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W级风力发电机组塔筒法兰强度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海建 杨扬 +2 位作者 孟令锐 晁贯良 董姝言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0-273,316,共5页
针对MW级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塔筒法兰安全问题,以某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塔筒法兰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包含上段塔筒、上段法兰、连接螺栓、垫圈、下段法兰以及下段塔筒的法兰连接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MW级风力发电机组... 针对MW级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塔筒法兰安全问题,以某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塔筒法兰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包含上段塔筒、上段法兰、连接螺栓、垫圈、下段法兰以及下段塔筒的法兰连接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MW级风力发电机组塔筒法兰在极限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对塔筒法兰的疲劳强度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将临界平面算法与剪应力算法相结合的塔筒法兰疲劳强度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塔筒法兰的极限强度安全系数为1.1,疲劳安全系数为5.163,两项计算结果均大于1,且危险位置与工程实际吻合,根据德国劳埃德船级社规范,塔筒法兰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说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MW级风力发电机组塔筒法兰的强度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塔筒法兰 强度计算 有限元 临界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级风电机组偏航轴承连接螺栓的强度计算 被引量:8
2
作者 齐涛 杨杨 +2 位作者 董姝言 何海建 晁贯良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5-289,共5页
以一个2 MW风电机组偏航轴承连接螺栓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了极限、疲劳、滑移强度计算。首先基于极限载荷计算得到了螺栓的最小极限安全系数;然后利用ANSYS得到了螺栓的载荷-应力非线性曲线;根据该曲线将载荷-时间谱转化为应力-时间谱,... 以一个2 MW风电机组偏航轴承连接螺栓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了极限、疲劳、滑移强度计算。首先基于极限载荷计算得到了螺栓的最小极限安全系数;然后利用ANSYS得到了螺栓的载荷-应力非线性曲线;根据该曲线将载荷-时间谱转化为应力-时间谱,利用雨流统计和P-M准则得到了螺栓的最小疲劳安全系数;最后对螺栓的滑移强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偏航轴承连接螺栓的极限、疲劳和滑移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法为螺栓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偏航轴承 螺栓 强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期对称模型的MW级风电机组变桨轴承连接螺栓强度计算 被引量:6
3
作者 董姝言 杨扬 +3 位作者 齐涛 苏凤宇 晁贯良 何海建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4期357-360,共4页
针对MW级风机变桨轴承连接螺栓的强度分析问题,采用周期性建模的方式建立了螺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基于GL规范计算了螺栓的极限强度及疲劳强度。首先在最大预紧力工况下基于最大极限载荷计算得到了螺栓的最小极限安全系数。然后通过比... 针对MW级风机变桨轴承连接螺栓的强度分析问题,采用周期性建模的方式建立了螺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基于GL规范计算了螺栓的极限强度及疲劳强度。首先在最大预紧力工况下基于最大极限载荷计算得到了螺栓的最小极限安全系数。然后通过比较3个叶片的极限疲劳载荷得到了最大的极限疲劳载荷,在最小预紧力工况下基于该载荷得到了螺栓的载荷-应力非线性曲线,构建了新的载荷谱并根据载荷-应力曲线将该载荷谱转化为应力谱,利用雨流统计和Palmgren-Miner准则得到了螺栓的最小疲劳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变桨轴承与轮毂连接螺栓和变桨轴承与叶片连接螺栓的极限、疲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法减少了有限元的计算量,为螺栓的强度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变桨轴承 螺栓 强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MW级风电机组运输支架强度计算 被引量:6
4
作者 苏凤宇 齐涛 +3 位作者 董姝言 晁贯良 何海建 杨扬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131-135,共5页
针对某2 MW风电机组运输支架的强度安全问题,对运输支架的板和焊缝进行了运输和试验台试验2种工况下的强度计算研究。以ANSYS为平台建立了包含风电机组和运输支架的完整有限元模型,基于APDL语言和GL规范定义了运输和试验台试验2种工况,... 针对某2 MW风电机组运输支架的强度安全问题,对运输支架的板和焊缝进行了运输和试验台试验2种工况下的强度计算研究。以ANSYS为平台建立了包含风电机组和运输支架的完整有限元模型,基于APDL语言和GL规范定义了运输和试验台试验2种工况,首先通过排除焊趾奇点应力的方法得到了运输支架板的极限安全系数;之后利用国际焊接协会规范对运输支架的焊趾应力进行了插值计算,得到了焊缝的极限安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运输支架的板和焊缝强度安全系数均大于1,满足设计使用要求,该方法可为运输支架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运输支架 焊缝 强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级风电机组的后机架结构计算及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齐涛 董姝言 +3 位作者 苏凤宇 晁贯良 何海建 杨扬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52-1057,共6页
