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声频定向换能器阵列指向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学生 徐利梅 +2 位作者 陈敏 许亮峰 缪建民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3-556,560,共5页
通过对微型声频定向换能器阵列的指向性参量研究,设计并制造了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锆钛酸铅(PZT)薄膜换能器阵列,为声频定向扬声器的发声部件微型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实现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阵元半径、阵元个数和阵元中心间距等结... 通过对微型声频定向换能器阵列的指向性参量研究,设计并制造了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锆钛酸铅(PZT)薄膜换能器阵列,为声频定向扬声器的发声部件微型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实现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阵元半径、阵元个数和阵元中心间距等结构参数对指向性的影响,确定各阵元正方形排列可获得预期的圆柱形声音传播空间,阵元数量越多,声波指向性越强,并指出当阵元间距约为波长的1/2时,旁瓣抑制效果最明显。最后对微型MEMS换能器阵列实物做指向性测试,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频定向扬声器 微机电系统(MEMS) 锆钛酸铅(PZT)薄膜 换能器阵列 指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IPv6环境下的服务定位协议(SLP)研究与实现
2
作者 郭英鹏 董守斌 +2 位作者 汤立群 黄永杰 姜吕良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2-53,128,共3页
基于对服务定位协议(SLP)的在IPv6协议下的特点分析,成功地将IPv4下的OpenS LP移植到IPv6环境中,并结合移动IPv6的特点建立服务定位模型,最后在Linux操作系统环 境中实现和验证移动IPv6下服务定位协议的相关功能?
关键词 服务定位协议 IPV6 移动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IPv6的视频电话会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5
3
作者 黄锐强 张平 +2 位作者 张凌 黄永杰 姜吕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5期139-141,144,共4页
通过对移动IPv6基本原理的分析,该文提出了一种移动IPv6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方案,在Linux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对移动IPv6传输当中的QoS和切换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 移动IPV6 视频 QOS 传输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和语者模型信息的语音识别鲁棒前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关勇 李鹏 +1 位作者 刘文举 徐波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0-416,共7页
传统抗噪算法无法解决人声背景下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系统的鲁棒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Computational auditory scene analysis,CASA)和语者模型信息的混合语音分离系统.该系统在CASA框架... 传统抗噪算法无法解决人声背景下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系统的鲁棒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Computational auditory scene analysis,CASA)和语者模型信息的混合语音分离系统.该系统在CASA框架下,利用语者模型信息和因大子最大矢量量化(Factorial-max vector quantization,MAXVQ)方法进行实值掩码估计,实现了两语者混合语音中有效地分离出目标说话人语音的目标,从而为ASR系统提供了鲁棒的识别前端.在语音分离挑战(Speech separation challenge,SSC)数据集上的评估表明,相比基线系统,本文所提出的系统的语音识别正确率提高了15.68%,相关的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多语者识别和实值掩码估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听觉场景分析 语音分离 鲁棒语音识别 因子最大矢量量化 语者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社区机会网络的消息传输算法 被引量:38
5
作者 牛建伟 周兴 +2 位作者 刘燕 孙利民 马建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68-2075,共8页
由人携带的具有短距离通信接口的移动设备所组成的网络具有社区性质.当前机会网络中主流的多拷贝路由算法并没有考虑到节点的社区性质,如果将这些算法直接应用到社区机会网络中会造成传输延迟大、消息丢失率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 由人携带的具有短距离通信接口的移动设备所组成的网络具有社区性质.当前机会网络中主流的多拷贝路由算法并没有考虑到节点的社区性质,如果将这些算法直接应用到社区机会网络中会造成传输延迟大、消息丢失率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社区机会网络的消息传输算法(CMTS),能够根据节点之间的通信频繁程度,自动将节点划分成不同的社区,自适应地控制消息的拷贝数量并依靠活跃节点将消息传输到目标社区.仿真结果表明,在延迟要求宽松的社区机会网络中,与Sprayand Focus算法相比,CMTS算法能够在保证较高消息传输成功率的同时,减少了约20%的消息转发次数,有效地降低了网络资源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网络 社区网络 多拷贝 消息路由 自适应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造型特征定量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谭浩 赵江洪 +1 位作者 赵丹华 王巍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31,共5页
