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二级结构的Co_3O_4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红晓 李静 +1 位作者 徐慧芳 王淑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107,共7页
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二级结构的Co3O4纳米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溶液的pH值、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的用量等反应条件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NO3)2... 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二级结构的Co3O4纳米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溶液的pH值、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的用量等反应条件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NO3)2·6H2O为1.8mol/L,pH值为8、PEG用量为10g时,可以获得完美二级结构--柿饼状的Co3O4纳米材料,其光学带隙为1.49eV,该结构的Co3O4纳米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CO3O4 光学带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水合盐相变材料Na_2CO_3·7H_2O的仿生合成及热学性质研究
2
作者 黄保军 何亚星 +2 位作者 蔡金阳 王宇 郑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8-149,152,共3页
以定量滤纸为生物模板制备了具有定量滤纸形貌的Na2CO3晶体,经过低温下的吸水和结晶过程合成了相变材料Na2CO3·7H2O。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产物的形貌、晶型以及热学性质进行... 以定量滤纸为生物模板制备了具有定量滤纸形貌的Na2CO3晶体,经过低温下的吸水和结晶过程合成了相变材料Na2CO3·7H2O。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产物的形貌、晶型以及热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掺杂NaCl对合成的相变材料Na2CO3·7H2O的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纯度高,且很好地遗传了模板(滤纸)的形貌;Na2CO3.7H2O表现出了良好的储能效果,相变热可达216.8J/g;掺杂NaCl(20mol%)可使Na2CO3.7H2O的相变温度降低5.5℃,而相变热仍然高达177.9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模板 相变材料 七水合碳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水合盐相变材料Na_2SO_4·10H_2O的仿生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保军 何琴 +1 位作者 杨风岭 郑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4,共3页
以定量滤纸为生物模板成功制备了具有滤纸形貌的微纳米Na2SO4晶体,经过吸水和低温的结晶过程合成了相变材料Na2SO4.10H2O。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纯... 以定量滤纸为生物模板成功制备了具有滤纸形貌的微纳米Na2SO4晶体,经过吸水和低温的结晶过程合成了相变材料Na2SO4.10H2O。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纯度很高,且很好地遗传了模板的形貌。同时,最终合成的相变材料Na2SO4.10H2O表现出了良好的储能效果,相变潜热大于200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十水合硫酸钠 仿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取代的纳米尺寸砷钨氧簇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催化性质研究
4
作者 杨玲 苏斌斌 +3 位作者 王宏胜 李金钊 李叶盛 陈睿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1-1598,共8页
本文基于自组装原理,以Na_(2)WO_(4)·2H_(2)O、亚砷酸钠和LaCl_(3)·6H_(2)O为主要原料,采用一锅法将稀土金属La~Ⅲ与缺位结构的多钨氧簇构筑单元结合得到了一例新型稀土基砷钨氧簇合物,并借助单晶X射线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PX... 本文基于自组装原理,以Na_(2)WO_(4)·2H_(2)O、亚砷酸钠和LaCl_(3)·6H_(2)O为主要原料,采用一锅法将稀土金属La~Ⅲ与缺位结构的多钨氧簇构筑单元结合得到了一例新型稀土基砷钨氧簇合物,并借助单晶X射线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PXRD)、傅里叶红外光谱(IR)等手段确认了其结构和组成。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59556(14)nm,b=1.22248(4)nm,c=2.24734(9)nm,β=117.1170(10)°,V=8.7923(6)nm^(3),Z=4,其分子式为[(CH_(3))_(2)NH_(2)]_(8)H_(3.56)[{LaO(H_(2)O)_(2)}{WO(H_(2)O)}{W_(0.24)(H_(2)O)_(2)}{AsW_9O_(33)}_(2)]。在该化合物中,聚阴离子簇[{LaO(H_(2)O)_(2)}{WO(H_(2)O)}{W_(0.24)(H_(2)O)_(2)}{AsW_9O_(33)}_(2)]~(11.56-)具有三明治结构,可以看作是由两个{AsW_(9)O_(33)}单元夹心1个{LaO(H_(2)O)_(2)}片段、1个{WO(H_(2)O)}组分和1个{W_(0.24)(H_(2)O)_(2)}片段组成。本文进一步探究了该化合物对于罗丹明-B的催化降解性质,结果表明,在300 W的汞灯照射条件下,该化合物表现出了良好的光催化活性,降解效率为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砷钨氧酸盐 一锅法 镧配合物 晶体结构 有机染料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_n(M=Fe,Cd,Zn)微纳米结构材料的溶剂热合成与表征
5
作者 张文涵 贾会敏 +2 位作者 陈雪武 雷岩 郑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36,47,共3页
