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方法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思考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向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57,共2页
文章从讨论历年来英语教学方法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引入后方法教学的概念,结合后方法教学的原则和理念,指出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应当提高教师的主体地位,赋权增能,从体制上根本改革教学。教师应...
文章从讨论历年来英语教学方法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引入后方法教学的概念,结合后方法教学的原则和理念,指出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应当提高教师的主体地位,赋权增能,从体制上根本改革教学。教师应当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全面的文化传授者转变,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方法
大学英语教师
角色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元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定位——评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化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3,共2页
电影是文化信息的有效载体,是本民族文化的浓缩,并且以其直观性、普及型、商业性,成为文化传播的有效工具。动画电影《功夫熊猫》成功地运用中国文化元素,取得了商业和文化上的巨大成功,同时引来很大争议:是好莱坞电影业对中国文...
电影是文化信息的有效载体,是本民族文化的浓缩,并且以其直观性、普及型、商业性,成为文化传播的有效工具。动画电影《功夫熊猫》成功地运用中国文化元素,取得了商业和文化上的巨大成功,同时引来很大争议:是好莱坞电影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还是外来文化的入侵。为此,要从文化视角和深度分析电影的文化因素,重新认识多元文化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价值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价值定位
文化认同
文化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林·鲍威尔的领导之道
3
作者
宋昊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8-29,共2页
1937年,科林·鲍威尔出生于美国纽约哈莱姆区的一个贫困黑人家庭。父亲是一家航运公司的小职员,母亲是裁缝工人。他既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财产,但是,就是这个出生在贫困黑人家庭的小男孩,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美国第一位...
1937年,科林·鲍威尔出生于美国纽约哈莱姆区的一个贫困黑人家庭。父亲是一家航运公司的小职员,母亲是裁缝工人。他既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财产,但是,就是这个出生在贫困黑人家庭的小男孩,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国务卿、美国四星上将,在美国四任总统(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班子中担任过不同的高级职务,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三位由职业军人转任的国务卿(前两位是杜鲁门总统时代的马歇尔将军以及里根总统时代的黑格尔将军)。他德高望重、办事沉稳、实战经验丰富,深得美军三军和各界人士的尊敬。在种族意识非常强烈的美国,鲍威尔以他独有的个人魅力赢得了白人和黑人共同的爱戴和尊敬,是美国真正实现“美国梦”的黑人典型代表之一。他曾经说过:“所谓领导,就是做出管理科学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来。”鲍威尔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下面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威尔
领导
美国历史
家庭背景
1937年
“美国梦”
航运公司
高级职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约塞连的“反英雄”形象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05-106,共2页
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是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反战喜剧片。它根据美国黑色幽默大师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虽然改编剧本对小说的情节略有改动,但其中主要人物约塞连(John Yossarian)的...
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是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反战喜剧片。它根据美国黑色幽默大师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虽然改编剧本对小说的情节略有改动,但其中主要人物约塞连(John Yossarian)的“反英雄”形象依然和小说中一样鲜明生动,值得探讨。本文从小说文本和电影剧本的角度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瑟夫·海勒
电影改编
电影剧本
反英雄
黑色幽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塞尔姆《玻璃山》隐喻特征评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史丽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Z期83-84,共2页
《玻璃山》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当中杰出人物巴塞尔姆创作的作品,学界关于这部小说的解读常常带着较强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或是纯粹建立于作品本身基础上来解析,却忽略了创作者原本的写作动机、思想、心态对这部作品产生的作用,因而令小说潜...
