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影像学评估的乙状窦骨壁缺损相关搏动性耳鸣患者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辉林 周永青 +2 位作者 崔豹 谢永伟 张艳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45-748,共4页
目的基于乙状窦骨壁重建术前、术后影像学改变及疗效分析,探讨乙状窦骨壁缺损相关搏动性耳鸣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乙状窦骨壁重建术治疗的搏动性耳鸣(PT)患者1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术后患侧颞骨高分辨率CT表现,明确相关临床病史,... 目的基于乙状窦骨壁重建术前、术后影像学改变及疗效分析,探讨乙状窦骨壁缺损相关搏动性耳鸣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乙状窦骨壁重建术治疗的搏动性耳鸣(PT)患者1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术后患侧颞骨高分辨率CT表现,明确相关临床病史,对比术前、术后颞骨CT的影像学改变,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相关影像学特征差异。结果手术治疗17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2.9±9.9)岁,病程平均(1.94±1.93)年,右侧11例(64.71%)。手术治愈11例(64.71%),症状缓解3例(17.65%),治疗无效3例(17.65%)。所有患者缺损骨壁均得到修复,术后与术前相比耳鸣程度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治愈及缓解患者乳突蜂房均存在大幅度的含气程度降低,而手术治疗无效患者的乳突蜂房含气状态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乙状窦骨壁重建术的疗效可能与术后乳突蜂房的含气状态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乙状窦骨壁缺损 乙状窦骨壁重建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声带真菌感染误诊临床分析
2
作者 文森林 葛士波 +5 位作者 周永青 邸斌 宋琦 肖淑芬 李震 李晓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0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声带真菌感染的病因、临床特点、误诊原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诊治的11例声带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因声音嘶哑就诊,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长期抗生素使用史及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 目的 探讨声带真菌感染的病因、临床特点、误诊原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诊治的11例声带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因声音嘶哑就诊,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长期抗生素使用史及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外院诊断为声带炎4例、急性喉炎7例,后经电子喉镜检查提示双侧声带急性充血,表面覆盖大片灰白色或灰黄色豆腐渣样膜状物,病理检查均确诊声带真菌感染,误诊时间3~23 d。经休声、停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并予抗真菌治疗1个月后治愈,随访半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 声带真菌感染多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滥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后发病,易误诊误治;病理检查是本病诊断金标准,当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双侧声带表面大片伪膜附着、溃疡、肉芽肿时,应及时行病理检查以确诊,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声带 误诊 声带炎 急性喉炎 组织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抑制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表达对喉癌Hep-2细胞化疗增敏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路秀英 李晓明 李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10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沉默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ry 1,ERCC1)表达对裸鼠人鳞状细胞癌移植瘤化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Balb/c纯系裸鼠背部皮下分别注入2×10^(6)个Hep-2细胞0.2 ml,制备裸鼠喉鳞状细胞癌移植瘤... 目的探讨沉默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ry 1,ERCC1)表达对裸鼠人鳞状细胞癌移植瘤化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Balb/c纯系裸鼠背部皮下分别注入2×10^(6)个Hep-2细胞0.2 ml,制备裸鼠喉鳞状细胞癌移植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空质粒对照组(A组),顺铂化疗组(DDP组,B组),顺铂化疗联合ERCC1 ShRNA组(DDP+ERCC1 ShRNA,C组)。测量并计算移植瘤体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喉癌Hep-2细胞移植瘤组织Ki67指数和ERCC1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喉癌Hep-2细胞移植瘤组织ERCC1表达。结果移植瘤模型小鼠体积在C组于给药第15天和第20天明显减小,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103和17.022,P均<0.01)。Ki67指数C组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4,P<0.05),ERCC1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B组与A组相比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19和6.345,P均<0.01);C组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67和6.463,P均<0.01)。结论喉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体内实验证明抑制ERCC1表达对化疗有明显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 动物实验 免疫组织化学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