以某2 MW风电机组后机架为分析对象,利用ANSYS和FESAFE对后机架的板和焊缝进行极限和疲劳强度计算,计算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总体模型载荷路径完整和子模型结构细节较多的优点,得到了板和焊缝的极限和疲劳安全系数,并依据安全系数分布对后... 以某2 MW风电机组后机架为分析对象,利用ANSYS和FESAFE对后机架的板和焊缝进行极限和疲劳强度计算,计算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总体模型载荷路径完整和子模型结构细节较多的优点,得到了板和焊缝的极限和疲劳安全系数,并依据安全系数分布对后机架进行了结构优化,优化后的结果表明,后机架的极限和疲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法可为后机架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一种实用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总体模型 子模型 后机架 强度计算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约束的风电场主动支撑策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常东旭 吴宁 +2 位作者 刘辛裔 李红刚 卢晓光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4-560,共7页
为解决风电大规模接入电网可能导致电网惯性降低以及风机单机参与电网调频导致电网频率二次跌落的问题,提出了场站式风场调频控制模式。首先,在策略设计过程中,提出了不进行风机侧储能的设计原则,避免电网调频造成弃风,设计了场站控制... 为解决风电大规模接入电网可能导致电网惯性降低以及风机单机参与电网调频导致电网频率二次跌落的问题,提出了场站式风场调频控制模式。首先,在策略设计过程中,提出了不进行风机侧储能的设计原则,避免电网调频造成弃风,设计了场站控制高速通信硬件平台,推导了风机调频物理约束边界条件,建立了场站调频控制目标函数;其次,制定了基于约束条件的风机场站调频功率恢复策略,完成了不弃风条件下场站调频控制器的开发。实验数据及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场站控制器主动支撑电网的指标满足要求,风电场提供有功功率明显降低电网频率二次跌落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风电机组 耦合控制 协调控制 物理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双馈发电机振动故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温斌 仝世伟 +1 位作者 程林志 史航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8期1071-1076,共6页
针对双馈发电机在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振动故障问题,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结构与运行特点,将频谱分析与ADAMS建模仿真技术应用到双馈发电机设计、制造与维护中。开展了大量的双馈发电机振动测试与频谱分析,建立了对中、平衡、弹性安装... 针对双馈发电机在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振动故障问题,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结构与运行特点,将频谱分析与ADAMS建模仿真技术应用到双馈发电机设计、制造与维护中。开展了大量的双馈发电机振动测试与频谱分析,建立了对中、平衡、弹性安装、轴承振动频谱与双馈发电机振动故障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优化对中维护、修改转子平衡工艺与优化弹性支撑-发电机固有频率的解决方法。在ADAMS软件平台上对弹性支撑-发电机固有频率优化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转子平衡工艺优化前、后与弹性支撑-发电机固有频率优化前、后的振动值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双馈发电机振动值已经由10 mm/s减小到2.2 mm/s,双馈发电机振动减小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发电机 振动 平衡 弹性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调频对大容量风电机组载荷灵敏度响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成晨 刘晓辉 +2 位作者 卓然 宋珂 刘二恩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42-947,共6页
为评估主动调频策略下机组载荷响应,获得较优的控制参数和机组载荷约束下的边界调频次数,文章采用单因素对比仿真研究的方法对电网支撑功率、支撑时间和恢复策略下的控制参数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研究了调频策略对风电机组各部件载荷的... 为评估主动调频策略下机组载荷响应,获得较优的控制参数和机组载荷约束下的边界调频次数,文章采用单因素对比仿真研究的方法对电网支撑功率、支撑时间和恢复策略下的控制参数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研究了调频策略对风电机组各部件载荷的敏感度,试验结果表明:传动链扭矩Mx的敏感度最高;迭代获得了风电机组每日支撑电网的边界调频支撑次数为115~350次,为风电场电网调度提供了参考;基于部件敏感度和机组部件机械约束确定了主动调频控制策略较合理的参数范围,为风电场主动调频策略优化提供了仿真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调频 电网 一次调频 风电机组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变桨轴承漏脂分析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7
9
