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山区珍稀植物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翠云 张益民 +1 位作者 张赞平 王进涛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7年第3期46-50,共5页
本文概述了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紧迫性,提出豫西山区珍稀植物40科64种,简要分析了该区珍稀植物分布和区系特点,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意见。附珍稀植物表。
关键词 珍稀植物资源 豫西山区 合理开发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 濒危植物 农业专科学校 保护和发展 保护种 区系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丘陵旱地小麦耗水规律及看墒栽培技术研究(一)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如岩 刘丰明 +5 位作者 马庄华 刘镇平 李友军 代文戍 曹照欣 王思源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6-7,共2页
豫西地区常年种植小麦7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麦田面积的10%,其中大部分为丘陵旱地小麦。由于该区十年九旱,致使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是全省小麦的低产区之一。小麦产量的高低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依据原洛阳地区1950—1986年37年的... 豫西地区常年种植小麦7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麦田面积的10%,其中大部分为丘陵旱地小麦。由于该区十年九旱,致使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是全省小麦的低产区之一。小麦产量的高低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依据原洛阳地区1950—1986年37年的小麦实际亩产与气候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气候最差年份,小麦减产率达54.6%(1961年),气候最好年份,小麦增产率为39.9%(1956年)。在37年中,因气候不良造成小麦减产在5%以上的年份有14个,因气候较适宜小麦增产在5%以上的年份有12个。由此可见,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很大的。为此,我们在1985—1989年开展了丘陵旱地小麦耗水规律及看墒栽培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耗水规律 栽培技术 旱地 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丘陵旱地小麦耗水规律及看墒栽培技术研究(二)
3
作者 韩如岩 刘丰明 +5 位作者 马庄华 刘镇平 李友军 代文戍 曹照欣 王思源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10-11,共2页
四、豫西丘陵旱地小麦看墒栽培技术以上分析表明,影响豫西丘陵旱作区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在自然因素方面主要是降雨量,其次是温度,再次是光照,在产量构成因素中,主要是亩穗数,其次是穗粒数和千粒重。因此,在本区小麦栽培中,各项栽培措... 四、豫西丘陵旱地小麦看墒栽培技术以上分析表明,影响豫西丘陵旱作区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在自然因素方面主要是降雨量,其次是温度,再次是光照,在产量构成因素中,主要是亩穗数,其次是穗粒数和千粒重。因此,在本区小麦栽培中,各项栽培措施都应以水分为中心,在确保有适宜亩穗数的前提下,争取穗大粒多,籽粒饱满。1.备播阶段根据对本区35年麦播前的气象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旱地 耗水规律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的干旱适应性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8
4
作者 林秋萍 贡冬花 +3 位作者 李普安 张赞平 付国占 王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4-60,共7页
1987~1988年,分别在大田和遮雨塑料棚条件下,测定并分析了三个抗性不同的夏玉米杂交种与干旱适应性有关的一些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夏玉米杂交种受旱后,对干旱均表现出了程度不同的适应性;高抗杂交种以较强的根系活力、气孔调节能力和广... 1987~1988年,分别在大田和遮雨塑料棚条件下,测定并分析了三个抗性不同的夏玉米杂交种与干旱适应性有关的一些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夏玉米杂交种受旱后,对干旱均表现出了程度不同的适应性;高抗杂交种以较强的根系活力、气孔调节能力和广泛的水分适应性体现其抗旱性,在耐旱性上则主要表现为受害后叶绿素含量较稳定,膜损伤小,游离脯氨酸积累量大.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其抗旱系数大,经济产量高.此外,还对夏玉米抗旱机理以及气孔扩散阻力、游离脯氨酸积累与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抗旱性 生理机制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抗旱品种主要性状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畅 程林山 +6 位作者 林秋萍 王振华 李普安 张赞平 付国占 黄宏伟 李艳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4-7,共4页
