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菜型油菜-黑芥单体附加系的创制及遗传研究
1
作者 王顺林 武海燕 +8 位作者 程靖雯 彭梓然 杨芩芩 张密密 谭晨 吴增祥 葛贤宏 李再云 李鹏飞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88,共8页
为利用芸薹属B基因组及其可能的优良性状,以黑芥为芸薹属B基因组供体,将白菜型油菜与黑芥远缘杂交获得的三倍体杂种作为母本,与白菜型油菜亲本不断回交,利用分子标记、细胞学、形态学手段鉴定出附加黑芥B7和B8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系,并对2... 为利用芸薹属B基因组及其可能的优良性状,以黑芥为芸薹属B基因组供体,将白菜型油菜与黑芥远缘杂交获得的三倍体杂种作为母本,与白菜型油菜亲本不断回交,利用分子标记、细胞学、形态学手段鉴定出附加黑芥B7和B8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系,并对2个单体附加系进行表型考察和染色体行为观察。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黑芥B7和B8染色体单体附加系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表型,B7单体附加系雌不育严重,种子种皮颜色表现为淡黄色,叶片表现出亲本黑芥的毛刺表型;B8单体附加系表现出亲本黑芥植株高大、一次分枝数多的表型。细胞学分析表明黑芥B7和B8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多以单价体形式存在,黑芥B7染色体上存在45S rDNA位点。雌雄配子传递率分析发现B7和B8染色体的传递率均较低,分别为B7染色体雌配子传递率9.14%、雄配子传递率6.58%,B8染色体雌配子传递率20.17%、雄配子传递率9.05%。本研究创制的白菜型油菜-黑芥B7和B8单体附加系将有利于深入解析黑芥基因组信息及利用其优良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黑芥 单体附加系 细胞学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黄精和多花黄精45S rDNA位点的分析
2
作者 程靖雯 丁龙雨 +8 位作者 李沛铌 余珺 赵丹 张密密 王顺林 王文斌 王娟 武海燕 李鹏飞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4-501,共8页
本研究利用常规压片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和多花黄精(P.cyrtonema Hua)的染色体核型及其45S rDNA的物理定位。结果显示:(1)黄精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m+8sm+14st(2SAT),核型属于3B型,具有2对45S ... 本研究利用常规压片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和多花黄精(P.cyrtonema Hua)的染色体核型及其45S rDNA的物理定位。结果显示:(1)黄精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m+8sm+14st(2SAT),核型属于3B型,具有2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3号染色体长臂和6号染色体短臂上。(2)多花黄精核型公式为2n=2x=22=6m+12sm(2SAT)+4st(2SAT),核型属于3B型,具有3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1、5、10号染色体长臂上。本研究为黄精、多花黄精染色体核型和45S rDNA位点的数目、分布位置提供了新信息,有利于黄精属物种的遗传进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多花黄精 染色体核型 荧光原位杂交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水提液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晋海军 杨灵丽 +5 位作者 梁建东 龚荣英 邢益政 王国凯 陈美娟 田维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2-120,共9页
采用单菌、混菌发酵技术,筛选改善蒲公英水提液感官的最佳微生物及其组合,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发酵工艺,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解析发酵改善蒲公英水提液感官的相关代谢通路。结果表明,戊糖乳杆菌∶保加利亚乳菌杆∶嗜酸乳杆菌=2... 采用单菌、混菌发酵技术,筛选改善蒲公英水提液感官的最佳微生物及其组合,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发酵工艺,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解析发酵改善蒲公英水提液感官的相关代谢通路。结果表明,戊糖乳杆菌∶保加利亚乳菌杆∶嗜酸乳杆菌=2∶2∶3为最佳混菌发酵组合,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13.56 h,发酵温度25.57℃,接菌量4%。发酵液具备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羟自由基清除率63.22%,DPPH自由基清除率82.50%)。经代谢组分析,筛选出发酵后差异代谢物共616种,与感官相关的丙氨酸等甜味成分显著上调,香豆素等香味物质显著上调,儿茶素等苦涩味成分显著下调。这些与感官改善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嘌呤、酪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及谷氨酸、烟酸和烟酰胺等代谢通路。该研究获得了改善蒲公英水提液感官的最佳发酵工艺,在代谢组层面解析了发酵改善其感官的相关代谢通路,可为今后蒲公英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发酵 工艺优化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季节性发情性状核心基因和关键lncRNA的筛选与分析
4
作者 杨杨 李良远 +6 位作者 万鹏程 卢守亮 刘长彬 杨华 王立民 代蓉 周平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4-1277,共14页
