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许昌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艳丽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21期46-48,共3页
参与乡村振兴是国家对地方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明确要求。应用型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宜路径助力乡村振兴。许昌学院在多年的服务乡村振兴中形成了自身的实践路径,但仍存在教师参与率和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参与动力和实践层次一般、... 参与乡村振兴是国家对地方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明确要求。应用型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宜路径助力乡村振兴。许昌学院在多年的服务乡村振兴中形成了自身的实践路径,但仍存在教师参与率和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参与动力和实践层次一般、指导服务的覆盖面和常态化不足的问题。对此,可从完善激励机制、扩展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出台优惠政策;整合多方资源、扩大服务范围3个方面进行路径优化,从而为乡村全面振兴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实践路径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长坡 赵新军 吴国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6-118,共3页
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城市人居环境越好,城市竞争力越高,反之,城市人居环境越差,城市竞争力越低... 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城市人居环境越好,城市竞争力越高,反之,城市人居环境越差,城市竞争力越低;并据此提出了武汉市城市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城市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昌市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学功 郑敬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6-99,共4页
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农村劳动力与人口不断聚集城镇,城市化水平提高。相关分析表明,许昌市城市化与第二产业发展呈较强正相关,与第三产业发展无明显规律关系。因产业与企业基础现状、布局、区位、政策制度等原因,产业结构的... 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农村劳动力与人口不断聚集城镇,城市化水平提高。相关分析表明,许昌市城市化与第二产业发展呈较强正相关,与第三产业发展无明显规律关系。因产业与企业基础现状、布局、区位、政策制度等原因,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作用存在明显差异。集中培育发展优势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教育培训、构建协调的推拉制度体系是提高许昌市城市化水平、实现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市化 区域差异 许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江苏沿海大开发地区水环境安全评价——以盐城市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叶正伟 孙艳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7-202,共6页
水环境安全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PSR构建模型,应用AHP方法,对江苏沿海大开发地区盐城市的水环境安全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结果显示:2005—2010年间,盐城市水环境趋于好转,水环境安全指数呈升高趋势,反映了人类积极响应... 水环境安全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PSR构建模型,应用AHP方法,对江苏沿海大开发地区盐城市的水环境安全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结果显示:2005—2010年间,盐城市水环境趋于好转,水环境安全指数呈升高趋势,反映了人类积极响应策略的效应。在人口与GDP增长的压力下,工业用水量、废水排放达标率以及环保投入等方面是提高水环境安全的策略切入点。盐城市应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走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降低工业用水消耗,并增加环保投入与森林绿地恢复,从而降低水资源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模型 水环境安全 江苏沿海 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及其应用探讨——以许昌市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京忠 薛冰 刘永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91,96,F0003,共6页
通过利用多期的TM数据定量反演晴空状态下许昌市地表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分析了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表温度分布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发现城市化规模与城市热岛成正相关,城市热岛与绿地面积、绿地空间分布、绿地的... 通过利用多期的TM数据定量反演晴空状态下许昌市地表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分析了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表温度分布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发现城市化规模与城市热岛成正相关,城市热岛与绿地面积、绿地空间分布、绿地的构成以及长势呈负相关;老城区植被覆盖度较低,城区建筑集中,空气流动缓慢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原因。郑许推进区由于工厂企业较多,增温现象明显,热岛效应显著。东城区在大力开发居民小区的同时,注重绿化建设,增温现象不明显,城市生态环境较好。因此,在以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老城区和郑许推进区的规划建设应该借鉴东城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植被覆盖度,注意城市建筑的层次分布,预留城市空气流通带,提高空气流动速度,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宜居环境,增强许昌城市综合评价的竞争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温度反演 TM 植被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长坡 李青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067-9069,9323,共4页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大,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城乡互动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在一些城市边缘区或城镇密集区的半城市化地区,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城市化的质量,促进城...