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认知加工偏好 被引量:29
1
作者 陈红 冯文峰 黄希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09-818,共10页
基于负面身体自我图式理论,采用词汇判断任务的实验范式,探讨负面身体自我者的认知加工偏好。研究1考察胖负面身体自我大学生对胖相关的身体信息词加工偏好,结果表明,加工胖身体相关词的编码速度比对照组显著更快,对胖消极和隐喻词偏好... 基于负面身体自我图式理论,采用词汇判断任务的实验范式,探讨负面身体自我者的认知加工偏好。研究1考察胖负面身体自我大学生对胖相关的身体信息词加工偏好,结果表明,加工胖身体相关词的编码速度比对照组显著更快,对胖消极和隐喻词偏好量大于积极词。研究2考察瘦负面身体自我大学生对瘦相关的身体信息词的加工偏好,发现对瘦相关词的编码速度显著比对照组更快,但对瘦积极词、消极词、隐喻词、形似词编码的偏好量不存在差异。结果支持负面身体自我图式指导认知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身体自我 加工偏好 编码 反应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预期与认知方式对负面情绪的交互调节 被引量:29
2
作者 杨洁敏 张蜀 +1 位作者 袁加锦 刘光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12-1323,共12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对负性事件发生之前预先的心理准备,即心理预期,能有效降低负性事件发生后的情绪影响,但预期过程本身却导致情绪相关神经环路的激活与主观焦虑体验。因此,采用适应性认知调节方式克服预期过程本身的负面情绪效应,以充分... 近年来,研究发现对负性事件发生之前预先的心理准备,即心理预期,能有效降低负性事件发生后的情绪影响,但预期过程本身却导致情绪相关神经环路的激活与主观焦虑体验。因此,采用适应性认知调节方式克服预期过程本身的负面情绪效应,以充分发挥事先预期的情绪调控优势,成为情绪调节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过度负性预期——对潜在负性事件不仅作负面心理预期同时以情绪化的认知方式应对该事件,是焦虑障碍的核心特征。因此,对焦虑症患者进行适应性认知方式的训练以消除其情绪化应对方式,最终减弱该人群对未知事件的过度负面预期,可能是焦虑障碍干预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必要综合行为学,多导外周生理记录与神经成像手段以揭示认知方式与心理预期对负面情绪的交互调节效应;旨在探求发挥心理预期情绪调节优势,减弱其情绪代价的方法;并为焦虑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 负性情绪 焦虑障碍 神经机制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悔的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 被引量:19
3
作者 索涛 冯廷勇 +1 位作者 王会丽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4-340,共7页
后悔是基于对不利或相对不利行为结果的反事实思维诱发的一种复杂的负性社会情绪,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决策和身心健康具有重大的影响。与失望情绪相比,后悔在现象学、产生条件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后悔不仅会受到个体的行为... 后悔是基于对不利或相对不利行为结果的反事实思维诱发的一种复杂的负性社会情绪,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决策和身心健康具有重大的影响。与失望情绪相比,后悔在现象学、产生条件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后悔不仅会受到个体的行为方式、人格特征、归因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结果信息属性的影响。后悔的预期和体验涉及的功能性脑区主要包括:眶额皮层、扣带前回、海马、杏仁核。研究后悔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后悔的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悔 失望 认知机制 神经基础 眶额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方式与认知训练对青少年情绪障碍易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袁加锦 刘莹莹 杨洁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62-1074,共13页
以往研究指出青少年阶段是情绪障碍的高发时期,各种情绪问题深刻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通过文献分析得出青春期压力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即个体对压力事件做出反应的稳定方式)可能是决定青少年情绪障碍易感程度的核心因素;而认知训练可降... 以往研究指出青少年阶段是情绪障碍的高发时期,各种情绪问题深刻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通过文献分析得出青春期压力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即个体对压力事件做出反应的稳定方式)可能是决定青少年情绪障碍易感程度的核心因素;而认知训练可降低该易感性,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了验证上述观点,综合采用行为调查与生理测量,EEG/ERP与fMRI手段,拟开展如下4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青春期发育阶段影响个体负性情绪易感性的大脑机制;2)认知应对方式与青春期发育阶段的交互作用对负性情绪易感性的影响及大脑机制;3)认知训练(包括注意训练、解释训练与接受训练)对健康青少年负面情绪易感性的调节作用及大脑可塑性机制;4)认知训练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症患者情绪应对方式与临床症状的影响及大脑可塑性机制。通过上述系列研究,揭示青少年更高情绪障碍易感性的认知神经机制,找出并培养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情绪应对方法,从而为情绪障碍的临床治疗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感性 青春期发展 应对方式 认知训练 情绪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建构 被引量:97
5
作者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3-603,共11页
