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食民俗与中医药食气味理论研究——以贵州为例
1
作者 黄书婷 李良松 +1 位作者 曹峰 郭永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5-220,共6页
民以食为天,饮食民俗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历来注重“药食同源”学说,饮食民俗与中医药文化密切相关。中医药食气味理论是中医认识药食性用的核心理论与原创理论,贵州饮食民俗内涵凸显药食气味思想。通过中医药食气味理论的视... 民以食为天,饮食民俗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历来注重“药食同源”学说,饮食民俗与中医药文化密切相关。中医药食气味理论是中医认识药食性用的核心理论与原创理论,贵州饮食民俗内涵凸显药食气味思想。通过中医药食气味理论的视域,阐述贵州饮食民俗文化的内涵:善嗜辣、喜用酸、爱饮酒、饮食茶、米为主等贵州特色饮食民俗,反映辛温调口欲而行气祛湿、味酸存食物而助胃消化、辛苦热流动气血并爽神、苦甘性寒解辛炙消腻滞、味甘平可口充饥养身等养生保健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气味理论 贵州 饮食民俗 内涵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肠道微生态防治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何金涛 于红红 +1 位作者 俞琦 韩慧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3258-3262,3269,共6页
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相关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且血脂异常与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密切相关。中医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态平衡能够有效恢复脂质代谢,改善血脂水平,这有助于防治血脂异... 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相关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且血脂异常与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密切相关。中医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态平衡能够有效恢复脂质代谢,改善血脂水平,这有助于防治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发展。现就国内外有关文献展开综述,为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肠道微生态 菌群 血脂异常 脂质代谢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方法评价中医药文献的商榷 被引量:2
3
作者 卯荣梅 赵博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24期72-74,共3页
中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引入了Meta分析方法,Meta分析方法是循证医学的延续,现代医学的研究方式,主要以抽象思维为主导,注重定量分析,以统计学思想为主要特征,把人与自然割离,注重标准化。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一脉相承,以气一元论、阴... 中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引入了Meta分析方法,Meta分析方法是循证医学的延续,现代医学的研究方式,主要以抽象思维为主导,注重定量分析,以统计学思想为主要特征,把人与自然割离,注重标准化。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一脉相承,以气一元论、阴阳五行为哲学基础,以意象思维为主导,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征,注重人与自然的结合,组方加减化裁灵活多变;中医学与Meta分析从文化背景到思维方式、理论特征、方法学上均存在着天然的差异,Meta分析方法在中医运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中医药文献进行评价并不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META分析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视角探讨维生素D基础与临床最新研究进展
4
作者 高增杰 贾祎佳 +2 位作者 覃裕 宋红 黄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0-936,共7页
维生素D在维持骨骼健康、调节免疫系统和促进细胞分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临床不同专业医师对维生素D的认识及重要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差距。维生素D的临床获益已经成为共识,尤其是... 维生素D在维持骨骼健康、调节免疫系统和促进细胞分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临床不同专业医师对维生素D的认识及重要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差距。维生素D的临床获益已经成为共识,尤其是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患者。但对于维生素D充足的人群,过量补充维生素D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我国内分泌专业及骨质疏松科专业医师人群可能是执行维生素D监测和治疗的主要群体。国内其他专业的临床医师对维生素D的认识可能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对维生素D的检测、补充、治疗仍然存在不执行、不检测、不纠正的状态。进一步普及维生素D相关前沿研究动态、更新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对临床、科研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研究进展 争议 最佳剂量 维生素D的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对枇杷汁体外降血糖、降血脂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潘胜国 王群 +6 位作者 刘制杰 张琴 魏绍峰 帅光平 张荫兰 黄雨虹 胡先运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1-168,共8页
为评价乳酸菌发酵枇杷汁的功能特性,以枇杷汁为原料,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副干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3株乳酸菌为发酵菌株,对枇杷汁发酵前后的体外降血糖和... 为评价乳酸菌发酵枇杷汁的功能特性,以枇杷汁为原料,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副干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3株乳酸菌为发酵菌株,对枇杷汁发酵前后的体外降血糖和降血脂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血糖方面,L.brevis菌悬液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抑制能力最强,抑制率分别为96.15%±1.54%和96.56%±2.16%;L.brevis发酵枇杷汁在透析30 min和60 min后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glucose dialysis retardation index,GDRI)最高,分别为16.49%±0.40%与9.76%±0.32%,显著高于枇杷汁与L.paracasei、L.plantarum发酵枇杷汁(P<0.05);降血脂方面,L.brevis胞外分泌物对胰脂肪酶抑制率最高,达到62.36%±1.48%;L.brevis发酵枇杷汁对甘氨胆酸钠、牛磺胆酸钠的结合能力最强,分别为64.63%±1.49%与67.19%±1.19%;在脂肪吸附能力上,L.brevis发酵枇杷汁吸附脂肪能力为1.66±0.11 g/g。L.brevis发酵的枇杷汁在降血糖和降血脂活性上优于L.paracasei和L.plantarum发酵的枇杷汁,为枇杷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汁 乳酸菌 降血糖 降血脂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酸汤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应用研究
