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Q值小型化氢频标蓝宝石微波腔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王暖让 周铁中 +2 位作者 高连山 杨春涛 冯克明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86,共5页
针对蓝宝石氢原子频标的小型化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微波腔参数的求解方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提出了设计小型微波腔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腔频率、Q值随腔尺寸及填充蓝宝石尺寸的变化关系,在保证温度系数的前提下,获得一种高Q值、小... 针对蓝宝石氢原子频标的小型化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微波腔参数的求解方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提出了设计小型微波腔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腔频率、Q值随腔尺寸及填充蓝宝石尺寸的变化关系,在保证温度系数的前提下,获得一种高Q值、小尺寸宝石的小型化腔,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验证及优化,最后通过实验测得了该微波腔的参数,与仿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实验得到该腔的Q值为68000,温度系数为-59.7kHz/℃,圆柱腔的外径为153mm,高度为172mm,与传统微波腔的参数(其中Q值50000,温度系数-62kHz/℃,腔外径176mm)相比有较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原子频标 小型化 蓝宝石微波腔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Sr/(90)^Y放射源及外推电离室蒙特卡罗模型建立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4
2
作者 滕忠斌 宋明哲 +2 位作者 王红玉 魏可新 刘蕴韬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12-1517,共6页
针对β射线次级标准装置(BSS2)中的(90)^Sr/(90)^Y放射源以及PTW23392型外推电离室进行蒙特卡罗(MC)建模。使用BEAMnrc计算(90)^Sr/(90)^Y放射源在不同校准位置处产生的组织深度剂量曲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 针对β射线次级标准装置(BSS2)中的(90)^Sr/(90)^Y放射源以及PTW23392型外推电离室进行蒙特卡罗(MC)建模。使用BEAMnrc计算(90)^Sr/(90)^Y放射源在不同校准位置处产生的组织深度剂量曲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差异,修正放射源MC模型。此外,对外推电离室的外推曲线、校准位置处的组织透射因子和组织吸收剂量率进行模拟计算。在距离放射源30 cm和使用展平过滤的条件下,外推曲线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组织透射因子和组织吸收剂量率的模拟结果与校准证书值相差分别在1.43%和2.11%之内。最终建立了较为准确的(90)^Sr/(90)^Y放射源和外推电离室的MC模型,研究结果可以为计算β参考辐射场中的注量谱、剂量转换系数和外推电离室相关的修正因子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β参考辐射 外推电离室 深度剂量曲线 组织吸收剂量率 蒙特卡罗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一号时间传递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志强 张静 杨军 《电子测量技术》 2009年第8期16-19,共4页
本文介绍了北斗定位和北斗授时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北斗一号的授时能力。实验中测量本地UTC时间的秒脉冲与北斗接收机输出的秒脉冲之间的时差。每秒测量一次,连续测量780s;重复测量10次。对于每次测量得到的780s的测量值,每15s... 本文介绍了北斗定位和北斗授时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北斗一号的授时能力。实验中测量本地UTC时间的秒脉冲与北斗接收机输出的秒脉冲之间的时差。每秒测量一次,连续测量780s;重复测量10次。对于每次测量得到的780s的测量值,每15s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二次项拟合,计算该测量时间段中点的拟合值,得到52个时差拟合值,再由该52个时差拟合值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计算该次测量时间起点的拟合值,得到本地UTC时间的秒脉冲与北斗接收机输出的秒脉冲的时差测量值。实验测得北斗单向授时的定时偏差为44.1ns,定时稳定度为6.5ns,该结果要好于目前报道的北斗单向授时100ns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一号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授时 秒脉冲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Q超导谐振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琼 王暖让 +1 位作者 杨仁福 高连山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9-83,共5页
