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象山县苦丁茶生产现状和有性繁殖技术
1
作者 俞茂昌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119-120,共2页
为促进象山县苦丁茶产业的发展,笔者分析了象山县苦丁茶的生产现状、经济价值,并介绍了苦丁茶的有性繁殖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苦丁茶 生产现状 经济价值 有性繁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山县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系的果实品质比较
2
作者 杨荣曦 张雷 +2 位作者 徐阳 陈子敏 钱皆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106-107,共2页
对先后引入浙江省象山县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果实形状均呈扁圆形,果面多光滑,易剥皮,海绵层较薄,桔瓣多成肾形,瓣数在9~13瓣;平均单果重在80~120 g,肥之曙、岩崎、丰福的果形较大,上野、崎久保... 对先后引入浙江省象山县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果实形状均呈扁圆形,果面多光滑,易剥皮,海绵层较薄,桔瓣多成肾形,瓣数在9~13瓣;平均单果重在80~120 g,肥之曙、岩崎、丰福的果形较大,上野、崎久保次之,大分的果形偏小;果皮着色时间以大分最早,而丰福、肥之曙着色较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大分、上野、肥之曙较高,9月中旬可达9.5%以上;降酸性能表现最佳的为大分,丰福和崎久保次之。综合分析9个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的外观和内在品质性状,大分、上野和日南品种表现较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特早熟 品质 可溶性固形物 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日本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在浙江象山引种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子敏 徐阳 +4 位作者 陈俊伟 杨荣曦 吴才有 洪丹丹 徐红霞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0,共3页
在浙江象山引种比较了大分、上野、岩崎、丰福、崎久保、肥之曙、秋光、山川、日南1号等9个日本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果实的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结果表明,供试品种果实外观较为接近,单果重普遍80~120 g;果实形状多为扁圆形,果面多光滑,... 在浙江象山引种比较了大分、上野、岩崎、丰福、崎久保、肥之曙、秋光、山川、日南1号等9个日本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果实的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结果表明,供试品种果实外观较为接近,单果重普遍80~120 g;果实形状多为扁圆形,果面多光滑,油胞凸出;易剥皮,海绵层较薄,桔瓣多为肾形,瓣数9~13。大分、上野和宫本着色较早;大分、上野、肥之曙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大分的降酸性能最好。综合比较,大分、上野和日南1号的表现较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特早熟温州蜜柑 浙江象山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设施栽培对滨海象山红桔园土壤理化性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钱皆兵 陈子敏 +2 位作者 杨荣曦 吴才有 洪增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0,共2页
柑桔是宁波市的主要水果之一,2005年全市柑桔面积达1.4万余hm^2,产量20多万t,产值近3亿元。宁波亦是浙江省温州蜜柑的主产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市通过高接换种等技术措施,柑桔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优化。但由于我市... 柑桔是宁波市的主要水果之一,2005年全市柑桔面积达1.4万余hm^2,产量20多万t,产值近3亿元。宁波亦是浙江省温州蜜柑的主产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市通过高接换种等技术措施,柑桔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优化。但由于我市地处柑桔栽培北缘地带,柑桔生产受自然气候因子的影响较为明显,许多杂柑类优良品种采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其优良特性难以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大棚设施栽培 果实品质 象山红 柑桔栽培 桔园 滨海 温州蜜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性诱剂田间监测和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肖灵亚 王先洪 王开荣 《茶叶》 2018年第4期187-190,共4页
本文选择象山县多年不施农药的茶园为对象,利用性诱剂(性信息素)诱捕虫口获知茶尺蠖年发生规律,并通过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悬挂距离、器型和诱芯使用时间的比较试验,开展了性诱剂诱杀茶尺蠖的田间使用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象山县茶... 本文选择象山县多年不施农药的茶园为对象,利用性诱剂(性信息素)诱捕虫口获知茶尺蠖年发生规律,并通过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悬挂距离、器型和诱芯使用时间的比较试验,开展了性诱剂诱杀茶尺蠖的田间使用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象山县茶尺蠖成虫从3月开始发生、11月中旬结束,全年呈现5个成虫高峰期,其中9月为月最大高峰;茶冠面下20 cm至面上40 cm间的不同高度的诱捕器诱虫效果无显著差异;诱捕器悬挂距离与诱捕茶尺蠖的数量关系趋近于直线y=-0. 0686x+8. 6154,最佳距离为20 m内,最远有效距离理论值为125. 6m;船型诱捕器效果好于干式诱捕器、三角形诱捕器;茶尺蠖橡胶塞诱芯有效使用时间可达130d,130d后诱捕效果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性诱剂 监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翠峰”葡萄引种及无核化栽培技术研究
6
