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
1
作者 张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2-793,共2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以慢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IBD机制复杂、病因不明,涉及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失调、免疫系统异常...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以慢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IBD机制复杂、病因不明,涉及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失调、免疫系统异常、环境等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临床视角观察,IBD患者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激活,表现为促炎因子(如TNF-α、IL-12/23、IL-6)过度表达、抗炎因子(如IL-10)分泌不足,由此引起人体肠道菌群失衡,通过破坏肠上皮屏障、激活模式识别受体(如NOD2/CARD15),从而加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促炎因子 UC IBD 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年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姜晓璩 蔡静 +3 位作者 吴远华 夏高富 陈锦秀 陈雨潇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0-1685,1692,共7页
血管性痴呆(VD)作为一种由血管因素引起的严重认知障碍综合征,其表现为记忆、语言、推理以及执行功能的损伤,此外运动能力和自主神经功能也可能受到损害。目前,VD是国内外第2大痴呆类型,患病人群逐年增加,其加重了患者与家属的生活负担... 血管性痴呆(VD)作为一种由血管因素引起的严重认知障碍综合征,其表现为记忆、语言、推理以及执行功能的损伤,此外运动能力和自主神经功能也可能受到损害。目前,VD是国内外第2大痴呆类型,患病人群逐年增加,其加重了患者与家属的生活负担。VD的病变机制复杂,故本文从中医药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增强突触可塑性、减轻髓鞘损伤等机制方面列举分析近5年来中医药(中药单体、中药复方、中成药、针刺、艾灸等)防治VD的靶点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中医药治疗VD的临床研究和实验进展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中医药 基础实验 分子机制 作用靶点 研究进展 综述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相关性腹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小兰 陈宗礼 +1 位作者 吴泽湘 彭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Brennemann syndrome),是引起小儿急、慢性腹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因本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常致小儿再发性腹痛,且抗生素的反复使用也易降低患儿抵抗力,增加二重感染的机会,还会加重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与家长的...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Brennemann syndrome),是引起小儿急、慢性腹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因本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常致小儿再发性腹痛,且抗生素的反复使用也易降低患儿抵抗力,增加二重感染的机会,还会加重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与家长的焦虑心理。目前西医对本病的诊治仍存在不确定性,临床主要予抗感染、解痉止痛等治疗,虽可不同程度地缓解患儿腹痛、纳差等临床不适,但仍未能完全有效控制。此外,近来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探索对本病疗效更好,复发率较低的治疗措施成为儿科医生们当前最关心的课题。近年来众多临床研究报道,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满意、复发率较低、费用少及家长易于接受等特点。但也存在诊疗与评价标准不统一、药物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样本量少及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等;同时随着中医药现代化与中医药研究不断深入,将中西医理论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实现中西医互补,为今后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nnemann综合症 腹痛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癌痛动物模型的优缺点及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震 税会利 +5 位作者 陈志平 王镜辉 黄雯琪 杨兵 杨柱 唐东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3-936,共4页
肿瘤引起的癌性疼痛在许多肿瘤病人中普遍存在,而且目前对各种肿瘤疾病引起的癌性疼痛很难进行有效的治疗控制。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癌性疼痛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但是其作用机制却不明确。因此相应的癌痛动物模型对于研究中医药治疗癌痛具... 肿瘤引起的癌性疼痛在许多肿瘤病人中普遍存在,而且目前对各种肿瘤疾病引起的癌性疼痛很难进行有效的治疗控制。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癌性疼痛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但是其作用机制却不明确。因此相应的癌痛动物模型对于研究中医药治疗癌痛具有重要的意义,癌痛动物模型是研究癌痛的基础,能够模拟临床癌痛的症状和体征,为研究癌性疼痛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癌性疼痛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单一的模型不能完全复制全面的癌性疼痛情况,因此需要各种具有临床针对性的理想癌痛动物模型。目前对于癌痛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很多癌痛动物模型已成功建立。本文对目前常见的癌痛动物模型的优缺点以及各种癌痛模型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分别进行论述,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动物模型 癌痛治疗 骨癌痛 化疗痛 皮肤癌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后勤综合管理决策优化研究
5
作者 刘颖 李志坚 +4 位作者 黄锐 田红亮 吕丹 高磊 陶婉菊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97,共4页
