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保护与控制国产化硬件平台的功能研究与实现
1
作者 蒋冠前 傅亚光 +4 位作者 刘威鹏 胡欢 张健 罗磊 郝俊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4-165,共12页
为提升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保护与控制设备的国产化水平,设计与研制了自主可控的国产化保护与控制硬件平台。该平台基于高压直流输电保护与控制硬件平台架构和应用功能,采用国产元器件与国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perating sys... 为提升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保护与控制设备的国产化水平,设计与研制了自主可控的国产化保护与控制硬件平台。该平台基于高压直流输电保护与控制硬件平台架构和应用功能,采用国产元器件与国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RTOS),结合高速串行背板总线技术、高速时分复用通信技术(high-spe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FTDM)与图形化编程等技术,具备高性能的采集测量、计算处理、控制输出与高速率通信连接能力。与国外企业采用的高压直流输电保护与控制硬件平台以及国产现有平台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并进一步介绍了平台级、装置级、系统级数字动模试验验证与工程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国产化保护与控制硬件平台工作稳定可靠,可满足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 控制保护平台 国产化 RTOS FT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TC57国际标准体系现状分析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5
2
作者 丁心志 李慧杰 +2 位作者 杨慧霞 张喜玲 刘柱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45-154,共10页
对自IEC/TC 57成立以来所发布的所有国际电力标准进行了收集和研究,并对它们从相关信息、对应的国内标准,以及标准系列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和研究分析。同时也对目前正在修订、制定以及计划将在2014年申请立项的新标准项目进行分析、归... 对自IEC/TC 57成立以来所发布的所有国际电力标准进行了收集和研究,并对它们从相关信息、对应的国内标准,以及标准系列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和研究分析。同时也对目前正在修订、制定以及计划将在2014年申请立项的新标准项目进行分析、归纳研究。主要从时间、使用以及操作等方面进行展开,对IEC/TC 57国际标准体系进行研究,并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探讨了今后研究的热点领域。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该研究将对我国智能电网标准建设具有规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TC 57 国际标准 IEC61970 IEC 618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光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喜玲 杨慧霞 蒋冠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30-135,共6页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均已有比较成熟的保护措施,6kV(10kV)到35kV这个电压等级范围内的厂用中压配电开关柜为供电系统的供电枢纽,在发生内部故障时是否能迅速切除故障,对全厂(变电站)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均已有比较成熟的保护措施,6kV(10kV)到35kV这个电压等级范围内的厂用中压配电开关柜为供电系统的供电枢纽,在发生内部故障时是否能迅速切除故障,对全厂(变电站)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目前各电网公司在35kV及以下配电柜正逐步应用弧光保护,弧光保护技术也是现今中国继电保护领域一项突出的技术进步。采用弧光保护系统,从弧光故障到跳闸时间可以做到小于4ms,远远快于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保护人员和设备不受到弧光的危害。电弧光保护技术在电力领域已经趋于成熟并得到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光保护 中压配电开关柜 弧光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历史不良数据的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慧霞 邓迎君 +1 位作者 刘志斌 姚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62-68,共7页
传统负荷预测算法在历史负荷序列无不良数据的条件下已能对短期负荷做出较为理想的预测。由于实际负荷数据在监测、集抄、存储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错误或有所误差,此时仍依靠传统预测算法进行负荷预测,可能在某些时间节点会引起较大误差。... 传统负荷预测算法在历史负荷序列无不良数据的条件下已能对短期负荷做出较为理想的预测。由于实际负荷数据在监测、集抄、存储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错误或有所误差,此时仍依靠传统预测算法进行负荷预测,可能在某些时间节点会引起较大误差。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含有历史负荷序列不良数据辨识与修正能力且能对负荷进行相似度预测及负荷偏差纠正的预测模型。通过运用实际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验证,该模型能较好地避免了不良数据的干扰,有效地提高了含有不良数据的历史负荷序列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不良数据辨识 相似度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研究综述 被引量:126
5
作者 蒋冠前 李志勇 +1 位作者 杨慧霞 杨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45-153,共9页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对整个工程的性能和成本影响巨大。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各种电压源换流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技术原理。然后着重阐述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主接线拓扑结...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对整个工程的性能和成本影响巨大。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各种电压源换流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技术原理。然后着重阐述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主接线拓扑结构的最新研究情况,并对其应用范围、优缺点等做了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柔性直流输电仿真技术等作为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为今后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拓扑方案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柔性直流输电 拓扑结构 分布式发电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综合测试仪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志勇 孙发恩 瞿晓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49-154,共6页