作者 钱皆兵 陈子敏 +4 位作者 杨荣曦 徐阳 吴才有 奚士羸 吴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无核化栽培 葡萄品种 技术试验 引种 品质特性 森田尼无核 综合试验场 无核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象山”牌象山红温州蜜柑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7
作者 杨荣曦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4年第5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大象山”牌象山红 温州市 蜜柑 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地区野生换锦花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戴智慧 龙骏 +1 位作者 俞雷民 倪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98-1905,共8页
为了解宁波地区野生换锦花的生存状况及对目前环境的适应能力,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6个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7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7个,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L)为90.54%。... 为了解宁波地区野生换锦花的生存状况及对目前环境的适应能力,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6个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7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7个,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L)为90.54%。宁波地区野生换锦花在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较高,PPL为90.54%,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2700,Shannon’s指数(Ho)为0.4144;但在居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低,PPL平均值为76.35%,He平均值为0.2517,Ho平均值为0.3800。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679,基因流(Nm)为6.8654。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在总的遗传变异中,有95.85%的变异发生在居群内,仅有4.15%的变异发生在居群间。UPGMA聚类结果显示6个居群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其可分为两大类群,其中北仑、慈溪和象山3个居群组成一类;奉化、镇海和舟山3个居群组成一类。Mantel检验的结果表明,居群间的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宁波地区野生换锦花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换锦花 宁波地区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地区野生换锦花鳞茎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戴智慧 龙骏 +1 位作者 俞雷民 倪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38-1243,1250,共7页
为了研究宁波地区野生换锦花鳞茎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差异,以采自舟山大猫岛及宁波市北仑洋涨岙、奉化萧王庙、象山鹤浦、镇海招宝山、慈溪海黄山等6个地区的野生换锦花鳞茎为实验材料,以石蒜碱计总生物碱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 为了研究宁波地区野生换锦花鳞茎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差异,以采自舟山大猫岛及宁波市北仑洋涨岙、奉化萧王庙、象山鹤浦、镇海招宝山、慈溪海黄山等6个地区的野生换锦花鳞茎为实验材料,以石蒜碱计总生物碱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非淀粉粗多糖及总生物碱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其加兰他敏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6个地区的野生换锦花鳞茎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野生换锦花鳞茎中的总黄酮、总生物碱、加兰他敏的含量及非淀粉粗多糖的得率变化幅度分别为1.095—1.751mg/g、2.691—5.559mg,/g、0.686—1.476mg/g和11.590%~14.182%。其中采自象山鹤浦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751±0.116)mg/g;慈溪海黄山的非淀粉粗多糖得率最高,为(14.182±0.523)%;镇海招宝山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为(5.559±0.394)mg/g;北仑洋涨岙中加兰他敏含量最高,为(1.476±0.018)mg/g。同一地区样品中总生物碱与加兰他敏的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1,但并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换锦花人工栽培资源的选优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换锦花 宁波地区 主要成分 加兰他敏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种子植物资料增补(ⅩⅢ) 被引量:3
10
作者 诸葛刚 谢文远 +4 位作者 张幼法 梅旭东 祝华敏 李根有 陈征海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95-100,共6页