作者 刘二恩 张楚翔 +2 位作者 苏凤宇 刘晓辉 刘大恩 《轴承》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63,共5页
针对风电机组变桨轴承漏脂问题,从密封圈密封性能、变桨轴承内部结构设计、润滑脂的选择及填充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选择抗老化和抗磨损性能好的密封圈材料,把密封圈的双唇结构改为多唇结构,沟底增加矩形沟槽,改善轴承脂孔尺寸与分布... 针对风电机组变桨轴承漏脂问题,从密封圈密封性能、变桨轴承内部结构设计、润滑脂的选择及填充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选择抗老化和抗磨损性能好的密封圈材料,把密封圈的双唇结构改为多唇结构,沟底增加矩形沟槽,改善轴承脂孔尺寸与分布,增加轴承排脂孔外侧连接螺纹孔的直径和深度,改善润滑系统控制策略,设计变桨轴承运行时注脂的频率、时间等指标,增加废脂清除系统等措施,基本上可以杜绝变桨轴承漏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风力发电机组 变桨轴承 润滑脂 密封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传动链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扬 齐涛 +3 位作者 苏凤宇 董姝言 何海建 晁贯良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7期702-707,735,共7页
针对风电机组传动链在工作转速范围内的扭转共振问题,基于GL2010标准,结合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某兆瓦级风电机组传动链的多柔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并使用模态分析方法对传动链动力学仿真模型进行了频域响应... 针对风电机组传动链在工作转速范围内的扭转共振问题,基于GL2010标准,结合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某兆瓦级风电机组传动链的多柔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并使用模态分析方法对传动链动力学仿真模型进行了频域响应分析,基于2D坎贝尔图和模态能量分布图,筛选出了传动链的潜在共振点,最终通过时域仿真分析,对相关部件的加速度进行了傅里叶变换,进一步验证了该潜在共振点是否是实际的危险共振点。研究结果表明,该机型风电机组传动链不存在危险的共振频率,在工作转速范围内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该方法可为风电机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传动链 扭转共振 动力学仿真模型 时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级风电机组轮毂与变桨挡块强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永奎 杨扬 +4 位作者 何海建 李成晨 刘晓辉 张楚翔 孙刚峰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147,共6页
针对MW级风力发电机组轮毂强度安全问题,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疲劳分析软件FE-safe,在考虑变桨轴承非线性影响情况下,采用风轮总体模型与轮毂子模型相结合以及临界平面法与最大主应力算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对某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轮... 针对MW级风力发电机组轮毂强度安全问题,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疲劳分析软件FE-safe,在考虑变桨轴承非线性影响情况下,采用风轮总体模型与轮毂子模型相结合以及临界平面法与最大主应力算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对某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轮毂的极限强度与疲劳强度进行了评估;为使叶片变桨时准确停留在顺桨位置,在轮毂装配系统中设计了变桨缓冲装置,并对装置组成件变桨挡块和挡块凸台在顺桨工况下的极限强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轮毂的极限和疲劳强度以及变桨挡块和挡块凸台的极限强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为风电机组轮毂和变桨缓冲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轮毂 变桨挡块 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双馈发电机滑环室通风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温斌 李书强 +2 位作者 仝世伟 程林志 苏凤宇 《机电工程》 CAS 2016年第9期1120-1124,共5页
针对双馈发电机在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的滑环故障问题,将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应用到双馈发电机滑环系统分析中。开展了双馈发电机滑环室风路分析,建立了滑环室进出风口与通风情况的关系,提出了使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滑环室... 针对双馈发电机在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的滑环故障问题,将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应用到双馈发电机滑环系统分析中。开展了双馈发电机滑环室风路分析,建立了滑环室进出风口与通风情况的关系,提出了使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滑环室风路流体分析的方法;在获得最佳风路的基础上,使用ANSYS CFX软件对其滑环散热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将出口风速、温度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风速仿真值与测试值间最大偏差别为4.1%,温度仿真值与测试值间最大偏差别为4.67%,离心风扇式滑环系统较轴流风扇式滑环系统相比在滑环室碳粉清除与滑环散热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发电机 滑环室 离心风扇式 轴流风扇式 通风系统 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桨距风电机组被动式制动液压系统技术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景阳 李明亮 杨海峰 《河北农机》 2012年第4期52-54,共3页