通过对前期系列研究结果的梳理,建构出了涉及个人自立与人际自立两个方面共10种特质的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结构。根据理论构想,在5次预试的基础上编制出了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并对1723个有效被试进行了调查。将有效被试划分为两个样... 通过对前期系列研究结果的梳理,建构出了涉及个人自立与人际自立两个方面共10种特质的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结构。根据理论构想,在5次预试的基础上编制出了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并对1723个有效被试进行了调查。将有效被试划分为两个样本分别进行了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并根据有关结果确定了量表项目。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都检验了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结构。最后,对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结构的特点与维度含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立 自立人格 自立人格结构 量表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M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认知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蔚蔚 高飞 +2 位作者 蒋军 张继元 张庆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96-1606,共11页
本研究以自编情绪DRM词表为实验材料,用音乐诱发正常大学生被试正性、负性和中性心境,探讨在被试处于某种心境下时是否产生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现象、预警能否减少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发生。结果表明,正性关键诱饵在正性心境下的错误再... 本研究以自编情绪DRM词表为实验材料,用音乐诱发正常大学生被试正性、负性和中性心境,探讨在被试处于某种心境下时是否产生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现象、预警能否减少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发生。结果表明,正性关键诱饵在正性心境下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中性和负性心境,负性关键诱饵在负性心境下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中性和正性心境,说明正常被试也会产生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预警和无预警条件下被试对关键诱饵和心境一致性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无显著差异,说明外显的预警提示并不能消除部分由无意识产生的错误记忆和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研究结果支持记忆的扩散激活理论和情感的联想网络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M范式 预警 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数的认知机制:从注意到工作记忆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一峰 王荣燕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67-975,共9页
感数(subitizing)是对小数精确而迅速的知觉,它反映了有机体的一种基本数量表征能力。研究者曾一度认为感数是一个前注意的并行加工过程,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感数是需要注意资源的,但是注意资源假设不能有效解释感数与计数的分离。为... 感数(subitizing)是对小数精确而迅速的知觉,它反映了有机体的一种基本数量表征能力。研究者曾一度认为感数是一个前注意的并行加工过程,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感数是需要注意资源的,但是注意资源假设不能有效解释感数与计数的分离。为解决这一困惑,本文综述了感数和视空间工作记忆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观点来解释感数的认知机制: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决定了个体一次能精确知觉到的客体的数量,而注意决定了哪些信息进入视空间工作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数 认知机制 注意 视空间工作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类别学习的认知神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安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7,共10页
基于类别学习包含类别归纳、分类和认知控制3个子过程的假设,设计了人工类别学习的新任务,利用高密度ERP技术并结合偶极子源分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研究了人工类别学习的神经基础与机制。结果表明,人工类别学习涉及前扣带回、前额叶... 基于类别学习包含类别归纳、分类和认知控制3个子过程的假设,设计了人工类别学习的新任务,利用高密度ERP技术并结合偶极子源分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研究了人工类别学习的神经基础与机制。结果表明,人工类别学习涉及前扣带回、前额叶皮质和内侧颞叶等关键脑区,并在时间序列上显示了这些脑区扮演的不同作用。基于当前发现,我们从时-空水平上讨论了的人工类别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别归纳 分类 认知控制 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compl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倾人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及神经机制 被引量:41
9
作者 娄熠雪 蔡阿燕 +1 位作者 杨洁敏 袁加锦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55-1866,共12页
