化合物Q-1的干预进行研究。复制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转录组测序分析踝关节组织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分析。将RA差异表达基因和26个m6A系统基因进行交集分析,对锌指CCCH型含13(zinc finger CCC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3,ZC3H1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采用分子对接分析化合物Q-1与ZC3H13,IGFBP2的结合情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β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共鉴定出1300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805个差异基因,下调495个差异基因。与26个m6A系统基因进行交集,获得2个m6A基因(ZC3H13,IGFBP2)。通过分子对接发现化合物Q-1与ZC3H13有强烈的结合(total score】7),与IGFBP2有较好的结合(total score】5)。化合物Q-1与ZC3H13形成4个氢键(天冬氨酸1054,精氨酸999,谷氨酸1057,谷氨酰胺99),与IGFBP2形成2个(精氨酸201,亮氨酸217)。ZC3H13,IGFBP2可能通过m6A修饰调节生物代谢,为RA诊疗的靶点。化合物Q-1与ZC3H13,IGFBP2有较好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Q-1 类风湿关节炎 转录组学 N6-甲基腺苷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构建术后咽喉疼痛风险的预测模型
14
作者 王锐 郑雷雷 +3 位作者 余璇 张益 易斌 黄桂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482,共8页
目的 利用机器学习构建术后咽喉疼痛(POST)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年患者757例,男327例,女430例,年龄≥18岁,ASAⅠ—Ⅲ级。根据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POST将患者分为两组:POST组(P组)和... 目的 利用机器学习构建术后咽喉疼痛(POST)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年患者757例,男327例,女430例,年龄≥18岁,ASAⅠ—Ⅲ级。根据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POST将患者分为两组:POST组(P组)和无POST组(NP组)。收集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随访信息,将数据集随机划分成80%的训练集与20%的测试集,采用20折交叉验证以及网格搜索的方式在训练集上进行模型开发,测试集用于内部验证,分别建立逻辑回归(LR)、随机森林(RF)、自适应提升算法(AdaBoost)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等4种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精确率-召回率曲线(PRC)下面积(AUPRC)、Brier分数评估模型的性能。采用夏普利加法解释(SHAP)对最佳性能的模型进行解释分析。结果 有221例(29.1%)患者发生POST。LR、RF、AdaBoost和XGBoost 4种机器学习模型的AUC分别为0.89(95%CI 0.87~0.90)、0.90(95%CI 0.87~0.91)、0.86(95%CI 0.81~0.89)和0.88(95%CI 0.86~0.91)。RF模型在测试集中表现最优,ROC曲线准确性84.0%,敏感性77.0%,特异性86.0%,Brier分数0.13,AUPRC 0.81,AUC 0.90。SHAP模型解释分析结果显示,拔管时导管套囊带血迹该变量对RF的贡献度最大,其余依次为留置气管导管时间、术中输液量、性别、年龄、气管插管次数>1次、ASA分级、留置胃管。结论 本研究基于LR、RF、AdaBoost和XGBoost算法构建4种POST风险预测模型,其中RF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术后咽喉疼痛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中药淫羊藿知识图谱构建及可视化分析
15
作者 李倩 陈雨佳 +4 位作者 柴艺汇 龚华乾 李文 管连城 陈云志 《特产研究》 2025年第4期37-47,共11页
本文通过分析“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代表中药淫羊藿在中医药领域相关的研究文献,了解该药目前在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利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检索2014—2024年收录的淫羊藿涉及中医药领域的中英文文献。采用VOSvie... 本文通过分析“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代表中药淫羊藿在中医药领域相关的研究文献,了解该药目前在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利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检索2014—2024年收录的淫羊藿涉及中医药领域的中英文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结合R语言绘制核心作者、合作机构以及关键词网络排序,再进行聚类、共现以及突现展示。共纳入英文文献8519篇,中文文献2282篇。结果表明,关于淫羊藿的中、英文文献涉及56个国家、594个机构之间合作网络,且核心作者发文量近70篇。中英文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提示淫羊藿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药物质控、基础研究、网络药理等方面,且淫羊藿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可能成为预测热点。淫羊藿作为补肾中药近年来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试验都是主流研究热点,其中淫羊藿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可能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VOSviewer CITESPACE R语言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金花茶花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在柒 刘洁 +3 位作者 姜运力 李兰 田凡 颜凤霞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第10期31-33,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试原产贵州的贵州金花茶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以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得到贵州金花茶花朵含挥发性物质99个,主要有醇、烯、醛、烷、酮、酸、酯、酚、苯...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试原产贵州的贵州金花茶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以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得到贵州金花茶花朵含挥发性物质99个,主要有醇、烯、醛、烷、酮、酸、酯、酚、苯、吡嗪、咔唑等10类物质,其中吡嗪类物质占比67.41%。研究结果表明贵州金花茶花中挥发性成分物质丰富,吡嗪类化合物含量高,药用功效好。研究结果为贵州金花茶产业化开发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金花茶 挥发性成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Shh因子补充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骨吸收和骨形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华 崔静 +5 位作者 曾进海 王荣 彭瀚元 张涛 王璐 曹跃朋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351,共8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音猬(Sonic Hedgehog,Shh)因子补充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骨吸收和骨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雌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Shh组,建模和干预后最终分别入组16、8、7只。模型组、Shh组小鼠采取手术切除双... 目的探讨外源性音猬(Sonic Hedgehog,Shh)因子补充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骨吸收和骨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雌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Shh组,建模和干预后最终分别入组16、8、7只。模型组、Shh组小鼠采取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构建骨质疏松症模型,Shh组小鼠尾静脉注射2μL Shh液,空白组及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三组均持续干预7 d。