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1
作者
桂利权
张永利
王烨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6期136-139,141,共5页
生物炭是在厌氧或无氧条件下,由生物材料经高温热解产生的一类富含碳素、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巨大、高度芳香化、性质稳定的固态多功能材料.生物炭施入土壤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蓄肥保水能力、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植物菌根生长,进...
生物炭是在厌氧或无氧条件下,由生物材料经高温热解产生的一类富含碳素、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巨大、高度芳香化、性质稳定的固态多功能材料.生物炭施入土壤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蓄肥保水能力、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植物菌根生长,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作用.本文从生物炭的性质特征以及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指出了未来生物炭应用的研究方向,为生物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改良
理化性状
土壤养分
作物产量
作物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胚根倒接方法及不同砧穗品种的嫁接效果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永利
王烨军
+6 位作者
苏有健
罗毅
孙宇龙
廖珺
谢明之
桂利权
吴卫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8-1074,共7页
为了研究茶树胚根倒接嫁接方法的优劣,筛选茶树胚根倒接方法的适宜根砧、接穗品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胚根顺接法与倒接法2种嫁接方法,祁门槠叶种、黄山大叶种、松萝种3种根砧,红旗1号与漕溪1号2种接穗,在不同时期取样观察嫁接苗愈合、...
为了研究茶树胚根倒接嫁接方法的优劣,筛选茶树胚根倒接方法的适宜根砧、接穗品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胚根顺接法与倒接法2种嫁接方法,祁门槠叶种、黄山大叶种、松萝种3种根砧,红旗1号与漕溪1号2种接穗,在不同时期取样观察嫁接苗愈合、成活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茶树胚根嫁接后40 d愈合率为93.93%,平均成活率为99.26%;80 d后嫁接口已完全愈合,平均成活率为90.50%;145 d后平均成活率为76.1%,平均株高为20.22 cm,叶片数为5.89,平均根粗为3.73 cm;倒接法早期(40 d)愈合稍慢,但后期(145 d)生长加速,甚至超过顺接法;漕溪1号接穗为半木质化新梢,叶面积大,成活率高(80.92%),前期(40 d)以根系发育为主,80 d以后地上、地下生长速度均大于红旗1号(为木质化留养枝);不同品种茶树根砧的嫁接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嫁接后5个月,黄山大叶种的地上部分表现最好,祁门槠叶种的主根长及主、侧根鲜重等地下部分表现最好;整体来看,祁门槠叶种根砧倒接漕溪1号接穗处理为最优选择。因此,茶树胚根倒接方法技术可行,嫁接时选择大叶种茶树的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新梢作为接穗,配合亲和性强的根系粗壮的根砧,更有利于嫁接苗的成活及后期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胚根倒接
砧穗品种
愈合
成活率
生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热导介质干燥对绿茶品质成分及感官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辉
刘亚芹
+4 位作者
黄建琴
丁勇
谢明之
桂利权
雷攀登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2-257,266,共7页
目的:研究空气、金属、波能量三种热导介质对绿茶品质成分及感官的影响。方法:基于氨基酸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感官审评方法,对采用不同热导介质干燥的绿茶进行滋味物质与香气物质及感官品质分析。结果:烘...
目的:研究空气、金属、波能量三种热导介质对绿茶品质成分及感官的影响。方法:基于氨基酸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感官审评方法,对采用不同热导介质干燥的绿茶进行滋味物质与香气物质及感官品质分析。结果:烘青绿茶清香品质更持久,鲜爽醇厚度和汤色绿亮度最好,其次是滚炒绿茶、微波干燥绿茶。不同热导介质干燥的绿茶氨基酸变化具有相似性,在氨基酸单量上茶氨酸占比最大,其后依次为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部分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热导介质干燥对绿茶儿茶素总量及分量、咖啡碱含量有影响,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不同热导介质干燥绿茶中微波干燥绿茶的香气物质种类更丰富,但主要香气物质差异不大。烘青绿茶和滚炒绿茶香味成分相对含量更高,其中壬醛、癸醛、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芳樟醇是主要的香气贡献物。结论:不同热导介质干燥绿茶中空气热导干燥更有利于游离氨基酸、儿茶素总量的积累,其清香品质更持久,鲜爽醇厚和汤色绿亮更好,其次是金属热导,最后是微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热导介质
滋味物质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园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零投入试点项目开展情况探析
4
作者
桂利权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4期46-47,共2页
黄山市徽州区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目标,按照“生态调控、人工除草、理化诱控、生物防治”技术路径,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茶园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零投入试点项目,以点带面,示范推进,达到保障茶叶生产安全、茶叶质量安全和生态环...
