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贾敏教授“补肾养血”法论治白癜风临床经验探析
1
作者 姜颖 文昌晖 +4 位作者 张仲昭 贾敏 刘亚非 李娅 章艳鲜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31-35,共5页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以皮肤色素减退或脱失为主要表现的色素失调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白色斑块,易诊难治。贵州省名老中医贾敏教授认为肝肾精血不足是本病的关键所在,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提出“补肾养血”理论,临证治疗时采取中...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以皮肤色素减退或脱失为主要表现的色素失调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白色斑块,易诊难治。贵州省名老中医贾敏教授认为肝肾精血不足是本病的关键所在,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提出“补肾养血”理论,临证治疗时采取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等多种方法倡导全疗程及综合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此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敏 白癜风 补肾养血法 综合论治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金银花-连翘药对干预银屑病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曹一钦 文昌晖 +3 位作者 王秀琳 张玲丽 贾敏 李斌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1期8-15,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原理探讨消疕汤核心药对金银花-连翘干预银屑病的分子通路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原理探讨消疕汤核心药对金银花-连翘干预银屑病的分子通路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金银花、连翘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并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银屑病差异性靶点基因,预测中药与银屑病相关的作用靶点,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网络(PPI),运用DAVID数据库对筛选出的靶点基因进行基因富集分析,获得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GO)和KEGG富集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注释结果,构建“中药成分-关键靶标-主要通路”的可视化网络图,探究金银花-连翘药对干预银屑病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金银花-连翘药对干预银屑病,共预测得到28个活性成分,涉及核心靶标基因127个,生物功能138个和信号通路155个。结论:金银花-连翘药对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干预银屑病,主要涉及核受体的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生物功能等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网络药理学 金银花-连翘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土荆皮治疗浅部真菌病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袁芳草 吴然 +3 位作者 李倩 张丹林 彭超 唐姗姗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5期121-124,共4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体外实验验证土荆皮对浅部真菌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筛选出土荆皮的有效成分,并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收集疾病靶点,并与药物靶点作交集,得出...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体外实验验证土荆皮对浅部真菌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筛选出土荆皮的有效成分,并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收集疾病靶点,并与药物靶点作交集,得出土荆皮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有效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对有效靶点进行PPI分析,采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土荆皮醇提物对红色毛癣菌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出土荆皮有效成分7种、靶点109个、疾病靶点421个,其中土荆皮治疗浅部真菌病的靶点有17个。PPI分析得出IL2、HSP90AA1、NOS2等为核心靶点;GO和KEGG分析显示,治疗靶点主要与缺氧反应、蛋白质转运的调节、白细胞介素-6产生的正调节等生物学功能和CLRs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通路相关。体外实验显示,土荆皮的醇提物能够抑制红色毛癣菌的菌丝及孢子生长,对红色毛癣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MIC值为1.562 mg/mL。结论: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以及体外实验证实了土荆皮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和多途径对浅部真菌病产生治疗作用的,这为土荆皮的开发以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皮 浅部真菌病 网络药理学 红色毛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阳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4
作者 丘雅丹 谢芳 +2 位作者 黄佳敏 付梦思 唐挺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9期149-152,共4页
目的:建立肾阳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将SD健康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模型组大鼠甲巯咪唑混悬液10 mg/kg灌胃15 d,建立肾阳虚大鼠模,给予空白对照组大鼠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 目的:建立肾阳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将SD健康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模型组大鼠甲巯咪唑混悬液10 mg/kg灌胃15 d,建立肾阳虚大鼠模,给予空白对照组大鼠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造模成功后,于模型组大鼠足蹼底部皮下注射50μL无细胞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接种液,构建肾阳虚PHN大鼠模型,于空白对照组大鼠足蹼底部皮下注射50μL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造模前后的体质量、肛温以及血浆cAMP、cGMP含量、机械缩爪阈值(PWT)和热撤回潜伏期(TWL)。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较空白对照组大鼠低,其体质量总增长量显著小于空白对照组大鼠(P<0.05)。造模后,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肛温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浆cAMP含量、cAMP/cGMP显著降低,血浆cGMP含量显著升高(P<0.05)。VZV注射3 d后,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的PWT明显降低(P<0.05);第7~14 d,模型组大鼠的PWT下降最快(P<0.05),至第21 d时,模型组大鼠的PWT降至最低(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的PWT在观察期内无明显变化(P>0.05)。VZV注射3 d后,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的TWL明显降低(P<0.05);第7~14 d,模型组大鼠的TWL下降最快(P<0.05),至第21 d时,模型组大鼠的TWL降至最低(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的TWL在观察期内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过甲巯咪唑灌胃15 d联合大鼠足蹼部注射VZV构建肾阳虚PHN大鼠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肾阳虚 动物模型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