针对频率标准用超导腔的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及CST仿真优化得到了一种高Q纯铌超导谐振腔的设计。所设计超导腔工作模式为TM010模,谐振频率为4.452GHz,Q值在液氦温度4.2K时达到3.4×107,在减压降温到2K左右时达到1.9×109,实验结... 针对频率标准用超导腔的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及CST仿真优化得到了一种高Q纯铌超导谐振腔的设计。所设计超导腔工作模式为TM010模,谐振频率为4.452GHz,Q值在液氦温度4.2K时达到3.4×107,在减压降温到2K左右时达到1.9×109,实验结果与设计结果一致,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实验装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谐振腔 耦合 超导稳频振荡器 Q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T的伪码捕获技术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学运 张升康 +1 位作者 王海峰 王宏博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介绍了快速傅里叶变换捕获技术的算法及原理,设计了一种FFT伪码快速捕获的硬件实现方案和测试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整个系统的结构。借助FPGA平台进行开发验证,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和QuartusII内嵌的逻辑分析仪SignalTapⅡ进行仿真测试,系... 介绍了快速傅里叶变换捕获技术的算法及原理,设计了一种FFT伪码快速捕获的硬件实现方案和测试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整个系统的结构。借助FPGA平台进行开发验证,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和QuartusII内嵌的逻辑分析仪SignalTapⅡ进行仿真测试,系统仿真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捕获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并已经应用于GNSS接收机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傅里叶变换 伪码捕获 扩频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态载荷下光纤光栅传感器敏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曾捷 王文娟 +3 位作者 王博 王鑫伟 张先辉 宋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7-402,共6页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板结构动静态载荷监测需求,研究了基于铝合金板结构的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感知特性。从静载监测角度,得到光纤光栅传感器中心波长偏移量与加载距离、载荷大小和加载角度的对应关系。从动载监测角度...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板结构动静态载荷监测需求,研究了基于铝合金板结构的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感知特性。从静载监测角度,得到光纤光栅传感器中心波长偏移量与加载距离、载荷大小和加载角度的对应关系。从动载监测角度,分别得到在不同加载距离和不同加载夹角的载荷作用下,光栅中心波长最大峰值幅度和基于小波包分解的能量谱特征随冲击载荷属性变化的响应特性。研究表明在动静态载荷作用下,光纤光栅传感器中心波长偏移量随加载载荷的增大而呈现良好的单调递增关系。此外,光纤光栅传感器还具有较好的载荷-方向敏感特性,传感器响应灵敏度随着加载夹角增大而逐渐提高。这些特性能够为进一步开展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板结构动静态载荷辨识与损伤监测提供有益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器 动/静态载荷 敏感特性 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测振仪独立线性度的测量不确定度 被引量:7
7
作者 梁志国 李新良 孟晓风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247,共6页
介绍了用最小二乘法评价外差式激光测振仪信号处理电路线性度指标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过程。讨论了影响线性度测量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信号源误差、被校仪器响应误差、被校仪器线性度、标准仪器测量误差等等。... 介绍了用最小二乘法评价外差式激光测振仪信号处理电路线性度指标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过程。讨论了影响线性度测量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信号源误差、被校仪器响应误差、被校仪器线性度、标准仪器测量误差等等。给出了减小线性度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措施:①环境控制措施,以减少环境带来的不确定度;②选取高精度信号,以减少信号源误差带来的不确定度;③选取高精度标准测量仪器,以减少测量误差带来的不确定度。对一个实例,给出了激光测振仪信号处理电路线性度指标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结果。该过程及结论可应用在相应参数的计量校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激光测振仪 线性度 不确定度分析 最小二乘法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束γ射线电离室复合效应修正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明哲 滕忠斌 +4 位作者 倪宁 侯金兵 张曦 魏可新 刘蕴韬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30,共6页