《玻璃山》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当中杰出人物巴塞尔姆创作的作品,学界关于这部小说的解读常常带着较强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或是纯粹建立于作品本身基础上来解析,却忽略了创作者原本的写作动机、思想、心态对这部作品产生的作用,因而令小说潜藏于更深处的内涵并未得以展示。笔者这篇文章自隐喻视角来对这部作品展开多方位解析,探讨创作者借用"玻璃山"这样一个喻体想要达到的隐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山》
巴塞尔姆
隐喻
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的语言风格
6
作者
史丽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Z期39-40,共2页
威廉·莎士比亚作为世界文坛中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对世界文学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莎士比亚戏剧中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口语简洁化和个性化。《仲夏夜之梦》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充满着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将重点研究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作为世界文坛中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对世界文学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莎士比亚戏剧中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口语简洁化和个性化。《仲夏夜之梦》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充满着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将重点研究莎士比亚戏剧《仲夏夜之梦》,通过研究这部喜剧的语言特点来深入探讨莎士比亚的写作技巧。并深入作品深处感悟莎士比亚的语言天赋,将作者创作时的感悟与理念更完整地展现给大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仲夏夜之梦》
戏剧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方法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思考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向辉
机构
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57,共2页
文摘
文章从讨论历年来英语教学方法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引入后方法教学的概念,结合后方法教学的原则和理念,指出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应当提高教师的主体地位,赋权增能,从体制上根本改革教学。教师应当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全面的文化传授者转变,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后方法
大学英语教师
角色转换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定位——评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化宇
机构
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3,共2页
文摘
电影是文化信息的有效载体,是本民族文化的浓缩,并且以其直观性、普及型、商业性,成为文化传播的有效工具。动画电影《功夫熊猫》成功地运用中国文化元素,取得了商业和文化上的巨大成功,同时引来很大争议:是好莱坞电影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还是外来文化的入侵。为此,要从文化视角和深度分析电影的文化因素,重新认识多元文化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价值定位。
关键词
文化价值定位
文化认同
文化入侵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林·鲍威尔的领导之道
3
作者
宋昊阳
机构
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8-29,共2页
文摘
1937年,科林·鲍威尔出生于美国纽约哈莱姆区的一个贫困黑人家庭。父亲是一家航运公司的小职员,母亲是裁缝工人。他既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财产,但是,就是这个出生在贫困黑人家庭的小男孩,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国务卿、美国四星上将,在美国四任总统(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班子中担任过不同的高级职务,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三位由职业军人转任的国务卿(前两位是杜鲁门总统时代的马歇尔将军以及里根总统时代的黑格尔将军)。他德高望重、办事沉稳、实战经验丰富,深得美军三军和各界人士的尊敬。在种族意识非常强烈的美国,鲍威尔以他独有的个人魅力赢得了白人和黑人共同的爱戴和尊敬,是美国真正实现“美国梦”的黑人典型代表之一。他曾经说过:“所谓领导,就是做出管理科学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来。”鲍威尔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下面将详细分析。
关键词
鲍威尔
领导
美国历史
家庭背景
1937年
“美国梦”
航运公司
高级职务
分类号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D77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约塞连的“反英雄”形象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岩
机构
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05-106,共2页
文摘
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是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反战喜剧片。它根据美国黑色幽默大师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虽然改编剧本对小说的情节略有改动,但其中主要人物约塞连(John Yossarian)的“反英雄”形象依然和小说中一样鲜明生动,值得探讨。本文从小说文本和电影剧本的角度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约瑟夫·海勒
电影改编
电影剧本
反英雄
黑色幽默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塞尔姆《玻璃山》隐喻特征评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史丽萍
机构
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Z期83-84,共2页
文摘
《玻璃山》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当中杰出人物巴塞尔姆创作的作品,学界关于这部小说的解读常常带着较强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或是纯粹建立于作品本身基础上来解析,却忽略了创作者原本的写作动机、思想、心态对这部作品产生的作用,因而令小说潜藏于更深处的内涵并未得以展示。笔者这篇文章自隐喻视角来对这部作品展开多方位解析,探讨创作者借用"玻璃山"这样一个喻体想要达到的隐喻效果。
关键词
《玻璃山》
巴塞尔姆
隐喻
后现代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的语言风格
6
作者
史丽萍
机构
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Z期39-40,共2页
文摘
威廉·莎士比亚作为世界文坛中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对世界文学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莎士比亚戏剧中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口语简洁化和个性化。《仲夏夜之梦》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充满着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将重点研究莎士比亚戏剧《仲夏夜之梦》,通过研究这部喜剧的语言特点来深入探讨莎士比亚的写作技巧。并深入作品深处感悟莎士比亚的语言天赋,将作者创作时的感悟与理念更完整地展现给大众。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仲夏夜之梦》
戏剧语言
分类号
I561.07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方法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思考
刘向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元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定位——评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陈化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科林·鲍威尔的领导之道
宋昊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约塞连的“反英雄”形象
王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巴塞尔姆《玻璃山》隐喻特征评析
史丽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的语言风格
史丽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