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功能复杂、产品多样、实时性要求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功能全面、测试可靠的综合测试仪。该测试仪支持站控层监控系统、间隔层IED、过程层设备、交换机、校时等设备的性能测试。根据设定测例及流程自动进行正向、负向... 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功能复杂、产品多样、实时性要求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功能全面、测试可靠的综合测试仪。该测试仪支持站控层监控系统、间隔层IED、过程层设备、交换机、校时等设备的性能测试。根据设定测例及流程自动进行正向、负向测试,生成测试报告,方便了后续测试缺陷的查询及修正。该测试仪解决了现有测试仪功能单一、性能测试缺失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对相关设备的测试及试验验证,表明该综合测试仪性能优异,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1850 智能变电站 自动化测试 综合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电保护装置测试用例智能生成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慧霞 余姿雨 +1 位作者 赵瑞辰 姚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24-129,共6页
目前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测试环节仍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的个人经验和工作状态对测试结果有着较大影响。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测试用例的智能化自动生成技术的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模块接口标准化的自动测试系... 目前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测试环节仍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的个人经验和工作状态对测试结果有着较大影响。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测试用例的智能化自动生成技术的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模块接口标准化的自动测试系统架构方法。采用开放式可扩展的结构的设计思路,为不同种类的继电保护装置的测试提供保护基础模板库。应用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测试模板的编辑效率,同时克服现场测试效率低、过分依赖人工、测试数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继电保护装置 测试用例智能生成 保护基础模板库 智能变电站 自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阀塔电场分布与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蒋冠前 吴红艳 +2 位作者 王帅卿 孙臻 仇丹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78-186,共9页
为研究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阀塔不同结构设计时表面电场分布情况,采用有限元ANSYS对换流阀阀塔静电场进行仿真计算。首先分析了顶部均压环在不同管径下的电场分布情况,各管径下顶部均压环电场分布近似,顶部均压环拐角内侧可不添加小... 为研究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阀塔不同结构设计时表面电场分布情况,采用有限元ANSYS对换流阀阀塔静电场进行仿真计算。首先分析了顶部均压环在不同管径下的电场分布情况,各管径下顶部均压环电场分布近似,顶部均压环拐角内侧可不添加小型均压环。然后研究了板状屏蔽罩与管状屏蔽罩的电场分布,两种屏蔽系统下对阀塔均有良好的屏蔽能力,板状屏蔽系统略好于管状屏蔽系统。最后分析了阀塔底部法兰电场分布,该分布主要集中在其相连接斜拉绝缘子鼓包处。该研究为后续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阀塔设计提供了准确的设计思路及详细的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 换流阀阀塔 结构设计 电场分布 有限元ANSYS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直电网的暂态量保护方案及配合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田培涛 陈勇 +4 位作者 吴庆范 戴国安 李传西 雷玉磊 范雪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71-78,共8页
柔直电网中直流线路故障的检测和隔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柔直电网的基本架构,在分析直流线路故障对直流线路保护的需求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边界原理的暂态量保护,并进行了适用性分析。通过分析发生直流线路故障时快速跳开直流... 柔直电网中直流线路故障的检测和隔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柔直电网的基本架构,在分析直流线路故障对直流线路保护的需求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边界原理的暂态量保护,并进行了适用性分析。通过分析发生直流线路故障时快速跳开直流线路两端的直流断路器必要性,提出在提高测量采样频率和优化判据时间窗的基础上,根据故障反行波能量和前行波能量在功率送端站和受端站的不同特征,对暂态量保护判据进行优化,并给出了直流线路两端配置的保护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暂态量保护与直流断路器、直流母线保护相配合的故障清除策略。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电网 直流线路故障 暂态量保护 两端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U量测的电力系统k阶隐式离散动态状态估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新丽 徐俊俊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5,共10页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对系统状态的实时准确估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动态状态估计技术已成为监测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的电力系统动态状态估计(dynamic sta...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对系统状态的实时准确估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动态状态估计技术已成为监测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的电力系统动态状态估计(dynamic state estimation,DSE)方法,采用隐式离散化技术处理电力系统的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nonlinear differential algebraic equations,NDAE)模型。建立了包含发电机动态、电网代数方程和潮流方程在内的电力系统NDAE模型,并结合PMU测量信息,对NDAE模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基于隐式离散的方法提出了用于电力系统DSE的求解模型,实现对系统未知的动态和代数状态的有效地估计。基于WECC-9节点电力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PMU的动态状态估计方法,通过隐式离散化技术和NDAE模型的线性化处理,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状态的准确估计,在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状态方面具有显著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态状态估计 隐式离散化 PMU量测 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EIL及PROTEUS的继电控制系统功能仿真与检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文通 张喜玲 刘朝晖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0-154,共5页