内—外倾人格(即外倾性)是与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格特质:该特质不但影响人类的适应能力与主观幸福感,还与焦虑、冲动等情绪—行为障碍的产生有密切关联。在以往研究中,外倾性与情绪健康的关系集中体现为内—外倾人格对情绪事件易感性... 内—外倾人格(即外倾性)是与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格特质:该特质不但影响人类的适应能力与主观幸福感,还与焦虑、冲动等情绪—行为障碍的产生有密切关联。在以往研究中,外倾性与情绪健康的关系集中体现为内—外倾人格对情绪事件易感性的影响,如外倾人格得分的增高伴随着对奖赏刺激更强的积极情绪反应水平。然而,上述联系也有可能是由于外倾性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情绪调节特点导致。因此,可通过系统操纵外倾性人格因素与情绪调节方式,从外倾性人格特质对情绪调节方式及调节效果影响的角度,深入探讨外倾性和人类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拟综合使用行为调查与生理测量、EEG/ERP与f MRI手段,开展如下三个层面的研究工作:1)情绪调节问卷的编制及内、外倾人群情绪调节策略的比较研究;2)外倾性对情绪调节的影响及其脑机制研究,探讨认知情绪调节的生理变化、时间进程及神经基础与内—外倾人格的关系;3)情绪稳定性不同的内、外倾人群其情绪调节的特点及其脑机制研究。通过上述系列研究,深化对情绪与人格关系的认识,从而为心理健康的维护,情绪障碍的治疗及相关疗法的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倾性 情绪调节 大脑机制 情绪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凤 李红 +3 位作者 龙长权 陈庆飞 王荣燕 李富洪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68-1276,共9页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推导至一般的高级认知过程,其认知神经机制是当前研究的新方向。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发现:(1)归纳推理的核心过程与前额叶和晚期ERP成分密切相关;(2)归纳推理可能存在双系统;(3)归纳推理过程中大脑偏侧化的现象存在争议...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推导至一般的高级认知过程,其认知神经机制是当前研究的新方向。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发现:(1)归纳推理的核心过程与前额叶和晚期ERP成分密切相关;(2)归纳推理可能存在双系统;(3)归纳推理过程中大脑偏侧化的现象存在争议。以上三个问题需要后续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纳推理 神经机制 前额叶 晚期ERP成分 双系统 偏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 被引量:55
11
作者 潘彦谷 刘衍玲 +2 位作者 马建苓 冉光明 雷浩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11-2021,共11页
共情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共情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独立成分。情感共情的神经网络包括前脑岛(AI)、前扣带回(ACC)以及镜像神经系统(MNS),认知共情的核心脑区是腹内侧前额叶(vmPFC)。共... 共情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共情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独立成分。情感共情的神经网络包括前脑岛(AI)、前扣带回(ACC)以及镜像神经系统(MNS),认知共情的核心脑区是腹内侧前额叶(vmPFC)。共情的神经网络在个体发展中逐渐成熟并受到认知评价的调节。另外,催产素和催产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共情密切联系。未来应该深入研究躯体感觉皮质在疼痛共情中的作用,共情和亲身情感体验的神经网络的区别,开展催产素改善共情缺陷个体的干预研究,采用脑成像基因技术研究基因多态性与共情神经网络的关系以及提高共情研究范式的生态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脑机制 神经发展 认知调节 催产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感官线索整合的理论模型 被引量:40
12
作者 文小辉 刘强 +4 位作者 孙弘进 张庆林 尹秦清 郝明洁 牟海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9-666,共8页
日常生活中,人脑能联合来自不同感官通道的线索对外部世界中的物体和事件进行感知。这些感官通道采用不同的参照系来表征物体的特征和位置;而且各种线索的可靠性也不恒定,根据环境而改变。但是人脑依然能够有效地整合这些线索,对物体和... 日常生活中,人脑能联合来自不同感官通道的线索对外部世界中的物体和事件进行感知。这些感官通道采用不同的参照系来表征物体的特征和位置;而且各种线索的可靠性也不恒定,根据环境而改变。但是人脑依然能够有效地整合这些线索,对物体和事件进行正确的感知。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评述了多感官线索整合的几种理论模型及其验证结果,其中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贝叶斯统计优化模型。未来的研究应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脑成像技术对多感官线索整合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官整合 通道精确 贝叶斯 最大似然估计 整合的时间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自尊水平者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李海江 杨娟 +1 位作者 贾磊 张庆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7-916,共10页
