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何苗地 李显文 杨泉森 《中国医院》 2016年第2期20-22,共3页
县级中医医院普遍存在综合服务能力较弱、经营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本文结合诸暨市中医医院实践经验进行思考,从秉持中医特色、依靠现代科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扶持特色专科、创新管理模式和弘扬中医文化等方面,提出加强县级中... 县级中医医院普遍存在综合服务能力较弱、经营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本文结合诸暨市中医医院实践经验进行思考,从秉持中医特色、依靠现代科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扶持特色专科、创新管理模式和弘扬中医文化等方面,提出加强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中医医院 综合服务能力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健脾化痰汤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及对HNP1-3、IL-17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建芳 周媚 +1 位作者 李秋 徐文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2,共4页
目的研究温阳健脾化痰汤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及对患者α-防御素1-3(HNP1-3)、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诸暨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缓解期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 目的研究温阳健脾化痰汤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及对患者α-防御素1-3(HNP1-3)、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诸暨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缓解期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体位引流、盐酸氨溴索片等常规治疗,汤剂组加用温阳健脾化痰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分析两组治疗4周后的疗效,检测两组肺功能、相关血清因子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OR)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的差异。结果汤剂组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0.70%,39/43)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汤剂组治疗4周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2.86±0.42)L]、用力肺活量(FVC)[(2.96±0.33)L]、FEV1/FVC(60.47%±6.8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HNP1-3、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汤剂组治疗4周后除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其他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GOR评分、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汤剂组治疗4周后6MWT[(394.11±70.14)m]长于对照组,SQRQ评分[(12.41±3.65)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健脾化痰汤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可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健脾化痰汤 支气管扩张 α-防御素1-3 炎症因子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患者疼痛因素与伴发情绪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吴媛媛 方剑乔 +3 位作者 陈利芳 刘艳玲 谢晶军 袁绍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73-875,共3页
慢性疼痛一般是指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以上的疼痛,以躯体疼痛不适为主诉,常见有头痛、颈痛、背痛、肌肉疼痛、胃部烧灼感、腹痛及排尿疼痛等[1]。因慢性疼痛病程长,躯体痛苦严重,顽固不易根治,一些情绪障碍的情况逐渐出现,其中以抑郁和... 慢性疼痛一般是指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以上的疼痛,以躯体疼痛不适为主诉,常见有头痛、颈痛、背痛、肌肉疼痛、胃部烧灼感、腹痛及排尿疼痛等[1]。因慢性疼痛病程长,躯体痛苦严重,顽固不易根治,一些情绪障碍的情况逐渐出现,其中以抑郁和焦虑多见[2,3];同时有研究发现,心理因素或精神因素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持续或加重中起着关键作用[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障碍 躯体痛 精神因素 精神障碍 焦虑情绪 颈痛 程长 持续时间 相关性分析 情绪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力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朱伟东 陈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8-869,共2页
目的:研究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在呼吸力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46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分别采用安慰剂(生理盐水)和大剂量氨溴索+生理盐水治疗,同时监测患者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 目的:研究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在呼吸力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46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分别采用安慰剂(生理盐水)和大剂量氨溴索+生理盐水治疗,同时监测患者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静态顺应性(Cst)和气道阻力(R)的变化;并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氧化能力(TAO)水平。结果:氨溴索治疗组患者PEEPi,R和MDA显著降低,Cst、GSH、SOD和TAO水平提高。结论:临床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能改善ARDS患者呼吸力学状况,并能减轻患者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氨溴索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力学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时期杜仲叶中活性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宣志红 浦锦宝 梁卫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6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时期杜仲叶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期杜仲叶中绿原酸、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纯水-冰醋酸(20∶80∶1...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时期杜仲叶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期杜仲叶中绿原酸、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纯水-冰醋酸(20∶80∶1.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7 nm,柱温:30℃。结果杜仲叶中活性成分在不同的采收时间其含量有着明显的不同,京尼平苷酸含量在7月下旬达最大值(2.615%),绿原酸含量在7月上旬达最大值(2.126%),京尼平苷含量在6月上旬达最大值(0.081%)。