该文总结目前国内外文献中用于获得电离室复合效应修正因子ks的3种方法:实验外推法、双电压法以及Nital方法。在137Csγ射线辐射场中,分别使用上述3种方法计算300 cm3球型石墨空腔电离室的ks,并详细地给出评估ks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在6... 该文总结目前国内外文献中用于获得电离室复合效应修正因子ks的3种方法:实验外推法、双电压法以及Nital方法。在137Csγ射线辐射场中,分别使用上述3种方法计算300 cm3球型石墨空腔电离室的ks,并详细地给出评估ks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在60Coγ射线辐射场中,以同样的方式获得3种方法下的10 cm3球型石墨空腔电离室的ks。结果显示,对于10 cm3和300 cm3电离室,由不同方法得到的复合修正因子ks相差在0.64%之内。并且在60Coγ射线辐射场中,通过比较1/I与1/V和1/V2的线性关系,得出剂量率在不大于38.65(66) Gy/h时10 cm3电离室的初始复合修正为复合效应修正的主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计量学 复合效应修正 Nital方法 电离室 连续束γ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制备^(241)Am α放射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鹏 林敏 +7 位作者 徐利军 陈细林 夏文 张卫东 贾雪文 陈义珍 崔莹 罗瑞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3,共6页
针对目前核电站安全运行实时监测中对高分辨率241 Am作为稳峰源的需求,建立了一种高分辨率α放射源制备方法——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并设计了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制备放射源的装置和流程。以241 Am为研究对象,对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 针对目前核电站安全运行实时监测中对高分辨率241 Am作为稳峰源的需求,建立了一种高分辨率α放射源制备方法——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并设计了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制备放射源的装置和流程。以241 Am为研究对象,对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制备放射源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在沉积槽单侧施加磁场使沉积源片中心处的磁感应强度B=0.193T、(NH_4)_2SO_4电解液浓度0.5mol/L、电流密度180mA/cm^2、沉积液pH=2.0~2.5、电极间距5mm、沉积时间1h。结果显示,241 Am可定量沉积在不锈钢阴极源片上,沉积效率近100%,且所制源的能量分辨率较不加磁场时提高了15.0%。所制源的牢固性和均匀性检验结果表明,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所制备的241 Amα放射源的牢固性和均匀性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 α放射源 高分辨率 241Am 沉积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氢频标蓝宝石微波腔的仿真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暖让 王勇 +4 位作者 吴琼 周铁中 高连山 冯克明 杨春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6-1190,共5页
针对蓝宝石微波腔的设计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计算蓝宝石微波腔参数的公式。利用计算机编程,分析了TE011模式下的谐振频率,以及Q值随腔尺寸、填充介质(蓝宝石)厚度的变化关系并画出曲线,得到了设计优化微波谐振腔的依据。根据得到的... 针对蓝宝石微波腔的设计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计算蓝宝石微波腔参数的公式。利用计算机编程,分析了TE011模式下的谐振频率,以及Q值随腔尺寸、填充介质(蓝宝石)厚度的变化关系并画出曲线,得到了设计优化微波谐振腔的依据。根据得到的依据设计了一种新腔型并利用软件进行优化仿真,新微波腔的无载Q值为67 603,腔外径为160 mm,Q×η为37 857.7,腔频率温度系数为-64.9 kHz/K。与前微波腔相比,具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原子频标 小型化 软件仿真 蓝宝石微波腔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级钛宝石飞秒激光放大装置中的同步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环 王鹏 +1 位作者 滕浩 魏志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3-958,共6页
讨论了TW级飞秒激光放大装置中的同步时序系统原理,介绍了自行设计并建造的3套频率成分各异的TW级钛宝石飞秒激光放大装置,其中"极光Ⅱ"和"Titan"为两级放大系统,前者预放大与主放大重复频率均为10 Hz,后者采用1 kH... 讨论了TW级飞秒激光放大装置中的同步时序系统原理,介绍了自行设计并建造的3套频率成分各异的TW级钛宝石飞秒激光放大装置,其中"极光Ⅱ"和"Titan"为两级放大系统,前者预放大与主放大重复频率均为10 Hz,后者采用1 kHz的预放大和10 Hz的主放大,"极光Ⅲ"为多级放大系统,预放大重复频率为10 Hz,主放大分别为1 Hz和15 min输出一发。针对各个放大装置的不同特点和对同步精度的具体要求,自行设计并建造了不同的同步时序控制系统,实现了各个激光放大系统的有效运转,同步精度达到200 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预放大 主放大 同步 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原子重力仪的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两种稳频方法比较(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慧娟 茹宁 王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5,共9页
