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β2-MG、RBP、CysC水平联合检测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崔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1期2064-2065,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微球蛋白β2(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C)水平联合检测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收治的8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并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检测... 目的分析血清微球蛋白β2(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C)水平联合检测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收治的8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并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检测结果分为大量组(尿清蛋白排泄率>300 mg/24 h,21例)、微量组(尿清蛋白排泄率为30~300 mg/24 h,31例)、正常组(尿清蛋白排泄率<30 mg/24 h,36例),同时选取同期42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β2-MG、RBP、CysC水平,比较血清β2-MG、RBP、CysC水平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妊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检测阳性率。结果大量组和微量组血清β2-MG、RBP、CysC水平较对照组及正常组高,且大量组较微量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检测阳性率为95.45%,较血清β2-MG、RBP、CysC水平单项检测(81.82%、71.59%、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β2-MG、RBP、CysC水平在妊娠糖尿病肾损害患者中呈高表达,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检测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早期肾损害 血清微球蛋白β2 视黄醇结合蛋白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胚抗原、胃蛋白酶原Ⅰ、上皮钙黏蛋白、糖类抗原19-9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崔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732-73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胃蛋白酶原Ⅰ(PGⅠ)、上皮钙黏蛋白(E-cad)、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确诊的胃癌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该院健康...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胃蛋白酶原Ⅰ(PGⅠ)、上皮钙黏蛋白(E-cad)、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确诊的胃癌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该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EA、PG I、E-cad、CA199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EA、PG I、E-cad、CA199水平单项检测或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EA、E-cad、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PG 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EA+PG I+E-cad+CA199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灵敏度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PG I+E-cad+CA199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特异度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E-cad、CA199、PG I对胃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各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胚抗原 胃蛋白酶原Ⅰ 上皮钙黏蛋白 糖类抗原19-9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测定对急性白血病合并继发性感染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张瑾 段肖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9期3595-3597,共3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测定(RP%)对急性白血病合并继发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收治的116例疑似急性白血病合并继发性感染患者,经病原学检查诊断急性白血病合并继发性感染的67... 目的分析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测定(RP%)对急性白血病合并继发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收治的116例疑似急性白血病合并继发性感染患者,经病原学检查诊断急性白血病合并继发性感染的67例患者为感染组,急性白血病未感染的49例患者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感染组RP%、PCT诊断准确率、敏感性、阴性预测值、误诊率。结果感染组RP%、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均P<0.05)。RP%测定准确率(84.48%)、敏感性(83.58%)、阴性预测值(79.25%)均高于PCT测定准确率(71.55%)、敏感性(64.18%)、阴性预测值(62.50%)(均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合并继发性感染能促使机体RP%、PCT水平升高,与PCT测定相比,RP%测定急性白血病合并继发性感染准确率、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较高,有利于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合并继发性感染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测定 降钙素原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