结论:表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杜仲叶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和京尼平苷含量的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不同时期杜仲叶活性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依据,给进一步合理采收杜仲叶资源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活性成分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蒌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丹蒌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丹蒌片口服,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丹蒌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丹蒌片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静息心电图结果、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差异,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静息心电图ST段下移导联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蒌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蒌片 阿司匹林 冠心病 心绞痛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及对YKL-40、IL-17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楼伟 王伟东 曹生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芍药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患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芍药汤加减辅助西药治疗... 目的研究芍药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患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芍药汤加减辅助西药治疗。分析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67%(3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YKL-40、核因子κB(NF-κB)及炎症因子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研究组YKL-40、NF-κB、白细胞介素-1(IL-1)、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研究组D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汤加减辅助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YKL-40、NF-κB的表达水平,减轻疾病活动,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汤 溃疡性结肠炎 甲壳质酶蛋白40 炎症反应 疾病活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8
作者 孙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29-253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医院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医院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在Lysholm膝关节各项评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在疼痛、上下楼能力、屈曲能力、肿胀、行走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综合评分为(86.52±9.47)分,而对照组的综合评分为(73.70±11.0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骨折愈合率观察组为57.14%,对照组为30.95%;观察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为78.6%;两组患者在3个月内骨折总愈合率及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治疗率,减少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骨折 功能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胃论”内外合治辅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益斐 周杨 +5 位作者 马黄钢 李国法 叶艳阳 宣芦莎 张赟华 郦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47-1452,1460,共7页
背景根据中医五行"虚则补其母"的理论基础,运用"补脾益肺"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证实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目的探讨基于"脾胃论"内外合治辅助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离对患者... 背景根据中医五行"虚则补其母"的理论基础,运用"补脾益肺"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证实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目的探讨基于"脾胃论"内外合治辅助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离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收住诸暨市中医医院暨阳院区和浣东院区ICU的COPD急性发作需行有创正压通气(IPPV)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随机数为4的倍数患者纳入对照组(n=42),其余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肺脾气虚证36例(肺脾气虚组),脾肺虚寒证45例(脾肺虚寒组),脾胃阴虚证37例(脾胃阴虚组)。对照组给予50 ml温开水鼻饲,2次/d;肺脾气虚组予"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肺虚寒组予"黄芪建中汤"加减,脾胃阴虚组予"麦门冬汤"加减,同时3组取穴"足三里、丰隆"予"经皮穴位电刺激",疗程14 d。记录插管前(T1)及IPPV第1天(T2)、第5天(T3),进入撤机阶段时(T4)4个时间点的呼吸浅快指数(f/VT)、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肺顺应性、气道阻力;记录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蛋白(TP);记录所有患者IPPV总时间、自主呼吸试验次数(SBT)次数、拔管后无创正压通气(NPPV)使用率、48 h后再次气管插管率、院内病死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方法与实践在f/VT、PEEPi、肺顺应性、气道阻力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在f/VT、PEEPi、肺顺应性、气道阻力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f/VT、PEEPi、肺顺应性、气道阻力上主效应显著(P<0.05)。T3、T4时间点肺脾气虚组、脾肺虚寒组、脾胃阴虚组的f/VT低于对照组(P<0.05);T4时间点肺脾气虚组f/VT低于脾胃阴虚组(P<0.05)。T3时间点脾肺虚寒组PEEPi低于对照组(P<0.05);在T4时间点肺脾气虚组、脾肺虚寒组、脾胃阴虚组PEEPi低于对照组(P<0.05)。T3时间点肺脾气虚组、脾肺虚寒组肺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5);T4时间点肺脾气虚组、脾肺虚寒组、脾胃阴虚组肺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5)。T4时间点肺脾气虚组、脾胃阴虚组气道阻力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肺脾气虚组、脾肺虚寒组、脾胃阴虚组CR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脾胃阴虚组PC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肺脾气虚和脾胃阴虚组ALB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肺脾气虚组、脾肺虚寒组、脾胃阴虚组PA、TP低于对照组(P<0.05)。肺脾气虚组、脾肺虚寒组、脾胃阴虚组IPPV总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SBT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脾胃论"内外合治可改善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生化指标,辅助有创呼吸机的撤离,改善整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通气机 机械 通气机撤除法 从脾胃论治 内外合治 经皮穴位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锁骨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近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7-899,共3页