以单质硫粉为硫源,乙醇为溶剂,在不添加任何络合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使之与MCln(M=Fe、Cd、Zn,n=2,3)金属盐发生溶剂热反应并成功制备了MSn(M=Fe、Cd、Zn,n=1,2)微纳米结构材料。并用XRD、SEM对所得产物进行一系列的表征,研究和讨论... 以单质硫粉为硫源,乙醇为溶剂,在不添加任何络合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使之与MCln(M=Fe、Cd、Zn,n=2,3)金属盐发生溶剂热反应并成功制备了MSn(M=Fe、Cd、Zn,n=1,2)微纳米结构材料。并用XRD、SEM对所得产物进行一系列的表征,研究和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尤其是溶剂对所得产物的形貌和纯度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粉 溶剂热 微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钧釉分相微结构与钧瓷呈色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家凡 法文君 +2 位作者 王杰 冯铭华 郑直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3,共4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钧瓷中分相法呈色的物理光学原理以及烧制气氛对分相小液滴及呈色现象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相釉的呈色机理符合Rayleigh散射及Mie散射规律,控制分相小液滴尺寸及分布状态是获得分相色釉的关键。即当分相小...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钧瓷中分相法呈色的物理光学原理以及烧制气氛对分相小液滴及呈色现象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相釉的呈色机理符合Rayleigh散射及Mie散射规律,控制分相小液滴尺寸及分布状态是获得分相色釉的关键。即当分相小液滴尺寸小于100 nm时,釉层以Rayleigh散射为主,釉色呈蓝色;而分相小液滴尺寸大于入射光波长时,则以Mie散射为主,釉色呈乳白色;同时利用Rayleigh散射和Mie散射,通过合理控制分相小液滴尺寸及分布状态还可以获得红色钧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钧瓷 呈色机理 烧制气氛 分相小液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纳米铜对钧瓷釉层显微结构及呈色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郭家凡 贾会敏 +3 位作者 法文君 冯铭华 张治军 郑直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5-230,共6页
在钧瓷釉层中引入纳米级水溶性铜单质,经过同样烧制工艺煅烧后,钧瓷外观呈色和釉层微观结构都会发生明显变化。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等检测手段,我们系统研究了铜元素的加入对钧瓷釉层显微结构及呈色的... 在钧瓷釉层中引入纳米级水溶性铜单质,经过同样烧制工艺煅烧后,钧瓷外观呈色和釉层微观结构都会发生明显变化。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等检测手段,我们系统研究了铜元素的加入对钧瓷釉层显微结构及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纳米铜单质的钧瓷烧制后,釉层由月白色变为天青色,同时釉层中二氧化硅晶体明显减少,釉层玻璃化;另外,铜元素可以在高温阶段与坯体及釉层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合反应,减少气泡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钧瓷 纳米铜 釉面状态 析晶 呈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ZnO/C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对醇类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赵红晓 王淑敏 +1 位作者 薛登启 陈艳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O微米颗粒,电沉积Pt合成了Pt-ZnO/C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晶型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所得复合材料对甲醇和乙醇的电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催...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O微米颗粒,电沉积Pt合成了Pt-ZnO/C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晶型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所得复合材料对甲醇和乙醇的电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ZnO的质量分数为50%时对甲醇和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 醇类氧化 阳极催化剂 Pt-ZnO/C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模板法制备微纳米二氧化锡 被引量:8
9
作者 何琴 黄保军 +1 位作者 李颖颖 法文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153,共3页
以SnCl4.5H2O为起始原料,采用不同的生物模板(定量滤纸、鸡蛋内膜),通过浸渍和煅烧,在常压空气气氛中成功地制备出具有不同生物形态的微纳米SnO2。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样品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两... 以SnCl4.5H2O为起始原料,采用不同的生物模板(定量滤纸、鸡蛋内膜),通过浸渍和煅烧,在常压空气气氛中成功地制备出具有不同生物形态的微纳米SnO2。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样品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两种模板所制得的产物纯度很高,且很好地复制了原模板的形貌。同时,研究了制备条件诸如煅烧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产物结构、形貌和尺度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不同生物形态的微纳米SnO2形成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模板 二氧化锡 定量滤纸 鸡蛋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彦鹏 赵红晓 +2 位作者 任莉君 莫丽萍 胡中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39,共3页
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CeO2/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热分析仪(TG)等对样品的成分、结构、粒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其核... 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CeO2/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热分析仪(TG)等对样品的成分、结构、粒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其核平均粒径为17nm,且热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 聚苯胺 纳米复合材料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基浅色导电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法文君 王笑阳 +4 位作者 王振宇 王初哲 卢晓娅 李鹏 郑直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55-1959,1971,共6页