针对汽车造型特征难以定量化表达的问题,通过汽车造型特征空间构建和层次分析,对汽车造型的几何特征进行提取,并基于特征关系映射实验对汽车造型语义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几何空间、语义空间及其映射关系的汽车造型特征定量化模型,... 针对汽车造型特征难以定量化表达的问题,通过汽车造型特征空间构建和层次分析,对汽车造型的几何特征进行提取,并基于特征关系映射实验对汽车造型语义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几何空间、语义空间及其映射关系的汽车造型特征定量化模型,并应用到设计实践中,初步解决了汽车造型设计主要依赖经验而定量工具缺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造型 造型特征定量模型 几何特征 语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垂直切换仿真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敏 李忠诚 +2 位作者 徐刚 张冬梅 马建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7-281,共5页
垂直切换是多网融合的基础,也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关键特征和核心技术。分析了现有的切换触发机制,从节点运动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组适合异构无线网络环境的垂直切换仿真评价模型,用来评价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对切换性能的影响,以及规律运... 垂直切换是多网融合的基础,也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关键特征和核心技术。分析了现有的切换触发机制,从节点运动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组适合异构无线网络环境的垂直切换仿真评价模型,用来评价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对切换性能的影响,以及规律运动、随机运动过程中垂直切换算法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并且,定义了“命中率”和“平均乒乓次数”两个评价指标来衡量垂直切换算法的性能。基于所提出的仿真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对常用的切换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仿真结果可以很好地反映算法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网 垂直切换 水平切换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网络中基于优先级的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敏 李忠诚 +1 位作者 石晶林 马建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61-1367,共7页
利用IPv6报文头部的流标签字段和业务流类别字段 ,通过增设专门用于网络测量的“测试级” ,提出了一种IPv6网络中的端到端可用带宽测量方法———Humble Burst 该方法对网络中已有的业务流不产生任何影响 ,并且测量时间非常短 与现有网... 利用IPv6报文头部的流标签字段和业务流类别字段 ,通过增设专门用于网络测量的“测试级” ,提出了一种IPv6网络中的端到端可用带宽测量方法———Humble Burst 该方法对网络中已有的业务流不产生任何影响 ,并且测量时间非常短 与现有网络中可用带宽测量方法相比 ,该方法可以真正被实际应用程序所采用 ,可以应用在无线网络等低带宽的网络环境 ,而且也适用于多媒体QoS动态调节等实时场景 实验表明 ,该方法简单、有效、快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带宽 瓶颈带宽 I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多跳网络中的机会路由 被引量:32
9
作者 田克 张宝贤 +1 位作者 马建 姚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42-2553,共12页
机会路由通过充分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可以大大提高无线多跳网络的性能.从阐述机会路由的基本思想开始,介绍了机会路由协议的主要特点、适用环境和影响机会路由性能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重要机会路由协议进行了综述,讨论不同协... 机会路由通过充分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可以大大提高无线多跳网络的性能.从阐述机会路由的基本思想开始,介绍了机会路由协议的主要特点、适用环境和影响机会路由性能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重要机会路由协议进行了综述,讨论不同协议的工作机制及其优缺点.最后,探讨了机会路由的一些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路由 可靠传输 网络编码 无线多跳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UPA技术及其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建村 张萌 +1 位作者 陈滔 杨大成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9-53,共5页
HSUP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是3GPP标准化组织为进一步满足数据业务需求在WCDMA/UTRA-FDDR6版本中提出的一种新技术,本文详细描述了引入HSUPA后WCDMA系统结构的演化,阐述了HSUPA中涉及的物理层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快速调度、短帧长、... HSUP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是3GPP标准化组织为进一步满足数据业务需求在WCDMA/UTRA-FDDR6版本中提出的一种新技术,本文详细描述了引入HSUPA后WCDMA系统结构的演化,阐述了HSUPA中涉及的物理层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快速调度、短帧长、新扩频因子以及软切换等关键技术及其相应研究,最后对HSUPA技术及WCDMA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DMA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快速调度 短帧长 演进 技术 自动请求重传 标准化组织 UT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抽样反馈的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皇甫伟 周新运 陈灿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65,共7页