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大,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城乡互动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在一些城市边缘区或城镇密集区的半城市化地区,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城市化的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为例,深入分析了其动力机制,基于功能区的思想,制定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探讨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对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 城乡一体化 动力机制 发展模式 许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的植物响应Ⅰ.城市化对葎草分布的影响——以许昌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姜罡丞 郑敬刚 张朋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710-6711,共2页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由此带了很多生态问题。通过样方法,对许昌市郊区葎草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许昌市东郊葎草分布频度最大,高达(93.4±14.8)%,西郊葎草分布频度最小,仅为(46.6±18.6)%;公路旁、农...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由此带了很多生态问题。通过样方法,对许昌市郊区葎草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许昌市东郊葎草分布频度最大,高达(93.4±14.8)%,西郊葎草分布频度最小,仅为(46.6±18.6)%;公路旁、农田路旁、林地、废弃地、河流(湖泊/池塘)两岸5种生境中,河流(湖泊/池塘)两岸生境中的葎草分布频度明显较小(33.3%~66.7%);此外,葎草密度对其伴生种的数量和长势也具有显著影响,在葎草密度为2株/25 m2的样方内,伴生种密度高达73株/25 m2,且长势良好;在葎草密度为17株/25 m2并呈成群分布的样方中,其伴生种的密度仅为28株/25 m2,且多表现出营养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葎草 生境类型 许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昌市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调查及生态净化方法研究
8
作者 侯刚 侯艳锋 +2 位作者 黄文瑞 谷慧珍 徐永新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6期151-155,163,共6页
选取西湖、东湖和鹿鸣湖等城市景观湖泊为研究对象,对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及高锰酸盐指数(COD_(Mn))5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鹿鸣湖和东湖TN含量未超出地表水Ⅴ类标准(TN≤2 mg/L);鹿鸣湖和西湖TP含... 选取西湖、东湖和鹿鸣湖等城市景观湖泊为研究对象,对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及高锰酸盐指数(COD_(Mn))5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鹿鸣湖和东湖TN含量未超出地表水Ⅴ类标准(TN≤2 mg/L);鹿鸣湖和西湖TP含量未超出地表水Ⅳ类标准(TP≤0.1 mg/L);3个湖泊COD_(Mn)含量均未超过地表水Ⅱ类标准(COD_(Mn)≤4 mg/L);3个湖Chla含量比较为:西湖>东湖>鹿鸣湖,且西湖有3个采样点超过10 mg/m^(3);SD均值比较为:鹿鸣湖(2.15 m)>西湖(1.09 m)>东湖(0.73 m)。在此基础上,采用黄昌蒲和鸢尾开展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研究,发现2种水生植物均能有效降低水体营养成分,净化后水体中的TN、TP含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其中黄昌蒲对TN的去除率可达95.50%。鸾尾净化效果低于黄菖蒲,但与对照相比,对TN、TP的去除效果依然明显,因此认为鸢尾有潜在的污水净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水体 富营养化 净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微气候研究热点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侯欣欣 张巧明 +1 位作者 陈茜 毕翼飞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17,共6页
以2014—2023年CNKI收录的城市微气候研究文献为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城市微气候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合和分析,将过去10年内关于城市微气候的研究文献以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并探讨研究的热点和主要的研究领域;结合关键词共... 以2014—2023年CNKI收录的城市微气候研究文献为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城市微气候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合和分析,将过去10年内关于城市微气候的研究文献以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并探讨研究的热点和主要的研究领域;结合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时间线图谱,明确近10年研究的聚焦方向;综述相关研究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城市微气候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微气候 CNKI数据库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微更新的口袋公园景观设计 被引量:9
10
作者 牛玉晨 吴国玺 寇明哲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8期143-146,共4页
在城市微更新的热潮下,城市绿地空间利用备受青睐。由于口袋公园具有规模小、选址灵活、限制性较小等特点,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优化和景观改造的重要选择。本文基于城市畸零空间的充分利用,探讨了口袋公园的设计思路和原则,以许昌市为例,... 在城市微更新的热潮下,城市绿地空间利用备受青睐。由于口袋公园具有规模小、选址灵活、限制性较小等特点,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优化和景观改造的重要选择。本文基于城市畸零空间的充分利用,探讨了口袋公园的设计思路和原则,以许昌市为例,通过探索城市畸零空间微更新中口袋公园的元素,打造具有适用性、归属感和特色性的口袋公园,以提升公众的生活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微更新 畸零空间 口袋公园 许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景观表达——以洛阳市滨河南路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夏璇 梁予昉 吴国玺 《现代园艺》 2024年第7期117-119,共3页
以洛阳历史文化为背景,确定滨河南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和方案,选取洛阳市滨河南路文仲大道至西苑立交地段作为研究对象,将滨河南路道路景观设计为“河洛文化带”“休闲景观带”“绿色休闲带”等3带6个景观节点,提出充分考虑地域文化... 以洛阳历史文化为背景,确定滨河南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和方案,选取洛阳市滨河南路文仲大道至西苑立交地段作为研究对象,将滨河南路道路景观设计为“河洛文化带”“休闲景观带”“绿色休闲带”等3带6个景观节点,提出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将诗词融入设计,赋予道路文化内涵,挖掘地域资源,增强文化历史认同感,运用景观设计手法,融入自然景观,优化道路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历史文化 滨河南路 洛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昌市河流浮游藻类群落结构调查研究