6
作者 刘制杰 周慧玲 +3 位作者 张琴 张晓云 李春荣 胡先运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141,共10页
以黔南3个县市的特色红酸汤作为对象进行益生特性良好的乳酸菌挖掘。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分离获得的10株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中,产酸量较好的分别为SD-1、DY-1、DS-1。DY-1在培养36 h时发酵液的pH可达4.02±0.04,3株... 以黔南3个县市的特色红酸汤作为对象进行益生特性良好的乳酸菌挖掘。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分离获得的10株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中,产酸量较好的分别为SD-1、DY-1、DS-1。DY-1在培养36 h时发酵液的pH可达4.02±0.04,3株菌株均未检测到有害代谢产物,DY-1对所选取的抗生素均不具有耐药性,SD-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可达(22.00±0.82)mm。3株菌株在胆盐质量分数为0.3%环境下存活率均高达95%以上,DY-1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3.39%和96.64%。通过泡菜发酵试验发现,接种菌株的泡菜pH下降速率明显快于自然发酵组,且DY-1发酵组感官评分最高。综上,DY-1菌株兼具高产酸特性、强抗氧化活性及无耐药性特征,其优良的发酵性能与益生潜力可为传统发酵食品功能菌株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酸汤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花作用于Casp3调控细胞自噬干预肝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军 成果 +1 位作者 楼迪栋 张楠楠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210,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葛花通过调控细胞自噬干预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探索葛花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的影响。使用TCMSP数据库获取葛花靶点,从OMIM等数据库获得肝癌疾病靶点,从HADb数据库获得细胞自...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葛花通过调控细胞自噬干预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探索葛花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的影响。使用TCMSP数据库获取葛花靶点,从OMIM等数据库获得肝癌疾病靶点,从HADb数据库获得细胞自噬基因,三者取交集后进行蛋白互作(PPI)、GO、KEGG富集分析,并筛选出Degree前15靶点。对筛选出的15个靶点进行差异表达、ROC曲线、临床相关性、生存预后、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对最终筛选出来的靶点进行Western Blot验证,并检测自噬标志物LC3B的表达变化。结果:葛花含药血清可以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葛花抗肝癌的最重要靶点是Casp3,Casp3可以和葛花活性成分槲皮素(quercetin)稳定结合。与HepG2对照组相比,葛花含药血清组可显著下调Casp3蛋白表达,上调自噬标志物LC3BⅡ/LC3BⅠ。结论:葛花可通过作用于Casp3调控细胞自噬而干预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葛花 细胞自噬 Cas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调控HDAC3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HMGB1核转位的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晓龙 苟玮 +4 位作者 艾飞 刘霞 褚春薇 陈向云 郭俊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65-2273,共9页
为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istone deacetylase 3,HDAC3)对高迁移率组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表达和核移位的影响及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I)的... 为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istone deacetylase 3,HDAC3)对高迁移率组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表达和核移位的影响及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I)的干预作用。通过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损伤模型,分别用3、6、12μL/mL剂量SFI干预细胞24 h。实时荧光PCR法(RT-qPCR)检测细胞中HDAC3、HMGB1、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录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HMGB1和HDAC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SFI对HMGB1亚细胞定位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HMGB1、IL-1β和TNF-α分泌水平;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靶向沉默RAW264.7细胞中HDAC3后,免疫荧光法观察SFI对HMGB1亚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AW264.7细胞中HDAC3的转录和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HMGB1表达显著升高(P<0.01)且同时从核内向胞浆迁移;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HMGB1、IL-1β和TNF-α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SFI(6、12μL/mL剂量组)上调RAW264.7细胞中HDAC3的转录和表达水平,下调炎性因子HMGB1的转录、表达、核移位,抑制HMGB1、IL-1β和TNF-α的分泌;靶向沉默HDAC3后,大量HMGB1定位于胞浆,经LPS刺激后蛋白定位无明显变化,且SFI不能逆转HMGB1的异常定位。可见SFI可能通过上调HDAC3表达从而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HMGB1核外迁移,进而抑制了其下游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HMGB1 HDAC3 巨噬细胞 炎症 内毒素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调控miR-155表达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Th17/Treg平衡的影响