继电器接触器的工作时间不尽相同,很有可能会引发竞争冒险现象,导致控制线路不能正常工作,由此介绍了一种实用的继电控制线路功能仿真与检测方法。用KEIL及PROTEUS软件建立了继电器模型,提出了继电器动作时四个不同的延时时间。根据一... 继电器接触器的工作时间不尽相同,很有可能会引发竞争冒险现象,导致控制线路不能正常工作,由此介绍了一种实用的继电控制线路功能仿真与检测方法。用KEIL及PROTEUS软件建立了继电器模型,提出了继电器动作时四个不同的延时时间。根据一个现场实例建立了继电控制线路模型,提出了接近实际线路工作状况的算法。进行了功能仿真,证明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可以仿真控制线路功能并检测到竞争冒险现象。该方法简单,效果明显直观,可用于基于继电器动作的电气控制回路动作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线路 继电器模型 竞争冒险 仿真 KEIL PROTE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流站站用电备自投装置设计及整定 被引量:15
12
作者 胡晓静 李志勇 +2 位作者 杨慧霞 蒋冠前 杨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45-148,共4页
为了保证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站用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合理设计站用电系统及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动作逻辑。以糯扎渡直流输电工程普洱换流站为例,根据主接线形式、运行要求和具体运行工况,对10 k V备自投的五种运行工况分别设计... 为了保证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站用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合理设计站用电系统及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动作逻辑。以糯扎渡直流输电工程普洱换流站为例,根据主接线形式、运行要求和具体运行工况,对10 k V备自投的五种运行工况分别设计了备自投充放电逻辑和十三种动作投切逻辑,对400 V备自投单母分段运行方式设计了两种动作投切逻辑。同时,对备自投装置的定值整定原则及定值配合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推荐定值。所提出的备自投方案经现场实际运行证明:通过10 k V和400 V两级备自投装置的配合,在各种运行工况下某路或某两路站用电源失电时备自投装置都能快速动作投切至备用电源,无需降低直流输送功率或停运,大大提高了直流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备自投 站用电源 自恢复投切 换流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OA算法的配电网弹性提升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艺 姜新丽 王波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64,78,共10页
近年来频繁的极端灾害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新的挑战。将大型船舶微电网系统集成到配电网中以提高沿海地区或岛屿配电网的弹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考虑船舶微电网系统的配电网弹性提升方法。在建立最小化船舶微电网系统与配电网的总... 近年来频繁的极端灾害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新的挑战。将大型船舶微电网系统集成到配电网中以提高沿海地区或岛屿配电网的弹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考虑船舶微电网系统的配电网弹性提升方法。在建立最小化船舶微电网系统与配电网的总运行成本的同时,最大化配电网弹性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不同的系统分别构建船舶微电网系统与配电网系统的约束条件;为了克服模型求解的复杂性和非线性,采用集体决策优化算法(collective decisi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CDOA)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协调调度移动式船舶微电网系统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而在极端灾害发生时,通过合理调度船舶微电网系统可以显著提高配电网的弹性,补偿灾后条件下的大量电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配电网 船舶微电网系统 极端灾害 集体决策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胡韵华 冯瑾涛 +1 位作者 邓清闯 胡晓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0-159,共10页
为了保障充电桩的安全、可靠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研发并建立了一个多通道的自动化充电设施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改善原来测试平台单线程、人工测试效率低,质量不能保障的问题,以保障快速发展的充电设施能够安全、可靠地投放市场... 为了保障充电桩的安全、可靠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研发并建立了一个多通道的自动化充电设施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改善原来测试平台单线程、人工测试效率低,质量不能保障的问题,以保障快速发展的充电设施能够安全、可靠地投放市场。从需求分析、系统架构、硬件选型、软件设计等方面对充电桩自动化测试平台做了介绍。通过实验验证,测试平台实现了对充电设施基本功能、电气性能、通信规约、互操作性等指标的四通道并行自动化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设施 电气性能 闭环测试 互操作性 自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合并单元测试仪测量误差检测校准装置研制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姚致清 王朋飞 +4 位作者 陈光华 张杨 穆小亮 庞涛 贺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为推进智能变电站建设,针对合并单元测试仪测量误差缺少验证手段导致的电力系统合并单元等关键二次设备应用和推广受影响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针对合并单元测试仪测量误差开展检测校准的装置。首先,分析现有方法弊端,提出合并单元测试仪测... 为推进智能变电站建设,针对合并单元测试仪测量误差缺少验证手段导致的电力系统合并单元等关键二次设备应用和推广受影响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针对合并单元测试仪测量误差开展检测校准的装置。首先,分析现有方法弊端,提出合并单元测试仪测量误差检测校准的整体思路,明确设计方案。其次,基于高精度硬件采集回路和高分辨率ADC同步采样技术,实现模拟信号高精度采样和数字信号高精度输出,解决了信号源的问题。最后,基于精确时间戳技术和采样值校正算法,实现A/D误差的高精度、宽量程模拟,该误差可作为合并单元测试仪测量的基准误差。试验及工程验证结果表明,新研制装置的采集输出、A/D误差模拟和抗干扰能力满足标准要求和应用需求,有效解决了合并单元测试仪测量误差无法检测校准的行业难题,填补空白,提高了检测校准能力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合并单元测试仪 幅值误差 相位误差 误差设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500 kV油浸式电抗器故障调查及防范措施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晓静 徐鹏 +2 位作者 王海亮 初阳 陈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3-178,共6页