被动式制动液压系统具有制动力矩储备功能和更高的安全可靠性,因而在风力发电机组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一款2MW被动式制动液压系统技术方案优化为例,概要介绍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制动器动作机理,并重点以数学建模定性分析了优化后风机... 被动式制动液压系统具有制动力矩储备功能和更高的安全可靠性,因而在风力发电机组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一款2MW被动式制动液压系统技术方案优化为例,概要介绍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制动器动作机理,并重点以数学建模定性分析了优化后风机安全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对风力发电机组制动装置液压系统的设计和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液压站 调压阀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级风电机组变桨柜的强度分析研究
14
作者 杨扬 何海建 +3 位作者 孟令锐 董姝言 晁贯良 苏凤宇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5-390,共6页
针对兆瓦级风电机组变桨柜焊缝开裂问题,将多体动力学分析与有限元分析技术应用于变桨柜体强度分析中,对变桨柜进行了结构优化和强度评估。首先采用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对变桨柜总体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分析,确定了变桨柜应力... 针对兆瓦级风电机组变桨柜焊缝开裂问题,将多体动力学分析与有限元分析技术应用于变桨柜体强度分析中,对变桨柜进行了结构优化和强度评估。首先采用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对变桨柜总体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分析,确定了变桨柜应力幅变化最大的危险位置,作为有限元分析的计算工况;接着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不同计算工况下的变桨柜及其支架进行了有限元建模与静强度分析;然后依据GL规范与国际焊接协会IIW规范,利用焊缝热点应力法,得到了变桨柜焊缝热点的外推应力,进而对变桨柜焊缝进行了极限强度评估;最后利用疲劳分析软件Fesafe并结合变桨柜疲劳载荷谱及焊缝的S/N曲线,对其进行了疲劳强度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变桨柜焊缝的极限与疲劳强度安全系数均大于1,满足GL规范强度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变桨柜焊缝 动力学分析 有限元分析 强度评估 热点应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级风电机组偏航制动盘强度校核和对比计算
15
作者 王卓 何海建 +3 位作者 王小龙 杨扬 孟令锐 董姝言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8-583,共6页
随着风电机组日益向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对风电机组偏航制动盘强度校核的精确度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更符合实际的有限元方法来校核偏航制动盘的强度。针对绑定接触算法难以获得偏航制动盘实际受力状态的问题,以某MW级风电... 随着风电机组日益向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对风电机组偏航制动盘强度校核的精确度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更符合实际的有限元方法来校核偏航制动盘的强度。针对绑定接触算法难以获得偏航制动盘实际受力状态的问题,以某MW级风电机组偏航制动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极限强度校核、疲劳强度校核和对比计算。首先,基于GL规范,采用节点自由度耦合的方法,模拟了偏航制动盘的实际受力状态,计算了偏航制动盘的全工况极限强度,得到了最小极限安全系数;然后,计算了偏航制动盘的单位疲劳工况,得到了载荷与应力关系,利用疲劳分析软件Fe-safe,并结合疲劳载荷谱及板材的S-N曲线,对其进行了疲劳强度评估;最后,将其结果与偏航制动盘采用绑定接触算法所得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偏航制动盘的极限强度安全系数和疲劳强度安全系数均大于1,满足强度设计要求;采用节点自由度耦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载荷在某个方向的传递,更真实地模拟偏航制动盘的受力状态,同时也证明了其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强度 疲劳强度 机械强度 节点自由度耦合 绑定接触算法 对比计算 疲劳载荷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舱快速逃生用悬臂装置的研发
16
作者 刘二恩 苏凤宇 +1 位作者 吴敏 王昱铮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47-1650,共4页
为了解决目前逃生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逃生效率较低的缺点,研发一种新型的、可实现快速逃生的逃生悬臂装置。首先明确了设计思路,逃生悬臂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又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多种优点;其次,对逃生悬臂装置进行... 为了解决目前逃生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逃生效率较低的缺点,研发一种新型的、可实现快速逃生的逃生悬臂装置。首先明确了设计思路,逃生悬臂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又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多种优点;其次,对逃生悬臂装置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对逃生悬臂装置进行设计分析。使用有限元分析仿真模拟计算逃生悬臂装置的安全性,经现场实际操作验证,可以满足2名现场维保人员的快速逃生需求,因而装置满足了设计和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舱 逃生悬臂装置 逃生支撑梁焊合 逃生悬臂焊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角度软锁相环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田素立 赵瑞杰 +1 位作者 李朝锋 邢珊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08-113,共6页