9
作者 余欣然 陈云志 +2 位作者 张璐 杨泽云 周雪丰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3-1259,共7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通过调控miR-155表达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硒酵母组),造模后给药8周,HE...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通过调控miR-155表达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硒酵母组),造模后给药8周,HE染色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大鼠甲状腺中miR-155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法验证miR-155对SOCS1的靶向作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TGAb、TPOAb、IL-10、IL-17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SOCS1表达,流式细胞法检测脾脏CD4+细胞中Th17、Treg占比。结果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甲状腺miR-155表达明显增加,血清TGAb、TPOAb、IL-17水平明显提高,Th17占比增加;IL-10水平明显降低,Treg占比减少,SOCS1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组及硒酵母组miR-155表达量降低,TGAb、TPOAb、IL-17水平降低、Th17占比减少,IL-10水平增加,Treg占比增加,SOCS1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白芍总苷中剂量组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白芍总苷可下调miR-155表达,调节Th17/Treg平衡,减轻炎症反应,发挥免疫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微小核糖核酸-155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 T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对葛花作用于MAPK3干预肝癌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李军 周毅雪 +1 位作者 张楠楠 楼迪栋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7,共9页
为了解葛花通过诱导铁死亡干预肝癌的作用及机制,利用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肝癌靶点,从FerrDb数据库下载得到铁死亡靶点,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葛花靶点,使用R语言获取肝癌-铁死亡-葛花三者交集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Cytoscape3.9.1软... 为了解葛花通过诱导铁死亡干预肝癌的作用及机制,利用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肝癌靶点,从FerrDb数据库下载得到铁死亡靶点,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葛花靶点,使用R语言获取肝癌-铁死亡-葛花三者交集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Cytoscape3.9.1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PPI),同时用CytoHubba插件以及R语言筛选得到Hub genes.利用David数据库及微生信对关键作用靶点进行GO和KEGG分析.为进一步筛选关键靶点,对Hub genes进行差异表达分析、蛋白质图谱分析、临床相关性分析以及生存分析.将筛选的Hub genes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进行进一步验证,采用Western blot实验进行体外实验验证.共得到肝癌疾病靶点5859个、铁死亡基因485个、葛花靶点526个、交集靶点66个.筛选得到Hub genes 17个.GO功能分析筛选P值最小的前5个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多条通路.差异表达分析、临床相关性分析、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RC和MAPK3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中的表达.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结果显示,MAPK3与葛花活性成分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具有较好的结合力.Western blot实验表明,葛花使P-MAPK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葛花可通过作用于MAPK3调控铁死亡从而干预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 肝癌 铁死亡 MAPK3 GENISTE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碱通过作用于SRC调控氧化应激干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李军 薛铃芝 +1 位作者 马群 张楠楠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0,共10页
目的:探讨石斛碱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干预糖尿病肾病(DK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OMIM等数据库检索DKD靶点,使用PharmMapper、SuperPred、ChemMapper和ChEMBL数据库获得石斛碱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筛选氧化应激相关靶点,并取交... 目的:探讨石斛碱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干预糖尿病肾病(DK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OMIM等数据库检索DKD靶点,使用PharmMapper、SuperPred、ChemMapper和ChEMBL数据库获得石斛碱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筛选氧化应激相关靶点,并取交集靶点。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取靶标相互联系以构建PPI,利用MCC拓扑算法分析获取关键靶点。关键作用靶点通过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SangerBox平台进行糖尿病肾病临床相关性分析、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以及ROC分析。将筛选得到的关键靶点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进行验证。采用Western Blot实验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获得DKD-石斛碱-氧化应激交集靶点102个,并筛选出15个关键基因;通过临床相关性分析筛选出11个有临床意义的关键基因;通过差异表达和ROC分析发现CASP3、CXCR4、ESR1、KDR、SRC差异表达明显,且SRC最具有诊断价值(AUC=0.86,P<0.05);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结果发现SRC与石斛碱结合能力最强,且配合物较稳定。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RC和P-SRC在DKD中表达上调(P<0.05),石斛碱可降低其的表达。结论:石斛碱可以通过作用于SRC调控氧化应激干预糖尿病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石斛碱 氧化应激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武汤含药血清对阿霉素诱导的IMCD细胞保护作用
