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八髎穴治疗男科疾病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1
作者
张维维
晏明熙
+3 位作者
薛凯阳
崔瑾
闫安
车邦威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2-1037,共6页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以及勃起功能障碍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男性生命质量的三大重要男科疾病。八髎穴位于人体骶部,络肾属膀胱,连通冲、任、督三脉,故八髎穴既能调节肾与膀胱二经,又可同时调节督、任、冲三脉气血,以治疗男性生殖系统...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以及勃起功能障碍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男性生命质量的三大重要男科疾病。八髎穴位于人体骶部,络肾属膀胱,连通冲、任、督三脉,故八髎穴既能调节肾与膀胱二经,又可同时调节督、任、冲三脉气血,以治疗男性生殖系统疾病。针灸八髎穴可以明显改善男科疾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回顾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男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针刺八髎穴治疗男科疾病的研究,发现针灸八髎穴可能通过骶神经转导信号从而提高海绵体内压、收缩前列腺平滑肌以及兴奋骶髓排尿中枢,同时通过调节炎症介质、抑制免疫反应、激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以及改善生殖系统血流变学等多途径达到治疗男科疾病的作用。尽管针灸八髎穴治疗男科疾病的临床和作用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针灸八髎穴治疗男科疾病的机制仍需深入探索,为寻找更为特异和有效的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从而推动八髎穴在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髎穴
针灸
男科疾病
骶神经
盆底肌痉挛
生殖微循环
临床应用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RPV1介导小胶质细胞自噬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2
作者
陈太长
蹇忠禄
+5 位作者
丁维
陈荣
陈英
吴闵
唐松江
贾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8-1063,共6页
目的:探究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介导小胶质细胞自噬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
目的:探究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介导小胶质细胞自噬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阴性对照组(PHN-sh-NC)、TRPV1干扰组(PHN-sh-TRPV1),每组10只。检测小鼠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痛阈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透射电镜检测脊髓组织中自噬体形成;免疫荧光检测脊髓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Beclin-1、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β(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beta,LC3B)、类似核孔糖蛋白p62(similar to nuclear pore glycoprotein p62,p62)蛋白表达。结果:和Con组相比,PHN组和PHN-sh-NC组小鼠、血清BNDF(t=10.49,P<0.001)水平及脊髓组织中p62(P=0.00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TNF-α(t=26.27,P<0.001)、IL-1β(t=17.0,P<0.001)、IL-6(t=25.48,P<0.001)水平及脊髓组织中Iba-1(P=0.002)、LC3(P<0.001)表达和Beclin-1(P=0.001)、LC3B(P<0.00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和PHN组相比,PHN-sh-TRPV1组小鼠MWT、血清BNDF(t=5.174,P<0.001)水平及脊髓组织中p62(P<0.00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WL、血清中TNF-α(t=20.57,P<0.001)、IL-1β(t=8.260,P<0.001)和IL-6(t=19.81,P<0.001)水平及脊髓组织中Iba-1(P<0.001)、LC3(P=0.001)表达和LC3B(P<0.001)、Beclin-1(P<0.00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PHN小鼠脊髓小胶质细胞自噬激活,抑制TRPV1表达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自噬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小鼠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
小胶质细胞自噬
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八髎穴治疗男科疾病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1
作者
张维维
晏明熙
薛凯阳
崔瑾
闫安
车邦威
机构
贵州
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
贵州
中医药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针灸科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出处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2-103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360971)——针刺通过调控VEGF及PI3K/Akt/eNOS信号通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文摘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以及勃起功能障碍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男性生命质量的三大重要男科疾病。八髎穴位于人体骶部,络肾属膀胱,连通冲、任、督三脉,故八髎穴既能调节肾与膀胱二经,又可同时调节督、任、冲三脉气血,以治疗男性生殖系统疾病。针灸八髎穴可以明显改善男科疾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回顾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男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针刺八髎穴治疗男科疾病的研究,发现针灸八髎穴可能通过骶神经转导信号从而提高海绵体内压、收缩前列腺平滑肌以及兴奋骶髓排尿中枢,同时通过调节炎症介质、抑制免疫反应、激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以及改善生殖系统血流变学等多途径达到治疗男科疾病的作用。尽管针灸八髎穴治疗男科疾病的临床和作用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针灸八髎穴治疗男科疾病的机制仍需深入探索,为寻找更为特异和有效的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从而推动八髎穴在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八髎穴
针灸
男科疾病
骶神经
盆底肌痉挛
生殖微循环
临床应用
机制研究
Keywords
Eight Liao acupoint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rological diseases
Sacral nerves
Pelvic floor muscle spasm
Reproductive microcircul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Mechanism research
分类号
R245.2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RPV1介导小胶质细胞自噬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2
作者
陈太长
蹇忠禄
丁维
陈荣
陈英
吴闵
唐松江
贾敏
机构
贵州
中医药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麻醉科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贵州
中医药大学
第一
临床医学院
中医
内科
贵州
中医药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皮肤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8-1063,共6页
基金
2024年度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24GZWJKJXM1026)。
文摘
目的:探究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介导小胶质细胞自噬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阴性对照组(PHN-sh-NC)、TRPV1干扰组(PHN-sh-TRPV1),每组10只。检测小鼠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痛阈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透射电镜检测脊髓组织中自噬体形成;免疫荧光检测脊髓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Beclin-1、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β(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beta,LC3B)、类似核孔糖蛋白p62(similar to nuclear pore glycoprotein p62,p62)蛋白表达。结果:和Con组相比,PHN组和PHN-sh-NC组小鼠、血清BNDF(t=10.49,P<0.001)水平及脊髓组织中p62(P=0.00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TNF-α(t=26.27,P<0.001)、IL-1β(t=17.0,P<0.001)、IL-6(t=25.48,P<0.001)水平及脊髓组织中Iba-1(P=0.002)、LC3(P<0.001)表达和Beclin-1(P=0.001)、LC3B(P<0.00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和PHN组相比,PHN-sh-TRPV1组小鼠MWT、血清BNDF(t=5.174,P<0.001)水平及脊髓组织中p62(P<0.00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WL、血清中TNF-α(t=20.57,P<0.001)、IL-1β(t=8.260,P<0.001)和IL-6(t=19.81,P<0.001)水平及脊髓组织中Iba-1(P<0.001)、LC3(P=0.001)表达和LC3B(P<0.001)、Beclin-1(P<0.00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PHN小鼠脊髓小胶质细胞自噬激活,抑制TRPV1表达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自噬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小鼠的疼痛。
关键词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
小胶质细胞自噬
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
Keywords
TRPV1
microglia autophagy
postherpetic neuralgia
分类号
R741.0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八髎穴治疗男科疾病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张维维
晏明熙
薛凯阳
崔瑾
闫安
车邦威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TRPV1介导小胶质细胞自噬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陈太长
蹇忠禄
丁维
陈荣
陈英
吴闵
唐松江
贾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