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兆瓦级高速永磁电机通风系统设计与转子表面风摩耗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凤阁 杜光辉 +2 位作者 王天煜 黄娜 曹文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5,共6页
针对兆瓦级高速永磁电机的损耗密度大、散热困难、永磁体在高温情况下易发生不可逆退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径向与轴向混合的⊥型通风系统,通过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建立了该种通风系统的3D流体场计算模型,并详细分析了通风系统内的流体分布... 针对兆瓦级高速永磁电机的损耗密度大、散热困难、永磁体在高温情况下易发生不可逆退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径向与轴向混合的⊥型通风系统,通过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建立了该种通风系统的3D流体场计算模型,并详细分析了通风系统内的流体分布;同时针对高速电机转子表面线速度高(一般可达200 m/s)、转子表面的风摩耗较大且计算复杂的问题,基于所建立的3D流体场模型和解析法,对兆瓦级高速永磁电机的转子转速、转子表面粗糙度及通风量、风道几何参数、气隙大小对转子表面风摩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计算,并总结了相应的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型通风系统具有较好的湍流特性和散热特性,转子转速和气隙大小是影响风摩耗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永磁电机 通风系统 三维流体场 风摩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绕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直接功率控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金石 王代睿 +2 位作者 张凤阁 朱连成 曹文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6-622,共7页
为了提高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控制灵活性和故障冗余能力,进一步减小所需变频器容量,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提出一种具有开绕组结构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及其直接功率控制系统。将无刷双馈发电机(brushless doubly-fed generator,BDFG)... 为了提高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控制灵活性和故障冗余能力,进一步减小所需变频器容量,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提出一种具有开绕组结构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及其直接功率控制系统。将无刷双馈发电机(brushless doubly-fed generator,BDFG)的控制绕组端设计为开绕组结构,采用双端供电式级联型两电平逆变器与控制绕组两端连接对开绕组BDFG(open-winding BDFG,OW-BDFG)进行励磁,可对各相控制绕组电流进行独立控制。针对该种由双逆变器馈电的OW-BDFG,提出采用混合矢量直接功率控制(direct power control,DPC)方法以实现最大功率跟踪,该种控制方法结构简单,计算量小,且无需观测磁链大小,实时性好。最后,通过仿真研究验证所提出OW-BDFG直接功率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无刷双馈发电机 开绕组结构 直接功率控制 最大功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故障穿越改进控制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卜思齐 杜文娟 王海风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33-39,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并网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多机电力系统中DFIG功角概念,揭示所定义的功角与DFIG端电压跌落的关系;并提出改进的磁通幅值相角控制即IFMAC策略.相比于磁通幅值相角控制(FMAC),所提控制方案可以在系统故障时期更好地支撑DFIG的端电... 提出一种基于并网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多机电力系统中DFIG功角概念,揭示所定义的功角与DFIG端电压跌落的关系;并提出改进的磁通幅值相角控制即IFMAC策略.相比于磁通幅值相角控制(FMAC),所提控制方案可以在系统故障时期更好地支撑DFIG的端电压.大规模电力系统计算实例验证了IFMAC的有效性及其相比于FMAC的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提高并网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故障穿越能力,改善系统暂稳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电机 故障穿越 磁通幅值相角控制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