12
作者 徐永新 张培锋 +3 位作者 王心如 徐志勇 马俊峰 常孟阳 《绿色科技》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为了解许昌市水体中浮游藻类群结构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22年4月调查了许昌市10条河流12个断面水体中的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记录到浮游藻类7门38属42种,绿藻门在种类组成上占优势,共13种,其次是硅藻门;绿藻门种... 为了解许昌市水体中浮游藻类群结构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22年4月调查了许昌市10条河流12个断面水体中的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记录到浮游藻类7门38属42种,绿藻门在种类组成上占优势,共13种,其次是硅藻门;绿藻门种类最多但每种的个体数较少;小环藻在12个采样点中均为优势种。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对水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有3个河流断面水质为无污染,3个河流断面水质为中度污染,其余河流断面水质均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总体水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藻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许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时空演化及障碍因子分析
13
作者 焦士兴 魏凌菡 +4 位作者 王安周 尹义星 赵荣钦 李中轩 孟怡雯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147,共7页
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 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商丘降幅最大,商丘经济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平顶山增幅最小,濮阳社会效益指数增幅最大、鹤壁降幅最大;2)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指数重心分布于郑州和许昌,呈现向东北迁移趋势,其中生态效益指数、经济效益指数和社会效益指数重心分别呈现向东南、东和东北迁移趋势;3)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主要障碍因子区域差异明显,其中污水处理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亿元农业总产值用水量、城市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自来水普及率分别是鹤壁、漯河、周口3个地级市,洛阳、平顶山2个地级市,安阳、新乡、焦作、濮阳、济源5个地级市,许昌、三门峡2个地级市,南阳、商丘、驻马店3个地级市第一大障碍因子;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万元GDP用水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分别是开封、信阳、郑州的第一大障碍因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时空演化 综合指数法 障碍度模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利新质生产力时空动态演化与障碍因子分析
14
作者 焦士兴 魏凌菡 +4 位作者 王安周 赵荣钦 李中轩 尹义星 孟怡雯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8-137,144,共11页
为促进黄河流域水利事业的高效稳定发展,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黄河流域九省(区)2013—2022年水利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数,基于MATLAB、ArcGIS10.8和基尼系数分析时空演变特征,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九省(区)... 为促进黄河流域水利事业的高效稳定发展,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黄河流域九省(区)2013—2022年水利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数,基于MATLAB、ArcGIS10.8和基尼系数分析时空演变特征,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九省(区)水利新质生产力均呈波动增长态势,河南增幅最大,山西增幅最小;其中新劳动者综合评价指数河南增幅最大、青海增幅最小;新劳动对象综合评价指数青海增幅最大,山西增幅最小;新劳动资料综合评价指数宁夏增幅最大,甘肃增幅最小。2)黄河流域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区域差异呈波动减小趋势;水利新质生产力呈东北—西南聚集格局,重心整体呈现向南迁移趋势(2021—2022年向东北迁移);上游、中下游区域内基尼系数和上游—中下游区域间基尼系数分别呈倒N形、M形和倒N形波动减小趋势,区域内分异贡献率>超变密度贡献率>区域间分异贡献率。3)黄河流域水利新质生产力主要障碍因子区域差异显著,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的第一大障碍因子分别为水利部门从业人数、教育支出占比、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万元GDP用水量、固体废物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企业每百人使用计算机数、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促进黄河流域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新质生产力 时空演化 障碍因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西坡植被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1
15
作者 郑敬刚 董东平 +2 位作者 赵登海 何明珠 李新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559-4567,共9页
通过SPSS聚类分析和CANOCO排序研究了贺兰山西坡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海拔梯度上,贺兰山西坡植被大致可以划分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群落、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大针茅(Stip... 通过SPSS聚类分析和CANOCO排序研究了贺兰山西坡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海拔梯度上,贺兰山西坡植被大致可以划分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群落、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大针茅(Stipagrandis)群落和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灰榆(Ulmus glaucescens)群落3种类型。从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结果来看,不同植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分异。在珍珠猪毛菜-红砂群落,第一排序轴反映了土壤盐碱化梯度,沿着藏锦鸡儿群落—珍珠猪毛菜、猫头刺群落—珍珠猪毛菜、红砂群落序列,土壤盐碱化程度不断增强;第二排序轴则反映了土壤结构梯度,沿着藏锦鸡儿群落—珍珠猪毛菜、红砂群落—珍珠猪毛菜、猫头刺群落序列,土壤质地逐渐粗化;在短花针茅-大针茅群落,第一排序轴反映了土壤水分梯度,第二排序轴反映了海拔梯度上的水热组合梯度;在蒙古扁桃-灰榆群落,第一排序轴反映了土壤pH梯度,沿着灰榆、蒙古扁桃群落—蒙古扁桃、金露梅群落—蒙古扁桃群落序列,土壤pH值逐渐下降;第二排序轴主要反映了土壤结构梯度,沿着蒙古扁桃群落—灰榆、蒙古扁桃群落—蒙古扁桃、金露梅群落序列,土壤中粉粒、粘粒含量逐渐增加,土壤质地呈细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群落 土壤水分 主成分排序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封市城市土壤磁化率空间分布及对重金属污染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德新 马建华 +1 位作者 孙艳丽 李一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2-1250,共9页