我们于1987—1988年在田间条件下对河南省玉米当家品种的耐旱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旨在为防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供试玉米杂交种为:耐旱的豫玉三号、中等耐旱的豫玉一号和耐旱力弱的豫玉五号。试验设干旱(靠自然降雨)和正常(及t... 我们于1987—1988年在田间条件下对河南省玉米当家品种的耐旱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旨在为防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供试玉米杂交种为:耐旱的豫玉三号、中等耐旱的豫玉一号和耐旱力弱的豫玉五号。试验设干旱(靠自然降雨)和正常(及tAI 滚J赌一稚玉三号吞6而图1、不同处理LAI变化动态注:时期:1、五叶期2、拨节期3、小喇叭口期4大喇叭口期弓、抽雄期7、乳熟期以万泌幻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旱性 品种 性状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病的研究 Ⅱ猪群细小病毒HI抗体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川庆 王相根 +10 位作者 范庆高 熊书海 左新桐 宋云海 刘伟 李继 张洁 刘军 秦江 王振利 侯玉泽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5年第2期51-53,共3页
对河南省8个地市10个猪场不同品种、年龄的210头母猪和60头育肥猪进行了猪细小病毒(PPV)血凝抑制(HI)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100%的场PPV抗体阳性,其中80%的场阳性率为100%,10%的场阳性率为84%,... 对河南省8个地市10个猪场不同品种、年龄的210头母猪和60头育肥猪进行了猪细小病毒(PPV)血凝抑制(HI)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100%的场PPV抗体阳性,其中80%的场阳性率为100%,10%的场阳性率为84%,另10%的场阳性率为55%.4月龄以下的后备母猪和肥育猪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和90%,其它成年猪的阳性率均为100%.10个场的总阳性率为94.4%.HI抗体效价最低者为1:10,最高者为1:5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细小病毒病 抗体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条件下黄腐酸对烟草成苗叶水分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杨正申 史国安 +3 位作者 荆家海 陆力国 杨庆国 杨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1-86,共6页
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 FA 处理明显降低烟草成苗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减少植株的蒸散量,提高叶片水势和净光合速率,增加根苗比。可以认为,FA 能有效地改善烟株的水分状况,提高其抗旱性。
关键词 黄腐酸 烟草 蒸腾速率 干旱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锌日粮对鸡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9
8
作者 杨自军 程相朝 +1 位作者 王哲 李毓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1-32,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蛋鸡日粮锌水平≥1000ppm时,可降低蛋鸡采食量和产蛋率。蛋鸡日粮锌水平达到4000ppm时,表现出临床中毒效应,蛋鸡的输卵管、卵巢变脆或萎缩,肝、肾呈局灶性坏死或变性。高锌日粮还可减少蛋鸡的红细胞数。
关键词 蛋鸡 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染色体的Ag-NORs和Giemsa C带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赞平 李懋学 袁甲正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0年第2期101-106,共6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紫斑牡丹和栽培牡丹5个重要品种的Ag-NORs和Giemsa C带带型。所有材料的核型组成均为2n=2x=10=6m+2sm+2st。多数材料具6个Ag-NORs,但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点不同。C带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第1、2、3对染色体上。以上两种核学特... 本文首次报道了紫斑牡丹和栽培牡丹5个重要品种的Ag-NORs和Giemsa C带带型。所有材料的核型组成均为2n=2x=10=6m+2sm+2st。多数材料具6个Ag-NORs,但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点不同。C带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第1、2、3对染色体上。以上两种核学特征,具有品种的特异性。分带所显示的端(T)带和Ag-NORs的数目及分布基本一致。牡丹染色体的端带,本质上是N带;常规染色所显示的所谓随体,实际上是瑞部核仁组成区(NORs)。此外,对牡丹的细胞学研究技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染色体 AGNOR染色 C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环境对玉米产量和穗粒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0
10
作者 张泽民 任和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8-34,共7页
分析了河南省1977~1986年参加玉米区试的93个杂交种和辽宁省1980~1986年参加玉米区试的86个杂交种.结果表明:(1)两省参试的玉米杂交种的平均产量基本相同,但辽宁省参试玉米的穗长、穗粗、千粒重、穗行数和秃尖长等5个性状的平均值都... 分析了河南省1977~1986年参加玉米区试的93个杂交种和辽宁省1980~1986年参加玉米区试的86个杂交种.结果表明:(1)两省参试的玉米杂交种的平均产量基本相同,但辽宁省参试玉米的穗长、穗粗、千粒重、穗行数和秃尖长等5个性状的平均值都高于河南参试玉米10%以上,出籽率低于河南1.55%.(2)河南省玉米高产杂交种的穗粒结构特征是果穗较粗、穗行数较多、千粒重较高的中穗型;辽宁省玉米高产杂交种的穗粒结构特征是果穗较长、穗行数较多、结实性好、出籽率高的大穗型.(3)两省玉米杂交种穗粒性状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气象因素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粒性状 生态区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芥酸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杂种优势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跃进 傅廷栋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11,共5页
