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乡村基础教育思政育人路径探索
1
作者 杜若飞 张立锋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6期88-91,共4页
乡村基础教育承担着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乡土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的重要使命,而思政育人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核心环节。当前,河南省乡村基础教育思政育人工作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均衡、师资队伍较为薄弱、教育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为... 乡村基础教育承担着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乡土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的重要使命,而思政育人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核心环节。当前,河南省乡村基础教育思政育人工作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均衡、师资队伍较为薄弱、教育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为此,河南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实践,其中,新县采用“4+4”省地结对帮扶方式进行了教育形式方面的创新,濮阳县创新了智慧教育生态系统,为河南省乡村基础教育思政育人路径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基于此,提出进一步强化河南省乡村基础教育的思政育人路径建议:构建系统化师资培育体系、情境化课程资源体系、沉浸式育人实践范式、协同型家校社共育网络、活态化文化传承体系、制度性保障体系,以提升河南乡村基础教育质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乡村 基础教育 思政育人 师资培训 新媒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学科团队师德建设的伦理探析
2
作者 王贺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96,共4页
地方高校学科团队师德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命题,但在资源、制度与文化三重困境下面临严峻挑战。文章基于伦理视角,提出地方高校需通过“伦理重构”实现系统性破局。构建多维宣传体系与文化浸润机制,强化师德价值共识;... 地方高校学科团队师德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命题,但在资源、制度与文化三重困境下面临严峻挑战。文章基于伦理视角,提出地方高校需通过“伦理重构”实现系统性破局。构建多维宣传体系与文化浸润机制,强化师德价值共识;完善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平衡学科发展与道德责任;深化实践锻炼,推动师德从理念向行动转化。唯有将师德建设嵌入学科发展全链条,重塑“生存逻辑”为“使命驱动”,方能锻造德业双馨的学科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学科团队 师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和情感教育评估:内涵、框架、原则、工具、指标及路径——基于欧盟的框架 被引量:5
3
作者 兰国帅 周梦哲 +3 位作者 魏家财 曹思敏 张怡 黄春雨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36,共13页
社会和情感能力是21世纪学习者的关键技能。社会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习者社会和情感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目前我国无论是教育政策制定还是学校教育实践,都尚未明确将学习者的社会和情感能力培养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学习者社会和情... 社会和情感能力是21世纪学习者的关键技能。社会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习者社会和情感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目前我国无论是教育政策制定还是学校教育实践,都尚未明确将学习者的社会和情感能力培养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学习者社会和情感能力发展水平缺乏可靠的评价指标。因此,如何开展学习者的社会和情感教育形成性评估,如何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社会和情感能力,成为新时代我国迫切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欧盟社会和情感教育形成性、包容性、系统性评估方法》报告可为我国开展学习者社会和情感教育形成性评估提供启示与借鉴。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从社会和情感教育评估内涵及框架特征,学习者社会和情感教育形成性评估原则、促成因素、评估模型及工具,课堂及学校社会和情感教育形成性评估原则与指标四个维度分析该报告,思考中国学习者社会和情感教育评估的创新发展路径,提出转变评估方式,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和情感教育评估框架,探索本土化实践路径;研制中国本土化评估原则及指标,开发多模态评估工具,实施面向学习者、课堂和学校的社会和情感教育;采用系统论观点看待社会和情感教育,开展课堂和学校社会和情感教育形成性评估;开展技术赋能的社会和情感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社会和情感教育形成性评估能力,促进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和情感教育 社会和情感能力 形成性评估 评估框架 评估原则 评估工具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学制演变与职业教育发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廖承琳 吴洪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99,共6页
近代中国学制经历了三次演变,每一次变革都将职业教育的地位得以加强,从而不断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考察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和推动,可为当前我国学制改革如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条件以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学制 “壬寅癸卯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 “壬戌学制” 实业教育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农村教育:经验、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53,共8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奠基发轫时期(1949—1976年)、改革发展时期(1977-2000年)、转型深化时期(2001-至今)。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坚持党对农村教育事业的领导,把握好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改革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奠基发轫时期(1949—1976年)、改革发展时期(1977-2000年)、转型深化时期(2001-至今)。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坚持党对农村教育事业的领导,把握好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把握好教育优先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服务三农'的政策导向,把握好农村教育的发展路向。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教育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任重道远,乡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空间亟待拓宽,农村社会成员教育观念尚需转变更新。总结经验,正视问题,展望未来,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必须要贯彻教育公平理念,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鼓励教育主体创新,不断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突出政府领导职能,转变乡村群众教育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农村教育 经验、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标准及其价值取向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徐来群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1-36,共6页
