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泉高致》与《山水诀》语言和风格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志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0-12,共3页
郭熙的《林泉高致》与李成的《山水诀》这两篇画论在语言和风格上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在于单纯的文本与文本的比较中,能不能探索出一条同时对二文作者的个人情感以及社会性都能够深层理解的路径。比较两篇画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 郭熙的《林泉高致》与李成的《山水诀》这两篇画论在语言和风格上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在于单纯的文本与文本的比较中,能不能探索出一条同时对二文作者的个人情感以及社会性都能够深层理解的路径。比较两篇画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试探性的。它没有得出推进性的成果,但对于后文的展开也是必要的。二是中心论述。每一次论述,都是以对《山水诀》中的某一句话开始的,而对在《山水诀》中没能出现却在《林泉高致》中有所涉及的内容,由于论题所限制就完全忽略过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论 语言 风格 山水画 自然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风格·写实性——浅谈中国画人物画
2
作者 任惠中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80-83,共4页
认识传统艺术规律,诸如艺术观念、艺术主张,都应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转化性创造,包括笔墨、墨韵、技法等都可以运用。一个成熟的画家,无论画什么样的人物,一定会在不自觉中留有自己的习惯或风格的痕迹,但这与那种用一种模式去套画鲜活生... 认识传统艺术规律,诸如艺术观念、艺术主张,都应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转化性创造,包括笔墨、墨韵、技法等都可以运用。一个成熟的画家,无论画什么样的人物,一定会在不自觉中留有自己的习惯或风格的痕迹,但这与那种用一种模式去套画鲜活生动的人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分析人物的形与"形象"中,捕捉住那些一般人因无心发现和习以为常而熟视无睹的奇异内容,并常常伴有久违了的"我发现了"、"我看见了"的感觉,并总能在顺势中整合出"很像"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人物 传统 风格 写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显舞台视觉的多媒体戏剧影像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84-86,共3页
模拟、数码科技的发展,为多媒体影像在戏剧中的运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多媒体影像的视觉造型优势也正在一些戏剧的演出中展示出来。多媒体戏剧是多媒体技术在戏剧领域中的体现,模拟、数码科技的发展,丰富了多媒体戏剧影像的表现手段,... 模拟、数码科技的发展,为多媒体影像在戏剧中的运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多媒体影像的视觉造型优势也正在一些戏剧的演出中展示出来。多媒体戏剧是多媒体技术在戏剧领域中的体现,模拟、数码科技的发展,丰富了多媒体戏剧影像的表现手段,也为多媒体影像在戏剧中的表现和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戏剧 多媒体影像 舞台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时期部队宣传画创作
4
作者 刘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87-89,共3页
部队宣传画的创意由于追求容易理解和视觉冲击力,一直以来多采用较直白的表现方法。比如"战斗精神"宣传画就延用了这种创作方法,多采用近景、高大的人物形象作为主体图形,用夸张的动势与构图来表现我军激昂的战斗精神,是比较... 部队宣传画的创意由于追求容易理解和视觉冲击力,一直以来多采用较直白的表现方法。比如"战斗精神"宣传画就延用了这种创作方法,多采用近景、高大的人物形象作为主体图形,用夸张的动势与构图来表现我军激昂的战斗精神,是比较成功和得体的手法。进入新时期,部队宣传画创作更有了新的突破,艺术家不断地研究现代设计理论和思潮,吸收绘画和其它艺术门类的创作经验和成果,勇于创新和探索,出现了一大批艺术性强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队宣传画 艺术性 主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