旨在筛选与季节性发情相关的核心基因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本研究选取2~3岁空怀的中国美利奴羊和湖羊母羊(乏情期、发情期和发情间期各3只),采集卵巢组织样本,采用RNA-seq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differential... 旨在筛选与季节性发情相关的核心基因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本研究选取2~3岁空怀的中国美利奴羊和湖羊母羊(乏情期、发情期和发情间期各3只),采集卵巢组织样本,采用RNA-seq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和lncRNAs,并通过GO、KEGG富集分析、PPI分析及ceRNA网络构建鉴定与繁殖性能相关的核心基因和lncRNAs。结果,构建了6个不同生理状态下的RNA文库,筛选得到1495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和454个差异表达lncRNAs,其中共性DEGs和lncRNAs分别为313个和435个,特有DEGs和lncRNAs分别为1182个和19个。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共性DEGs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等方面显著富集,而差异表达的lncRNAs靶基因富集于细胞内信号转导及负调控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等。特有DEGs在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中富集,lncRNAs的靶基因集中于细胞间粘附和整合素介导的信号通路等。通过PPI筛选出19个核心基因,主要富集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细胞周期信号通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基因在乏情期表达量较高。ceRNA网络进一步揭示基因在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的富集。RT-qPCR验证结果与高通量测序一致。筛选出19个核心基因和28个lncRNAs,并发现42个lncRNA-miRNA-mRNA靶向关系,为理解绵羊季节性繁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潜在调控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季节性发情 RNA-SEQ 核心基因 lnc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妙勇安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AMPK/ULK1自噬轴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5
作者 于红红 李芳 +4 位作者 罗瑞熙 俞琦 杨韵琪 岳文鹏 田维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9-1134,共6页
目的:探究四妙勇安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AMPK/ULK1自噬轴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妙勇安汤低、中、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小鼠AS模型,四妙勇安汤低(10.13 g/kg)... 目的:探究四妙勇安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AMPK/ULK1自噬轴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妙勇安汤低、中、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小鼠AS模型,四妙勇安汤低(10.13 g/kg)、中(20.25 g/kg)、高(40.5 g/kg)剂量,辛伐他汀片(3 mg/kg)灌胃6周。给药结束后,收集小鼠血清和主动脉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血脂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斑块组织自噬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18、IFN-γ、CRP水平;qRT-PCR检测AMPK、ULK1、p62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标记检测LC3Ⅱ、p-ULK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AMPK、p62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妙勇安汤各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小鼠主动脉斑块明显减少,血清TC、TG、LDL-C、IFN-γ、IL-18、CRP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升高(P<0.05或P<0.01);电镜显示自噬小体增加;诱导了自噬相关因子LC3Ⅱ、AMPK、ULK1表达,抑制了p62表达。结论:四妙勇安汤可诱导AS小鼠AMPK/ULK1自噬轴,以及抑制IFN-γ、IL-18、CRP的过表达,这可能是四妙勇安汤抗AS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勇安汤 动脉粥样硬化 AMPK/ULK1 自噬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花蓼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其特征分析
6
作者 王顺林 武海燕 +3 位作者 张密密 彭梓然 杨芩芩 李鹏飞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3-693,共11页
【目的】探明药用植物头花蓼(Persicaria capitata)叶绿体高质量全基因组信息,明确其结构、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关系,为其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并... 【目的】探明药用植物头花蓼(Persicaria capitata)叶绿体高质量全基因组信息,明确其结构、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关系,为其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并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研究头花蓼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并对其序列特征、重复序列、基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头花蓼叶绿体基因组总长158817 bp,反向重复区IRa和IRb的长度均为30931 bp,大单拷贝区LSC和小单拷贝区SSC长度分别是84049和12906 bp;其总GC含量为38.0%;叶绿体基因组含有127个编码基因,包括8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其中,ndhB^(a,b)、rrn16^(a)和rrn23^(a)等19个基因有2个拷贝,petB^(b)、petD^(b)和atpF^(b)等15个基因有1个内含子,rps12^(a,c)、clpP^(c)和ycf3c^(3)个基因有2个内含子。头花蓼系统发育与同属火炭母聚为一支且靴带支持率为100%。【结论】成功组装头花蓼叶绿体高质量基因组,获得头花蓼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序列特征信息,为蓼属药用植物的鉴定、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花蓼 药用植物 叶绿体基因组 结构特征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对TGF-β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调控作用