教师教育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价值取向,产生不同的教师教育标准。学术取向、实践取向、批判或社会取向以及综合取向的教师教育标准,既彰显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多样性,也显示出格外重视教学实践的共同... 教师教育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价值取向,产生不同的教师教育标准。学术取向、实践取向、批判或社会取向以及综合取向的教师教育标准,既彰显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多样性,也显示出格外重视教学实践的共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标准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本土追求与设计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璐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18,共5页
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应立足本土文化,将自身发展纳入到本土框架中来。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旨在培养有本土文化之根又具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以本土文化自觉意识引领中国文化通过课程国际化渠道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课程的本土化改造与本土... 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应立足本土文化,将自身发展纳入到本土框架中来。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旨在培养有本土文化之根又具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以本土文化自觉意识引领中国文化通过课程国际化渠道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课程的本土化改造与本土课程的国际化共享,并建立与完善描述性的质性指标体系,充分诠释以本土文化为基点的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之内在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程国际化 本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威实用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海谦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72-74,共3页
20世纪初叶以来,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传入我国后得以广泛传播,杜威的职业教育在思想、制度、实践三个层面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杜威 实用主义 职业教育 平民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中介组织内部生态优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梁正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7-9,48,共4页
随着国家制度性的渐趋开放以及教育公共治理空间的不断扩充,教育中介组织开始大量涌现,并作为新生力量积极参与到教育公共领域中来。为更好的承接政府转型之后的部分教育职能,教育中介组织势必要从依附于国家政策推进的状态走向内在修炼... 随着国家制度性的渐趋开放以及教育公共治理空间的不断扩充,教育中介组织开始大量涌现,并作为新生力量积极参与到教育公共领域中来。为更好的承接政府转型之后的部分教育职能,教育中介组织势必要从依附于国家政策推进的状态走向内在修炼,从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参与者与组织技术等方面重新架构组织框架,从而提升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独立性与主体性。这是教育中介组织重塑组织权威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教育中介组织内部生态优化的最佳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中介组织 教育公共治理 组织内部生态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威书信中的教育观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来群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6-121,共6页
杜威在漫长的学术人生道路上,与各界人士进行了大量书信的交流和讨论。在书信中,杜威阐释了其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和哲学基础、教育目的和男女同校教育的民主教育观以及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的办学宗旨、课程设计、教室安排和以通识教育为基... 杜威在漫长的学术人生道路上,与各界人士进行了大量书信的交流和讨论。在书信中,杜威阐释了其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和哲学基础、教育目的和男女同校教育的民主教育观以及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的办学宗旨、课程设计、教室安排和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职业教育观。杜威在合格的教师教育标准、教师教育双证制度、教育专业博士和教育学哲学博士以及大学通识教育、学术自由的本质和救济措施等方面的看法,凸显出一些创新性观点。对杜威书信的探究,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杜威教育观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书信 教育观 教育目的 实验学校 职业教育 教师教育 大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服务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之教育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鸿政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1-43,共3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客观上要求整合地方高校的地域优势、知识优势、智力优势、资源优势,有效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地方高校教育服务功能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在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客观上要求整合地方高校的地域优势、知识优势、智力优势、资源优势,有效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地方高校教育服务功能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在供需现状相对失衡、"校—农"信息不对称、服务机制与层面有待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改革力度相对不足等问题的审视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创新服务合作形式并拓宽产学研渠道等措施建议,期望在良性激发地方高校创新和经济增长点的同时,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新农村建设 服务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慕课:一种新型营利性高等教育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来群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2-66,共5页
美国慕课采取学分收费、课程证书、考试服务等免费增值策略与合作共赢策略募集慕课运行经费,成为一种新型的营利性高等教育。慕课学分已经被美国传统高等教育系统认可,这将对美国传统营利性高等教育产生较大冲击,还将重构美国精英高校... 美国慕课采取学分收费、课程证书、考试服务等免费增值策略与合作共赢策略募集慕课运行经费,成为一种新型的营利性高等教育。慕课学分已经被美国传统高等教育系统认可,这将对美国传统营利性高等教育产生较大冲击,还将重构美国精英高校与地方高校知识传播的功能和地位,同时提升美国文化影响力,其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慕课 免费增值模式 营利性高等教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模式的重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永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47,共5页
