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乡村振兴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以许昌市鄢陵县为例
1
作者 刘红芳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1期96-99,共4页
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旅游的支持,新兴的生态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充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该文分析鄢陵县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进一步分析鄢陵县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 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旅游的支持,新兴的生态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充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该文分析鄢陵县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进一步分析鄢陵县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以鄢陵县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找到乡村振兴战略下鄢陵县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鄢陵县生态农业旅游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生态农业旅游 旅游产品 鄢陵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地区新质生产力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特征及空间关联分析
2
作者 刘同超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3,共9页
新质生产力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是沿黄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2012—2022年沿黄地区9省区面板数据,综合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重心法和空间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了沿黄地区新质生产力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 新质生产力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是沿黄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2012—2022年沿黄地区9省区面板数据,综合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重心法和空间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了沿黄地区新质生产力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动态演进和空间关联。结果表明:沿黄地区新质生产力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发展态势,前期区域差异较小,后期区域差异较大;LL集聚是沿黄地区新质生产力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的主导模式,主要体现于甘肃和青海两省;沿黄地区新质生产力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重心从西南向东北转移,演化特征呈现稳定向好态势,但空间影响具有两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黄地区 新质生产力 生态效率 耦合协调发展 核密度 空间马尔可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生态效率的耦合机制及演化特征
3
作者 刘同超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8,共6页
数字经济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基尼系数分解法、莫兰指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对黄河流域66个城市数字经济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研... 数字经济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基尼系数分解法、莫兰指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对黄河流域66个城市数字经济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研究发现,黄河流域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区域数字经济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下高上低”和“W”型发展趋势;全局莫兰指数呈现“И”型发展趋势,“L-L”集聚是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发展模式;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结果显示空间对城市耦合协调度演化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数字经济 生态效率 耦合协调 空间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对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4
作者 刘晓静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2-185,共4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正逐渐成为推动流通业效率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我国271个地级市流通业与数字创业数据,研究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对流通业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提升能够显著促...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正逐渐成为推动流通业效率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我国271个地级市流通业与数字创业数据,研究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对流通业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提升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业效率,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对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市等级异质性;中介效应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在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对流通业效率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中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业活跃度 流通业效率 人力资本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研究赋能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的分析
5
作者 杨枝茂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22,共4页
本文选取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基础研究对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基础研究对流通业集约化水平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该结论在基准效应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中均得到支持;技术进步在基础研究... 本文选取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基础研究对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基础研究对流通业集约化水平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该结论在基准效应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中均得到支持;技术进步在基础研究对流通业集约化水平的影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据此,建议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促进流通领域技术创新、加快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以期提升流通业集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技术进步 流通业 集约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驱动下许昌市县域农业提质增效路径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娜 张刚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1期105-110,共6页
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为了进一步探索推进许昌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亟需对许昌市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展开研究。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 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为了进一步探索推进许昌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亟需对许昌市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展开研究。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及田野调研,深入许昌市各县乡了解实情,先对我国县域农业经济特征进行了综述分析,然后通过四个维度视角即国际、国内、省域、市域,分析了许昌市县域农业经济现状,找出了许昌市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制约与瓶颈,分别是农业效益不够强、发展基础不够牢、发展不够可持续、生态效果不够好等。针对相关问题,结合市情提出加强标准化生产管理、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通线上线下平台、创建农产品优质品牌、重视品牌产品宣传等可行的对策建议。希望许昌市未来在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不断实现新跨越、新进展,同时,相关研究也可对各级政府在制定涉农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等相关政策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农业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农产品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下的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许昌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娜 张敏杰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2期137-142,共6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由之路。本文通过田野调研,深入许昌市各乡镇对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剖析发展现状,发现存在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由之路。本文通过田野调研,深入许昌市各乡镇对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剖析发展现状,发现存在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完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健全农民社会保障和教育培训体系等有针对性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经济 高质量发展 许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权分置”背景下许昌市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分析