以一个甘蓝型油菜低芥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为亲本,组配了8个组合。用平均优势率、超亲优势率、优势程度和对照优势率等优势指标测定了杂种F_1的优势。结果表明,在考查的17个性状中,单株产量、全株有效角果数、分枝花序角果数... 以一个甘蓝型油菜低芥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为亲本,组配了8个组合。用平均优势率、超亲优势率、优势程度和对照优势率等优势指标测定了杂种F_1的优势。结果表明,在考查的17个性状中,单株产量、全株有效角果数、分枝花序角果数、茎粗和一次有效分枝数等5个性状的优势较强,四种优势指标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我们认为,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可以作为杂种优势鉴定和组合选择的主要依据。并讨论了四种优势指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低芥酸 细胞质 雄性不育 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和三唑酮对冬小麦产量及其生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正申 史国安 荆家海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47-50,共4页
以冬小麦品种豫麦10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BR和三唑酮(Tria)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效应。结果表明,0.1μg/mL BR浸种可提高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耐病能力;0.1μg/mL BR浸种结合拔节期和开花后喷洒Tria,小麦旗叶、倒2叶和倒3... 以冬小麦品种豫麦10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BR和三唑酮(Tria)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效应。结果表明,0.1μg/mL BR浸种可提高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耐病能力;0.1μg/mL BR浸种结合拔节期和开花后喷洒Tria,小麦旗叶、倒2叶和倒3叶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2.2%,107.O%和188.4%;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病程度降低;特别是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较为突出,分别比对照增加2.3粒和3.4g;产量比对照增加20.13%。试验为高水肥条件下小麦高产稳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调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酮 小麦 生长调节剂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食蚜天敌对麦长管蚜控制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定旭 刘绍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6-17,共2页
1987-1989年系统调查麦田食蚜天敌与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的关系表明,天敌发生的时间、数量均与麦长管蚜的发生情况有密切关系。笼罩试验表明,每一标准天敌单位,最多可有效控制105头麦长管蚜。当天敌单位数与麦长管蚜的比例在1:125以上时,... 1987-1989年系统调查麦田食蚜天敌与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的关系表明,天敌发生的时间、数量均与麦长管蚜的发生情况有密切关系。笼罩试验表明,每一标准天敌单位,最多可有效控制105头麦长管蚜。当天敌单位数与麦长管蚜的比例在1:125以上时,即可控制麦长管蚜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食蚜天敌 控制效应 麦长管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腐酸对烟草产量和内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正申 史国安 +4 位作者 陆立广 杨庆国 杨霞 雷兴魁 王韶唐 《中国烟草》 CSCD 1991年第1期30-33,共4页
试验以烟草品种 NC89和红花大金元为材料,在豫西旱地烟田研究了黄腐酸(ful-vic acid,FA)作为抗旱剂对烤烟产量、产值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 FA,无论在烟苗移栽时灌根,还是在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洒,对于提高烟株抗旱性... 试验以烟草品种 NC89和红花大金元为材料,在豫西旱地烟田研究了黄腐酸(ful-vic acid,FA)作为抗旱剂对烤烟产量、产值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 FA,无论在烟苗移栽时灌根,还是在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洒,对于提高烟株抗旱性,抑制病害发生,增加烤烟产量和产值,改善内在品质,都有良好作用。其中以20ppm 每株灌根300ml,结合500ppm 叶面喷洒效果最好,亩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11.45~28.11%和26.89~31.52%;中部烟叶烟碱含量提高,糖含量降低;促进上部烟叶成熟,总氮量下降,糖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酸 烟草 产量 品质 抗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双歧杆菌酸奶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鸿志 关玛丽 +2 位作者 林滢 宋文成 陈钟鸣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30,共3页
