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声心动图参数和血清学指标构建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风险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邓昭美 邓志发 徐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7-1001,共5页
目的 构建并验证基于超声心动图参数和血清学指标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80例和验证组30例。根据... 目的 构建并验证基于超声心动图参数和血清学指标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80例和验证组30例。根据预后情况将建模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和预后不良组23例。收集超声心动图参数及血清学指标,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并验证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DD、LVESD、LVEF、sST2、NT-proBNP、cTnT均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1)。基于以上影响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敏感性为83.61%、特异性为80.59%,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4.115,P=0.894。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当阈概率为17%~96%时获益性较高,该模型可选择的阈概率范围较大。结论 LVEDD、LVESD、LVEF、sST2、NT-proBNP、cTnT均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基于以上因素所构建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鉴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描记术 列线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