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三级医院护理员在职培训现状调查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先瑜 刘云 +1 位作者 曾星 韩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74,共3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三级医院护理员在职培训的现况,为进一步制订适用的在职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江苏省11所三级医院的330名护理员,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在职培训方式和内容的调查。结果89.1%护理员接受过在职培训,岗... 目的了解江苏省三级医院护理员在职培训的现况,为进一步制订适用的在职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江苏省11所三级医院的330名护理员,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在职培训方式和内容的调查。结果89.1%护理员接受过在职培训,岗前培训时长为(35.20±7.05)h,在职培训地点以医院为主(81.6%),培训师以公司专职培训师为主(89.8%),岗中培训频率最高的是每季度1次(38.8%);培训方式主要是资深护理员带教(100.0%)和课堂授课(59.9%),集中授课形式主要是操作示范(44.2%)和多媒体讲授(41.5%);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岗位职责、素质与要求和基础生活照料技术方面。结论江苏省三级医院对护理员管理较为重视,但在职培训方式和时间有待完善,在职培训内容需全面及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员 在职培训 培训方式 生活照护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肌少症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颜欢 李娟 +2 位作者 先丽红 李雨洁 卢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1-1234,共4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骨骼和代谢等各种生理系统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慢性疾病和老年综合征的发生^([1])。肌少症又称“肌肉减少症”,是指因持续骨骼肌量流失、强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征,主要特征为全身骨骼肌数量进行性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骨骼和代谢等各种生理系统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慢性疾病和老年综合征的发生^([1])。肌少症又称“肌肉减少症”,是指因持续骨骼肌量流失、强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征,主要特征为全身骨骼肌数量进行性减少、质量下降及功能减退,与跌倒、功能衰退、虚弱和死亡等不良后果有关^([2])。由于其症状不明显,常与自然老化混淆。高血压作为慢病之一常与肌少症并存,是造成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因素,超过70%的老年人受其影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减少症 高血压 数据相关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用具使用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韦清 柏晓玲 +2 位作者 罗忠琛 梁青龙 侯红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了解贵阳市从事介入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用具使用及维护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7名介入诊疗医护人员(医师、护士、放射技师)辐射防护用具使用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介入诊疗医师、护士和放射... 目的了解贵阳市从事介入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用具使用及维护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7名介入诊疗医护人员(医师、护士、放射技师)辐射防护用具使用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介入诊疗医师、护士和放射技师在使用辐射防护用具的实际人次占应使用辐射防护用具总人次的比例平均为50%(104/208)、32%(41/128)、32%(13/40)。不同性别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职称对辐射防护用具的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级职称介入诊疗医务人员在辐射防护用具的维护方面意识低于初、中级职称。结论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用具使用及维护的总体情况有待提高,放射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及开展介入诊疗工作的单位主管部门应加强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用具使用和维护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辐射防护用具使用和维护的意识,并督促改善辐射防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诊疗 医务人员 辐射防护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镇静深度下吸痰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珂 武燕 +3 位作者 荀静 祁静 周梦良 朱冬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47-184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镇静深度下吸痰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61例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将评分>0分的9例病人设为镇静不足组,将... 目的:探讨不同镇静深度下吸痰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61例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将评分>0分的9例病人设为镇静不足组,将评分为-2~0分的32例病人设为浅镇静组,将评分-3~<-2分的20例病人设为深镇静组。记录病人术后1~5 d每次吸痰前、吸痰后5 s、吸痰后10 s、吸痰后15 s、吸痰后1 min、吸痰后3 min时的颅内压及吸痰后3 min内峰值时颅内压,分析病人颅内压恢复延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镇静深度下吸痰病人颅内压变化幅度不同(F=8.74,P<0.01);随着镇静深度加深,病人吸痰前颅内压和峰值时颅内压差值减小(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镇静深度是颅内压恢复延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镇静程度较深病人吸痰期间颅内压变化较平缓,护理人员应在临床工作中及时对颅内压恢复延迟病人的镇静深度进行评估,降低吸痰对颅内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 吸痰 颅内压 护理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8
5
作者 唐冰雪 柏晓玲 +2 位作者 姜会 江雪 牛雨田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5-78,83,共5页
目的综合分析国内外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为国内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范围综述研究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06月3... 目的综合分析国内外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为国内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范围综述研究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06月30日。结果共纳入31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包含25种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评估内容以患者个人状态、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评分方式以Likert评分为主,评估方式有主观自评、客观他评及两者相结合3种。结论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种类较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建议国内学者可借鉴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编制评估工具,以早期准确识别出院准备不足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准备度 工具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