8
作者 宋瑞霞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第7期27-29,共3页
“三权分置”政策作为我国宅基地管理中的一项创新制度,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研究视角转向实证层面,充分了解宅基地“三权分置”推行进程中的农户的真实利益诉求。文章结合河南省许昌市的实际调研,通过分析农户调... “三权分置”政策作为我国宅基地管理中的一项创新制度,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研究视角转向实证层面,充分了解宅基地“三权分置”推行进程中的农户的真实利益诉求。文章结合河南省许昌市的实际调研,通过分析农户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并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当地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结合试点地区经验积极为许昌市寻求解决问题的务实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三权分置” 许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同超 吴丹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城市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选择沿黄67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2015年、2020年为时间节... 城市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选择沿黄67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2015年、2020年为时间节点,在分析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耦合机理的基础上,运用WSR理论构建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耦合协调演变趋势,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在2010—2020年整体上先升后降但变化幅度不大,在空间上呈现下游高于中游、中游高于上游的态势;2)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对67个城市按良好协调、勉强协调、轻度失调、严重失调进行聚类的城市数量分别为4、7、41、15个;3)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在不同时期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所不同,除经济韧性指标中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专利授权数和生态韧性指标中的园林绿地面积一直是主要影响因子外,GDP在前期属主要影响因子而后期为非主要影响因子,建成区绿化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SO_(2)排放量等生态韧性指标在前期属非主要影响因子而后期为主要影响因子,整体上看,经济韧性指标的影响力由强变弱,而生态韧性指标的影响力由弱变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生态韧性 WSR理论 耦合协调度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基于“制度+科技”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靳思昌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2,共6页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有效的国家审计监督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程度的日新月异以及违法违纪手段的隐蔽多样,给国家审计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国家审计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有效的国家审计监督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程度的日新月异以及违法违纪手段的隐蔽多样,给国家审计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国家审计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将“制度+科技”融入资金监控、权力监督、政策执行方面,通过公共资源在网上交易、公共资金在网上运行、公共监督在网上实施,从而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减少制度执行中人为因素的干扰,防止权力滥用和治理失效,提高制度执行力,进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制度 科技 国家治理能力 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基于博弈论的视角 被引量:33
11
作者 王丽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97,共5页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金融模式并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模式不断创新,并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模式,P2P和众筹融资模式将成为未来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博弈...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金融模式并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模式不断创新,并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模式,P2P和众筹融资模式将成为未来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投资方和中小企业之间关于借贷的合作结果进行理论上的推理分析。基于大数据为核心的金融科技创新,在相当程度上化解了投资方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博弈论分析得出,投资方和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将大幅提高。最后,文章从监管机构、金融科技企业、中小企业三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并促进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中小企业 科技创新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执行跟踪审计与国家治理 被引量:11
12
作者 靳思昌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123,共5页
公共政策是实现国家治理的主要工具。通过分析公共政策执行跟踪审计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内在机理,发现对公共政策执行跟踪审计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而且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要求国家审计开展公共政策执行情况跟踪审计。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执行 跟踪审计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深化废弃物污染防治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国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7,共5页
现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暴露的种种弊端日渐凸显,迫切要求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动态治理。有效动态治理的逻辑思路是:在准确把握现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运行特点的基础上考察其存在的缺陷;在现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框架之中嵌入静脉产业的... 现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暴露的种种弊端日渐凸显,迫切要求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动态治理。有效动态治理的逻辑思路是:在准确把握现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运行特点的基础上考察其存在的缺陷;在现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框架之中嵌入静脉产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行深耕与挖潜进而构建新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新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跟踪废弃物运动路径,找寻废弃物处理处置措施,则是深化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产业 静脉产业 新型循环经济 废弃物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革命与低碳经济:演进路径和方向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迪 陈栋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共4页