目的:应用改良锁骨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近期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4年11月收住的98例锁骨骨折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应用手法复位改良锁骨带外固定,对照组应用手法复位"8&... 目的:应用改良锁骨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近期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4年11月收住的98例锁骨骨折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应用手法复位改良锁骨带外固定,对照组应用手法复位"8"字绷带固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表评估疼痛程度;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表中的肩关节活动度子量表,评估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对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锁骨带外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近期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锁骨带 外固定法 锁骨骨折 近期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益气固本膏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吸入激素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侯春光 周芳 徐芝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793-796,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益气固本膏方治疗对儿童哮喘吸入型激素的疗效影响。方法:把124例符合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4组:A组为单纯使用吸入型激素;B组为加用夏季穴位贴敷;C组为加用冬季益气固本膏方;D组为加用夏季穴位贴敷联合冬季...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益气固本膏方治疗对儿童哮喘吸入型激素的疗效影响。方法:把124例符合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4组:A组为单纯使用吸入型激素;B组为加用夏季穴位贴敷;C组为加用冬季益气固本膏方;D组为加用夏季穴位贴敷联合冬季益气固本膏方。观察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感冒次数、急性发作时需要雾化吸入的疗程及一年后吸入激素停药比例,并检测治疗前后IgE、IgA、IgG、CD4、CD8浓度。结果:治疗一年后,加用中医治疗三组临床疗效、血IgE及CD8下降、IgG及CD4升高均优于A组,尤以D组为显著(P<0.05),其中D组总有效率为94.29%、吸入激素停药比例为34.29%而A组总有效率为76.67%、吸入激素停药比例为16.67%。结论在吸入型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穴位贴敷及益气固本膏方治疗能提高哮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过敏状态,从而减少吸入激素使用疗程,尤以两者合用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支气管哮喘 穴位贴敷 益气固本膏方 吸入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贝母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马文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评价浙贝母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以热水回流提取法(料液比1∶10,100℃下提取4h)从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鳞茎提取的多糖为材料,通过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等体外抗氧... 目的:评价浙贝母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以热水回流提取法(料液比1∶10,100℃下提取4h)从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鳞茎提取的多糖为材料,通过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等体外抗氧化实验来评价浙贝母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浙贝母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不明显,而还原能力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均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上升;1 mg·mL-1的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1.46%,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活性1 mg·mL-1多糖在695 nm下吸光值分别为0.51和0.39。结论:浙贝母多糖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体外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多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辨识健康教育和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应文军 陈小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体质辨识因人制宜的中医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体质倾向给予针对性的中医健康教育。两组在实施教育前后分别用"生存质量量表&qu... 目的:探讨通过体质辨识因人制宜的中医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体质倾向给予针对性的中医健康教育。两组在实施教育前后分别用"生存质量量表"评价。结果:实验组接受教育后生存质量总分和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领域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同时对照组的生存质量总分和环境领域评分也较实验前有提高(P<0.01),其中实验组各领域评分和生存质量总分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根据体质倾向进行的针对性中医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辨识 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痹病的疗效及对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16-271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方治疗阳虚寒凝型膝痹病(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膝痹病住院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路径+水熏治疗,观察组在临床路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方...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方治疗阳虚寒凝型膝痹病(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膝痹病住院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路径+水熏治疗,观察组在临床路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方熏蒸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HSS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关节液中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介素-1(IL-1)、透明质酸(H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RP、MMP-3、IL-1、TNF-α、HA及IL-6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MMP-3、IL-1、TNF-α及IL-6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SS各症状评分及总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S各症状评分及总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方治疗阳虚寒凝型膝痹病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缓解关节疼痛,其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患者关节滑液中CRP、MMP-3、IL-1、TNF-α及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痹病 炎症反应 阳虚寒凝 中药熏蒸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KOM骨关节炎功能评估量表在中药熏蒸方治疗阳虚寒凝型膝痹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82-1484,共3页