医院后勤是医院运营的重要保障,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然而,传统的医院后勤管理模式存在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信息化程度不足、缺乏科学决策支持等问题,亟需对医院后勤综合管理决策进行优... 医院后勤是医院运营的重要保障,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然而,传统的医院后勤管理模式存在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信息化程度不足、缺乏科学决策支持等问题,亟需对医院后勤综合管理决策进行优化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决策优化策略。本研究分析了医院后勤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介绍了国家相关政策对医院后勤管理改革的指导方向,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医院后勤管理模式创新、信息化建设、人员管理、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从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和服务管理5方面提出医院后勤综合管理决策优化策略。最后,通过1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实证案例,验证决策优化策略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后勤 后勤管理 运营效率 成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疡科与中医肿瘤的联系浅析国医大师刘尚义“从膜论治,引疡入瘤”理论 被引量:3
6
作者 黄雯琪 杨兵 +3 位作者 王镜辉 吴文宇 杨柱 唐东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从膜论治”是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提出的理论,基于早期疡科理论的学习,刘老认为“在内之膜,犹如在外之肤”,故体内一些空腔脏器肿瘤,如将其外翻,则犹如外在肤之疮,故可将疡科的一些治疗方法运用的肿瘤治疗中,是为“引疡入瘤”,以疡法治... “从膜论治”是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提出的理论,基于早期疡科理论的学习,刘老认为“在内之膜,犹如在外之肤”,故体内一些空腔脏器肿瘤,如将其外翻,则犹如外在肤之疮,故可将疡科的一些治疗方法运用的肿瘤治疗中,是为“引疡入瘤”,以疡法治瘤,疡药疗瘤。而这种运用也是基于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性。比如相同的病因病机:瘀血阻滞、痰湿凝聚、热毒蕴结,正气亏虚,以及阴阳为纲,整体观念的总则。该文将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尚义 从膜论治 引疡入瘤 国医大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与创新融合与发展——中医临床护理十年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43
7
作者 张素秋 王晓红 +2 位作者 樊艳美 张林玉 周姣媚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2期1775-1779,共5页
中医护理学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医护理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本文从政策支持、中医护理专科发展、中医特色技术应用与创新、护理人才培养、中医护理门诊建设等方面回顾了中医临床护理十年的发展历程,对中... 中医护理学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医护理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本文从政策支持、中医护理专科发展、中医特色技术应用与创新、护理人才培养、中医护理门诊建设等方面回顾了中医临床护理十年的发展历程,对中医护理未来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思考,旨在认识优势与劣势,明确定位,谋求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健康中国战略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建设与发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鼻鼽中医诊疗指南(修订) 被引量:22
8
作者 汪受传 赵霞 +19 位作者 王有鹏 冯晓纯 秦艳虹 薛征 吴力群 赵琼 宋桂华 李敏 张雪荣 徐玲 杨燕 赵鋆 李岚 孙香娟 吴泽湘 孙洮玉 廖颖钊 李辉 单祎文 朱子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5-292,共8页
在完成文献检索评级、综述总结撰写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问卷及专家论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步骤形成《儿童鼻鼽中医诊疗指南(修订)》。修订内容主要包含指南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等,... 在完成文献检索评级、综述总结撰写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问卷及专家论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步骤形成《儿童鼻鼽中医诊疗指南(修订)》。修订内容主要包含指南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等,旨在突出临床实用性,为合理、规范应用中医药进行儿童鼻鼽防治提供关键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儿童 鼻鼽 诊疗指南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藤梨汤对结肠癌细胞移植瘤裸鼠肿瘤生长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强 赖象权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究复方藤梨汤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移植瘤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采用不同剂量复方藤梨汤(12、24、48 g/kg)进行18 d的灌胃给药。取裸鼠移植瘤,检测肿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TUNEL染色检... 目的探究复方藤梨汤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移植瘤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采用不同剂量复方藤梨汤(12、24、48 g/kg)进行18 d的灌胃给药。