以纳米碳酸钙为核体,用聚电解质对其表面改性后,采用均相共沉淀法制备了锡掺杂氧化铟(ITO)包覆的碳酸钙基浅色导电粉。通过改变聚电解质层数、ITO的包覆量及煅烧时间等实验条件,探究了制备纳米碳酸钙基浅色导电粉的最佳条件。用X-射线... 以纳米碳酸钙为核体,用聚电解质对其表面改性后,采用均相共沉淀法制备了锡掺杂氧化铟(ITO)包覆的碳酸钙基浅色导电粉。通过改变聚电解质层数、ITO的包覆量及煅烧时间等实验条件,探究了制备纳米碳酸钙基浅色导电粉的最佳条件。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电子能谱以及粉末电阻率测试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化学组成及电阻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电解质层数为5层,CaCO3与ITO的质量比为6∶1,500℃煅烧4.5 h制备的粉末具有最佳的导电性能,其电阻率为3.8×103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色导电粉 纳米碳酸钙 锡掺杂氧化铟 聚电解质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结构硫酸钡的仿生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皑若 黄保军 +2 位作者 王淑敏 王静 赵红晓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4-55,共2页
以天然棉花和棉布作为生物模板成功制备了具有棉花和棉布纤维形貌的微纳米BaSO4晶体。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所得产物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用SEM、IR、XRD对最佳反应条件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生物模板 硫酸钡 微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P/BiPO_4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13
作者 任文杰 李识寒 +2 位作者 胡莹莹 张跃辉 贾会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5-227,共3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羟基磷灰石(HAP)/BiPO_4复合光催化剂。XRD结果表明HAP/BiPO_4复合催化剂由结晶良好的单斜相独居石BiPO_4与HAP组成。光催化降解试验结果表明,HAP/BiPO_4复合材料中当HAP与纳米BiPO_4的质量比为1∶0.1时,在模拟太阳光下... 采用水热法合成羟基磷灰石(HAP)/BiPO_4复合光催化剂。XRD结果表明HAP/BiPO_4复合催化剂由结晶良好的单斜相独居石BiPO_4与HAP组成。光催化降解试验结果表明,HAP/BiPO_4复合材料中当HAP与纳米BiPO_4的质量比为1∶0.1时,在模拟太阳光下可实现提高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效率的最大化。同时,活性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自由基为羟基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P BiPO4 复合材料 水热法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柔性热控薄膜材料充放电效应试验
14
作者 陈益峰 王金晓 +5 位作者 冯娜 秦晓刚 杨生胜 季启政 韩炎晖 柳青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针对柔性热控薄膜材料导电/绝缘多层复合、微纳尺寸厚度的结构特点,采用10~70 KeV电子辐照的方法开展了kapton基二次表面镜薄膜材料充放电特性的测试试验,获得了表面充电电位、静电放电频次等关键参数,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辐照电... 针对柔性热控薄膜材料导电/绝缘多层复合、微纳尺寸厚度的结构特点,采用10~70 KeV电子辐照的方法开展了kapton基二次表面镜薄膜材料充放电特性的测试试验,获得了表面充电电位、静电放电频次等关键参数,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辐照电子在多层薄膜材料内的输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kapton基二次表面镜薄膜结构的特殊性,当辐照电子能量为10 KeV时未发生静电放电现象,随着电子能量不断增加,薄膜材料的表面充电电位幅值与静电放电频次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且在电子能量为25 KeV时空间充放电效应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ton基二次表面镜 空间充放电效应 静电放电频次 表面充电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烧工艺及氧化铁含量对钧瓷呈色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聪旭 周利航 +3 位作者 陈志峰 法文君 冯铭华 郑直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68 74,74,共6页
钧瓷的呈色效果与其高温窑变直接关联,分析其高温釉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可以进一步解释钧瓷的窑变,提高钧瓷釉烧成品率。通过在基体釉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氧化铁,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检测手段... 钧瓷的呈色效果与其高温窑变直接关联,分析其高温釉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可以进一步解释钧瓷的窑变,提高钧瓷釉烧成品率。通过在基体釉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氧化铁,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检测手段,系统分析了氧化铁添加量、施釉方式、釉烧气氛及釉烧温度对钧瓷釉层的微观组织形貌、呈色及分相等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气氛下烧制的相同氧化铁含量的钧瓷试片呈色不同;氧化铁含量在1~3%范围内,呈色较好;伴随氧化铁含量的增加,钧瓷试片的析晶程度越高;蘸釉的施釉方式制备的钧瓷产品,呈色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料 窑变 呈色 氧化铁 析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元素不同物质存在形式及含量对钧瓷呈色及显微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聪旭 刘鹏 +3 位作者 徐辉 王邓 冯铭华 郑直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4,共5页