7
作者 时应兰 黄朝霞 +3 位作者 汤小芳 石谍 陈静 李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3165-3174,共10页
目的 探讨金钗石斛总生物碱(Dendrobium nobile Lindl alkaloids,DNLA)对TGF-β2诱导的HLEB3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LEB3细胞并分为对照组(DZ)、模型组(TGF-... 目的 探讨金钗石斛总生物碱(Dendrobium nobile Lindl alkaloids,DNLA)对TGF-β2诱导的HLEB3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LEB3细胞并分为对照组(DZ)、模型组(TGF-β2)及给药组(TGF-β2+DNLA)。采用TGF-β2诱导HLEB3细胞发生EMT过程,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与迁移。实验结束后提取样本的总RNA进行转录组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处理获得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差异的相关信息、生物过程及相关信号通路。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阐明DNLA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 研究发现DNLA为10μg/mL时较适宜HLEB3细胞的生长,划痕实验48 h后发现TGF-β2+DNLA组迁移率显著下降(P<0.01)。Transwell结果表明TGF-β2+DNLA组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通过生物信息学发现DNLA防治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可能与细胞连接、细胞骨架的构建及纤维连接蛋白结合相关。PCO发病机制可能与TGF-β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有关。同时,DNLA可以降低FNI、Smad2/3及α-SMA等蛋白的表达量,升高ZO-1、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说明DNLA可以通过增强细胞间的黏附连接,减弱细胞迁移能力,进而缓解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异常增殖、迁移及EMT,最终对PCO起到防治作用。结论 DNLA能够显著抑制HLEB3细胞的异常增殖与迁移,减轻TGF-β2诱导的EMT过程,进而防控PCO等眼部疾病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TGF-β/smad信号通路及ZO-1、E-cadherin等纤维化蛋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 上皮间质转化 晶状体上皮细胞损伤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产十字花科植物诸葛菜的基因组及遗传研究
8
作者 潘琪 李再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0-348,共9页
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L.)O.E.Schulz,别称二月兰)为我国原产的十字花科观赏植物,也是芸苔属作物遗传改良的种质资源。本研究总结了诸葛菜的细胞遗传学、与芸苔属栽培种杂种的细胞学行为、性状的染色体定位、长链双羟基脂肪... 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L.)O.E.Schulz,别称二月兰)为我国原产的十字花科观赏植物,也是芸苔属作物遗传改良的种质资源。本研究总结了诸葛菜的细胞遗传学、与芸苔属栽培种杂种的细胞学行为、性状的染色体定位、长链双羟基脂肪酸的发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诸葛菜(2n=24)的基因组较大(大约1.3 Gb)、染色体较长、染色均匀。诸葛菜及其单倍体的减数分裂配对行为揭示出其基因组的同源多倍体性质。最新的基因组测序结果也表明,诸葛菜二倍体祖先具有x=7的tPCK核型,其在大约600~800万年前经历了一次特异的基因组四倍化事件,然后经过染色体重组及着丝粒失活产生现在n=12的基因组。诸葛菜(父本)与芸苔属6个栽培种(母本)的属间杂种所表现出的母本特异的细胞学行为,与双亲的基因组结构和固有的染色体行为有关;诸葛菜染色体因表现体积较大与染色较深的特征,而易于与芸苔属染色体相区别。通过创建甘蓝型油菜-诸葛菜附加系,将诸葛菜的锯齿叶、基部多分枝、紫花、双羟基脂肪酸合成等几个性状定位到特定的染色体上。诸葛菜种子油中富含长链双羟基脂肪酸,具有比蓖麻油更好的润滑效果。诸葛菜还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最后,对今后诸葛菜的研究方向及利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菜 基因组 细胞遗传学 多倍性 芸薹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T-SSR分子标记对乌天麻和红天麻的鉴定
9
作者 何薇 胡艺镨 +2 位作者 李胜男 徐娇 欧小宏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6期57-62,共6页