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无功补偿设备,高压并联电抗器能够补偿输电线路的电容效应,具有调节无功和电压的作用。运行中电抗器故障将对输电网络的安全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分析其故障成因对维护电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一起500 kV油浸式... 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无功补偿设备,高压并联电抗器能够补偿输电线路的电容效应,具有调节无功和电压的作用。运行中电抗器故障将对输电网络的安全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分析其故障成因对维护电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一起500 kV油浸式高压并联电抗器故障,基于油色谱中特征气体成分分析、气体含量比值计算、特征气体增长趋势分析及返厂前设备特征气体计算等方法对其故障成因进行剖析。然后通过直流电阻、绝缘及介损、振动、噪声和温升试验等诊断试验进一步排查,综合运用绕组检查、铁心检查、连接部位检查、样品检测分析等研判出本次事故原因为电抗器铁心硅钢片间绝缘不良。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同类型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制造工艺管控、故障诊断和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油色谱诊断试验 片间绝缘不良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行驶轨迹优化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玮光 胡晓静 +2 位作者 郑鑫 马兆兴 陈昊 《广东电力》 2021年第6期48-54,共7页
针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巡检效率问题,研究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巡检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情况。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对机器人巡检的路线进行优化,优化过程中将变电站平面图网格化处理便于计算,计及最高寻址效率,以行驶距离最短为优化目标。鉴于... 针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巡检效率问题,研究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巡检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情况。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对机器人巡检的路线进行优化,优化过程中将变电站平面图网格化处理便于计算,计及最高寻址效率,以行驶距离最短为优化目标。鉴于实际使用工况,优化方法考虑了若电量剩余较少时,机器人应自动停止寻址,并返回充电,充电后继续按照优化寻址轨迹进行巡检这种情况。通过工程计算仿真分析发现,所提优化方法可使机器人快速完成站内寻址,与未采取优化的机器人相比,优化机器人寻址效率更高,行驶距离更短,尤其适用于大型变电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变电站 轨迹优化 巡检机器人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校验双端行波测距装置的测试系统的研发与测试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伟 吴亚辉 +2 位作者 李志勇 庄良文 周鹏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6-181,共6页
双端行波测距技术利用故障行波的初始波头抵达故障线路两端的时间差来实现故障定位,比单端测距和传统测距技术有着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双端行波测距装置在投入运行前必须经过专门的校验和测试,这是传统的继电保护测试仪所不能做到的。... 双端行波测距技术利用故障行波的初始波头抵达故障线路两端的时间差来实现故障定位,比单端测距和传统测距技术有着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双端行波测距装置在投入运行前必须经过专门的校验和测试,这是传统的继电保护测试仪所不能做到的。提出了一种用于校验该装置的测试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案,并对系统样机做了大量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的电压、电流输出具有很高的频率精度、幅值精度和同步性,满足双端行波测距装置的校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端测距 测试系统 校验 测试 行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安换流站极控COL故障跳闸分析及改进方案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高峰 陈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154,共4页
根据宝安换流站的一次冗余极控系统的COL故障引起的跳闸事件,通过现场实际情况的描述和对受损模块PCB板的详细观察和分析,找到了导致故障的原因所在——电容击穿而产生的非极低阻性短路导致的模块被烧毁。并根据现场电气接线提出了COL... 根据宝安换流站的一次冗余极控系统的COL故障引起的跳闸事件,通过现场实际情况的描述和对受损模块PCB板的详细观察和分析,找到了导致故障的原因所在——电容击穿而产生的非极低阻性短路导致的模块被烧毁。并根据现场电气接线提出了COL安装接线和COL电源回路改进方案。新方案可很好地避免由前述类似单元器件故障引起的系统跳闸,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控系统 冗余 COL 跳闸 电容击穿 电源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式合并单元测试仪的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喜玲 蒋冠前 马跃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70-175,共6页
随着模拟式合并单元在智能电网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市场急待出现一款方便快捷的合并单元测试工具。首先分析了当前市场上模拟式合并单元测试仪的缺点,接着对模拟式合并单元测试仪进行了总体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最后对测试仪进行了... 随着模拟式合并单元在智能电网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市场急待出现一款方便快捷的合并单元测试工具。首先分析了当前市场上模拟式合并单元测试仪的缺点,接着对模拟式合并单元测试仪进行了总体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最后对测试仪进行了试验和验证。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测试仪,具备自动测试功能,能够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测试周期,并且可以提高测试的可靠性和测试结果记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合并单元 自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