低碳经济本质上是农业经济逐步向工业经济,最终到知识经济转变的经济形态,其内容是在不减少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通过技术革新提升能源效率,进而降低碳排放和控制温室气体浓度。工业革命为低碳经济的产生和形成带来了源动力,并将低碳... 低碳经济本质上是农业经济逐步向工业经济,最终到知识经济转变的经济形态,其内容是在不减少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通过技术革新提升能源效率,进而降低碳排放和控制温室气体浓度。工业革命为低碳经济的产生和形成带来了源动力,并将低碳经济最终带入高级化发展阶段。通过分析科技革命对低碳经济的作用,认为,我国应当抓紧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打造低碳产业体系,引进和研发低碳技术,从而在新常态下确立和完善低碳经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科技革命 演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公众参与及国家治理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靳思昌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04-109,共6页
一系列国家治理危机的出现促使以政府为主导的一元治理向以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治理模式转变,公众参与国家治理需要客观、公正的信息来支持,而国家审计结果公告为公众有效参与提供了一条获取可靠信息的途径。文章在分析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实... 一系列国家治理危机的出现促使以政府为主导的一元治理向以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治理模式转变,公众参与国家治理需要客观、公正的信息来支持,而国家审计结果公告为公众有效参与提供了一条获取可靠信息的途径。文章在分析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实现国家治理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公众通过参与财政资金审计结果公告实现经济治理,参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实现政府治理,参与环境审计、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以及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告实现社会治理,从而达到公众与政府良性互动,实现从政府本位向公民本位、社会本位转变,以高度契合政府"善治"的执政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结果公告 国家治理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对就地城镇化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松 吴迪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100,共4页
在分析了中国农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的特点与实践的基础上,从提升农民收益、助推乡镇经济发展、打造多产业融合的县域经济环境三个角度就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对就地城镇化促进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就地城镇化进程实际提出了关于新型... 在分析了中国农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的特点与实践的基础上,从提升农民收益、助推乡镇经济发展、打造多产业融合的县域经济环境三个角度就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对就地城镇化促进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就地城镇化进程实际提出了关于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科技创新 就地城镇化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地城镇化模式与新型农业科技创新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迪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8-62,共5页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就地城镇化成为"十三五"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取向。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以其广义"三农学"新内涵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为就地城镇化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文章深入分析农村就地城镇化的...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就地城镇化成为"十三五"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取向。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以其广义"三农学"新内涵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为就地城镇化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文章深入分析农村就地城镇化的现状及其进程中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构建我国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引进高端产业和先进模式,以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实现传统农业产业化、工厂化和生态化;以特色农业产业园群体连片,实现就地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科技 就地城镇化 就地居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牢国家治理体系的社区基础:新时代我国社区治理探索的成就与经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增阳 张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38,共8页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区工作,通过明确社区治理的功能定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推进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等探索,实现了社区治理理念全面...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区工作,通过明确社区治理的功能定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推进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等探索,实现了社区治理理念全面更新、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为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保障。我国社区治理探索的成就,源于中央立足新时代发展形势和要求,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以人民至上为价值追求、以多元协同为行动路径、以问题导向为方法指南、以央地联动为创新牵引,持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国家治理 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创业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49,共5页
文章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利用2000-2014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大众创业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大众创业显著地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就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的影响来看,大众创业显著影响了技术进步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规模... 文章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利用2000-2014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大众创业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大众创业显著地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就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的影响来看,大众创业显著影响了技术进步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规模经济效率影响不显著,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还包括研发投入、FDI、市场化程度、知识产权保护等。中国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国际实践证明促进技术进步的路径依赖于大众创业创新,实现"中国梦"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必要促进大众创业的发展。因此,在政策上应该积极扩大对新创办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进一步简政放权以激发市场的内在创新动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研人员的流动和创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创业 技术进步 规模经济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视域下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实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其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24-527,共4页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碳排放作为"坏产出"指标纳入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中,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2001—2012年考虑碳排放因素下中国除了香港、澳门、台湾、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区)的粮食...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碳排放作为"坏产出"指标纳入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中,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2001—2012年考虑碳排放因素下中国除了香港、澳门、台湾、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结果表明,是否考虑碳排放因素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结果具有显著影响,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无论是否考虑碳排放因素,我国东部地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省(市、区)在推动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部省(市、区)则面临粮食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艰巨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碳排放 政策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