12
作者 徐萌萌 杜敏 +3 位作者 涂小华 陈明丽 杨秀花 王慧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7-1398,共2页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并伴有低白蛋白血症、蛋白尿和血脂异常升高[1]。肾脏中抗利尿激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及其2型受体(arginine vasopressin receptor 2,V2R)/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并伴有低白蛋白血症、蛋白尿和血脂异常升高[1]。肾脏中抗利尿激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及其2型受体(arginine vasopressin receptor 2,V2R)/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P2)通路异常表达促进NS的水肿发生[2]。此外,醛固酮(aldosterone,ALD)通路的上调一直被认为是NS中钠潴留的可能原因,ALD抑制剂可调控AQP3的表达水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真武汤含药血清 阿霉素 IMCD细胞 AVP信号通路 AL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过程中内皮间质转化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杨其芬 赵惠亮 +1 位作者 郭永胜 渠景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3151-3160,共10页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世界性疾病,内皮间质转化(EndMT)作为多种慢性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近年来发现也是IPF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其相关机制却尚未明确。目的观察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对En...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世界性疾病,内皮间质转化(EndMT)作为多种慢性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近年来发现也是IPF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其相关机制却尚未明确。目的观察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对EndMT的影响,以阐明IPF过程中EndMT的相关机制。方法2021年3—6月体外培养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取HPAEC加空白血清作为对照组,5 mg/L TGF-β_(1)刺激HPAEC 72 h作为模型组,造模后加500 nmol/L Notch信号阻断剂(DAPT)作为DAPT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otch1、Jagged1和启动子结合因子(CBF1)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Notch1,Jagged1和CBF1蛋白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法(Co-IP)检测Notch1活性胞内结构域蛋白(NICD1)与CBF1的结合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和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免疫荧光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_(31))和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以及间质细胞标志物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3组Notch1、Jagged1和CBF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白组和DAPT组Notch1、Jagged1和CBF1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均低于模型组(P<0.05)。Co-IP实验结果显示,3组NICD1与CBF1的结合情况有差异,其中空白组和DAPT组NICD1与CBF1的结合受到抑制,模型组NICD1与CBF1发生结合。免疫荧光结果显示,3组CD_(31)、VE-Cadherin、FSP1和α-SM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白组和DAPT组内皮细胞标志物CD_(31)、VE-Cadherin表达高于模型组,间质细胞标志物FSP1、α-SM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参与了IPF过程中的EndMT进程,阻断该信号通路可抑制End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内皮细胞 内皮间质转化 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 人肺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联合m6A筛选类风湿关节炎基因及化合物Q-1的干预
14
作者 杨欣 姚血明 黄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9734-9739,共6页