报道了5个浙江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其中,英德黄芩Scutellaria yingtakensis Y.Z.Sun ex C.H.Hu、纤细半蒴苣苔Hemiboea gracilis Franch.和北黄花菜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 L.为浙江野生植物分布新记录;小花柳叶菜Epilobium parvi... 报道了5个浙江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其中,英德黄芩Scutellaria yingtakensis Y.Z.Sun ex C.H.Hu、纤细半蒴苣苔Hemiboea gracilis Franch.和北黄花菜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 L.为浙江野生植物分布新记录;小花柳叶菜Epilobium parviflorum Schreb.和荆条Vitex negundo L.var.heterophylla(Franch.)Rehder为浙江归化植物新记录。凭证标本均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院(Z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种子植物 新记录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于宁波的2种中国新记录植物
11
作者 傅晓强 张幼法 +3 位作者 陈征海 李修鹏 杨紫峰 李根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0-992,共3页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宁波市的2种中国新记录植物,分别为芸香科Rutaceae的日本花椒Zanthoxylum piperitum(L.)DC.和山茱萸科Cornaceae的东瀛四照花Cornus kousa Buerg.ex Hance。
关键词 植物学 分布新记录 日本花椒 东瀛四照花 宁波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大果杨梅新品系乌紫杨梅的生物学特性及其RAPD鉴定 被引量:20
12
作者 钱皆兵 陈子敏 +6 位作者 陈俊伟 谢鸣 秦巧平 郑金土 杨荣曦 吴才有 张上隆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7,共4页
乌紫杨梅是从浙江省象山县的自然实生资源中选出的一个优质、大果、早熟杨梅新品系。乌紫杨梅果实正圆形,果面紫黑色,单果重为23.49g;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83.6mg/g、13.26%、0.50mg/g,显著高于东魁杨梅;总酸为0.92%,... 乌紫杨梅是从浙江省象山县的自然实生资源中选出的一个优质、大果、早熟杨梅新品系。乌紫杨梅果实正圆形,果面紫黑色,单果重为23.49g;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83.6mg/g、13.26%、0.50mg/g,显著高于东魁杨梅;总酸为0.92%,比东魁略低;成熟期为6月15-24日,比东魁杨梅早7~10d。RAPD分析显示,乌紫杨梅新品系母本树与乌紫杨梅嫁接后代(嫁接第1代、第2代、第3代、第4代)的相似性极高,为0.94-0.98;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也最小。而乌紫杨梅及嫁接后代与东魁、炭梅、水梅的之间相似性较低、遗传距离也相距较远。上述结果表明乌紫杨梅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杨梅品种、后代表现稳定的大果、优质杨梅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紫杨梅 新品种 优质 大果 RAPD鉴定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促成栽培‘上野’温州蜜柑物候期与品质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子敏 陈俊伟 +3 位作者 徐红霞 徐阳 杨荣羲 谢鸣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8-332,共5页
以‘上野’温州蜜柑为试材,研究了加温促成栽培柑橘果实成熟期间着色变化与糖、酸积累特性及加温起始时间对柑橘物候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月13日加温可使柑橘1月开花,6月下旬成熟,比露地栽培成熟期提早4个月以上;加温延迟,物候期... 以‘上野’温州蜜柑为试材,研究了加温促成栽培柑橘果实成熟期间着色变化与糖、酸积累特性及加温起始时间对柑橘物候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月13日加温可使柑橘1月开花,6月下旬成熟,比露地栽培成熟期提早4个月以上;加温延迟,物候期相应推迟。加温促成栽培柑橘果实的色差值随果实成熟而上升,但成熟时色差a*和b*值都比露地成熟果实低。促成栽培柑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分含量随果实成熟而上升,可滴定酸与有机酸含量随果实成熟而下降。促成栽培的柑橘果实以积累果糖为主,其次为葡萄糖,蔗糖含量最低,不到总糖含量的1/3。加温促成栽培柑橘着色不良与糖分构成的改变可能与果实成熟期间所处的高温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野’温州蜜柑 加温促成栽培 物候期 着色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樟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圆头叶桂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幼法 李修鹏 +4 位作者 陈征海 朱振贤 张芬耀 马丹丹 李根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3-455,共3页
报道了中国樟科(Lauraceae)樟属1新记录种——圆头叶桂(Cinnamomum daphnoides Sieb.et Zucc.),该种据记载特产于日本的九州近海岸地区至冲绳诸岛,在浙江省象山县南韭山岛发现有该种分布。对该种的主要形态特征与生境进行了描述,并提供... 报道了中国樟科(Lauraceae)樟属1新记录种——圆头叶桂(Cinnamomum daphnoides Sieb.et Zucc.),该种据记载特产于日本的九州近海岸地区至冲绳诸岛,在浙江省象山县南韭山岛发现有该种分布。对该种的主要形态特征与生境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凭证标本和活植物照片。同时还列举并分析了中国东部沿海与日本间断分布的植物,说明两地之间植物区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头叶桂 樟科 新记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于宁波的浙江省植物新记录科——田葱科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幼法 李修鹏 +4 位作者 陈征海 马丹丹 杨紫峰 傅晓强 李根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0-991,共2页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的1种浙江新记录植物——田葱Philydrum lanuginosum Banks et Sol.ex Gaertn.,田葱属Philydrum Banks et Sol.ex Gaertn.及田葱科Philydraceae均为浙江省分布新记录;并对该种的来源进行了考证,描述了形态...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的1种浙江新记录植物——田葱Philydrum lanuginosum Banks et Sol.ex Gaertn.,田葱属Philydrum Banks et Sol.ex Gaertn.