在铷原子气室中实现了饱和吸收谱稳频法和消多普勒的双色谱稳频法,以给在建的原子干涉重力仪系统选择合适的激光稳频方法。介绍了两种稳频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验细节。通过调整光路设计、自制低噪声光电探测器以及应用数字锁定模块,获得... 在铷原子气室中实现了饱和吸收谱稳频法和消多普勒的双色谱稳频法,以给在建的原子干涉重力仪系统选择合适的激光稳频方法。介绍了两种稳频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验细节。通过调整光路设计、自制低噪声光电探测器以及应用数字锁定模块,获得了良好的鉴频误差信号。每种方法都搭建了两套稳频系统并在3000s采集时间内保持锁定。激光器在经饱和吸收法和消多普勒双色谱法锁定后,激光频率波动分别为16.2kHz和31.4kHz,相应于在10s采样时间下分别获得4.21×10^(-11)和8.18×10^(-11)的频率稳定度;相比之下,激光器自由运转时,频率波动和稳定度分别为629kHz和1.64×10-9。在原子重力仪系统小型化的需求下详述了两种稳频方法的优缺点,比较而得消多普勒的双色谱稳频法在原子干涉重力仪的小型化模块化发展方向不失为具有潜力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频 外腔半导体激光器 饱和吸收谱 消多普勒的双色谱 阿伦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工作场所模拟中子参考辐射场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毅娜 王志强 +4 位作者 李春娟 刘蕴韬 陈军 李玮 骆海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76-2480,共5页
利用串列加速器T(d,n)4He反应产生的14.8 MeV中子,以及适当的中子慢化散射装置建立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压水堆典型工作场所模拟中子参考辐射场。对不同中子慢化散射材料组合下的中子能谱及中子周围剂量当量进行了测量,并校准了2台典型结构... 利用串列加速器T(d,n)4He反应产生的14.8 MeV中子,以及适当的中子慢化散射装置建立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压水堆典型工作场所模拟中子参考辐射场。对不同中子慢化散射材料组合下的中子能谱及中子周围剂量当量进行了测量,并校准了2台典型结构的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仪。将模拟中子参考辐射场下的校准因子和放射性核素中子源参考辐射场下的校准因子进行比较,发现放射性核素中子源参考辐射场下的校准因子明显偏高,且仪表类型不同,偏高的程度也有所区别,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类型仪表的能量响应不同。相比之下,模拟中子参考辐射场更适合用于反应堆工作场所的中子剂量仪表的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慢化散射装置 模拟中子参考辐射场 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仪 校准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综合脉冲星时算法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仲崇霞 杨廷高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5-437,共13页
由单颗脉冲星定义的脉冲星时受多种噪声源的影响,其短期和长期稳定度都不够好.为了削弱这些噪声源对单脉冲星时的影响,可以采取合适的算法对多个单脉冲星时进行综合得到综合脉冲星时,从而提高综合脉冲星时的长期稳定度.文中介绍4种综合... 由单颗脉冲星定义的脉冲星时受多种噪声源的影响,其短期和长期稳定度都不够好.为了削弱这些噪声源对单脉冲星时的影响,可以采取合适的算法对多个单脉冲星时进行综合得到综合脉冲星时,从而提高综合脉冲星时的长期稳定度.文中介绍4种综合脉冲星时算法:经典加权算法、小波分析算法、维纳滤波算法和小波域中的维纳滤波算法,将这4种算法分别应用于Arecibo天文台对两颗毫秒脉冲星PSR B1855+09和PSRB1937+21观测得到的计时残差并作出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脉冲星 普通 方法 诸多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复合材料板分布式光纤冲击判位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昊 曾捷 +3 位作者 王文娟 薛景锋 曹亮 梁大开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7-1052,共6页
针对加筋复合材料板结构冲击损伤监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冲击载荷快速判位方法。通过优化分布式光纤冲击监测网络布局,采用小波包分解方法得到冲击响应信号特征,构建了基于特定阶数能量谱幅值比的样本响应矩阵... 针对加筋复合材料板结构冲击损伤监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冲击载荷快速判位方法。通过优化分布式光纤冲击监测网络布局,采用小波包分解方法得到冲击响应信号特征,构建了基于特定阶数能量谱幅值比的样本响应矩阵。借助BP神经网络实现对加筋类航空板结构的快速冲击判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复合材料板 冲击 光纤光栅传感器 小波包分解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采样系统的修正与补偿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志国 孟晓风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提出一种针对非均匀采样失真的修正补偿方法。用正弦波激励与波形拟合,获得各子A/D的增益、直流偏移和相对于参考子A/D的延迟时间差。将各子A/D的采样序列叠加直流偏移修正因子使各直流偏移一致,补偿偏移采样失真,将各子A/D的样本序列... 提出一种针对非均匀采样失真的修正补偿方法。用正弦波激励与波形拟合,获得各子A/D的增益、直流偏移和相对于参考子A/D的延迟时间差。将各子A/D的采样序列叠加直流偏移修正因子使各直流偏移一致,补偿偏移采样失真,将各子A/D的样本序列乘以增益修正因子使各增益一致,补偿增益采样失真,通过等间隔采样插值运算,补偿采样延迟失真,获得均匀采样结果。