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石无钯活化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1
作者 吴定雨 戚燕杰 +5 位作者 易良成 赵静 兰帅锋 张丹丹 邢志华 刘乾坤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6,共5页
研究了一种金刚石无钯活化工艺。将金刚石放入NiSO_(4)和NaH_(2)PO_(2)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浸润,通过高温处理实现无钯活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活化的最佳工艺条件:NiSO_420 g/L,NaH_(2)PO_(2)40 g/L,活化液30 mL,活化时间5 min,活化温度... 研究了一种金刚石无钯活化工艺。将金刚石放入NiSO_(4)和NaH_(2)PO_(2)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浸润,通过高温处理实现无钯活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活化的最佳工艺条件:NiSO_420 g/L,NaH_(2)PO_(2)40 g/L,活化液30 mL,活化时间5 min,活化温度190℃。此时金刚石镀层完整率接近10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形貌表征,通过能谱仪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经过高温活化后,金刚石表面附着一层100~500 nm的镍磷合金颗粒。化学施镀后,镀层镍磷合金分布均匀致密,导电性能满足电镀镍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无钯活化 化学镀镍 NI-P合金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技术在金刚石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世超 王忠孝 戚燕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0,共4页
以金刚石外部形貌参数椭圆度、透光度和其磁化率为输入量,以金刚石的冲击韧性TI值、热冲击韧性TTI值为输出量,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输入与输出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金刚石TI、TTI的BP神经网络预测值。结果表明:TI、TTI的预测结果较为准确... 以金刚石外部形貌参数椭圆度、透光度和其磁化率为输入量,以金刚石的冲击韧性TI值、热冲击韧性TTI值为输出量,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输入与输出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金刚石TI、TTI的BP神经网络预测值。结果表明:TI、TTI的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其预测值与实际检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不高于1.4%,最大相对误差不高于5.4%,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当前的有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韧性 热冲击韧性 仿真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金刚石用硬质合金顶锤的冷却方式对顶锤使用寿命及合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贾攀 刘乾坤 +2 位作者 何文江 戚燕杰 周亮良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56-59,共4页
为延长合成金刚石用硬质合金顶锤使用寿命,改善金刚石合成质量,研究了硬质合金顶锤的冷却方式并加以优化。将冷却水通过加热顶锤,使之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以减少顶锤消耗;但冷却加热顶锤的同时,这一措施也导致腔体内部温度场不均... 为延长合成金刚石用硬质合金顶锤使用寿命,改善金刚石合成质量,研究了硬质合金顶锤的冷却方式并加以优化。将冷却水通过加热顶锤,使之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以减少顶锤消耗;但冷却加热顶锤的同时,这一措施也导致腔体内部温度场不均匀,连聚晶的比例增加了8%。经研究分析,将6个硬质合金顶锤同时冷却,独立调节冷却水流量,使各个顶锤按照预期的效果进行冷却,并均衡腔体内部温度场,以提高金刚石合成质量。结果表明:采用6个顶锤同时、独立冷却的方法,不仅使顶锤消耗减少61%,同时提高了合成金刚石的质量,使连聚晶比例降低了15%,粒度集中度提高了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顶锤 冷却 使用寿命 温度场 聚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法的圆锯片锯切花岗岩锯切功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忠孝 李世超 +3 位作者 戚燕杰 郭文辉 杨高峰 张玉红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2-75,共4页
根据?350 mm金刚石圆锯片锯切花岗岩的实验数据,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金刚石圆锯片锯切花岗岩的锯切功率预测模型。通过实验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比较,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法预测模型的拟合... 根据?350 mm金刚石圆锯片锯切花岗岩的实验数据,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金刚石圆锯片锯切花岗岩的锯切功率预测模型。通过实验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比较,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法预测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的锯切功率与实验锯切功率相比,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仅为2.17%;影响圆锯片锯切功率的最主要因素为进给速度,其次为金刚石磨料的综合强度,最后为锯切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法 锯切功率 花岗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单晶金刚石的制备及红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卢灿华 刘乾坤 +4 位作者 王志涛 张国凯 陈明 曹通 朱培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4,共5页
利用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以H2/CH4/N2为混合气源,在CVD金刚石单晶基底上同质外延生长金刚石。在一定的甲烷浓度下,分析衬底温度对金刚石结晶质量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金刚石单晶,得到金刚... 利用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以H2/CH4/N2为混合气源,在CVD金刚石单晶基底上同质外延生长金刚石。在一定的甲烷浓度下,分析衬底温度对金刚石结晶质量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金刚石单晶,得到金刚石单晶的样品颜色、内部缺陷、表面形貌等信息。对金刚石样品进行抛光处理后,使用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对金刚石进行检测,得到红外波段的光学透过率。结果表明:在生长温度为930℃左右时金刚石的结晶质量最好,红外透过率最高,可达70%以上;略高或略低的温度均会降低其红外透过率,相对来说略高的温度下生长的金刚石结晶质量和红外性能优于低温下生长的金刚石的。N2的掺杂会导致单晶带有棕褐色,生长速率显著变快,严重降低红外波段的光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 衬底温度 红外透过率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探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显微组织及性能
6
作者 朱培 卢灿华 +3 位作者 张涛 陈明 赵文龙 韩新伟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2-488,共7页
采用上层为细粒度金刚石、下层与硬质合金接触的为粗细度金刚石的分层设计理念,制备钻探用多金刚石层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对比不同粒度的单层金刚石PDC与多层金刚石PDC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差异。利用超声波扫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采用上层为细粒度金刚石、下层与硬质合金接触的为粗细度金刚石的分层设计理念,制备钻探用多金刚石层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对比不同粒度的单层金刚石PDC与多层金刚石PDC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差异。利用超声波扫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每种PDC的内部缺陷和表面形貌等,并分别对PDC的耐热性、抗冲击性和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多层金刚石PDC的综合性能良好,其表层耐磨,下层更耐冲击,且其具有更加均衡的耐热性、抗冲击性和耐磨性。细粒度金刚石层PDC的耐磨性更高,但耐热性和抗冲击性较低,而粗粒度金刚石层PDC的耐热性和抗冲击性能更好,但耐磨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分层设计 耐热性 抗冲击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合成过程中放炮现象的分析及预警
7
作者 刘乾坤 何文江 +4 位作者 杜欢龙 申幸卫 韩长余 卢洋 王晨阳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38,共4页
在合成人造金刚石过程中,发生“放炮”现象前,外围的加热体会发生变形。通过分析加热体变形导致的电阻及电流变化,可以有效预警“放炮”现象。通过仿真模拟计算分析加热体变形引起的电流变化,并根据生产实际的统计学结果制定预警方案。... 在合成人造金刚石过程中,发生“放炮”现象前,外围的加热体会发生变形。通过分析加热体变形导致的电阻及电流变化,可以有效预警“放炮”现象。通过仿真模拟计算分析加热体变形引起的电流变化,并根据生产实际的统计学结果制定预警方案。将预警方案应用于生产中实现了预期效果,可有效避免此类事故,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合成 加热体变形 放炮预警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