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精神滑坡”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 1
-
-
作者
许家祥
-
机构
长沙政治军官进修学院基层政工研究室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7-8,共2页
-
文摘
十年改革,成果辉煌,世人有目共睹。然而,另一个事实是,许多人对现状并不满意,各种民谣、顺口溜的“创作”空前活跃,牢骚、怪话相当普遍。为何生产发展了,生活好了,意见反而多了?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抓了物质文明,忽视了精神文明,两个“车轮”的运转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党和政府产生了腐败现象,人际关系恶化,庸俗关系学无处不在,“理”不如“礼”,“条例”不如“条子”已绝非个别现象,社会不安定因素激增。“精神滑坡”,也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一种危机。
-
关键词
社会不安
政工干部
政治工作
生产力标准
社会主义信念
空头政治
精神生产力
政治体制改革
指导方针
民族精神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遇着”的与“预着”的
- 2
-
-
作者
许家祥
-
机构
长沙政治军官进修学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8-38,共1页
-
文摘
据传,原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到某大学视察,有关部门派卫兵在校门口站岗。但韩复榘姗姗来迟,比预定时间晚了近4个小时。卫兵因站得太久,十分疲乏,就靠在墙上打盹,恰好被韩复榘碰到,他训斥道:“真是玉不琢不成器!”卫兵答道:“是!长官。”韩说:“是什么呀!你知道我说的意思吗?”卫兵回答:“知道!您是说‘遇不着不生气’,您今天如遇不着我,就不会生气了!”韩复榘一听乐了:“你这小子还真行,就当个连长吧!”此事是真是假,难以考究了,姑且一笑置之。但卫兵所胡诌“遇不着不生气”的笑话倒也耐人寻味。在我们周围,确有一些“遇不着不生气”,“遇着”了就“生气”的领导。有的到下面碰到不顺心的事,马上热血沸腾,火冒三丈。
-
关键词
韩复榘
预定时间
校门口
在路上
官口
绕着走
未尝不可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论行政机构设置的经济制约
- 3
-
-
作者
张步忠
张善民
李希文
-
机构
湖南长沙政治军官进修学院社建教研室
桂林空军高炮学院政理教研室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90-93,84,共5页
-
文摘
早在巴黎公社时期,马克思就提出了“廉洁政府”的口号,并进而提出了“大社会,小政府”的思想,延安时期,我们党也曾实行过“精兵简政”的方针。然而建国几十年来,在一次又一次的“精简机构”的口号声中,我们却走着一条“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症结何在?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笔者认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论上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
关键词
行政机构
经济制约
廉洁政府
小政府
经济模式
负效益
行政效益
行政经费
行政机关
经济规模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军队领导者的风度
- 4
-
-
作者
姜云峰
王昌连
-
机构
解放军长沙政治军官进修学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20-20,共1页
-
文摘
你是否有这种心理:两个能力、水平相同的部属,由于他们的长相、个头、乃至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你会不会偏爱其中“形象好”、“身段标准”的一个呢?同样,你的部下,对你也会有如此心理。风度,这个当代人挂在嘴边上的字眼,作为生活中的美学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风度”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决不仅仅是模样好看,衣着时髦,而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言谈、举止、情感、仪表和文化修养等的外在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根据性别、年龄、职业、知识修养。
-
关键词
现实生活
生活习惯
客观存在
修饰边幅
阳刚之美
登陆战役
第一印象
作战服
蒙哥马利
有害无益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