在一组16个子A/D的仿真数据上的补偿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在具有8个子A/D的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的实测数据上的补偿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误差修正 补偿 非均匀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特征分析的光纤光栅腐蚀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俊 曾捷 +3 位作者 王博 王文娟 梁大开 刘晓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3-856,共4页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铝合金结构服役过程腐蚀监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铝质细管结构的预载荷型光纤光栅腐蚀传感器。给出了铝合金结构腐蚀在役监测机理,得到光纤光栅反射光谱特征与铝质细管厚度变化之间的理论关系模型,构建了酸碱环境下的...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铝合金结构服役过程腐蚀监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铝质细管结构的预载荷型光纤光栅腐蚀传感器。给出了铝合金结构腐蚀在役监测机理,得到光纤光栅反射光谱特征与铝质细管厚度变化之间的理论关系模型,构建了酸碱环境下的光纤光栅腐蚀监测试验系统。通过在细管内部配置不受力且仅感受温度变化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解决了被测目标的温度与应力交叉敏感问题。研究表明,这种铝质细管封装设计不仅可以感受腐蚀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还能够屏蔽外界腐蚀因素对管内光纤感知器件的干扰。随着金属管腐蚀程度加深,其管壁逐渐变薄,光纤光栅反射光谱逐渐向短波长方向偏移,且管壁厚度变化与光栅中心波长偏移量之间呈较好单调关系。这些特性能够为进一步开展基于光纤感知器件的机械结构在役腐蚀监测研究提供有益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光谱分析 铝质细管 腐蚀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蒙特卡罗程序高气压电离室能量响应特性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滕忠斌 宋明哲 +2 位作者 倪宁 张曦 田丽霞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0,共6页
蒙特卡罗程序常被用于高气压电离室能量响应特性的研究。但在相同辐射场条件下,用不同蒙特卡罗程序计算的高气压电离室能量响应的结果各不相同,与实验相比也存有差异。本次研究通过使用MCNP5、EGSnrc和FLUKA计算得到了低空气比释动能系... 蒙特卡罗程序常被用于高气压电离室能量响应特性的研究。但在相同辐射场条件下,用不同蒙特卡罗程序计算的高气压电离室能量响应的结果各不相同,与实验相比也存有差异。本次研究通过使用MCNP5、EGSnrc和FLUKA计算得到了低空气比释动能系列X射线和^Cs能量光子的高气压电离室的灵敏度因子,并与实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这三种MC程序计算的灵敏度因子基本一致,在.Cs光子能量时与实验结果相差均小于25%。通过比较各MC程序计算所用时间,发现EGSnrc计算效率最高。最后分析得到因为这三种MC程序对电子输运的处理方法的不同导致了计算结果和计算效率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气压电离室 MCNP EGSNRC FLUKA 能量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毫米波辐射计宽带亮温定标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年丰 杨于杰 +1 位作者 王伟 黄培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0-754,810,共6页
构建了国内首套微波毫米波辐射计宽带亮温定标系统,该系统由宽带标准黑体定标源、Dicke式标准辐射计、空间法黑体定标源发射率测量转台、高精度控温和测温装置组成。使国内具备了10 GHz^220 GHz频段辐射计校准、黑体定标源输出亮温值校... 构建了国内首套微波毫米波辐射计宽带亮温定标系统,该系统由宽带标准黑体定标源、Dicke式标准辐射计、空间法黑体定标源发射率测量转台、高精度控温和测温装置组成。使国内具备了10 GHz^220 GHz频段辐射计校准、黑体定标源输出亮温值校准、微波亮温定标过程不确定度分析能力的实验研究平台。最后基于建立的微波辐射计定标系统亮温传递模型,给出了更为细致的随定标环境温度变化的微波亮温系统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遥感 微波亮温 黑体定标源 Dicke式辐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信号模拟器通道群时延标定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世光 寇艳红 +1 位作者 杨军 王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8-2334,共7页
传统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模拟器通道群时延标定方法有相位翻转点法和相关峰法两种,两者均在零伪距或固定伪距的特殊仿真场景下进行测量,且在通道传输特性非理想的情况下测得的群时延均存在偏差.提出了基于闭环伪距测量的模拟... 传统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模拟器通道群时延标定方法有相位翻转点法和相关峰法两种,两者均在零伪距或固定伪距的特殊仿真场景下进行测量,且在通道传输特性非理想的情况下测得的群时延均存在偏差.提出了基于闭环伪距测量的模拟器通道群时延标定方法,并设计实现了GNSS信号模拟器通道群时延标定系统.首先,采用高速直接射频采样存储系统对模拟器正常星座动态仿真场景下输出的导航信号和秒脉冲(1 PPS)信号同时进行记录.其次,使用软件接收机对信号进行捕获跟踪,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判定1 PPS上升沿位置作为伪距观测历元时刻,对软件接收机的伪距观测量和模拟器仿真的伪距记录值做数据比对,得到模拟器的群时延标定值.最后,分别利用上述方法对两种商用模拟器的群时延进行了标定,实验结果表明,闭环伪距测量法有效可行,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7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模拟器 群时延 直接射频采样 软件接收机 三次样条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