取裸鼠移植瘤,检测肿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HE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密度及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c-Myc、cylinD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MMP-7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肿瘤组织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复方藤梨汤对结肠癌小鼠肿瘤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高剂量组抑瘤率达35.59%;可降低细胞密度,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且与剂量呈正相关;肿瘤组织c-Myc、cylinD1、β-catenin、Vimentin、MMP-7蛋白表达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E-cadherin mRNA表达升高(P<0.05),β-catenin、Vimentin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复方藤梨汤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移植瘤裸鼠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藤梨汤 结肠癌 HCT116细胞 移植瘤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宁方对复发性流产大鼠蜕膜组织PI3K、Akt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尧小云 周意园 +3 位作者 张泰魏 华诏召 宋鸿碧 陈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2,I0002,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胎宁方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8周龄SPF级CBA/J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胎宁方低剂量组、胎宁方中剂量组、胎宁方高剂量组,采用合笼交配发情的DBA/2雄鼠和CBA/J雌鼠(1∶2)... 目的旨在探讨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胎宁方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8周龄SPF级CBA/J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胎宁方低剂量组、胎宁方中剂量组、胎宁方高剂量组,采用合笼交配发情的DBA/2雄鼠和CBA/J雌鼠(1∶2),制备复发性流产模型;合笼交配发情的BALB/c雄性大鼠和CBA/J雌鼠(1∶2),制备正常的妊娠模型。造模成功后胎宁方各处理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胎宁方灌胃14 d,检测大鼠子宫脏器指数、胚胎丢失率、流产率及蜕膜组织中相关指标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CG、t-PA、APC、AT-Ⅲ水平,Western blot法及qPCR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子宫脏器指数、胚胎丢失率及流产率均较高(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子宫脏器指数、胚胎丢失率及流产率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鼠蜕膜组织细胞血管丰富,界限分明,排列有规律;模型组大鼠蜕膜组织细胞血管及间质血管数量减少,间质水肿,存在炎性细胞,部分蜕膜细胞坏死,排列紊乱,子宫内膜蜕膜样变;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蜕膜组织细胞血管数量增多,间质水肿减少,细胞排列规律,呈对照组变化,且蜕膜组织细胞形态改变情况与剂量呈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CG、t-PA、APC、AT-Ⅲ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HCG、t-PA、APC、AT-Ⅲ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I3K、p-Akt蛋白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PI3K、p-Akt蛋白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I3K、p-AktmRNA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PI3K、p-Akt mRNA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宁方能够提高HCG、t-PA、APC、AT-Ⅲ水平,并且调控PI3K、Akt指标表达,有利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信号通路 胎宁方 复发性流产 子宫脏器指数 胚胎丢失率 流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效关联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建锋 侯长周 +2 位作者 侯晓杰 安海 张石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09,I0043,共6页
对国内外有关谱效关联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在谱效关联技术中主要运用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制剂、中药饮片的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方面进行谱效关联研究,通过离体细胞、细菌及在... 对国内外有关谱效关联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在谱效关联技术中主要运用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制剂、中药饮片的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方面进行谱效关联研究,通过离体细胞、细菌及在体动物等生物活性评价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灰色关联度法、相似性分析法、层次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双变量分析法等方法,探究了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谱效关联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指纹图谱色谱峰中各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报道较少;二是针对同种疾病,各单个或综合的数据处理方法之间缺乏差异性比较,不同的分析方法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谱效关联结果出现偏颇。如果能在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相应活性成分作靶点和通路研究,将能更加全面、系统地对中药药效机理进行剖析,助力中药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控制 谱效关联 指纹图谱 生物活性模型 谱效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认知的质性研究
12
作者 向毅明 谢薇 +2 位作者 刘慧 刘青 张红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对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认知并对其采取行动的过程,为下一步制订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1-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在湖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对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认知并对其采取行动的过程,为下一步制订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1-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在湖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内分泌内科住院的1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T2DM患者对CVD的风险认知可归纳为3个主题:风险知识来源及感知不全(知识来源单一、信息甄别困难、风险感知薄弱);认知偏差(乐观偏差认知、悲观偏差认知);风险控制(行为自律、执行情绪化、动机缺乏)。结论T2DM患者对CVD风险认知不足与偏差并存,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通过系统性宣教、心理支持及社会联动,改善患者的CVD风险认知,提高其自我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风险认知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髎穴治疗男科疾病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13
