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区高盐稀态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析
1
作者 邹谋勇 黎焕波 +2 位作者 陈强 郭丽琼 林俊芳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9-78,共10页
采用常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以及感官评价对湖南传统高盐稀态酱油(编号为LOP1)和广东高盐稀态酱油(编号为HAY、LKJ)的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感官特性进行分析... 采用常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以及感官评价对湖南传统高盐稀态酱油(编号为LOP1)和广东高盐稀态酱油(编号为HAY、LKJ)的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感官特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层次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样品LOP1的全氮、还原糖和无盐固形物(8.87 g/100 mL、22.87 g/100 mL、21.8%)显著高于样品HAY、LKJ(4.07 g/100 mL、17.03 g/100 mL、17.40%;5.47 g/100 mL、17.90 g/100 mL、17.50%)(P<0.05),样品LOP1和LKJ氨基酸态氮(0.87 g/100 mL、0.85 g/100 mL)略低于样品HAY(0.93 g/100 mL)。GC-IMS检测结果显示,样品HAY、LKJ中醇类含量较高,而样品LOP1中酯类和含硫化合物含量较高。样品LOP1、HAY、LKJ中分别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物质280种、245种、256种,样品LOP1中酸类和呋喃类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样品HAY、LKJ。HCA和PCA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高盐稀态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显著。感官评价结果显示,样品LOP1在酸香、麦芽香、焦香、酱香以及咸味、甜味、酸味、苦味、厚味等方面强度均优于样品HAY、LKJ,而样品HAY、LKJ表现出较强的醇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稀态酱油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