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存在的学校定位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与中小学相脱离等弊端已不适应新课程的需求。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的"混合师范教育模式"的弊端,并重新构建了"综合大学... 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存在的学校定位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与中小学相脱离等弊端已不适应新课程的需求。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的"混合师范教育模式"的弊端,并重新构建了"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培养模式""分段培养模式""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分层培养模式""师范大学/学院+中小学/幼儿园培养模式"等新的教师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培养模式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晓慧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5,共3页
在知识社会中知识的生产与创新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面对知识社会对人才和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应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实施政府放宽控制的政策;合理分类,优化结构,实施多元办学体制并存;科学设置,创新发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 在知识社会中知识的生产与创新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面对知识社会对人才和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应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实施政府放宽控制的政策;合理分类,优化结构,实施多元办学体制并存;科学设置,创新发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加强合作,保障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重点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社会 创新发展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社会的兴起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晓慧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知识社会的兴起不仅包含经济发展的内容,也包含着更加广泛的社会观念、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不能无视这样的事实: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既决定于社会存在,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既影响当代... 知识社会的兴起不仅包含经济发展的内容,也包含着更加广泛的社会观念、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不能无视这样的事实: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既决定于社会存在,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既影响当代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社会 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科学管理
16
作者 李晓慧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Z期45-46,共2页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当今世情、国情,体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仅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也为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美国学者F.W.泰勒把科学管理概括为: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办事;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人才引进 人才资源 战略管理思想 发现人才 现代管理者 管理重心 跨越式发展 战略发展规划 要素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静默期到调整期:美国高校学生权力发展历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朝阳 高建芳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1年第6期54-59,135,共6页
美国高校学生权力的演进历程可分为六个阶段:静默期、萌芽期、形成期、成长期、爆发期和成长期。在此分类基础上进行研究、评述,试图从思想意识、制度和机构建设等方面来探索我国高校学生获得权力的途径,完善我国高校学生权力模式。
关键词 美国大学 学生权力 学生运动 选修制 课程设置 学习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的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松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185,共4页
家庭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留守儿童"其实生活在一个单亲或双亲剥夺的环境里,他们家庭环境、心理健康状况恶化,其学业成绩较差;"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发生了不利于其心理及学绩健康发展的变化,家庭环... 家庭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留守儿童"其实生活在一个单亲或双亲剥夺的环境里,他们家庭环境、心理健康状况恶化,其学业成绩较差;"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发生了不利于其心理及学绩健康发展的变化,家庭环境通过影响其心理健康而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期农村发展中的一个综合而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的综合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家庭环境 心理健康 学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鸿政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4-45,58,共3页
在我国,虽然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已有长久的发展历史,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逐渐暴露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职称评审工作的健康发展,背离了职称评审工作的初... 在我国,虽然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已有长久的发展历史,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逐渐暴露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职称评审工作的健康发展,背离了职称评审工作的初衷。如何科学地构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体系已成为广大教师乃至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称 评审制度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学分互换模式及其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来群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66,共6页
欧洲学分互换模式以欧洲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为动力,按学习成果授予学分,其运行机制包括信息包、学生申请表、学习协议、学生成绩单、文凭补充及相关管理机构6个关键组成部分。美国学分互换模式以学分互换中学分损失产生的政治、经济压... 欧洲学分互换模式以欧洲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为动力,按学习成果授予学分,其运行机制包括信息包、学生申请表、学习协议、学生成绩单、文凭补充及相关管理机构6个关键组成部分。美国学分互换模式以学分互换中学分损失产生的政治、经济压力为动力,按课堂学习时间授予学分,其运行机制体现为三种类型的全州范围内的学分互换协议。二者都显示出在政府支持下,以契约形式签署学分互换协议,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高等教育机构融合,实现学生自由流动,增强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共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美国 学分互换模式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