本研究分别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角度出发,以大学生情绪面孔(高兴,中性,愤怒)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空间线索任务"实验范式,探讨不同自尊水平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在无效线索条件下,低外显自尊个体对以... 本研究分别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角度出发,以大学生情绪面孔(高兴,中性,愤怒)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空间线索任务"实验范式,探讨不同自尊水平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在无效线索条件下,低外显自尊个体对以愤怒为提示线索的靶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高兴和中性,说明低外显自尊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愤怒)的注意偏向是一种注意的解脱困难;高内隐自尊个体在无效线索条件下,对以高兴和愤怒为提示线索的靶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说明高内隐自尊个体更易受到情绪性信息(愤怒和高兴)的吸引,是一种选择性的注意维持倾向,表现为注意的解脱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 内隐自尊 注意偏向 注意解脱 注意警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及神经机制 被引量:132
14
作者 袁加锦 汪宇 +1 位作者 鞠恩霞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99-1908,共10页
已有研究表明,情绪加工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这主要表现为女性人群具有情绪识别优势,更好的情绪记忆能力与更强的负性情绪易感性。此外,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也表现为情绪调节过程的不同:相比男性,女性更善于抑制情绪行为,却较难通过认知策... 已有研究表明,情绪加工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这主要表现为女性人群具有情绪识别优势,更好的情绪记忆能力与更强的负性情绪易感性。此外,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也表现为情绪调节过程的不同:相比男性,女性更善于抑制情绪行为,却较难通过认知策略调节负性情绪。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有重要生理基础,与情绪脑结构,荷尔蒙水平的男女差异有关。同时,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同女性更高的情绪障碍易感性有着密切联系:不善于调节负性情绪,及更强的消极情绪易感性可能是女性更易患情绪障碍的重要原因。从情绪加工角度探讨情绪障碍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对于情绪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加工 性别差异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型表征对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启发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田燕 罗俊龙 +2 位作者 李文福 邱江 张庆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9-628,共10页
以32个科学发明创造问题为实验材料,采用"学习8个原型-测试8个问题"的两阶段实验范式,通过操纵原型学习条件(是否有标识或插图)考察了原型的知识表征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启发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标识对原型的激活率在无插... 以32个科学发明创造问题为实验材料,采用"学习8个原型-测试8个问题"的两阶段实验范式,通过操纵原型学习条件(是否有标识或插图)考察了原型的知识表征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启发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标识对原型的激活率在无插图水平上有显著影响,有标识比无标识原型的激活率更高,在有插图水平上无显著影响;插图对原型的激活率有显著影响,有插图比无插图原型的激活率更高。2)标识和插图都对问题解决的正确率有显著影响,有标识比无标识正确率更高,有插图比无插图正确率更高。3)标识和插图在原型激活率和问题解决正确率上都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反映出原型启发的思维过程是复杂的,表现出灵活性、经济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问题解决 启发效应 关键启发信息 图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SST)对唾液皮质醇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0
16
作者 杨娟 侯燕 +1 位作者 杨瑜 张庆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3-409,共7页
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TSST)是国外应用广泛的社会心理应激测试手段,然而还没有研究对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报告。本研究以健康大学生为被试,分别采用主观应激报告(简明心境量表和5点量表)和客观应激参数(心率... 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TSST)是国外应用广泛的社会心理应激测试手段,然而还没有研究对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报告。本研究以健康大学生为被试,分别采用主观应激报告(简明心境量表和5点量表)和客观应激参数(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为指标,探讨TSST在中国的适用情况以及性别因素对个体在TSST应激情境中的影响。结果发现,TSST诱发了中国被试显著的应激反应,在经历了TSST情境后,被试主观报告紧张水平增加,同时心跳加速,唾液皮质醇水平增加。即使女性被试主观报告紧张与不安的程度显著高于男性,但是男性和女性在TSST应激情境下的心跳和唾液皮质醇指标没有差异。研究结果提示,TSST在中国被试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以利用其开展与社会心理应激相关的研究。男女被试在与成就动机相关的应激源(例如,TSST)中的客观应激参数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 简明心境量表 心率 唾液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与情绪对顿悟的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亚丹 马文娟 +1 位作者 罗俊龙 张庆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共13页
