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诸暨市茶树良种化现状及探讨
1
作者 金英 梁颖 徐艳霞 《福建茶叶》 2025年第6期30-32,共3页
茶产业是中国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国家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视下,茶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茶树的发源地,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野生近缘种和地方品种等珍贵茶树种质资源,保护这些资源对于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茶树... 茶产业是中国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国家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视下,茶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茶树的发源地,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野生近缘种和地方品种等珍贵茶树种质资源,保护这些资源对于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茶树良种的选育是推动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手段,不仅能提高茶园的单位面积效益,也有助于优化茶产业结构。诸暨作为历史悠久的产茶地区,是古越国的首都、古代美女西施的故里,也是浙江的主要产茶县市。近年来,诸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振兴,以打造“西施石笕”茶叶品牌为核心,积极推进茶产业的壮大,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诸暨市引进的无性系良种并未专门针对“西施石笕”茶的品质特点选育,导致适制性不足。对此,在本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方特色茶树品种,将成为提高诸暨茶叶市场竞争力、推动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暨 茶产业 新品种 石笕茶 西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暨市建设绿色农田 打造乡野好丰景
2
作者 俞吉 袁琳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12期59-60,共2页
诸暨市山下湖镇绿色农田建设项目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深挖乡村特色资源,遵照“一心引领、一线串联、五区联动、多点辐射”理念,对三等田进行综合治理建设绿色农田,探索“高标准农田+”新模式,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构建“5G绿色农田”平台,实... 诸暨市山下湖镇绿色农田建设项目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深挖乡村特色资源,遵照“一心引领、一线串联、五区联动、多点辐射”理念,对三等田进行综合治理建设绿色农田,探索“高标准农田+”新模式,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构建“5G绿色农田”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智治”水平。建设绿色农田打造美丽田园示范区、农旅发展先行区、土壤改良示范区、绿色防控示范区和生态灌溉示范区,极大促进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实现乡野好丰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农田建设 智慧农业 农旅融合 乡村振兴 绍兴市诸暨市山下湖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的西施石笕茶品质评价
3
作者 金英 黄铁军 +6 位作者 范文含 何乐芝 马亚平 姚一建 龚淑英 王佳薇 范方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23,共10页
针对西施石笕茶不同等级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联质谱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对样品进行检测,构建不同等级西施石笕茶组合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 针对西施石笕茶不同等级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联质谱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对样品进行检测,构建不同等级西施石笕茶组合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西施石笕茶不同等级产品质量。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了西施石笕茶等级样品高效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组合图谱,相似度范围为0.616~1.000,共标定90个共有峰。进一步利用化学识别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49个特征峰,并通过定性和定量检测指认41个关键化学组分,包括20个滋味组分和21个香气组分。关键化学组分在不同等级样品中的含量有明显差异,这与原料成熟度密切相关,是不同等级样品感官品质差异表现的重要物质基础。高含量没食子酸、氨基酸,与较低含量的儿茶素类、黄酮类以及咖啡碱是高等级样品滋味表现出鲜醇甘润特征的重要原因;而具有花香特征的芳樟醇、β-紫罗兰酮、卡达-1(10),4-二烯等醇类,酮类及烯类是高等级样品呈现嫩香、馥郁特征的物质基础。本研究构建的不同等级西施石笕茶组合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等级样品、筛选关键化学组分,为茶叶等级样品质量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施石笕茶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滋味 香气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施石笕茶”产品与生产技术标准解读
4
作者 金英 黄铁军 +5 位作者 何乐芝 马亚平 姚一建 龚淑英 王佳薇 范方媛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团体标准《西施石笕茶》(T/ZTXH-002)和《西施石笕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T/ZTXH-001)于2023年进行了修订。文章系统解读这两项团体标准的主要内容,对西施石笕茶的特征要素、分级标准、品质要求、理化指标,以及形成典型特征品质的工艺流... 团体标准《西施石笕茶》(T/ZTXH-002)和《西施石笕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T/ZTXH-001)于2023年进行了修订。文章系统解读这两项团体标准的主要内容,对西施石笕茶的特征要素、分级标准、品质要求、理化指标,以及形成典型特征品质的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进行了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施石笕茶 品质特征 理化指标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亚洲柑橘木虱黄龙病病原分布与消长规律 被引量:3
5
作者 孟幼青 汪恩国 +3 位作者 陈吴健 李艳敏 程帆 孟敏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4-469,共6页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黄龙病病原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更好地探清亚洲柑橘木虱上的CLas阳性分布特性及其动态变化,提出适宜治虫防病的窗口期,特针对浙江省柑橘果园的分布特点,...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黄龙病病原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更好地探清亚洲柑橘木虱上的CLas阳性分布特性及其动态变化,提出适宜治虫防病的窗口期,特针对浙江省柑橘果园的分布特点,于2002—2019年采取定园定期和不定园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采检24个县(市、区)重点柑橘果园的亚洲柑橘木虱样品1662份、黄龙病样品2900份,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亚洲柑橘木虱的CLas携菌量及其阳性率。结果显示,浙江省亚洲柑橘木虱的CLas携菌量与所处经纬度分别呈线性关系,根据拟合的线性方程推算,浙江省亚洲柑橘木虱的CLas阳性分布范围为29.20°N以南和119.80°E以东的区域。亚洲柑橘木虱的CLas阳性率随黄龙病发病率增加而上升,两者呈逻辑斯蒂模型(Logistic model)变化规律。亚洲柑橘木虱的CLas阳性率在月际间表现为山峰型波浪式变化结构,峰期分别为4、7、12月;在2001—2019年间的年际变化呈二次曲线,经推算,在2010年达到峰值,然后趋于缓解。据此认为,春、夏、秋3梢初期为最佳窗口期,建议加强3梢初期的治虫防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柑橘木虱 分布特性 消长规律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