及田葱科Philydraceae均为浙江省分布新记录;并对该种的来源进行了考证,描述了形态特征、生境、伴生植物及用途。凭证标本藏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ZJ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田葱 田葱属 田葱科 新记录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归化新记录植物——短舌花金钮扣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幼法 马丹丹 +2 位作者 谢文远 李修鹏 杨紫峰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76,共2页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象山县的1种中国大陆归化新记录植物——短舌花金钮扣(Acmella brachyglossa)为菊科金钮扣属植物,1年生草本,花果期7-12月,生长旺盛,排挤其它草本植物,对本土植物具有一定的潜在威胁。
关键词 短舌花金钮扣 归化分布新记录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早熟温州蜜柑大分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子敏 徐阳 +4 位作者 陈俊伟 杨荣曦 吴才有 章伟挺 谢鸣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1239-1241,共3页
大分是一个糖度高、酸度低、减酸早、化渣性好、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良特早熟柑橘品种,成熟期在9月中下旬,2008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介绍大分的植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产量、抗性等性状表现,并提出了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柑橘 大分 特早熟 优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茶专用生物有机肥的示范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俞茂昌 韩文炎 《中国茶叶》 2012年第8期13-14,共2页
有机茶专用生物有机肥是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生产技术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成果之一“有机茶专用肥研制”为核心技术,根据当地原料和加工工艺等实际情况,由浙江雷日科技有限公司余姚分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 有机茶专用生物有机肥是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生产技术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成果之一“有机茶专用肥研制”为核心技术,根据当地原料和加工工艺等实际情况,由浙江雷日科技有限公司余姚分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农业科学院植保与微生物所共同研发的有机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它采用将畜禽有机废弃物添加微生物后经堆腐发酵加工而成,具有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全面且符合茶树生育需求,容易被吸收和利用率高等特点。为了验证该肥的增产提质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进行了示范推广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示范应用 有机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生产技术体系 有机废弃物 有机质含量 大面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湿性反光膜对特早熟温州蜜柑大分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阳 陈子敏 +4 位作者 洪丹丹 杨荣曦 陈俊伟 杨大章 石伟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012-1014,共3页
本文主要开展了使用透湿性反光膜对大分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提升效果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大分特早熟温州蜜柑糖度及着色度,并减少浮皮的发生,同时覆膜栽培还可以有效减少肥水流失、调节土壤温度与水分、抑制... 本文主要开展了使用透湿性反光膜对大分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提升效果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大分特早熟温州蜜柑糖度及着色度,并减少浮皮的发生,同时覆膜栽培还可以有效减少肥水流失、调节土壤温度与水分、抑制杂草生长,非常适合浙东沿海多雨地区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湿性反光膜 大分 糖度 着色度 浮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叶面肥对加温促成栽培柑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跃辉 徐阳 +3 位作者 陈子敏 杨荣曦 郑明土 石伟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855-856,共2页
对加温促成栽培柑橘进行不同新型叶面肥喷施试验,研究不同新型叶面肥对柑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全营养剂和螯合钙新型叶面肥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温室柑橘品质提高,脂类新型叶面肥对于促进温室柑橘品质提升效果不明显。全营养剂新... 对加温促成栽培柑橘进行不同新型叶面肥喷施试验,研究不同新型叶面肥对柑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全营养剂和螯合钙新型叶面肥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温室柑橘品质提高,脂类新型叶面肥对于促进温室柑橘品质提升效果不明显。全营养剂新型叶面肥能有效提高温室柑橘的可溶性固形物,且大幅度降低温室柑橘的酸度,从而改善温室柑橘整体品质,施螯合钙新型叶面肥在提高果实紧皮性和减少浮皮方面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加温促成栽培 新型叶面肥 全营养剂 螯合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