作者 张维维 晏明熙 +3 位作者 薛凯阳 崔瑾 闫安 车邦威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2-1037,共6页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以及勃起功能障碍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男性生命质量的三大重要男科疾病。八髎穴位于人体骶部,络肾属膀胱,连通冲、任、督三脉,故八髎穴既能调节肾与膀胱二经,又可同时调节督、任、冲三脉气血,以治疗男性生殖系统...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以及勃起功能障碍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男性生命质量的三大重要男科疾病。八髎穴位于人体骶部,络肾属膀胱,连通冲、任、督三脉,故八髎穴既能调节肾与膀胱二经,又可同时调节督、任、冲三脉气血,以治疗男性生殖系统疾病。针灸八髎穴可以明显改善男科疾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回顾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男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针刺八髎穴治疗男科疾病的研究,发现针灸八髎穴可能通过骶神经转导信号从而提高海绵体内压、收缩前列腺平滑肌以及兴奋骶髓排尿中枢,同时通过调节炎症介质、抑制免疫反应、激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以及改善生殖系统血流变学等多途径达到治疗男科疾病的作用。尽管针灸八髎穴治疗男科疾病的临床和作用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针灸八髎穴治疗男科疾病的机制仍需深入探索,为寻找更为特异和有效的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从而推动八髎穴在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髎穴 针灸 男科疾病 骶神经 盆底肌痉挛 生殖微循环 临床应用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刘尚义从“膜”论治肺癌经验
14
作者 李沅音 张少望 +4 位作者 李高 杨兵 陈果 黄雯琪 唐东昕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4-998,共5页
我国肺癌发病率居于癌症首位,中医药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对于肺癌的治疗承古创新,根据患者局部病灶、全身症状与病程阶段的不同将肺癌膜病分为膜痒、膜疮、膜烂出血3个阶段,提出外风证、痰湿证、湿热证、阳... 我国肺癌发病率居于癌症首位,中医药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对于肺癌的治疗承古创新,根据患者局部病灶、全身症状与病程阶段的不同将肺癌膜病分为膜痒、膜疮、膜烂出血3个阶段,提出外风证、痰湿证、湿热证、阳虚证、风痰互结证、痰瘀互结证、阴虚内热证、血热妄行证、气阴两虚证等9个证型。临证以“肺主皮毛”为病机根本,以“风、痰、瘀、毒”为病理因素,以自拟抗肿瘤经验方“甲术二草汤”为基础。从膜论治,用药独具特色,临床疗效显著,极大地丰富了肺癌这一疑难疾病的中医临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肺癌 中医药治疗 @刘尚义 从膜论治 黏膜 分型论治 用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矩阵射频技术应用于顺产初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
15
作者 韩华平 吴浪涛 +2 位作者 田恬 李忠琴 邓云燕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14,共8页
目的探讨无创矩阵射频技术应用于顺产初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医院顺产初产妇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观察组应用无创矩阵射频技术治疗。两... 目的探讨无创矩阵射频技术应用于顺产初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医院顺产初产妇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观察组应用无创矩阵射频技术治疗。两组在治疗前、治疗1次、治疗结束分别检测盆底肌力、盆底结构指标(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厚度)、肛提肌弹性[静息状态、缩肛状态的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差值],治疗结束根据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量表评估阴道润滑度及阴道敏感度。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总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次后对照组盆底肌力、肛提肌裂孔面积和肛提肌厚度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但观察组盆底肌力、肛提肌厚度大于同组治疗前,肛提肌裂孔面积小于同组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盆底肌力、肛提肌厚度大于对照组,肛提肌裂孔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两组盆底肌力、肛提肌厚度大于同组治疗前、治疗1次,肛提肌裂孔面积小于同组治疗前、治疗1次,且观察组肛提肌裂孔面积小于对照组,盆底肌力、肛提肌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两组耻骨下支、肌腹及后下方E_(max)差值大于同组治疗前、治疗1次,且观察组耻骨下支、肌腹、后下方E_(max)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两组阴道润滑度及阴道敏感度得分、FSFI总分均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结束两组尿失禁、腰骶痛、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康复满意度100%(40/40)高于对照组85.00%(34/40)(P<0.05)。结论无创矩阵射频技术应用于顺产初产妇盆底肌功能康复,见效快,能在较短时间内增强盆底肌力,恢复盆底结构,且能显著改善阴道润滑度,提升阴道敏感度,对提高性生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矩阵射频技术 顺产 初产妇 盆底肌力 阴道润滑度 性生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S/TXNIP/NLRP3信号通路探究山茱萸新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的治疗效果
16