针对目前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网时间同步算法FTS(full-scale time synchronization),其基本思想是从整体角度对传感器网络实施逐轮次的推送式的时间同步操作,并通过少量抽样节点的反馈数据计算时间同步操作... 针对目前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网时间同步算法FTS(full-scale time synchronization),其基本思想是从整体角度对传感器网络实施逐轮次的推送式的时间同步操作,并通过少量抽样节点的反馈数据计算时间同步操作的有关参数。在常见的TelosB节点上给出了FTS算法的实现。实验和分析表明,FTS算法是一类收敛快速、资源高效、同步精度较高和运算复杂度较低的时间同步方法,目前已经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测试平台上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时间同步协议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手机的微型声频定向扬声器
12
作者 李学生 徐利梅 +3 位作者 姜丽峰 蒲刚 陈敏 许亮峰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5-719,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手机的微型声频定向扬声器实现方法,该新型扬声器可将声音控制在发声单元正前方轴向传播,能为使用者提供免提的局部声音服务。4只直径为10mm的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组阵作为发声部件,换能器阵列谐振频率作... 提出了一种用于手机的微型声频定向扬声器实现方法,该新型扬声器可将声音控制在发声单元正前方轴向传播,能为使用者提供免提的局部声音服务。4只直径为10mm的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组阵作为发声部件,换能器阵列谐振频率作为超声载波频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作为声频定向调制算法实现平台,D类超声功率放大器为阵列驱动器,诺基亚N73手机作为外壳,制作出了样机。对换能器单元及阵列阻抗、声压级频率响应等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对样机作了自解调可听声指向性测试和整机功耗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样机尺寸、功率和声压级基本满足手机中的应用需求,为微型声频定向扬声器在便携式多媒体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声频定向扬声器 局部声音服务 PZT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 指向性 便携式多媒体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BRA:车载网络中基于协作的大数据传输增强机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田锐 孙利民 +1 位作者 刘燕 马建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76-2084,共9页
车载网络利用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在车辆移动过程中组网.研究者们已提出了大量的路由算法用于车载网络中的多跳数据传输,但是这些算法大都假设车辆间传输带宽不受限制,从而其性能会随转发数据量的增加而降低.车载网络中用于大数据量传输的... 车载网络利用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在车辆移动过程中组网.研究者们已提出了大量的路由算法用于车载网络中的多跳数据传输,但是这些算法大都假设车辆间传输带宽不受限制,从而其性能会随转发数据量的增加而降低.车载网络中用于大数据量传输的路由增强机制COBRA,利用同向行驶车辆间的拓扑稳定特性延长数据在车辆间的传输时间,利用擦除编码增加传输可靠性.实验证明,当传输数据量较大或带宽受限时,COBRA机制能以较低的开销提升现有典型车载网络路由协议的传输延时与可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网络 数据收集 移动组网 机会转发 擦除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空间资源利用分析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顾伟 汪浩 +3 位作者 秦永健 徐彬 常乐乐 张利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958-2960,2963,共4页
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办公环境下室内空间资源利用分析系统。该系统以基于位置的移动社交网络获取用户的位置数据,并以此产生用户活动热度分布图。以热度图形式展示一段时间内各空间处的人员密度高低,进而反映室内空间资源的利用情况。通过... 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办公环境下室内空间资源利用分析系统。该系统以基于位置的移动社交网络获取用户的位置数据,并以此产生用户活动热度分布图。以热度图形式展示一段时间内各空间处的人员密度高低,进而反映室内空间资源的利用情况。通过对会议室的实际利用情况与对应热度图比较,结果的一致性证明了该方案和系统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间资源 移动社交网络 热度图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主之间社会关系的博客排序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丽 岑松祥 +1 位作者 马建 马严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3,56,共3页
根据博客型网页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排序算法(E-BlogRank),基于博主之间阅读评论的社会关系为每个博客计算E-BlogRank值,考虑到博客群体随时间的变化性,采用衰减因子实现对目前积极活跃博客的鼓励,并对曾经一度很受欢迎而最近不再进行... 根据博客型网页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排序算法(E-BlogRank),基于博主之间阅读评论的社会关系为每个博客计算E-BlogRank值,考虑到博客群体随时间的变化性,采用衰减因子实现对目前积极活跃博客的鼓励,并对曾经一度很受欢迎而最近不再进行更新活动或者更新频率下降的博客进行惩罚,从而增强排序结果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序 衰减因子 评论 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Base NP识别:错误驱动的组合分类器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昉 宗成庆 王霞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错误驱动的组合分类器方法来实现中文Base NP识别。