基于转录组学联合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筛选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基因及化合物Q-1的干预进行研究。复制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T... 基于转录组学联合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筛选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基因及化合物Q-1的干预进行研究。复制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转录组测序分析踝关节组织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分析。将RA差异表达基因和26个m6A系统基因进行交集分析,对锌指CCCH型含13(zinc finger CCC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3,ZC3H1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采用分子对接分析化合物Q-1与ZC3H13,IGFBP2的结合情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β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共鉴定出1300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805个差异基因,下调495个差异基因。与26个m6A系统基因进行交集,获得2个m6A基因(ZC3H13,IGFBP2)。通过分子对接发现化合物Q-1与ZC3H13有强烈的结合(total score】7),与IGFBP2有较好的结合(total score】5)。化合物Q-1与ZC3H13形成4个氢键(天冬氨酸1054,精氨酸999,谷氨酸1057,谷氨酰胺99),与IGFBP2形成2个(精氨酸201,亮氨酸217)。ZC3H13,IGFBP2可能通过m6A修饰调节生物代谢,为RA诊疗的靶点。化合物Q-1与ZC3H13,IGFBP2有较好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Q-1 类风湿关节炎 转录组学 N6-甲基腺苷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维护线粒体结构功能促进衰老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功能的研究
15
作者 秦臻 叶利兵 +2 位作者 冯静月 石永芳 许键炜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7-505,512,共10页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自然衰老进程中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衰老程度、细胞功能、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黄精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6只18月龄的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老年组、黄精低剂量(1 g/kg)、中剂量(2 g...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自然衰老进程中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衰老程度、细胞功能、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黄精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6只18月龄的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老年组、黄精低剂量(1 g/kg)、中剂量(2 g/kg)、高剂量组(4 g/kg),每组24只;另设24只2月龄大鼠为青年组。各组每天灌胃1次,持续12周,在第4周、8周、12周每组各取8只大鼠麻醉处死,分离培养骨髓EPCs并鉴定;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程度,采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体外成血管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小管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化学发光法检测线粒体ATP含量;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结果:随周龄增加,老年组大鼠骨髓EPCs衰老程度逐渐加重,细胞增殖、迁移和成小管功能明显减退;胞内ROS水平升高且ATP含量及MMP降低(P<0.05);电镜下可见线粒体固缩和大量自噬体。经黄精干预后,老年大鼠骨髓EPCs衰老程度减轻,细胞增殖、迁移和成小管功能有所改善;胞内ROS水平降低且ATP含量及MMP上升(P<0.05);电镜下线粒体形态结构较为正常,可见少量自噬体。结论:黄精可通过维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来促进衰老大鼠骨髓EPCs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内皮祖细胞 衰老 细胞功能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楝酰胺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邓娜 高议雁 +4 位作者 李佳瑞 张镒 李君兰 周佳钰 宋佳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7-543,共7页
探讨楝酰胺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线粒体的作用。MTT法测定楝酰胺对AML细胞HEL生长增殖的影响,PI法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楝酰胺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 探讨楝酰胺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线粒体的作用。MTT法测定楝酰胺对AML细胞HEL生长增殖的影响,PI法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楝酰胺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的变化,钙黄绿素法分析楝酰胺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影响,JC-1染料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荧光素酶实验测定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结果显示楝酰胺抑制HEL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楝酰胺诱导HEL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激活HEL细胞mPTP的开放,降低了线粒体膜电位和ATP水平。以上结果说明,楝酰胺改变了HEL细胞的线粒体功能,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楝酰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线粒体膜电位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3—2023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B族维生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趋势及分析
17
作者 邓滢滢 段学清 +3 位作者 刘一凡 李昕 吴杨旸 田维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3,共8页