黄山市徽州区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目标,按照“生态调控、人工除草、理化诱控、生物防治”技术路径,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茶园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零投入试点项目,以点带面,示范推进,达到保障茶叶生产安全、茶叶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本文概述了该项目的目标任务及建设内容,阐述了其主要做法,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举措,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零投入试点项目
内容
做法
问题
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害虫沫蝉绿色防治方法
5
作者
桂利权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4期98-98,102,共2页
利用吸水树脂探索一种能兼顾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的茶树害虫沫蝉绿色防控方法,即将土壤晒干过筛,并与木屑、吸水树脂科学混配,制成聚丙烯酸钠+细土壤+木屑混合药粉。本文针对沫蝉危害特点研究此种混合药粉在茶树中的使用技术,...
利用吸水树脂探索一种能兼顾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的茶树害虫沫蝉绿色防控方法,即将土壤晒干过筛,并与木屑、吸水树脂科学混配,制成聚丙烯酸钠+细土壤+木屑混合药粉。本文针对沫蝉危害特点研究此种混合药粉在茶树中的使用技术,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合药粉能破坏沫蝉的生存环境,达到高效防治的目的,药后7、14、21 d的防效分别为85.0%、92.2%、95.5%,且作用时间长。该混合药剂对沫蝉防效好、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符合茶树病虫害防控发展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沫蝉
茶树害虫
吸水树脂
混合药粉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1
作者
桂利权
张永利
王烨军
机构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
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6期136-139,141,共5页
基金
黄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KN-01,2017KN-16)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0YL056)
+3 种基金
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1804a07020113)
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土壤管理岗(CARS-19)
安徽省茶产业技术体系茶树栽培岗(AHCYJSTX-1103)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7030701049)。
文摘
生物炭是在厌氧或无氧条件下,由生物材料经高温热解产生的一类富含碳素、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巨大、高度芳香化、性质稳定的固态多功能材料.生物炭施入土壤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蓄肥保水能力、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植物菌根生长,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作用.本文从生物炭的性质特征以及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指出了未来生物炭应用的研究方向,为生物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改良
理化性状
土壤养分
作物产量
作物品质
Keywords
biochar
soil improvem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oil nutrient
crop yield
crop quality
分类号
X7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胚根倒接方法及不同砧穗品种的嫁接效果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永利
王烨军
苏有健
罗毅
孙宇龙
廖珺
谢明之
桂利权
吴卫国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
研究所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农业农村局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8-1074,共7页
基金
黄山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7KN-09)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No.18C0818)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No.1804a07020113)
文摘
为了研究茶树胚根倒接嫁接方法的优劣,筛选茶树胚根倒接方法的适宜根砧、接穗品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胚根顺接法与倒接法2种嫁接方法,祁门槠叶种、黄山大叶种、松萝种3种根砧,红旗1号与漕溪1号2种接穗,在不同时期取样观察嫁接苗愈合、成活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茶树胚根嫁接后40 d愈合率为93.93%,平均成活率为99.26%;80 d后嫁接口已完全愈合,平均成活率为90.50%;145 d后平均成活率为76.1%,平均株高为20.22 cm,叶片数为5.89,平均根粗为3.73 cm;倒接法早期(40 d)愈合稍慢,但后期(145 d)生长加速,甚至超过顺接法;漕溪1号接穗为半木质化新梢,叶面积大,成活率高(80.92%),前期(40 d)以根系发育为主,80 d以后地上、地下生长速度均大于红旗1号(为木质化留养枝);不同品种茶树根砧的嫁接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嫁接后5个月,黄山大叶种的地上部分表现最好,祁门槠叶种的主根长及主、侧根鲜重等地下部分表现最好;整体来看,祁门槠叶种根砧倒接漕溪1号接穗处理为最优选择。因此,茶树胚根倒接方法技术可行,嫁接时选择大叶种茶树的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新梢作为接穗,配合亲和性强的根系粗壮的根砧,更有利于嫁接苗的成活及后期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茶树
