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国时期“借荆州”事件中的权势制衡探析
- 1
-
-
作者
乔凤岐
-
机构
许昌学院魏晋文化研究中心
许昌学院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3-130,共8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魏晋隋唐东宫制度研究"(2016-23)
许昌学院2016年度科研重点项目"魏晋隋唐东宫属官研究"(2016092)
-
文摘
赤壁之战以后,荆州的归属成为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孙权将荆州部分土地借与刘备,刘备得以在荆州南部立足,为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借荆州"的历史公案,千百年来多有争论。事实上,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只是"借"了江陵(今湖北荆州市)及其附近的城池而已,并非"借"下整个荆州。刘备通过借荆州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暂时遏制住了孙权在荆襄一带的发展,二是建立了北进中原和西图川蜀的基地。孙权"借荆州"给刘备虽属无奈之举,但也实现了制衡内外的两大目的,一是维持了孙刘联盟,把长江中游防卫曹操的重担转嫁于刘备,自己全力以赴抵抗曹操在东线的进攻;二是假刘备之势遏制了周瑜势力的发展,实现了其控制内部文臣武将的目的。曹操通过撤出荆州实施了渔翁之计,借刘备与孙权自相攻伐之际巩固了其在北方的统治。"借荆州"是三国鼎立过程中的谋略博弈,也是刘备、孙权、曹操实施权势制衡的政治手段。
-
关键词
三国时期
权势制衡
借荆州
-
Keywords
Three Kingdoms Period
power balance
Jingzhou
-
分类号
K23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隋唐时期的太子册立及制约因素
- 2
-
-
作者
乔凤岐
-
机构
许昌学院魏晋文化研究中心
许昌学院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130,共6页
-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隋唐东宫制度研究”(2016BLS019)
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魏晋隋唐东宫制度研究”(2016-23)
-
文摘
隋唐时期,太子册立主要依据的是西周以来的立嫡以长制度,太子废立的决定权大多时候掌握在皇帝手中,虽然有时受到大臣的支持或反对,但皇帝的意志仍占主导地位。而在隋朝和唐朝前期,对太子人选影响较大的是独孤皇后以及唐高宗时的则天皇后和唐中宗时的韦皇后,唐朝中后期,由于皇权的衰落,太子废立则主要被宦官控制。但这几种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通常是多种因素同时影响着太子的册立。
-
关键词
隋唐时期
太子册立
东宫制度
-
Keywords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selection about Crown Prince
the System of the Eastern Palace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