建立基于土壤磁化率的重金属污染等级标准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提供更为简便的磁学方法。采集开封市城市土壤表层样品99个,测定As、Cd、Cr、Cu、Ni、Pb和Zn含量以及低频磁化率(χLF)和高频磁化率(χHF)。采用普通Kriging插值法探讨χL... 建立基于土壤磁化率的重金属污染等级标准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提供更为简便的磁学方法。采集开封市城市土壤表层样品99个,测定As、Cd、Cr、Cu、Ni、Pb和Zn含量以及低频磁化率(χLF)和高频磁化率(χHF)。采用普通Kriging插值法探讨χLF的空间分布,污染负荷指数(PLI)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并在PLI与χLF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χLF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标准。结果表明,开封市城市土壤各样点7种重金属的平均PLI为2.53,呈中度污染,Cd是最主要的污染因子。土壤χLF平均值为125.7×10-8m3kg-1,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高值区出现在东南部、老城区北部和陇海铁路沿线附近。各样点土壤重金属PLI与其χLF的回归方程为PLI=0.011χLF+0.320(r=0.663),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用土壤χLF可以评价开封市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当土壤χLF≤62×10-8m3kg-1时,为无污染;当62×10-8<χLF≤153×10-8m3kg-1时,为轻度污染;当153×10-8<χLF≤244×10-8m3kg-1时,为中度污染;当χLF>244×10-8m3kg-1时,为强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磁化率 重金属 空间分布 污染程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被引量:23
17
作者 潘春彩 吴国玺 闫卫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4,共5页
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反映着城市的实力,科学评价城市竞争力也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以河南省38个城市为研究样本,从经济发展与效益、社会与科教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 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反映着城市的实力,科学评价城市竞争力也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以河南省38个城市为研究样本,从经济发展与效益、社会与科教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城市的综合城市竞争力,并对河南省城市内部的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河南城市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PCA) 城市综合竞争力 评价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封市不同功能区城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密度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孙艳丽 马建华 李灿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研究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发现不同功能区类型间及城区与郊区间的有机碳特性存在差异: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为工业区〉休闲区〉交通区〉文教区〉行政/居民区;表层有机碳密度为休闲区〉工业区〉交通区〉文教〉行政/居民区;土壤剖面有... 研究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发现不同功能区类型间及城区与郊区间的有机碳特性存在差异: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为工业区〉休闲区〉交通区〉文教区〉行政/居民区;表层有机碳密度为休闲区〉工业区〉交通区〉文教〉行政/居民区;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为文教区〉交通区〉工业区〉休闲区〉行政/居民区。城市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和剖面有机碳密度均沿城郊剖面线呈下降式梯度变化,城区分别是郊区的2.53和1.56倍。城市土壤有机碳积累主要在地表之下0—30c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市 城市土壤 有机碳含量 有机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许昌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国玺 殷学永 申怀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134,共4页
通过对许昌市1985年、1995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得出许昌市LUCC呈现旱地面积减少多、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和草地、林地波动变化现象,最后提出许昌市土地利用应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优化土地结构、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加强动... 通过对许昌市1985年、1995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得出许昌市LUCC呈现旱地面积减少多、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和草地、林地波动变化现象,最后提出许昌市土地利用应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优化土地结构、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加强动态监测技术的对策,使许昌市LUCC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可持续发展 许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申怀飞 侯刚 田金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89-992,共4页
借助描述区域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相互联系的强度,并对其经济联系强度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开封、新乡和许昌为次中心辐射整个中原经济区乃至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多级城市体系... 借助描述区域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相互联系的强度,并对其经济联系强度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开封、新乡和许昌为次中心辐射整个中原经济区乃至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多级城市体系的城市群结构已经形成。②中原城市群表现出"十字外接圆"构造,以洛阳—郑州—开封为横轴、以新乡—郑州—许昌—漯河为纵轴组成的"十"字形区域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发展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经济联系强度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