胚根倒接
砧穗品种
愈合
成活率
生长情况
Keywords
Camellia sinensis
reverse radicle-grafting
rootstock and scion varieties
healing
survival percentage
growth situation
分类号
S339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热导介质干燥对绿茶品质成分及感官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辉
刘亚芹
黄建琴
丁勇
谢明之
桂利权
雷攀登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
研究所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2-257,266,共7页
基金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804a0702014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8C0817)
+1 种基金
安徽省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资助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9)
文摘
目的:研究空气、金属、波能量三种热导介质对绿茶品质成分及感官的影响。方法:基于氨基酸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感官审评方法,对采用不同热导介质干燥的绿茶进行滋味物质与香气物质及感官品质分析。结果:烘青绿茶清香品质更持久,鲜爽醇厚度和汤色绿亮度最好,其次是滚炒绿茶、微波干燥绿茶。不同热导介质干燥的绿茶氨基酸变化具有相似性,在氨基酸单量上茶氨酸占比最大,其后依次为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部分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热导介质干燥对绿茶儿茶素总量及分量、咖啡碱含量有影响,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不同热导介质干燥绿茶中微波干燥绿茶的香气物质种类更丰富,但主要香气物质差异不大。烘青绿茶和滚炒绿茶香味成分相对含量更高,其中壬醛、癸醛、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芳樟醇是主要的香气贡献物。结论:不同热导介质干燥绿茶中空气热导干燥更有利于游离氨基酸、儿茶素总量的积累,其清香品质更持久,鲜爽醇厚和汤色绿亮更好,其次是金属热导,最后是微波。
关键词
绿茶
热导介质
滋味物质
感官品质
Keywords
green tea
heat conduction medium
flavor substance
sensory quality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园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零投入试点项目开展情况探析
4
作者
桂利权
机构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4期46-47,共2页
文摘
黄山市徽州区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目标,按照“生态调控、人工除草、理化诱控、生物防治”技术路径,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茶园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零投入试点项目,以点带面,示范推进,达到保障茶叶生产安全、茶叶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本文概述了该项目的目标任务及建设内容,阐述了其主要做法,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举措,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园
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零投入试点项目
内容
做法
问题
举措
分类号
S572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害虫沫蝉绿色防治方法
5
作者
桂利权
机构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4期98-98,102,共2页
文摘
利用吸水树脂探索一种能兼顾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的茶树害虫沫蝉绿色防控方法,即将土壤晒干过筛,并与木屑、吸水树脂科学混配,制成聚丙烯酸钠+细土壤+木屑混合药粉。本文针对沫蝉危害特点研究此种混合药粉在茶树中的使用技术,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合药粉能破坏沫蝉的生存环境,达到高效防治的目的,药后7、14、21 d的防效分别为85.0%、92.2%、95.5%,且作用时间长。该混合药剂对沫蝉防效好、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符合茶树病虫害防控发展潮流。
关键词
沫蝉
茶树害虫
吸水树脂
混合药粉
绿色防控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桂利权
张永利
王烨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茶树胚根倒接方法及不同砧穗品种的嫁接效果
张永利
王烨军
苏有健
罗毅
孙宇龙
廖珺
谢明之
桂利权
吴卫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热导介质干燥对绿茶品质成分及感官的影响
王辉
刘亚芹
黄建琴
丁勇
谢明之
桂利权
雷攀登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茶园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零投入试点项目开展情况探析
桂利权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茶树害虫沫蝉绿色防治方法
桂利权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