观察小鼠组织病理学,比较骨密度值、Shh基因水平、雌二醇(estradiol,E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PACP5b)、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mid-fragment of osteocalcin,N-MID)水平]、骨形成能力[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B ligand,RANKL)]、自噬相关蛋白1(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 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 associated-protein 1 light chain 3-Ⅱ,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见大量脂肪细胞增生,部分胞核消失或破碎或空骨陷窝;空白对照组髓腔脂肪细胞结构完整、大小及形态均匀;Shh组脂肪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结构完整。空白对照组、Shh组、模型组Shh因子、骨密度值、E2、N-MID、BV/TV、Tb.Th、Tb.N依次明显降低,ALP、CTX-Ⅰ、TPACP5b、Tb.Sp依次明显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OPG、BGP、BALP较空白对照组、Shh组明显低,Shh组也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RANKL、Beclin-1、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Shh组明显高,Shh组也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Shh因子的补充可减弱去势对小鼠骨密度、骨吸收和骨形成能力等的影响,有效调控RANKL、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促进骨质疏松症小鼠骨形态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h因子 骨质疏松症 小鼠 骨吸收 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莓提取物通过GPX4诱导铁死亡抑制肾癌细胞OS-RC-2增殖 被引量:2
18
作者 游赣花 安群英 +5 位作者 何娟 李凯 杨萌 文周 钱城 朱建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2-670,共9页
目的探讨蛇莓醇提物通过铁死亡抑制肾癌细胞OS-RC-2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蛇莓醇提物给药,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试剂盒、GSH试剂盒、MDA试剂盒、细胞凋亡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ROS、GSH、MDA含量... 目的探讨蛇莓醇提物通过铁死亡抑制肾癌细胞OS-RC-2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蛇莓醇提物给药,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试剂盒、GSH试剂盒、MDA试剂盒、细胞凋亡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ROS、GSH、MDA含量及凋亡水平;网络药理学分析蛇莓成分-靶点;分子对接检测蛇莓成分与铁死亡核心靶点GPX4的结合能力;Western blot对铁死亡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进行检测;利用铁死亡的抑制剂Fer-1和ROS抑制剂NAC进行回复试验,检测细胞增殖及铁死亡蛋白的变化;蛇莓醇提物中的Dulcitol(卫矛醇)给药,检测细胞增殖及GPX4蛋白的变化。结果蛇莓可在一定程度上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显著增加ROS、MDA水平而降低GSH水平;流式细胞术显示蛇莓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但并没有呈浓度依赖方式;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蛇莓中的卫矛醇与GPX4结合稳定(-6.5 kJ·mol^(-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蛇莓明显降低GPX4、SLC7A11并升高HO-1及Transferrin蛋白水平;回复试验结果显示,Fer-1与蛇莓联合给药、NAC与蛇莓联合给药均可显著逆转蛇莓单独给药引起的细胞活力降低和铁死亡关键蛋白GPX4、SLC7A11、HO-1及Transferrin的蛋白水平变化。卫矛醇给药可抑制OS-RC-2细胞增殖并降低GPX4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综上所述,蛇莓醇提物可能通过降低GPX4的表达,促使肾癌细胞发生增殖抑制及ROS积累,进一步驱动细胞铁死亡,且卫矛醇可能是蛇莓中潜在的直接作用于GPX4的药效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莓 卫矛醇 OS-RC-2细胞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活性氧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脑小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习亚州 田雨 +6 位作者 范宽 张鹏举 黄丽 刘建辉 杨辉 徐祖才 胡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5-1549,共5页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引发痴呆和卒中的常见病因。CSV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缺乏特异的治疗药物,以防治高危因素及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CSVD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方面发展迅速,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引发痴呆和卒中的常见病因。CSV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缺乏特异的治疗药物,以防治高危因素及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CSVD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方面发展迅速,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CSVD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规范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CSVD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急性脑卒中 隐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银杏酮酯分散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MMP-9、EMPs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谢相屹 余慧娟 +2 位作者 孙刚 王丹 周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银杏酮酯分散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MMP-9、EMPs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纳入12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浊闭阻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常...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银杏酮酯分散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MMP-9、EMPs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纳入12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浊闭阻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常规用药,对照组给予银杏酮酯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心电图疗效、血脂水平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9,MMP-9)、内皮细胞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3%(53/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43/60)(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在胸闷、胸痛、气短喘促、痰多纳呆、身体困重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5.00%(51/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36/60)(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也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TG、TC及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则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经治疗后vWF、MMP-9、EMPs水平均较治疗前提升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银杏酮酯分散片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情况,调节血脂水平,降低患者vWF、MMP-9、EMPs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半夏汤 银杏酮酯分散片 冠心病心绞痛 MMP-9 EM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