目的 分析1983—2023年B族维生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研究动态、热点及发展脉络,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文献数据库搜集1983—2023年关于B族维生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文献,使用Bibliometrix、CiteSpace和... 目的 分析1983—2023年B族维生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研究动态、热点及发展脉络,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文献数据库搜集1983—2023年关于B族维生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文献,使用Bibliometrix、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国家、机构、作者及本领域的研究热点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4811篇文献,涉及1337本期刊。其中该领域发文量整体呈现稳定的研究活跃度。发文量多的机构主要分布于美国、中国、日本等;期刊与高被引文献的研究方向重点涉及营养学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热点逐渐由B族维生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转变为临床预防应用探索;叶酸、一级预防、脑卒中是该领域当前研究热点。结论 40年来,全球学者对B族维生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注度持续不减,各国已形成多机构合作团队,近10年的研究发现,B族维生素中的叶酸在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减少心脑血管、肾脏等疾病风险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本研究可为科研人员了解B族维生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现状及开展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 动脉粥样硬化 Web of Scien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8
作者 田媛 张秀歌 郑锦城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3期147-150,共4页
课程思政要素融入课堂教学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专业人才的基础课程。目前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学生多数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认... 课程思政要素融入课堂教学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专业人才的基础课程。目前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学生多数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专业认可度不高,对未来自身的发展方向更是十分迷茫。在学习该课程时仅能机械地掌握一些理论知识,不能抓住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急需解决的痛点,不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符合当前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因此,急需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加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能够胜任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病虫害防治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思政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根发育的转录模式及转录因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19
作者 陈宏宇 于莹 +3 位作者 任得强 阮志珍 李二妹 冉琳琳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07-213,共7页
采用Illumina HiSeqTM4000测序平台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根2个不同部位(根尖区和根成熟区)样品进行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聚类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铁皮石斛根的高质量读长被组装成136 541个单基因,... 采用Illumina HiSeqTM4000测序平台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根2个不同部位(根尖区和根成熟区)样品进行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聚类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铁皮石斛根的高质量读长被组装成136 541个单基因,平均长度为982 bp。对具有编码转录因子能力的基因进行鉴定和分类统计,20 105个单基因被映射到55类转录因子中,共识别了148个MADS-box、737个NAC、449个WRKY、369个MYB和105个ARF等。差异表达基因的调控通路涉及很多途径,包括苯丙烷生物合成等次生代谢途径、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等环境应答途径以及植物MAPK信号通路等信号转导通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 发育 基因 转录模式 转录因子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与GOLD2017综合评估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1
20
作者 吴孝政 王振兴 +1 位作者 刘丽耘 王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GOLD2017综合评估与证候分布规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COPD稳定期患者共189例,调查其一般资料并进行GOLD2017分级,统计分析COPD稳定期GOLD2017分级与证候分布之间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GOLD2017综合评估与证候分布规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COPD稳定期患者共189例,调查其一般资料并进行GOLD2017分级,统计分析COPD稳定期GOLD2017分级与证候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189例患者13种证候,以虚证居多。虚证类证候以肺肾气虚(17. 96%)和肺脾肾气虚(15. 87%)最多,实证类证候以痰瘀阻肺(15. 87%)、血瘀证(13. 47%)和痰湿阻肺(12. 57%)最多。肺气虚证患者CAT较低、m MRC较低,急性发作次数少,综合评估分布于各组;肺脾气虚证患者CAT增高、m MRC增高,急性发作次数相对增多,综合评估主要分布于B组和D组;肺肾气虚、肺脾肾气虚、阳虚水泛证患者CAT高、m MRC高,急性发作次数多,综合评估主要分布于D组;肺肾气阴两虚患者CAT高、急性发作次数多,虽然m MRC相对肺脾气虚稍低,但综合评估主要分布于D组。5组实证类患者虽然CAT、m MRC,急性发作次数,各有不同,总体以痰湿阻肺、痰热壅肺证较低,痰瘀阻肺、血瘀证、痰热瘀肺证较高,但综合评估都主要集中在D组;兼夹血瘀的患者明显在各类评估中高于兼夹痰湿、痰热的患者;痰热壅肺证患者综合评估差异不明显。结论:肺气虚贯穿于COPD稳定期的始终,症状相对较少,风险小,预后相对较好,但亦会出现明显加重趋势;肺脾气虚证患者症状较多,急性加重次数相对较多,提示风险相对较高,如不积极控制预后不佳;肺肾气虚、肺脾肾气虚、阳虚水泛、肺肾气阴两虚证患者患者病情重,风险高,预后不佳;脾气虚、肾气虚是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关键因素。兼夹痰湿、血瘀、热邪各类实邪的患者,都有临床症状加重、呼吸困难程度加重、急性发作增多的趋势,患者病情重,风险高,预后不佳;血瘀是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兼夹因素;痰热壅肺证病情严重程度不明显,有可能是患者病情加重的始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GOLD 综合评估 证候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