将双歧杆菌经过筛选驯化使其由厌氧驯化成有氧生长良好的菌种(双歧杆菌C4菌株),制作纯双歧杆菌酸奶。C4菌株可在牛乳中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而且品味优良,成本不高,设备简单,不需添加酸奶菌种(如保加利亚杆菌、嗜热链球菌)... 将双歧杆菌经过筛选驯化使其由厌氧驯化成有氧生长良好的菌种(双歧杆菌C4菌株),制作纯双歧杆菌酸奶。C4菌株可在牛乳中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而且品味优良,成本不高,设备简单,不需添加酸奶菌种(如保加利亚杆菌、嗜热链球菌)即可制得纯双歧杆菌酸奶。由于无酸奶菌种、故可使双歧杆菌长期生存(pH值低不宜于双歧杆菌生存),经试验存活期可由半年到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双歧杆菌 菌种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楠试管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孔祥生 张益民 +1 位作者 张妙霞 李文安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422-426,共5页
本文报道了石楠的试管繁殖技术,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石楠器管发生的效应。试验证明:石楠嫩芽分化的最佳细胞分裂素是 BA(6-苄基腺(?)呤);最佳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浓度组合是 BA1-2mg·L^(-1)+NAA(萘乙酸)0. 1-0. 5mg·L^(-1) ... 本文报道了石楠的试管繁殖技术,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石楠器管发生的效应。试验证明:石楠嫩芽分化的最佳细胞分裂素是 BA(6-苄基腺(?)呤);最佳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浓度组合是 BA1-2mg·L^(-1)+NAA(萘乙酸)0. 1-0. 5mg·L^(-1) .在这些激素水平的培养基上,平均每个嫩芽可分化6个侧芽,年增殖系数可达10~6;用50PPm 的 NAA 或 IBA(吲哚丁酸)处理嫩芽基部1-3小时,生根率可达85%以上。并已移栽成活,生长发育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楠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试管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栽培牧草害虫初录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志勇 连二普 +1 位作者 康业斌 王贵卿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7-30,共4页
国内有关栽培牧草害虫的研究资料较少,对害虫种类的系统性记述仅限于少数地区。1986—1688年我们对省内栽培牧草面积较大的县(市)作了代表性定点调查,所采标本经室内鉴定,初步查明有重要害虫124种,分属9目、36科。
关键词 牧草 栽培 害虫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和栽培二棱皮大麦染色体银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赞平 张益民 袁甲正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82-85,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在6B染色体上显现出强的Ag-NORs,而在1B染色体上则呈现出弱的Ag-NORs;栽培二棱皮大麦在第6和第7对染色体上均呈现出明显的Ag-NORs。此外,在本实验条件下,供试材料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均同时被银弱染。对产生此现象的... 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在6B染色体上显现出强的Ag-NORs,而在1B染色体上则呈现出弱的Ag-NORs;栽培二棱皮大麦在第6和第7对染色体上均呈现出明显的Ag-NORs。此外,在本实验条件下,供试材料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均同时被银弱染。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麦 染色体 银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麦10号在黄淮南片麦区的适应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万松 袁爱梅 +2 位作者 范和君 荆清文 霍晓妮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1-4,共4页
豫西农业专科学校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豫麦10号(原名豫西832),经1995—1989年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及省、地两级生产示范试验,以及洛阳市旱地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在各试验片均居首位。在四年138点次试验中,平均亩产398.2公斤,比各对照种平均增产8... 豫西农业专科学校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豫麦10号(原名豫西832),经1995—1989年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及省、地两级生产示范试验,以及洛阳市旱地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在各试验片均居首位。在四年138点次试验中,平均亩产398.2公斤,比各对照种平均增产8.6%,具有高产,稳产,抗条锈病、赤霉病、叶枯病和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现已成为河南省主要推广品种之一。1989年种植面积达400多万亩,安徽、江苏、山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豫麦10号 适应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个黄瓜品种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赞平 吴立宏 +1 位作者 芦翠乔 吴丁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1-22,共2页
黄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品种繁多。对于某些品种的细胞学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为了对黄瓜品种的鉴别以及遗传育种的研究提供更多有用的资料,我们对五个优良的黄瓜栽培品种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如下。
关键词 黄瓜 品种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