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的研究现状,设计一种电机角度软锁相环估算方法。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获得包含电机角度和转速信息。通过对反电动势信息的积分、高通滤波及归一化处理,获得仅包含电机角度正余... 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的研究现状,设计一种电机角度软锁相环估算方法。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获得包含电机角度和转速信息。通过对反电动势信息的积分、高通滤波及归一化处理,获得仅包含电机角度正余弦信息。借角度观测器理论,设计了软锁相环并确定了其关键参数,最终获得永磁同步电机电角度及同步转速。仿真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此永磁同步电机角度软锁相环能够准确获得电机角度和转速信息,基于此方法的矢量控制系统稳定且动态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转子角度 软锁相环 角度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直流侧共模电压干扰的抑制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举良 高志强 +3 位作者 董全智 郭改霞 焦丽娜 马仪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02-108,共7页
光伏电站直流监测系统的放电管持续闪烁放电会导致通信异常和印制板烧毁,阐述了其排查、分析和处理方法。通过对现场测试波形曲线、干扰源耦合通道、印制板通信防雷回路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其主因是由逆变器开关管工作过程中对地产生的... 光伏电站直流监测系统的放电管持续闪烁放电会导致通信异常和印制板烧毁,阐述了其排查、分析和处理方法。通过对现场测试波形曲线、干扰源耦合通道、印制板通信防雷回路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其主因是由逆变器开关管工作过程中对地产生的共模电压未得到有效抑制而引起的。经过现场设备电路接地回路改造并测试验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光伏电站投运前应对各相关设备及电磁干扰进行专门严格的设计和检测,可有效地抑制共模电压,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光伏汇流箱 光伏逆变器 过电压保护器 共模电压 电磁干扰 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航偏差角对风力机轮毂载荷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俊恒 刘晓辉 +2 位作者 许波峰 扶麟 郭敏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26,共6页
偏航工况是风力机正常运行中的典型工况,为研究偏航工况下风力机轮毂载荷的特性,文章以某实验型3.0 MW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片气动分析和Bladed软件仿真的方法,对不同偏航偏差角下的风力机载荷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风力机的输出功率及轮... 偏航工况是风力机正常运行中的典型工况,为研究偏航工况下风力机轮毂载荷的特性,文章以某实验型3.0 MW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片气动分析和Bladed软件仿真的方法,对不同偏航偏差角下的风力机载荷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风力机的输出功率及轮毂My和Mz的载荷。研究结果表明:当风力机运行在额定风速以下时,偏航偏差角的存在会降低风力机输出功率;当风力机运行在额定风速以上时,一定范围内的偏航偏差角能维持风力机满功率稳定运行。风力机在不同偏航方向下有不同的载荷表现,相比于负向的偏航偏差角,正向的偏航偏差角会导致更大的风力机轮毂载荷。该研究为大型风力机优化偏航控制及保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偏航工况 轮毂载荷 偏航偏差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方法的风机塔架减振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陶学军 卢晓光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325-329,共5页
为利用控制方法减小兆瓦级风机运行过程中塔架的振动量,对塔架结构动态特性和塔架激励源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某2 MW机组为例,进行了塔架振动情况评估。基于评估结果,设计了增加气动阻尼的塔架振动控制方法,并进一步设计了直接加... 为利用控制方法减小兆瓦级风机运行过程中塔架的振动量,对塔架结构动态特性和塔架激励源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某2 MW机组为例,进行了塔架振动情况评估。基于评估结果,设计了增加气动阻尼的塔架振动控制方法,并进一步设计了直接加阻的主动控制结构,结合振动过大时主动降功率运行手段,实现了塔架振动的控制器干预。在许继WRTS-800和PRDS-600仿真实验平台上进行了仿真验证和等效疲劳载荷计算;在实验风场进行了现场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塔架等效疲劳载荷明显减小,主动控制减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塔架 阻尼滤波 振动控制 仿真平台 疲劳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