作者 陈梅 秦学维 +1 位作者 姚贤凤 李宗智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究山茱萸新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活性氧(ROS)/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是否是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56只DR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山茱萸新... 目的探究山茱萸新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活性氧(ROS)/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是否是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56只DR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山茱萸新苷20 mg·kg^(-1)组、山茱萸新苷40 mg·kg^(-1)组、羟苯磺酸钙5.8 mg·kg^(-1)组4组,每组14只;另取14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干预后,ELISA法检测视网膜组织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和血清空腹血糖(FBG)、血管生成因子水平;HE染色、TUNEL染色分别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及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视网膜组织ROS及TXNIP、NLRP3 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和ROS/TXNIP/NLR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排列紊乱,数量明显减少,出现核固缩和水肿现象,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FBG、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视网膜细胞凋亡率、Bax蛋白及ROS、TXNIP、NLR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新苷20 mg·kg^(-1)组、山茱萸新苷40 mg·kg^(-1)组、羟苯磺酸钙5.8 mg·kg^(-1)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排列逐渐正常,数量增多,核固缩和水肿现象缓解,IL-6、TNF-α、MDA、FBG、Ang-1、VEGF、视网膜细胞凋亡率、Bax蛋白及ROS、TXNIP、NLR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SOD、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DR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损伤及上述定量指标的改善程度组间对比,山茱萸新苷40 mg·kg^(-1)组优于山茱萸新苷20 mg·kg^(-1)组(均为P<0.05);羟苯磺酸钙5.8 mg·kg^(-1)组优于山茱萸新苷20 mg·kg^(-1)组,但不如山茱萸新苷40 mg·kg^(-1)组(均为P<0.05)。结论山茱萸新苷能够改善DR大鼠视网膜炎症、氧化应激及病理损伤,并抑制血糖、视网膜血管生成及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OS/TXNIP/NLRP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新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细胞凋亡 活性氧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氏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临床疗效研究
17
作者 翟婷婷 丁丽仙 +2 位作者 孟昱琼 高强 伍秋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5,共5页
目的观察丁氏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的108例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裸花... 目的观察丁氏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的108例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观察组54例给予丁氏益气养阴汤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行经时间、复发率及性激素、中医症状评分、基础体温(basal body temperature,BBT)高温相持续时间、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整体行经时间和平均行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疲乏力、咽燥口干、少气懒言、五心烦热、自汗、大便秘结、头晕眼花及尿短赤等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性激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孕酮(progesterone,P)均较治疗前降低,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2、P、LH低于对照组,F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BT高温相持续时间及FIB、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BT高温相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PLT较治疗前升高,FI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BT高温相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LT高于对照组,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4.89%(7/54),低于对照组的37.04%(2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氏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可减轻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汤 气阴两虚型 经期延长 性激素 疗效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通过调节肠道-大脑轴及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铁死亡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18
作者 张安邦 孙秀颀 +4 位作者 庞博 吴远华 时靖宇 张宁 叶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1-920,共10页