本研究利用MISA软件对乌天麻转录组筛选得到SSR位点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设计引物对25份乌天麻和红天麻样本进行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对扩增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MISA软件共筛选得到EST-SSR位点12744个,发生... 本研究利用MISA软件对乌天麻转录组筛选得到SSR位点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设计引物对25份乌天麻和红天麻样本进行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对扩增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MISA软件共筛选得到EST-SSR位点12744个,发生率27.9%,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为主要重复类型,复合型和多复合型总数1071个,占比8.41%。利用Primer 3软件进行SSR引物设计并随机筛选出40对,进行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中4对扩增表现出多态性,均为复合型和多复合型SSR,平均有3个等位基因,2.31个有效等位基因,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69~1.33,平均为0.87,Nei's多样性指数为0.4992~0.6784,平均为0.5528。人工读取扩增条带,利用PCoA分析、聚类树、STRUCTURE分析均能将25份天麻样本明显地区分为乌天麻和红天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分子标记 EST-SSR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园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宫峥嵘 陈强 +3 位作者 王一峰 欧小宏 刘大会 王维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09-219,共11页
综合调查分析园地土壤养分状况对科学指导三七养分管理与高效施肥至关重要。采集不同产区的三七园地土壤样品并测定其中39份表土(0~20 cm)、24份心土(20~40 cm)的酸碱度和14项养分指标,结果发现:表土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 综合调查分析园地土壤养分状况对科学指导三七养分管理与高效施肥至关重要。采集不同产区的三七园地土壤样品并测定其中39份表土(0~20 cm)、24份心土(20~40 cm)的酸碱度和14项养分指标,结果发现:表土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硼含量显著高于心土;与传统产区相比,除了全钾、有效铁、有效锌含量,新产区表土养分指标值均较高,且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等指标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全钾、有效锰、有效硼含量呈缺乏及以下等级的表土占比分别为74.37%、53.85%、94.87%,其他养分指标呈丰富及以上等级的表土占比均大于58.97%。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土壤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表土养分状况可分为极高、高、中、低4级,占比分别为2.56%、35.90%、58.97%、2.56%。总体而言:所调查的园地土壤综合养分状况普遍较好,其中新产区园地土壤更好;三七园地应采集表土进行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三七园地,特别是新产区园地,应适度增施硼肥、锰肥,减施氮肥、磷肥、钾肥和钙镁磷肥,并提高肥料施用的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园地土壤 养分调查 综合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WRKY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教童 李鹏飞 肖巧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96,共10页
WRKY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激素应答及逆境应答等过程.基于金银花的基因组数据信息鉴定了WRKY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了WRKY转录因子序列的保守结构域、启动子特点、进化特征、基因重复情况以及在两组不同转录组中的表达情况.... WRKY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激素应答及逆境应答等过程.基于金银花的基因组数据信息鉴定了WRKY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了WRKY转录因子序列的保守结构域、启动子特点、进化特征、基因重复情况以及在两组不同转录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金银花共有46个WRKY基因,从进化特点上可分为3个亚家族,基因数量分别为16,13,17个.WRKY家族成员的蛋白分子量在15 963.55~80 967.23 Da之间,氨基酸数量在149~748之间,等电点在4.75~9.71之间,不稳定系数在40.97~67.76之间.参与生长发育、激素应答的元件出现在金银花WRKY基因的启动子区域.通过分析两组不同的表达谱数据发现,WRKY转录因子可能参与了调控金银花的开花过程.研究为进一步开展金银花WRKY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WRKY基因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参NF-Y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军 周涛 +1 位作者 王崇敏 刘晓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8-35,共8页
核因子Y(NF-Y)是真核生物中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太子参转录组数据库中鉴定NF-Y蛋白家族成员,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各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研究NF-Y基因对土壤水分及蔗糖信号的响应.通过对3个转录组数据库的检... 核因子Y(NF-Y)是真核生物中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太子参转录组数据库中鉴定NF-Y蛋白家族成员,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各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研究NF-Y基因对土壤水分及蔗糖信号的响应.通过对3个转录组数据库的检索,确定了太子参NF-Y蛋白家族的3个亚家族,包含9个PhNF-YA成员,10个PhNF-YB成员及5个PhNF-YC成员,发现PhNF-YA4等9个成员在叶中有较高表达,PhNF-YA3在块根皮部及PhNF-YB3和PhNF-YB8在块根木质部中有较高表达.干旱胁迫可显著上调11个成员的表达,2个成员的表达量随土壤水分含量的上升表现出上调的趋势.大部分基因能够响应蔗糖浓度的变化.这些结果暗示了水分、蔗糖等因子可通过影响器官中NF-Y蛋白的表达,改变植物NF-Y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调控器官的形态建成及逆境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NF-Y蛋白 转录组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