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社会主义社会解放生产力的根本方式
1
作者 李继武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4期11-17,共7页
一 革命和改革是人类社会解放生产力的两种方式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 一 革命和改革是人类社会解放生产力的两种方式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只有通过一定手段,打破这个桎梏,实现社会变革,代之以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式,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发展 发展生产力 《政治经济学批判》 生产关系 人类社会 上层建筑 社会变革 经济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由与人的本质 被引量:6
2
作者 沈晓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意志自由 人的本质 理想本质 潜在本质 人的现实本质 人格自由 活动自由 人的自由 自然权利 社会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践视野中的人本质定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继武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74,共7页
本质实际上是由实践定位的事物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质。为此,马克思根据实践需要对人的本质作过多种规定。对其加以研究可以发现: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在于其是一种创新性动物,这是基于考察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实践需要而作的人的本质规定;... 本质实际上是由实践定位的事物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质。为此,马克思根据实践需要对人的本质作过多种规定。对其加以研究可以发现: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在于其是一种创新性动物,这是基于考察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实践需要而作的人的本质规定;而人与人相区别的具体本质在于其是由不同的社会关系综合规定的人,这是基于考察如何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需要而对人与人相区别所作的具体人的本质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本质 人的本质 具体人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唯物主义视野中的个人命运观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继武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7,共6页
命是一种必然性,运是一种偶然性,两者在某人身上统一就是命运。"命"通过"运"展现时,要经过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化。虽然规范"命"与"运表现命"时都需要条件。但前者的条件由自然、社会的基本矛... 命是一种必然性,运是一种偶然性,两者在某人身上统一就是命运。"命"通过"运"展现时,要经过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化。虽然规范"命"与"运表现命"时都需要条件。但前者的条件由自然、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构成,称为"命"的根据;后者的条件则由某主体的内部非基本矛盾和外部矛盾构成,称为通常的条件。相对个人来说,命的前提总是既定的,这不管他所面对的"命"的根据即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条件是生下就有的,还是其与他人不断在后天实践活动时所合力创造的。个人"命"的前提固然既定,但无数个人新的实践合力又可使命的内容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 个人 命运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有个性的个人”思想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晓阳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8,共4页
马克思“有个性的个人”概念主要包括三层涵义 :普遍的个人、完整的个人、自由的个人。马克思思考“有个性的个人”的主要方法论原则包括 :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决定性与创造性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有个性的个人”的形成... 马克思“有个性的个人”概念主要包括三层涵义 :普遍的个人、完整的个人、自由的个人。马克思思考“有个性的个人”的主要方法论原则包括 :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决定性与创造性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有个性的个人”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关系决定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改变社会关系并因而进一步改变和完善人的个性的辩证过程。而推动这个过程发展的主要是个体与类的矛盾、劳动与异化的矛盾、自由与必然的矛盾。社会主义为这些矛盾的解决提供了基本的历史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个性的个人 普遍的个人 完整的个人 自由的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须具备的几个必要条件
6
作者 李继武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5-41,共7页
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很容易的,它需要诸多条件:一是具体人本质的准确定位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立场的坚定选择,二是哲学史知识的基本通晓与具体科学知识的丰富蓄积,三是抽象思维的高度析合与形象思维的奋翼腾翔,四是实践基点... 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很容易的,它需要诸多条件:一是具体人本质的准确定位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立场的坚定选择,二是哲学史知识的基本通晓与具体科学知识的丰富蓄积,三是抽象思维的高度析合与形象思维的奋翼腾翔,四是实践基点、实践取向的知晓与实践检验哲学理论方式的掌握,五是行动的最一般指南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功能的掌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 必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意蕴的主要内容
7
作者 李继武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2-76,共5页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甚至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内容或基础,这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实践意蕴的内容、尤其是主要内容学界阐述、归结的并不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意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也是其哲学的基点;实...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甚至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内容或基础,这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实践意蕴的内容、尤其是主要内容学界阐述、归结的并不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意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也是其哲学的基点;实践取向是事物本质及世界与人发生关系的实际确定者;以实践检验的方式将哲学还原为经验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意蕴 实践的基点 实践的取向 实践检验哲学理论的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