目的探讨电针(EA)预处理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Nrf2/HO-1信号通路以及抑制铁死亡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潜力。方法诱导CIRI的大鼠接受大脑中动脉堵塞(MCAO)手术,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EA治疗组,10只/组。EA治疗在百会穴(DU... 目的探讨电针(EA)预处理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Nrf2/HO-1信号通路以及抑制铁死亡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潜力。方法诱导CIRI的大鼠接受大脑中动脉堵塞(MCAO)手术,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EA治疗组,10只/组。EA治疗在百会穴(DU20)和足三里穴(ST36)于MCAO前3 d进行。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和开放场行为,使用TTC、Nissl和HE染色检查脑梗死和海马病理。通过ELISA测定脑组织中丙二醛、活性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Bax、Bcl-2、Nrf2、HO-1、GPX4和SLC7A11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GPX4、Nrf2和HO-1的水平,并收集粪便样本以分析肠道微生物群。结果EA预处理降低了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5),改善了自愿运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均P<0.05)。TTC染色显示EA组的缺血性梗死面积小于模型组(P<0.05)。Nissl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且Nissl物质丢失,而EA组神经元存活率提高,Nissl物质含量恢复(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神经元排列不规则且病理变化明显,而EA组的结构和活力有所改善(P<0.05)。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的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下降(均P<0.05);EA组则相反。EA治疗降低了Bax蛋白表达,增加了Bcl-2蛋白表达(均P<0.05),同时上调了铁死亡关键调控蛋白GPX4和SLC7A11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一致。EA上调Nrf2(P<0.05)和HO-1(P<0.05)的表达,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并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结论电针预处理通过调节肠脑轴、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和铁死亡,有效缓解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为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肠道微生物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联合刺络放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范宏元 孙弘扬 +1 位作者 田鹏 周开立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究刺络放血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该院治疗的108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给予牵引、康复训练及药物镇痛等常规对症治疗)和观察组(54例,常规治疗+刺络放血+推拿)。... 目的探究刺络放血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该院治疗的108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给予牵引、康复训练及药物镇痛等常规对症治疗)和观察组(54例,常规治疗+刺络放血+推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疼痛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运动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降沉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ODI评分炎症反应指标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2.22%,39/54)高于对照组(53.71%,29/54)(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联合推拿能够改善LDH患者临床症状、疼痛情况和运动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放血 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1/ABCA1信号通路在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
20
作者 黄宁川 马辉 马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8-814,共7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蛋白1(specificity protein 1,Sp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信号通路在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 目的:探讨特异性蛋白1(specificity protein 1,Sp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信号通路在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分为对照(Con)组、吲哚酚硫酸盐(indophenol sulfate,IS)组、IS+Sp1组和IS+Sp1+sh-ABCA1组。Con组用0.1%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处理24 h,其他组加入250 nmol/L IS处理24 h。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和DiI标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DiI-labeled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DiI-ox-LDL)染色分析Sp1/ABCA1蛋白表达和脂质积聚情况。8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尿毒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uremia accelerated atherosclerosis,UAAS)组、UAAS+Vector组、UAAS+Sp1组,每组20只。通过主动脉油红O染色(OilRedO,ORO)检测主动脉脂质情况。结果:IS浓度依赖性地促进细胞内DiI-ox-LDL荧光强度(P<0.001)。与IS组相比,IS+Sp1组细胞内DiI-ox-LDL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01)。IS+Sp1+sh-ABCA1组细胞内DiI-ox-LDL荧光强度明显高于IS+Sp1组(P=0.015)。与Sham组相比,UAAS组、UAAS+Vector组主动脉和主动脉根、弓中ORO阳性面积明显增加(P<0.001),和主动脉窦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与Sp1的共定位水平明显减少(P=0.002、0.005)。UAAS+Sp1组主动脉、主动脉根和弓中ORO阳性面积较UAAS+Vector组明显减少(P<0.001),和α-SMA与Sp1的共定位水平较UAAS+Vector组明显增加(P=0.008)。UAAS+Sp1组主动脉组织中Sp1和ABC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UAAS+Vector组(P<0.001)。结论:尿毒症毒素IS可能通过抑制Sp1/ABCA1信号通路诱导VSMCs的脂质积聚,从而加速尿毒症内皮功能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蛋白1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 尿毒症 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