在钧瓷基釉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铜、氧化铜、硝酸铜,采用相同的烧结气氛和烧结时间进行釉烧,研究在相同的气氛下以不同的铜元素存在形式和添加量对钧瓷釉层显微组织和釉层呈色的影响。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 在钧瓷基釉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铜、氧化铜、硝酸铜,采用相同的烧结气氛和烧结时间进行釉烧,研究在相同的气氛下以不同的铜元素存在形式和添加量对钧瓷釉层显微组织和釉层呈色的影响。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射线电子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EDX)等检测手段,系统研究了铜元素不同存在形式对钧釉烧样品的显微形貌及分相等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Diffuse reflectance ultraviolet visible spectrometer,DRUVS)和分光测色仪(Spectrophotometer,SPM)分析铜元素及其含量对钧瓷釉层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相同含量的铜元素,釉层呈色基本相同,相对而言,以硝酸铜作为添加剂的钧瓷试片釉层表面无明显气泡且呈色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钧瓷 铜元素 硝酸铜 呈色 釉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MnO_2/C的制备及对乙醇电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红晓 王淑敏 +1 位作者 张雷勇 蒋瑞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99,112,共3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nO2纳米棒,然后电沉积Pt合成了Pt-MnO2/C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MnO2的晶型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运用循环伏安(CV)法考察了Pt-MnO2/C在不同条件下对乙醇的电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催...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nO2纳米棒,然后电沉积Pt合成了Pt-MnO2/C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MnO2的晶型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运用循环伏安(CV)法考察了Pt-MnO2/C在不同条件下对乙醇的电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乙醇浓度为0.5mol/L,H2SO4浓度为0.5mol/L,电沉积Pt40段时对乙醇的电催化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 乙醇氧化 阳极催化剂 Pt—MnO2/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黑莓果酒香气成分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琴 黄保军 +1 位作者 程静茹 王淑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700,共4页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了36种黑莓果酒香气成分的结构与色谱保留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QSRR)模型。以36种黑莓果酒香气成分的分子连结性指数和电拓扑指数作为输入、保留时间作为输出,采用内外双重验证的办法分析和检验所得模型的稳定...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了36种黑莓果酒香气成分的结构与色谱保留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QSRR)模型。以36种黑莓果酒香气成分的分子连结性指数和电拓扑指数作为输入、保留时间作为输出,采用内外双重验证的办法分析和检验所得模型的稳定性,所构建网络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93、交叉检验相关系数为0.9949、标准偏差为0.1100、残差绝对值小于0.47,应用于外部预测集,外部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833。为了便于比较,也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法建立了QSRR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04、交叉检验相关系数为0.9905、标准偏差为1.4896、残差绝对值小于4.32,外部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8973。结果表明,ANN模型获得了比MLR模型更好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 香气成分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钴元素对钧瓷显微结构及呈色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聪旭 徐辉 +3 位作者 宋从俊 法文君 冯铭华 郑直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3,共5页
将过渡金属钴元素作为着色剂添加到釉料中,通过控制着色剂的加入量,优化出釉烧后呈现釉色鲜丽且具玉质感钧瓷产品的工艺参数。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及分光测色仪等研究外加钴元素对釉层表面呈色变化... 将过渡金属钴元素作为着色剂添加到釉料中,通过控制着色剂的加入量,优化出釉烧后呈现釉色鲜丽且具玉质感钧瓷产品的工艺参数。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及分光测色仪等研究外加钴元素对釉层表面呈色变化及釉层显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月白釉中添加钴离子及三氧化钴,釉烧后钧瓷产品主要呈色为蓝色;随着钴元素添加比例的增加,釉层颜色加深且釉层气孔明显减少,析晶更加明显;釉层与胎体界面处结合良好,界面处胎体存在少量钴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钧瓷 着色剂 呈色 釉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稀土金属氧化钕对钧瓷釉层的微观组织及呈色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聪旭 刘鹏 +3 位作者 李吉彬 法文君 冯铭华 郑直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0-554,558,共6页
在基体釉料中掺入微量稀土金属氧化钕,采用氧化、还原两种釉烧气体氛围,设定相同的温度控制工艺,研究在不同气氛下氧化钕的添加量对钧瓷釉层的微观组织及呈色影响。通过对釉料进行差热热重分析(TG-DSC),确定升温工艺;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 在基体釉料中掺入微量稀土金属氧化钕,采用氧化、还原两种釉烧气体氛围,设定相同的温度控制工艺,研究在不同气氛下氧化钕的添加量对钧瓷釉层的微观组织及呈色影响。通过对釉料进行差热热重分析(TG-DSC),确定升温工艺;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面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X)研究釉层的物相及微观组织形貌;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稀土金属氧化钕含量及气体氛围对钧瓷釉层呈色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添加氧化钕后,不同气氛下钧瓷的呈色不同,氧化气氛下呈蓝色,还原气氛下呈青绿色;釉层中均产生硅钕酸钙析晶,钧瓷呈色是Mie散射和Reyleigh散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钕 呈色 微观组织 釉层 钧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