本文首先对中文和英文BaseNP识别技术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概述,明确了中文Base NP识别的任务,然后,基于前人的工作提出了错误驱动的组合分类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错误驱动的组合分类器方法来实现中文Base NP识别。本文首先对中文和英文BaseNP识别技术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概述,明确了中文Base NP识别的任务,然后,基于前人的工作提出了错误驱动的组合分类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类型的分类器—基于转化的方法和条件随机场方法的分类结果,再利用支持向量机学习其中的错误规律,对两分类器产生的不同结果进行纠错,从而达到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效果。我们在宾州中文树库转化得到的Base NP语料集上进行了Base NP识别交叉验证实验,与单独使用基于转化的方法、条件随机场方法以及支持向量机方法相比较,错误驱动的组合分类器方法的实验结果都有所提高,最佳结果F值达到了89.72%,相对于文中Base NP识别的其他方法,最大提高幅度为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错误驱动 中文Base NP识别 组合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S-2008标注中文短信息库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旭 徐蔚然 +1 位作者 郭军 胡日勒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26,共5页
随着短信息应用的普及,用户、运营商及政府管理部门均迫切需要智能短信处理工具。语料库是研究算法,开发系统,测试性能等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源。但受到技术、版权保护、隐私权利等种种原因,目前还没有公开的标准短信息语料库。SMS-2008标... 随着短信息应用的普及,用户、运营商及政府管理部门均迫切需要智能短信处理工具。语料库是研究算法,开发系统,测试性能等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源。但受到技术、版权保护、隐私权利等种种原因,目前还没有公开的标准短信息语料库。SMS-2008标注短信息库是本项目组在国内外率先建立的多用途中文短信息语料库,它包括原始语料库、预处理语料库、隐私标注语料库、内容标注语料库、错误标注语料库等。该语料库可用于短信语言现象研究、短信分类过滤算法研究、隐私保护算法研究、自动纠错算法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中文短信息 标注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路由协议 被引量:5
18
作者 岩延 张宝贤 马建 《中兴通讯技术》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基于机会的网络编码方法(COPE)研究网络编码在无线环境中的协议层面上具体实现的问题,但COPE被动地等待编码机会的出现。为了更大限度的提高网络编码的性能,需要将网络编码与无线路由协议相结合来在无线节点上创造出更多的编码机会以减... 基于机会的网络编码方法(COPE)研究网络编码在无线环境中的协议层面上具体实现的问题,但COPE被动地等待编码机会的出现。为了更大限度的提高网络编码的性能,需要将网络编码与无线路由协议相结合来在无线节点上创造出更多的编码机会以减少总的传输次数,以有效的提升网络的吞吐量。当前的编码感知路由算法主要包括基于Markovian路由度量的路由协议、编码感知机会路由协议(CORE)、分布式编码感知路由协议(DCAR)、速率匹配的编码感知多路径路由协议(RCR)、编码感知多路径路由协议(CAMP)等。无线网络内的编码感知路由领域中新型路由度量和跨层设计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网络编码 单播路由 编码感知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SD的情境感知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志诚 张锦锋 +2 位作者 王双全 陈灿峰 马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8-150,共3页
基于移动终端、情境感知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合需求,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情境感知系统,包括若干无线传感器节点、情境感知及处理终端、应用服务及执行装置等。针对移动电子设备一般都不具备接入无线传感器网络所需功能单元的... 基于移动终端、情境感知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合需求,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情境感知系统,包括若干无线传感器节点、情境感知及处理终端、应用服务及执行装置等。针对移动电子设备一般都不具备接入无线传感器网络所需功能单元的现状,利用uSD概念为移动终端设计了一个Z igBee通信功能扩展模块,使移动终端能够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获取情境信息,并提供相应的情境感知和处理功能。最后,设计了包含位置等信息的情境感知服务演示系统,初步验证了基于uSD的情境感知系统在移动终端上应用的新颖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感知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终端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先级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戬 刘敏 +2 位作者 徐刚 马建 张冬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4-6,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方法,该方法基于多用户N通道等停异步模式HARQ。无线视频传输时每个数据块有不同的时延要求,为了减少时延在物理层对数据块传输顺序进行调整,通过重传数据块等待的时间来决定其优先级,对... 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方法,该方法基于多用户N通道等停异步模式HARQ。无线视频传输时每个数据块有不同的时延要求,为了减少时延在物理层对数据块传输顺序进行调整,通过重传数据块等待的时间来决定其优先级,对等待时间较长的数据块优先传输。通过对这种方法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其在基于QoS保障无线视频传输信道条件较差情况下能有效地减少端到端的时延和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优先级 多用户N道等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