以汉字字谜为材料,采用"原型学习-问题测试"范式,考察不同竞争水平(高、中、低竞争强度和无竞争)情境下诱发的情绪效价(积极、中性和消极)对顿悟中的原型启发的影响。结果发现:1)竞争水平对字谜问题解决中的原型启发有显著影... 以汉字字谜为材料,采用"原型学习-问题测试"范式,考察不同竞争水平(高、中、低竞争强度和无竞争)情境下诱发的情绪效价(积极、中性和消极)对顿悟中的原型启发的影响。结果发现:1)竞争水平对字谜问题解决中的原型启发有显著影响,低强度竞争水平最有利于靶字谜问题的解决,中等强度和高强度下效果次之,无竞争条件下效果最差;2)诱发情绪对靶字谜问题解决的原型启发也有显著影响,消极情绪和中性情绪下比积极情绪下靶字谜的正确率更高;3)有无竞争与情绪效价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体现了竞争和情绪这两种动力相关因素在原型启发中的动力作用不是独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悟 原型启发 汉语字谜 情绪 竞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自尊个体对拒绝性信息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41
18
作者 李海江 杨娟 +2 位作者 袁祥勇 覃义贵 张庆林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04-1613,共10页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情感性评价,影响着个体对周围环境的应对方式。低自尊个体由于容易知觉到外部的拒绝性信息,也更倾向于将别人的行为知觉为拒绝,因而存在对拒绝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本文首先综述了低自尊个体的认知与行为特点,其次简单...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情感性评价,影响着个体对周围环境的应对方式。低自尊个体由于容易知觉到外部的拒绝性信息,也更倾向于将别人的行为知觉为拒绝,因而存在对拒绝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本文首先综述了低自尊个体的认知与行为特点,其次简单介绍了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常用研究范式(Stroop范式、点探测任务、空间线索任务、惊吓探测范式、注意监测任务、注意转移任务),随后列举了解释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理论(社会计量理论、关系图式理论、注意成分说、注意控制说),最后总结了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脑机制研究。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自尊结构的复杂性,注意偏向的信息加工阶段性及其脑机制,注意训练的作用机制及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本土研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自尊 注意偏向 拒绝性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大山 史慧颖 +2 位作者 刘威 邱江 范丰慧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89-1798,共10页
已有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成果揭示,抑郁症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脑前额叶皮层结构和功能受损。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作为一种无创脑刺激,选取前额叶皮层作为刺激区域,通过调节皮层兴奋性来治疗抑郁症,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和改善受损的... 已有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成果揭示,抑郁症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脑前额叶皮层结构和功能受损。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作为一种无创脑刺激,选取前额叶皮层作为刺激区域,通过调节皮层兴奋性来治疗抑郁症,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和改善受损的认知功能,疗效明显且持久稳定。针对t DCS在抑郁症治疗研究中的问题,未来可从有效性、个体差异以及预防干预等六个方面进一步研究,以期t DCS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有更为广泛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性情绪刺激效价强度的变化对外倾个体注意的调制作用 被引量:22
20
作者 何媛媛 袁加锦 +1 位作者 伍泽莲 李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58-1164,共7页
大量研究证明外倾性与正性情绪相关,且已有行为和fMRI研究表明外倾个体对正性刺激存在注意偏向。研究假设外倾个体对正性情绪刺激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且注意程度受正性刺激效价强度变化的调制。实验采用内隐情绪任务和改进后的oddball范... 大量研究证明外倾性与正性情绪相关,且已有行为和fMRI研究表明外倾个体对正性刺激存在注意偏向。研究假设外倾个体对正性情绪刺激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且注意程度受正性刺激效价强度变化的调制。实验采用内隐情绪任务和改进后的oddball范式,利用ERP技术高度精确的时间分辨率,在一个较短的时间窗口内考察外倾被试在三种效价条件下(极端正性刺激,中等正性刺激,中性刺激)与注意相关的P2波幅是否两两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外倾被试组在三种条件下P2波幅两两差异显著,且极端正性刺激诱发的P2波幅最大,中等正性刺激诱发的P2波幅次之,中性刺激诱发的P2波幅最小;非外倾被试组的P2波幅在三种情况下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从ERP的角度证明了外倾被试对正性刺激存在注意偏向,且注意程度随正性刺激效价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倾个体 注意偏向 正性刺激 ERP 效价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