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节点吸引力的复杂网络演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陶少华 杨春 +1 位作者 李慧娜 张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3,共3页
针对BA模型及其推广模型预测节点连接度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吸引力的复杂网络演化模型。该模型包括吸引因子模型、BA模型的度分布、群集系数以及平均路径长度。采用程序仿真方法模拟吸引因子模型和BA模型,并在同等网络规模下对... 针对BA模型及其推广模型预测节点连接度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吸引力的复杂网络演化模型。该模型包括吸引因子模型、BA模型的度分布、群集系数以及平均路径长度。采用程序仿真方法模拟吸引因子模型和BA模型,并在同等网络规模下对这2种模型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吸引因子影响下,节点的度分布呈幂律指数形式,近似于BA模型,其群集系数小于BA模型,但平均路径长度大于BA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模型 吸引因子 度分布 群集系数 平均路径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间节点效应的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饶浩 杨春 陶少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30-1232,共3页
原BA模型以网络中已存在的各个节点与新增节点的连接相互独立为前提。然而,在真实系统中,当网络中一个节点与新增节点连接后,该节点对其邻居节点与新增节点的连接会存在影响。针对该现象,提出了基于中间节点效应的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 原BA模型以网络中已存在的各个节点与新增节点的连接相互独立为前提。然而,在真实系统中,当网络中一个节点与新增节点连接后,该节点对其邻居节点与新增节点的连接会存在影响。针对该现象,提出了基于中间节点效应的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首先描述与定义了中间节点效应,然后给出了中间节点效应模型的生成算法,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模型的度分布情况,最后利用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就度分布、群聚系数、平均路径长度等复杂网络参数与原BA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此模型能生成无标度网络并且更符合现实网络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模型 中间节点效应 连接概率 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自相似特征演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陶少华 张向群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97-198,214,共3页
现实中有些复杂网络并不具备无尺度网络的偏好连接特性,但节点之间具有信息传递相似性。为此,研究基于自相似特征形成的复杂网络,提出一种具有自相似特征的网络演化模型。证明以节点自相似演化的网络具有自相似性,并以容量维数作为衡量... 现实中有些复杂网络并不具备无尺度网络的偏好连接特性,但节点之间具有信息传递相似性。为此,研究基于自相似特征形成的复杂网络,提出一种具有自相似特征的网络演化模型。证明以节点自相似演化的网络具有自相似性,并以容量维数作为衡量尺度,揭示复杂网络的自相似性。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合理描述现实中复杂网络的演化及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自相似 信息传递 容量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网络中集散节点分布式处理控制模型
4
作者 饶浩 杨春 陶少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686-4689,共4页
对目前P2P网络中集散节点现象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对集散节点进行基于超立方体结构的分布式处理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通过控制P2P网络的逻辑拓扑结构来避免集散节点形成的思路,给出了控制模型以及实现控制模型的具体算法,并对算法进... 对目前P2P网络中集散节点现象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对集散节点进行基于超立方体结构的分布式处理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通过控制P2P网络的逻辑拓扑结构来避免集散节点形成的思路,给出了控制模型以及实现控制模型的具体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复杂度分析,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本控制模型能有效控制网络中集散节点的形成。所以本控制模型能提高P2P网络抗协同攻击的能力,增强网络的健壮性,从而达到保障P2P网络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等网络 集散节点 拓扑结构控制 超立方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