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腰痛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秋水 牛升波 +3 位作者 李博 黄泽彬 石志才 杨长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腰痛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特征及其与慢性腰痛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249例慢性腰痛患者(腰痛组)和同期于该院体检的86例无腰痛症状成人(对照组)作为... 目的探讨慢性腰痛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特征及其与慢性腰痛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249例慢性腰痛患者(腰痛组)和同期于该院体检的86例无腰痛症状成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在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LL-TK、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SS-PT、LL-PI、矢状面躯干偏移(SVA)等矢状面参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矢状面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腰痛组的TK大于对照组,而LL-TK、SS、PI和SS-PT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间LL、PT、LL-PI和S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腰痛组与对照组的腰椎前凸类型均以2型(SS<35°、LL较小、腰椎前凸顶点位于L4)为主,分别占70.7%(176/249)和57.0%(49/86),两组的腰椎前凸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161,P=0.104)。结论慢性腰痛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无腰痛症状的成年人不同,慢性腰痛患者的多见大TK、小SS、小PI,提示这一特定模式与慢性腰痛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骨盆形态 矢状面平衡 脊柱-骨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牛升波 杨桓 +3 位作者 吴江红 杨明园 杨长伟 李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6-732,共7页
慢性腰痛在人群与个体一生中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对患者与社会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了重大经济负担,已经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慢性腰痛的发病机制与影响因素被陆续发现,诊断与治疗指南被持续更新。然而,因为缺乏明确的病因,慢... 慢性腰痛在人群与个体一生中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对患者与社会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了重大经济负担,已经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慢性腰痛的发病机制与影响因素被陆续发现,诊断与治疗指南被持续更新。然而,因为缺乏明确的病因,慢性腰痛的概念尚不统一,其诊断与治疗也存在争议。本文对慢性腰痛的概念、发病机制与影响因素、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临床诊疗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肌肉骨骼疾病 发病机制 影响因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脊柱畸形患者胸腰椎活动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凯 杨森 +6 位作者 武文杰 杨乾坤 魏小雨 陈灿 喻学科 陈春华 罗飞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6-562,共7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脊柱畸形(degenerative spinal deformity,DSD)的胸腰椎三维活动度特征。方法于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招募的100例被试者,畸形组60例(均以腰弯方向区分向左侧凸39例,向右侧凸21例)和同期健... 目的探讨退行性脊柱畸形(degenerative spinal deformity,DSD)的胸腰椎三维活动度特征。方法于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招募的100例被试者,畸形组60例(均以腰弯方向区分向左侧凸39例,向右侧凸21例)和同期健康体检组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手持关节角度仪测量被试者的胸椎左右侧屈、左右旋转、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活动度。于站立位拍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Cobb角,确定顶椎位置并做好记录。在胸腰椎脊柱MRI的顶椎横断面T_(2)W1像上测量顶椎旋转度(apical vertebra rotation,AVR)。比较两组被试者在胸腰椎活动度的差异,并在畸形组中分析胸腰椎活动度和AVR以及Cobb角的相关性。结果DSD组腰椎冠状面(侧屈)和矢状面(屈伸)的整体活动度、其胸椎在水平面(旋转)的活动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左侧弯畸形组的腰椎前屈和后伸、右侧屈(凹侧)及胸椎左旋转(凹侧)右旋转(凸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右侧弯畸形组中,腰椎后伸、左侧屈(凹侧)、右侧屈(凸侧)以及胸椎左旋转(凹侧)、右旋转(凸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畸形组中,腰椎凸侧侧屈活动度与Cobb角(r=-0.282,P=0.035)和AVR(r=-0.343,P=0.010)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DSD在各方向上均存在一定的脊柱活动度受限,在腰椎上主要以前屈后伸和侧屈受限为主,在胸椎上以旋转受限为主;腰椎凸侧侧屈活动度和AVR与Cobb角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畸形 胸椎 腰椎 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Dixon-VIBE及MRS序列评估多裂肌脂肪化程度及其与腰背肌等速力量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陈灿 张承旻 +10 位作者 杨森 喻学科 陈春华 李凯 戴威 胡晨波 薛浩 魏小雨 陈品珍 赵骏 罗飞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192-2199,共8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Dixon-VIBE)及磁共振单体素波谱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多裂肌脂肪分数的评估作用及其与腰背肌等速力量检测结果的拟合程度。方法选择2020-2021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公开... 目的探究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Dixon-VIBE)及磁共振单体素波谱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多裂肌脂肪分数的评估作用及其与腰背肌等速力量检测结果的拟合程度。方法选择2020-2021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公开招募的38例中老年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均行磁共振Dixon-VIBE、MRS序列扫描及腰背肌等速肌肉功能评估,等速肌肉功能测试参数包括峰力矩(peak torque,PT)、屈伸比(flexion/extension,F/E)和耐力比(endurance ratio,ER),比较两个序列多裂肌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及不同加权计算方法与腰背肌等速肌肉功能评估结果的拟合程度。结果Dixon-VIBE序列中多裂肌FF与F/E呈正相关(r=0.350,P<0.05),经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加权修正后与F/E呈正相关(r=0.371、0.382、0.338,P<0.05);Dixon-VIBE及MRS序列中多裂肌FF(含修正后)与PT、ER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MRS序列中多裂肌FF(含修正后)与F/E相关性不明显。结论磁共振Dixon-VIBE序列中多裂肌FF与腰背肌等速肌肉功能评估的F/E具有相关性,经体质量加权计算后可进一步提升相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 磁共振单体素波谱技术 多裂肌 脂肪分数 等速肌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裂肌退变程度的磁共振单体素波谱评估及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
5
作者 陈灿 陈品珍 +7 位作者 赵骏 张承旻 杨森 喻学科 陈春华 李凯 张曌 罗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单体素波谱序列(MRS)在中老年人群多裂肌退变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公开招募109例中老年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MRS序列定量分析受试者多裂肌退变情况,评价指标包括:脂肪分数(... 目的:探究磁共振单体素波谱序列(MRS)在中老年人群多裂肌退变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公开招募109例中老年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MRS序列定量分析受试者多裂肌退变情况,评价指标包括:脂肪分数(FF)、水脂比(W/F)、脂肪不对称程度(FAD)。同时,所有受试者均在安静状态下填写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Roland-Morris腰痛功能障碍评分(RMQ)以及36项简易健康问卷评分量表(SF-36),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多裂肌FF与VAS、ODI、RMQ呈正相关,与SF-36总分呈负相关(P<0.05);多裂肌W/F与VAS、ODI、RMQ呈负相关,与SF-36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多裂肌FF及W/F与中老年人群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可能是反映中老年患者下腰痛、功能障碍情况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肌 磁共振单体素波谱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