目的:探讨JKOM骨关节炎功能评估量表在中药熏蒸方治疗阳虚寒凝型膝痹病(knee osteoarthritis,KOA)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药熏蒸方治疗。二组在治疗后采用汉化版日本膝... 目的:探讨JKOM骨关节炎功能评估量表在中药熏蒸方治疗阳虚寒凝型膝痹病(knee osteoarthritis,KOA)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药熏蒸方治疗。二组在治疗后采用汉化版日本膝骨关节炎功能评估量表(JKOM)自评和中医症候评分。结果:JKOM骨关节炎功能评估量表自我评分: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社交活动及健康状态,疼痛及僵硬感等KOM指标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社交活动及健康状态,疼痛及僵硬感等KOM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评分: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压痛、肿胀以及活动障碍等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汉化版JKOM采用与患者密切相关的临床指标,以患者自我评分来评价中药熏洗方治疗KOA的疗效,具有良好的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方 功能量表 膝痹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刺法结合体针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魏凌霄 周剑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8期1776-1778,共3页
目的:观察围刺结合体针辩证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围刺配合体针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VitC、VitE和中药辨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变... 目的:观察围刺结合体针辩证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围刺配合体针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VitC、VitE和中药辨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7.8%,对照组8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围刺法结合体针辩证治疗黄褐斑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刺 体针 黄褐斑 女性激素 中西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途径诱导Saos-2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的凋亡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志平 邵立龙 阮阳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人骨肉瘤细胞Saos-2的杀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人骨肉瘤细胞Saos-2用各种不同的浓度的雷公藤红素治疗后,采用MTT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Saos-2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用雷公藤红素处理后Saos-2细...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人骨肉瘤细胞Saos-2的杀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人骨肉瘤细胞Saos-2用各种不同的浓度的雷公藤红素治疗后,采用MTT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Saos-2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用雷公藤红素处理后Saos-2细胞的凋亡及活性氧簇(ROS)的产生;Western blot检测雷公藤红素处理后Saos-2细胞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和磷酸化JNK的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红素有显著的体外抗骨肉瘤作用,能显著抑制Saos-2细胞的活力。雷公藤红素可显著诱导Saos-2细胞发生凋亡,产生ROS。雷公藤红素处理后Saos-2细胞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和磷酸化JNK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结论: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途径诱导人骨肉瘤Saos-2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SAOS-2细胞 细胞凋亡 ROS/JNK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滋肾中药治疗青春早期矮小女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侯春光 周芳 徐芝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022-1023,共2页
目的:探讨疏肝滋肾中药治疗青春早期矮小女童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疏肝滋肾中药治疗青春早期矮小女童35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结果改变。结果:显效64例,占55.65%;好转47例,占40.87%;无效4例,占3.48%。结论:疏肝滋肾中药治疗青春早期矮小女... 目的:探讨疏肝滋肾中药治疗青春早期矮小女童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疏肝滋肾中药治疗青春早期矮小女童35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结果改变。结果:显效64例,占55.65%;好转47例,占40.87%;无效4例,占3.48%。结论:疏肝滋肾中药治疗青春早期矮小女童可以适当减缓性发育及骨龄进程,促进身高增长加速,增加预测终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女童 疏肝滋肾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5年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红宇 周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医院的流行及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流行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各类病房和门诊标本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其操作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微生物部分... 目的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医院的流行及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流行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各类病房和门诊标本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其操作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微生物部分进行。结果 2005—2009年我院共分离2 3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005—2009年MRSA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22,P<0.01)。其中2008年与2009年MRS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年与2008年MRSA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9,P<0.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克林霉素耐药率均在50.0%以上,并呈多重耐药。对呋喃妥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氯霉素耐药率低,未检测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MRSA检出率增高,耐药率保持较高水平,其感染以内源性感染为主,应注意医务人员手的卫生、物体表面消毒、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MRSA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金黄色 抗菌药 抗药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